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提问策略的研究
2018-04-14陈春风
陈春风
摘要: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问题,总是要精心设计,紧扣教学主题,竭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探究欲望。因此设计问题一定要精当、难易得当、思维含量高。因此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就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课堂提问;教学策略;有效提问
在教学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适用于教学的各个环节。它既是一种教学手段,也是一种教学艺术。而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践中,一些教师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致使课堂教学提问存在诸多问题,如课堂提问的表面化、“满堂问”、答案是预设的、提问对象的片面性等。
基于此,下面本人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就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谈几点看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的策略
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把要解决的课题,有意识地、巧妙地符合于学生知识基础中,将学生引入一定的情境,使学生的注意力、思维能力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激起学生的认知兴趣。长期的“教师问”与“学生答”,会使学生丧失 “问”的权利和能力,陷入被动状态。要调动氛围,首要的是要调动学生思维。只有当问题从学生心中自发冒出来时,让他们去探究,才能真正实现提问的目的。
如在学习《专制帝国》一课,当要讲到“文字狱”的内容时,我设计了一个采访皇帝的活动,让一位学生担任大清皇帝,说说为何对下面的诗人或官员处以斩首或灭族的决定。案例一:一位诗人作了一句诗: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案例二:朝臣胡中藻有“一把心肠论浊清”;结果他们都遭到杀身或灭族,为什么? 结果同学们都积极、兴奋地参与活动。然后再提出一系列关于文字狱的问题:什么是文字狱?清朝为什么要大兴文字狱?文字狱会带来怎样的影响?结果同学们热烈地参与了问题的讨论。
创设问题情景的提问方式,使得问题带有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背景,让学生在感受相关问题的情境中,不知不觉地探究、思考相关的问题,获得亲自參与研究探索的体验,这样问题的有效性当然大大提高。
二、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
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问题,总是要精心设计,紧扣教学主题,竭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激发探究欲望。因此设计问题一定要精当、难易得当、思维含量高。
1、调控课堂提问的难易度
如何把握住问题的难易程度呢?本人认为,一方面,要求教师钻研教材,明确教学要求,确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提出合适的问题,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视野,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问题要符合学生实际或“最近发展区”,贴近学生生活。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实际能力,比如通过观察、调查、考试、作业情况等来了解学生表述能力、思维能力等,以此来确定问题的难易程度,不致偏难或偏易。此外,提问时也可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阶梯式的问题,使提问面向全体,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既有利于启迪他们的思维,又能提高他们的智能素质。
如在讲授九年级《一国两制》一课时,本人设计了5个问题:(1)请结合史实说明香港、澳门、台湾是我们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2)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什么没有马上收回香港?党的第二代领导人为什么能够成功地收回香港、澳门呢?(3)为什么要用“一国两制”的办法来解决香港、澳门问题呢?(4)台湾问题为什么显得如此复杂?影响台湾和平统一的因素有哪些?(5)面对今天的局势,解决台湾问题和平统一和武力统一什么方法更好?为什么?另外,课堂提问要注意辐射面,既要让成绩好的同学发言,又要让成绩一般、差的学生发言,并给予及时的评价和反馈,这样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就会象火山一样爆发出来。要知道:在课堂教学中,不怕学生讲的不好,就怕学生不愿意讲。
2、讲究课堂提问的开放性
在有效课堂的提问中,所提问题的开放性程度关系到问题的思维质量的高低,影响提问的有效性。因开放性问题是指问题没有固定的唯一答案,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让知识、思维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激起思维的动力,从而营造出一种宽松、民主、活跃的课堂氛围。而那种答案显而易见、一问一答的封闭性的问题很难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要尽量减少。
3、美化提问语言的策略
教师要正确驾驭好课堂提问语言,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的特点,尽量用形象、生动、含蓄,富于启发、趣味的提问语言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求知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
如在讲授《专制帝国》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大臣感到很纳闷:皇帝明明呆在皇宫里,他怎么会知道我家中的一些琐事?(昨天是否喝了酒,请了哪些客人,吃了什么菜?)。同学们,你能帮他解答心中的疑惑吗?或者可以这样问:皇帝是怎么知道大臣家中事情的?同一问题的不同问法,学生当然喜欢前一种,因为这更适合初中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从而打动学生的心,大大提高了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总之,要提高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有效提问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每位教师要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就得转变课堂提问观念,不断探索与创新,精心设计问题,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话可说,让学生真正乐意参与到课堂中来。只有这样,才会真正提高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