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张之洞教育思想的生活向度

2018-04-15王天桥

晋中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张之洞精神思想

王天桥

(1.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46;2.贵州师范学院中国哲学研究所,贵州贵阳550018)

这里所谓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主要是从意义层面上而言,指的是张之洞在理论和实践中提出的关于治学的一种环境氛围,即是人在如此氛围中,不知不觉受其影响,进而得到思想触动、行为塑造、习惯养成和人生命运改造。张之洞的这种教育思想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表现出一种对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的尊重和自信,在接下来的分析和论述中我们可以领会到如此教育情怀。正如吕思勉指出:“教人以当循之道谓之斅;受教于人而效法之,则谓之学,略与现在狭义的教育相当。人的应付环境,不是靠生来的本能,而是靠相传的文化。”[1]363钱穆也指出:“教育的第一任务,便是要这一国家这一民族里面的每一分子,都能认识他们自己的传统。”[2]249

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是诸多思想中的一大特色亮点,张之洞重视教育和人才培养与其自身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张之洞深受其祖辈,特别是其父亲张瑛极其重视教育的影响,张瑛在任兴义府知府(今贵州安龙)期间,不惜花巨资从外地购回大量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主动为其诸子学习阅读创造较为优厚的条件。据史料记载,张之洞在13岁以前已学完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大量涉猎史学、文学、经济、军事学等领域,为其日后治政、治学奠定了坚实学识基础。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輶轩语》《劝学篇》《书目答问》等论著和其关于设置学堂、书院的大量奏章、奏折中。张之洞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生活体验、生命感悟,使其教育思想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生命的情怀。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的向度来考察张之洞的教育思想,论述其教育思想与生活的关系,既反映出教育思想对现实生活的回应和回归,又反映出现实生活对其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演进。

一、物质生活:张之洞教育思想的基石

所谓物质生活,这里主要是指张之洞教育思想中主张教育为物质生产服务,能生产满足人们吃、穿、住、用、行所需的物质资料服务,通过教育培养和训练人具备在物质生产活动中的基本技能和技艺,这是从事教育等一切思想活动的基础。

张之洞在《輶轩语》中论及讲求经济时指出:“扶持世教,利国利民,正是士人分所应为。宋范文正、明孙文正,并皆身为诸生,志在天下。国家养士岂仅望其能作文字乎。通晓经术,明于大义,博考史传,周悉利病,此为根柢。”[3]2-3这里张之洞强调读书既要有志在天下、利于国家民族的气魄,也要有能具体落实、通晓时务的能量。也即是说为学要全面合理兼顾,一方面要有利天下众生的胸襟,另一方面要能维持个人生存发展基本需要。同样地,在论及习尚俭朴时,张之洞指出:“果能相率崇俭,乡里必有观感。浮华渐除,生计自然渐裕”[3]3。这里从减少物质生活的欲望论及节俭生活对读书人的意义和作用,培养这种俭朴生活的风尚,对于读书人将来在仕途之路上更容易为国家民族做实事、做善事,真正做出实实在在的政绩。张之洞极力反对读书人一味追求物质利益的做法,倡导要遵行谋生之道。在论及戒除孳孳为利时,张之洞指出:“寒士谋生自有正道,止可择其不伤义者为之耳。薛文清有言,为学必先治生。或疑治生讵非为利,要知不然。学者治生之道,修德勤俭,博学多能而已。有此数善,理无饿莩。”[3]5张之洞主张人要学会基本的谋生之道,通过德行修养,学会勤俭之道,具备多种生活能力,但不能把眼光仅仅停留在物质追求上。在论及戒食洋烟时,张之洞指出来吸食洋烟的危害,苦心告诫众人要珍惜生命,远离烟毒,特别是读书明理之人更应该做戒食洋烟的榜样示范。他说:“世间害人之物无烈于此。此事乃古今奇变,不可以常情常理论者也。伤生耗财,废事损志,种种流弊,不忍尽言。然而食之不暖不饱,不甘不芳,举世趋之真如蓼虫食苦。……职官、有功名人及营兵不准吸食。读书明理之士,当上遵朝章,下爱生命。”[3]6张之洞在《輶轩语》中的这一系列论述,首先承认了人的物质需求,肯定了遵循谋生之道的物质追求。其次张之洞反对一味偏重物质利益,主张要用修养德行来引导物质生活。再次,读书明理之人在满足物质需要时,要明辨是非,要坚决抵制不良嗜好,做戒食洋烟的典范。

张之洞在《劝学篇》内篇之“去毒第九”中指出了洋烟对国家民族的危害,分析了染上毒瘾的原因,并提出了通过兴学戒烟的思路。他指出:“洋烟之害,流毒百余年,蔓延二十二省,受其害者数十万万人,以后浸淫尚未有艾。废人才,弱兵气,耗财力,遂成为今日之中国矣。而废文武人才,其害较耗财而又甚焉。”[4]115这里列举了吸食洋烟对国家民族事业特别是对文武人才的摧残,洋烟祸国殃民。张之洞分析了国人吸食洋烟的原因,首先是懒惰,导致无所事事,甚而无知,缺乏见识。他指出:“中国吸烟之始由于懒惰,懒惰由于无事,无事由于无所知,无所知由于无见闻。……陋生拙,拙生缓,缓生暇,暇生废,于是嗜好中之。此皆不学之故也。”[4]116根据这些导致国人吸食烟毒的原因,张之洞归结为不重视学习导致的后果,于是提出了兴学戒烟的思路。他指出:“若学会广兴,文武道艺,城乡贵贱无有不学,弱者学之于阅报,强者学之于游历……故曰:兴学者,戒烟之药也。”[4]116-117这里张之洞主张人要通过学习形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自觉抵制烟毒的诱惑,体现出张之洞对人们物质生活所给予的应有关注。张之洞在外篇之“益智第一”中指出了教育救国的理念,看到了教育挽救国家民族于危难之际的意义,要使国家富强需要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劳动者是生产力要素中的决定性要素,所以需要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张之洞指出:“自强生于力,力生于智,智生于学。”[4]123这肯定了教育在国家民族自立自强过程中的意义和作用。张之洞在对中西方实业对比分析、人的生产生活技能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指出:“是故智以救亡,学以益智,士以导农工商兵,士不智,农工商兵不得而智也,政治之学不讲,工艺之学不得而行也。”[4]125这里再次强调了教育在物质生产生活中的基础性作用,国家财力、物力水平取决于人才,人才基础在教育。张之洞在外篇之“农工商学第九”中主张以兴学来促进农工商学发展的思路在当时具有开创性意义。张之洞分别分析了发展农业、工业、商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并概括总结了农工商学各业的互动关系。他指出:“不讲农工商之学,则中国地虽广,民虽众,终无解于土满人满之饥矣。”[4]186这说明了发展农工商学对国家民族富强的意义。接下来,张之洞就如何发展农工商学及如何看待农工商学的互动关系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他指出:“劝农之要如何?曰:‘讲化学。’……工学之要如何?曰:‘教工师。’工者,农商之枢纽也。……商学之要如何?曰:‘通工艺。’……大抵农工商三事,互为表里,互相钩贯。农瘠则病工,工钝则病商,工商聋瞽则病农。三者变病,不可为国矣。”[4]186-191张之洞认为教育能为工农商提供更好的智力支持,需要透过教育来培养和训练适应农工商发展的人才。比如在论及“工师”和“匠首”时更是强调了教育的不可替代性。他指出:“工有二道:一曰工师,专以讲明机器学理化学为事,悟新理,变形式,非读书人不能为,所谓智者创物也。一曰匠首,习其器,守其法,心能解,目能明,指能运,所谓巧者述之也。”[4]189张之洞在外篇之“矿学第十一”中提出了发展矿业的建议,至今仍有重要参考价值。他指出:“窃谓今日万事根本,惟在于煤,故煤矿较他矿尤急。”[4]205张之洞在这里提出要把发展煤矿放在首要位置上,这对于当时急需发展工业的清政府来说,是一种很有见地的主张。另外,张之洞还提出了中外合资合作发展矿业的设想,提出先讲实学、缓求速效的实业发展思路。张之洞在外篇之“铁路第十二”中从政治经济的角度论证了修建铁路的意义和作用,并指出铁路是开士农工商兵五事之要门。他指出:“有一事而可以开士农工商兵五学之门者乎?曰:‘有。铁路是也。’……若铁路不成,五学之开,未有日也。至铁路所不到之处,则先多修马路及行手车之小铁路,阜民敏政,亦其次矣。”[4]210-211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的这一系列论述强调通过发展实业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需要,提出了通过教育来促进农工商学兵的发展的具体思路,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是一种十分可贵的主张,其中的一些实业发展思路至今仍有重要的意义。

张之洞在《筹定学堂规模次第兴办折》(1902年10月31日)中有专门的内容谈及与物质生活生产关系较为密切的农学、工学等的课目和重要性,并具体从物质保障上分析了建造学堂的要领。他指出:“利民之事,以农为本,以工为用,中国养民急务无过于此。”[3]398这里强调维持人的生存等基本生活保障之农学的重要性,是学堂不可忽视的学科。他还指出:“学堂建造之要有三:一在便于卫生。水土之污洁,空气之通塞,光线之斜正,一有不慎,则贻害甚多。二在便于教授。……三在便于管理。”[3]401这里从便于学习、便于教育、环境舒适度等角度充分考虑了建造学堂的物质环境保障,这是为教育活动的有序开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张之洞还就学堂学生之吃住穿用学等物质生活用品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他指出:“故各学生火食及讲堂之冬夏衣冠靴带,操场之冬夏衣冠靴带,寝室之卧具,修业之图书、纸笔、测绘器具,诊病之官医、药物,皆系官为置备,以期范于定法之中,得以专心修学。”[3]402解决了学生物质上的后顾之忧,可以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中。

总之,基本的物质生产生活资料是从事教育活动的物质基础,教育活动的顺利持久开展需要有物质上的保障。教育思想是对物质生活的一种反映,能为更好地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提供智力支持。所以说,教育要关注物质生活,回归物质生活,反映物质生活,服务物质生活,物质生活是张之洞教育思想产生的基石。

二、精神生活:张之洞教育思想的支柱

所谓精神生活,这里指的是张之洞教育思想中为人的精神活动如对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国家情感、重视政治参与等服务。通过教育培养具有民族精神的人才,学会思考,具有调适自我、适应社会、服务国家的志向和胸怀,教育为丰富和发展人的精神生活服务,培养人的内在品质,是张之洞教育思想的支柱和核心。

张之洞在《輶轩语》中论及德行谨厚时指出:“住书院者不结党妄为,无论大场、小场守规矩不生事。贫者教授尽心,富者乐善好施,广兴义学,捐钱多买书籍置于本处书院,即为有德。”[3]2这里具体指出了有德之人的精神追求,特别是从事教育之人要重视德行修养。张之洞在论及人品高俊时指出:“必不得已入局者不侵渔,教书院、义学不素餐,求功名不夤缘,试场不作弊。”[3]2这里通过具体的行为规范介绍有品之人的内在品质,生动地呈现了有品之人的外在形象。张之洞在论及立志远大时指出:“志在圣贤,固是远大。即思立功名、图进取亦是立志。”[3]2这里强调了一个人立定的志向对人生行为的影响,立定成为圣贤,就会以圣贤的言行来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己,所以志向要高远,要学圣贤有大视野、大格局、大胸襟。张之洞在论及砥砺气节时指出:“士人立身涉世,居官立朝,皆须有气节。当言则言,当行则行,持正不阿,方可无愧为士。乡愿一途,世俗所喜,圣人所恶。”[3]2这里强调的士人精神包括有正直、是非分明、有骨气、有节操、言行一致、敢爱敢恨,特别指出了在日常处世、居官立朝中要保有士人基本的气节,并且要持之以恒地坚守士人气节。张之洞在论及戒讲学误入迷途时指出:“儒者自有十三经教人为善,何说不详。果能身体力行,伦纪无亏,事事忠厚正直,自然行道有福,何用更求他途捷径哉。”[3]5这里是在强调教育中的专注专一的精神,张之洞结合当时的学风存在杂多陋习的基础上,提出只要专注于学习一家之经典,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也会有更大的收获,难能可贵的是要打牢学问的根基,方能通达生活世界,对人生世界之理触类旁通。张之洞在论及戒自居才子名士时指出:“文学之道,先贵诚笃。”[3]5这是一种诚实的精神,告诫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要深信笃用,不能沾染自高、自大、自傲的习气。张之洞在论及读书宜读有用书时指出:“有用者何,可用以考古,可用以经世,可用以治身心三等。”[3]17这里强调了要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对个人、社会、国家的具体贡献上,既要关注历史传统,又要关注现实社会需求,更要关注自我身心健康。要多方面思考读书的功用,读有用之书,放大自己的人生格局。张之洞在论及为学忌分门户时指出:“夫圣人之道,读书治心,谊无偏废,理取相资。……要之,学以躬行实践为主。”[3]17-18这里强调读书学习要以能亲身体验、躬行实践为要旨,要把读书与做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要提高自己的品味,要从心灵、心性上去提升自己。张之洞在论及买书勿吝时指出:“典籍之利淑身兴宗,化愚为贤,子孙永保,酌之不竭。一卷之书有益天下,此其为利不可胜言。节衣缩食,犹当为之。”[3]20这里强调读书人对待书籍、典籍的态度,重点看书籍对社会、人生的启迪,不要仅仅关注书籍的价格,突出书籍对人的影响,哪怕是节衣缩食,少吃一点,少穿一点,也要追求高品质的精神生活。张之洞在论及读书期于明理,明理归于致用时指出:“随时读书,随时穷理……心地清明,人品自然正直。从此贯通古今,推求人事。果能平日讲求,无论才识长短,筮仕登朝,大小必有实用。”[3]20这里强调读书要在内在精神,特别是伦理精神,要在探索人生世界之理的同时,注重品德的培养,从心地上修炼和提升自己,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张之洞在《劝学篇》中论及劝学要旨时指出:“窃惟古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里在学。”[4]2这里强调人才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性,培养人才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更离不开学,突出学内在地决定人才的盛衰。人才既要关注物质生活层面的基本需求,更要注重对精神生活层面的追求。张之洞在概括劝学二十四篇内容时指出:“《内篇》务本,以正人心,《外篇》务通,以开风气。”[4]2这里强调学习要内在心性修炼与外在社会通达相结合。张之洞还从求仁之事、求智之事、求勇之事来概括《劝学篇》的内容,他指出:“兹《内篇》所言,皆求仁之事也,《外篇》所言,皆求智求勇之事也。”[4]5这里从仁、智、勇三达德来强调学习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着重在仁德、智慧、勇敢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张之洞在内篇之“同心第一”中指出:“是故学术造人才,人才维国势,此皆往代之明效,而吾先正不远之良轨也。”[4]13这里体现的是人才、学术、国势的关系,体现人才之强国精神,这是任何时代教育都强调的爱国精神,正是这种精神,使得各民族容易凝聚在一起,特别是在国家危难之际,这种精神可谓发挥到最高水平,体现出巨大的合力。正因为中华民族有这样的精神,张之洞进一步指出:“吾闻欲救今日之世变者,其说有三:一曰保国家,一曰保圣教,一曰保华种。夫三事一贯而已矣。保国、保教、保种,合为一心,是谓同心”[4]13。针对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张之洞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即用同心合作的精神统领保国、保教、保种。张之洞的这种爱国的精神在当时具有鼓舞读书人志气的作用,他指出:“今日时局,惟以发忠爱、讲求富强、尊朝廷、卫社稷为第一义。”[4]14张之洞在内篇之“教忠第二”中再次强调这种爱国精神,他指出:“当此时世艰虞,凡我报礼之士,戴德之民,固当各抒忠爱,人人与国为体,凡一切邪说暴行足以启犯上作乱之渐者,拒之勿听,避之若浼,恶之如鹰鹯之逐鸟雀。”[4]35-36这里强调学习应当与国为体,要有对国家民族忠诚、热爱的精神,自觉抵制各种不利于国家民族团结、发展的歪理邪说。张之洞还说:“中国虽不富强,然天下之人,无论富贵贫贱,皆得俯仰宽然,有以自乐其生。”[4]35这里突出一种爱国精神的境界,主张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要以自己国家民族为自豪,真正做到这样,才会获得人生之快乐源泉。张之洞在内篇之“知类第四”中指出:“方今海内之士,感慨发愤,竭智尽忠,求纾国难者,固不乏人。”[4]53这是一种旨在通过种类之教来强调爱国的主张,体现张之洞教育思想中爱国精神的培养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元素。张之洞主张人应该爱自己的种族,进而爱自己的同胞。张之洞在内篇之“宗经第五”中指出:“盖圣人之道大而能博,因材因时,言非一端,而要归于中正。故九流之精,皆圣学之所有也,九流之病,皆圣学之所黜也。”[4]60这里强调教育中要坚守以中和、正派的思想来指导学习活动、教育活动,主张对圣人之道的传承精神,其中提出了要根据受教育者实际情况,把握教育时机进行教育。张之洞在内篇之“正权第六”中指出:“若强中御外之策,惟有以忠义号召合天下之心,以朝廷威灵合九州之力,乃天经地义之道,古今中外不易之理。”[4]76这里强调人民对国家民族而言要有的一种团结一心的精神,教育要引导受教育者在国家富强抵御外侮上要形成合力,上下齐心,把这种精神融入到教育活动中。张之洞在内篇之“循序第七”指出了教育中遵循中先西后的学习原则和精神,他指出:“今日学者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缺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4]86这里体现一种对本国本民族文化的热爱精神,对历史传统的继承和弘扬精神,在个人的精神世界中注入国家民族传统文化元素,丰富个人精神内涵,提升个人精神品味。张之洞主张学习要以中学为根本,西学为弥补,文化引领要以自己的优秀文化为立足点,管理技术经验和科学知识以西方为借鉴。张之洞在内篇之“守约第八”中提出了致用、举要、守约的治学主张。他指出:“大抵有专门著述之学,有学堂教人之学。专门之书,求博求精,无有底止,能者为之,不必人人为之也。学堂之书,但贵举要切用,有限有程,人人能解,且限定人人必解者也。”[4]92张之洞把学分为专门著述之学和学堂教人之学,也即是从事著书立说的学问和从事教育教学的学问。他还把用于教育的书分为专门之书和学堂之书,分别指出了不同种类书的功用。张之洞在外篇之“益智第一”中提出教育需要培养自强精神。他指出:“自强生于力,力生于智,智生于学。”[4]123这种自强精神离不开教育、学习,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下功夫去体验体悟。张之洞在外篇之“游学第二”中提出教育中需要培养忧患意识,要有为国家民族富强事业而学习的远大志向和精神追求。他指出:“尝考孟子所论,圣贤帝王将相,历险难,成功业,其要归不过曰‘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而已,曰‘生于忧患’而已。”这里把教育中的忧患意识的培养作为建立功勋,攻克难关的一种内在精神激励,是对教育走入生活的精神需求。[4]134张之洞在外篇之“设学第三”中提出教育要关注国家兴亡,要重视知识分子,激起知识分子为国家民族事业全身心付出的责任。他指出:“国家之兴亡,亦存乎士而已矣。”[4]146这体现出知识分子应该肩负的一种社会责任,是教育所应有的责任感教育目标。

在张之洞关于教育的论述中,均从精神生活的高度论述其教育主张。总之,关注精神生活、注重精神境界的提升、反思人的精神活动是张之洞教育思想的支柱和精神支撑。张之洞教育思想中包含的责任感教育、归宿感教育、凝聚力培养、向心力打造、对国家的情怀教育、对民族的自豪感教育等都是对精神生活的一种最好反映。所以说,教育要提升精神境界,升华精神生活,展示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是张之洞教育思想产生的重要支柱。

三、反思与启示

(一)张之洞教育思想的反思

张之洞教育思想是在张之洞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和民族发展需要,在切身体会、实践体认基础上总结出来的,用以强国富民的教育主张,既是张之洞教育经验、办学经验的总结,也是张之洞一生所受教育的真实示范。其教育思想不仅对当时的学堂制度、教育制度等产生广泛影响,流传至今,而且对当下青少年学习、成人继续教育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教育的相关论述中,张之洞从国家民族的高度,针对国人的困惑和存在的问题,回应了为什么办教育、应当办什么样的教育和应该怎样办教育的问题,这对增强民族信心,引导国人采用适合的教育内容和方法等提供了及时、有益的帮助。

对于为什么办教育的问题,张之洞从国富民强、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产业、个人进德修业等方面,主张学做人做事是教育要关注的重要目的,他反对只为了科举考试这一单纯功利的目的而从事教育,主张办学堂要关注国家富强、民族兴亡、文化传承等。这些主张,对今天的学校教育仍具有参考价值,学生不能一味地为了考试而学习,若能把道德品行的提升和学业能力的提高相结合,把学习做人和学习做事相结合,把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相结合,必能有意外的收获。

对于应当办什么样的教育的问题,张之洞结合自己的教育经历和国家的需要,倡导学习传统经典(如文学、史学、经学),在教育活动中扩大自己的胸怀、放大自己的格局、在教育中磨练自己的坚毅品格。这些主张既体现张之洞的胸怀和气度,也体现出张之洞为国家民族办教育的远大抱负和志向,更体现出张之洞不断反思、事事时时反省的教育治学精进之道。

对于应该怎样办教育的问题,张之洞吸取了前人兴办教育的经验,引进西方的新学制。在学校的种类和级别、学生的管理、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和方法、教育经费的来源和使用等教育制度的诸多方面,张之洞主张兴办学堂,特别是引进西方的学制,这对当时流传千年的科举制是一种革新式的创举。

当然,学习和借鉴张之洞的教育思想,不是一味地照搬,而是要结合教育的实际情况进行取舍,还要结合不同的教育目的进行合理的抉择,找到适合时代实际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二)张之洞教育思想的启示

人的思想观念深深影响人的行为习惯,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在人的思想观念中无不留下深深印迹。张之洞提倡的读书治学之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状况和生产生活环境,虽有科举考试的印迹,但他也看到了科举考试的弊端。张之洞特别强调教育对胸怀格局、大志向的涵养,也注重对个人道德品行的修炼、语言文字能力的训练,这在当时是一种非常可贵的教育精神和独特的眼光,对当下的教育活动仍有诸多启示。教育是一种集思考、判断、存疑、提升、致用为一体的活动,需要学习者有独立思考的意识,既要对自己本土文化有底气和信心,更要注重吸收外来文化的有益成分为我所用。张之洞从宏观上对中学、西学的作用有明确的主张,强调中学是根本,用西学的先进技术和自然科学的优势来弥补中学的不足之处。

在教育目的上,要教人立定远大的志向,远大的志向需要具备长远的眼光,长远的眼光取决于人的见识,人的见识来源于丰富人的生活经历。我们要善于观察人生世界、自然世界、社会生活中的人事,从中获取为人处世、读书治学的营养。

在教育意义上,做任何事一定要明白其中的意义和价值,特别是教育,要多从修养自身品行、提高个人综合能力、服从和服务于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等角度来思考其中的意义。

在教育内容上,要打牢知识的基础,学习基本的生活知识、生活技能,着眼于具备较高的科学素养、人文素养,获取生存、发展所需的基本知识和要素。要开阔视野,广博地学习多方面的知识,学习关于国家的民族的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社会、科学、管理等的知识。

在教育方法上,要善于吸取他人读书治学方法的长处,具有开放的胸襟,平心静气学习和探寻读书治学的方法,方法总比问题多。要有信心和底气,相信无论遇到多大的阻碍,总有解决的办法。结合自身学习实践,主动与身边人分享读书治学的方法,让更多人从中受益,在治学上少走弯路。

在对待前人的思想论述时,既要理智分析其思想内涵,又要结合当时的时代局限性,要有一种包容的胸怀去接纳和吸取其思想遗产的营养,既不要夸大其积极因素,也不要放大其思想的消极方面,重在从中吸取养分,总结教训,力求全面看待前人思想文化遗产。我们要回到文本中,要包容和接纳不同的理解和解释,进而灵活应用原始文本的思想来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所以,我们不能简单地用今天的思想观念去要求前人的思想家,尤其不能用今天的现实要求去批判指责前人思想的局限,应该回到思想者本身的时代和思想者的心境去认知、理解和评价前人思想,回到思想背后的人,认识和发掘隐藏在文字材料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1]吕思勉.中国通史[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14.

[2]钱穆.国史新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

[3]吴剑杰.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库·张之洞卷[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4]张之洞.劝学篇[M].陈山榜,评注.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1.

[5]冯契.中国哲学通史简编[M].陈卫平,缩编.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3.

[6]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7]李承贵.“以西释中”衡论[J].天津社会科学,2016(6):46-59.

[8]陈山榜.福泽谕吉《劝学篇》与张之洞《劝学篇》之比较研究[J].外国教育研究,1989(4):59-64.

[9]桂勤.从《劝学篇》比较福泽谕吉与张之洞的人才观[J].比较教育研究,1994(4):48-50.

[10]王天桥,金凤.荀子、福泽谕吉、张之洞同名作《劝学篇》之学习观论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5(3):74-78.

[11]王天桥.儒学治心思想论析——以《大学》为中心[J].晋中学院学报,2017,34(1):19-24.

猜你喜欢

张之洞精神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张之洞的“三不争”
虎虎生威见精神
再论晋抚张之洞之口外七厅改制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思想与“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