草原特色畜牧养殖业的发展措施探究
2018-04-15果洛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814000
果洛州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814000
草原畜牧业主要是通过将牲畜在天然草地上放牧获得畜产品,既是草原地区的传统产业,又是当地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草原畜牧业是草原地区脱贫增收的重要方式,如果能够将牦牛等草原特色畜牧养殖业合理地发展,必将能够实现产业发展,推动农牧民致富,实现精准脱贫。2017年全国共计有10.65亿吨天然草原鲜草供应,全国畜产品生产能力合计达到了2.58亿羊单位。全国6大草原省区(甘肃省、青海省、内蒙古、西藏、四川省、新疆)2017年共计生产了1077.5万吨奶类,占比全国29.9%;生产了225.5万吨羊肉,占比全国49.1%;生产了183.4万吨牛肉,占比全国25.6%。本文就草原特色畜牧养殖业发展措施进行探究。
1 建立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
建立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是深化牧区改革的主要措施,草原地区要以牧民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来进一步加快草原生态畜牧业的发展。将牧民合作经济组织落实到村,以牲畜入股和草场入股为载体来对牲畜和草场进行有效整合,让绝大多数牧民都能够参与到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中来,而不再是过去那种单打独斗式的粗放管理,以便让牧区畜牧业逐步转变为效益畜牧业,而不再是过去的头数畜牧业。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务必要实施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采取“种草养畜”、“分群饲养”和“划区轮牧”等一系列方式来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并且还能够提高广大牧民的经济收入水平,切实提高广大牧民管理草场、保护草场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这样一来,无疑能够较好地解决草原牧区长时间存在的“畜”、“草”、“人”矛盾问题,避免出现“竭泽而渔”发展。大量的实践经验表明,建立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是草原特色畜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路径。
2 加大畜牧品种改良工作力度
基于草原特色畜牧养殖业的品种改良工作特点来看,由于当前生产方式较为特殊,所以改良的品种仍然不能摆脱“三耐”(耐高寒、耐跋涉和耐粗饲)的要求,所以畜牧品种改良工作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以大尾羊为例,既存在改良,又存在保护。保护是指要对各地的知名肉羊品种进行保护,尤其是要打出 “品牌”,以提纯扶壮为主要方向。而改良的主要方向就在于提高畜牧产品的繁殖率、商品率和出栏率。首先大冬羔的生产规模一定要做好、做大和做强,其次要进一步提高繁殖率,尤其是还要努力提高特色畜牧产品的产肉率。
3 做好牧业基础设施建设
牧业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牧道桥建设、饮水井建设、药浴池建设、棚圈建设和住房建设等。针对当前畜牧养殖业的棚圈建设与住房建设,应该基于生产需要来实现科学布局。如果要建立起永久性的畜牧棚圈和畜牧住房,通常有2种情况可以修建:第一,在当前牲畜折价归户的前提下,对于那些养殖规模较大、能干勤劳的牧民,若划定的饲草料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牲畜越冬的需要;第二,合群放牧的情况。值得注意的是,喷淋式药浴要比池槽式药浴的性能更优越。同时要科学规划饮水井、接羔圈和药浴池的建设,切忌出现“年年建”、“年年要”的情况。
4 加强畜牧新兴技术的应用
草原地区要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大实用技术、高新技术、常规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推广运用力度和试验示范力度,尤其要将主攻方向确定为绿色有机畜产品的发展,不断加大产业发展链条的有序延伸与发展。鼓励农牧民建设节水灌溉人工饲草料基地,全力推进秸秆饲料化加工利用模式,以此来确实实现草原特色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