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高考二轮复习该做些什么

2018-04-14陈国华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模拟考试主观题社会转型

陈国华

除去各种模拟考试,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差不多就是60天。在60天的备考时间里,学生应考虑的不是想做什么,而是能做什么。往往到了这个复习时间点,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到了迷茫的时候,不知如何应对。

针对上述情况,笔者认为,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复习工作:

历史高考二轮复习千万不能脱离课本。高考虽然不会直接考查基础知识,但是基础知识,尤其是主干知识一定是考查的对象,所以在这一复习阶段,回归课本是必要的。具体的做法是先让学生整理以往的知识点,教师再帮助学生梳理一遍主干知识,师生互相配合,学生就能夯实基础知识,形成必要的判断推理能力。

学生训练主要以客观题或一些经典的主观题为主。得客观题得天下,客观题拿下了,历史拿高分就有了保障,所以学生要加大客观题的训练力度。一是配合主干知识再复习的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二是按高考的模式来训练,各个学校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但是有一点值得教师注意,就是题目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

对此,笔者有两点建议:一是教师可以利用全国1卷地区的各种模拟套卷的考题,这些题目的质量是有保障的,尤其是名校的模拟题,质量都很高,命题难度都很靠近高考试题,且几乎所有的考题是出自原创,所以很值得用;二是教师下载全国各地的考题之后进行筛选,这需要教师有较高的考题敏感度和方向掌控力。笔者建议教师可交替使用这两种办法,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考前训练,在贴近高考实战的做题训练中锻炼解题能力。

高考原题是最值得教师认真研究的母题,高中历史教师需要重新梳理一遍近5年的高考原题,包括每年4套(全国1卷、全国2卷、全国3卷、海南卷),因为这4套卷都是由考试中心命题的,在命题技巧、命题风格、命题方向上有很强的一致性,教师可以从中找到高考命题的一般规律和模式。如关于近代自然经济对西方侵略的抵抗问题,高考曾经连续考了两年,只是切入的点不同,但考点是一样的。

在历史高考二轮复习阶段,教师可以根据自己对高考的研究,细致分析高考的主要高频考点的主干知识点是很有必要的。比如社会转型问题,高考题中很多都是考查社会转型问题,这个社会转型有大的社会转型,包括奴隶社会转型到封建社会,封建社会转型到资本主义社会,也有小的社会转型。比如2017年全国1卷的第25题,汉武帝时期汉朝由“无为”到“有为”的转型;2017年全国1卷的第27题,明朝社会风气的转型。再比如主流思想的变迁问题,涉及中国的近代化问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迁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建设问题等。

历史高考二轮复习阶段伴随着的是不少于7次的模拟考试,利用模拟考试进行复习也是很有必要的。传统观念认为,考试是教师休息轻松的时候,实则不然,这7次模拟考试利用得好,学生成绩可以实现质的飞跃。怎么利用好这7次模拟考试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讲好试题,教师要认真研究试题,以高考原题为准绳,讲好模考试题。

此外,教师还要训练学生的答题能力。客观题的答题技巧有很多,但总的来说无非两个,一是直接突破法,就是直接解析考题,这需要学生非常清楚地把握问题;在直接突破不行的情况下,学生可以采取间接突破法,就是采用排除的办法,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判断和对比,找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主观题的解题能力也很重要,它包括材料的概括能力。所有的主观题都有“依据材料,概括……”这样的设问点,这就要求学生具备概括材料的能力,就是对材料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词;宏观历史特征的把握能力,在题目中也往往有“结合所学知识……”这样的设问,需要学生把握宏观的历史阶段特征,并且能够完整地叙述出来。

最后,由于模擬考试很多,学生的成绩会有起伏,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让学生相信自己的努力方向是正确的,不能因为一次失利而失去信心。

(作者单位:江西省贵溪市第一中学 )

猜你喜欢

模拟考试主观题社会转型
极坐标方程主观题考点分析
聚力铸造基层治理的“数字底座”
大学英语四级模拟考试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反拨作用研究
高考物理模拟考试中的心得
《双城记》
《偷自行车的人》与《小武》分析比较
如何上好高三第一轮复习课
例析诗歌鉴赏主观题解答五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