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该善待机械记忆
2018-04-14甘康平
甘康平
摘要:恰如其分的背诵能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所以在学生背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其特点,处理好理解和记忆、记忆和背诵的关系。当然,教师不能片面地强调背诵的价值,应科学合理地对待背诵这一机械记忆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教学 机械记忆
我在求学过程中,语文教师说过这样一番话:“读书人如果没有几百篇文章装在头脑中,就不是一个好学生。要知道‘熟读古文二百篇,等闲能过文言关。”我和同学就这样按照老师的要求来读书和学习的。在布置完背诵内容之后,教师一定会在合适的时候检查学生背诵的情况。就这样一来二去,我们也逐渐长大了。后来,我们班的一些同学也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而我正是其中一员。当初,语文教师是这样要求我们的,那么当上语文教师之后,我也是这样要求自己学生的。通过我的循循善诱和不懈努力,学生成长了,各行各业中也已经有了他们的身影。
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也频频看见不少学生未能完成学业,不能继续在学校读书、学习,他们或者回家务农,或者到外地打工等。当然,学生中也有不少住上了别墅,开上了豪车。不少教师见到这样的学生回乡时,都会为他们的成就而喝彩。可是,喝彩过后,有的人开始反思,有的人只是激动,有的人……大家为“优生”的生活不优而嗟叹,认为他们是后续学习不努力,所以没有得到好的结果,有的人把其归因为非智力因素。
不久,素质教育的春风吹来,于是优生不优,学困生后来居上,就成了大家时常讨论的问题。人们开始向“死记硬背”开炮了,认为就是因为它,才使得优生不优;就是因为它,才使得学生缺乏创造力……
在一些培训和讲座中,不少专家都讲“有人曾经做过智力实验,中国人的平均智商高于美国人,但是,为什么我们身边难以见到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身影,我们身边没有比尔·盖茨……”其主要原因就是教育出现了问题,教师只重视机械记忆、死记硬背,以至于学生缺乏创造性。一本薄薄的英语书为何学生觉得难学?有的教师认为,要以理解为主,不能“死记硬背”,如一本英语教材,每学期共十个单元,单词累计不足100个,每个班每天一节英语课,每周三节早自习,还有的教师安排了英语家庭作业。但是,学生的英语成绩并不理想,学习兴趣也不浓厚。不少教师认为原因在于“家长不能辅导学生学习”。是的,如果家长辅导孩子学习,肯定会对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一定帮助,但这不是问题产生的关键。因为家长即使按照教師的安排,每天组织学生早读,短则十几分钟,长则半个小时,学困生出现的比例还是一年高过一年,到了高中,英语能考到六十分的学生都是凤毛麟角。
每天,教师还是一如既往地批评学生,要求学生认真读书,理解文意。可是学困生的人数还是在不断增加,他们记不住课文和单词;在背书、默写、完成作业时,因为没有完成教师的要求,他们经常会受到教师的批评:“你是怎样晨读的,老师安排的读书任务完成了吗……”这种情况不但在学困生身上出现,在学优生身上也是屡见不鲜。但是,有的教师还是这样要求学生要早读,要读书;“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可是,学生在读书几年、十几年以后,既没有将所要读的内容烂熟于心,又未能做到下笔如有神,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教师错了?
一天,我听了一位教师的公开课,教学内容是《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心中若有所思,难道是“专家”错了?于是,我想大胆地验证一下“专家”的话——“要理解,不要死记硬背”。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的课文,这篇课文讲述了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年轻时代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敢于挑战权威,对人人信奉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所谓的真理产生了怀疑,并经过反复试验求证后,在人们的讽刺、嘲笑与猜疑中走上比萨斜塔,用实验证实了真理的不正确,从而赞扬了伽利略不迷信权威的独立人格和执着追求真理的精神。
我不敢与伽利略相提并论,但是我有探索的勇气,也有自己的思考……我反思阿坝州的莘莘学子和“蜡烛”也坚持在自己的第一线,为什么近百万人的大州竟找不到提高学生成绩的办法,为什么一个州每年考上大学的学生屈指可数……相同的教材、相同学历的教师、相同的培训,有的甚至是相同的课堂——网班,而效果却是迥然不同的。
于是,我有了一个惊人的计划,验证素质教育强调的“要理解记忆,不能死记硬背”是否适合所有的学生。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进的今天,专家们和教师们喊得最多的就是“不能死记硬背”。还有的教师认为,素质教育不能正常推进,其责任就在于教师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知识,于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知识的教师就戴上了僵化的帽子——守着千年的老办法不放,在这一教学方法下培养的学生就成了不思进取、缺乏科学学习方法的代表。有的教师甚至会批评背诵能力较强的学生,并对要求孩子背诵的家长提出质疑……就这样,生字要求“理解”记忆,单词要求“理解”记忆,课文要求“理解”记忆,古诗要求“理解”记忆,条例要求“理解”记忆……无论什么记忆活动都要提到“理解”两个字,而这种做法是否合理呢?
鉴于以上问题,我曾经也徘徊过,也反思过:难道是我的教育观念有问题,难道是我的学习经历已不适用于当前的教育模式,难道……当时,我教小学二年级的语文,每天坚持布置背诵的作业。过了不久,有位家长找到我说:“甘老师,你这样的教学是素质教育吗?”学科主任找我谈话了:“甘老师,根据学校领导的安排,要我找你谈一谈,是关于你课后作业的布置问题。现在教材上都大量减少了背诵的篇目,你怎么还安排那么多‘死记硬背的东西,让孩子的课外生活显得枯燥无味,既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不能解决实际问题……素质教育是基本国策,你不能无视这一教学要求,以及学校的规定和家长的期盼……”甚至校长也找我谈话了:“小甘,你应该多向学校优秀的教师学习,要紧跟形势走,不要死抱住老东西不放!”鉴于这种情况,我只好放弃了,放弃了自己的初衷,放弃了自己的做法……
但是,我的探索之心没有死,我认为自己的做法是有一定作用的,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学习是透过教授或体验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从而导致可量度的稳定的行为变化。更准确一点来说,学习是建立新的精神结构或审视过去的精神结构。任何事情从不会到会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获得知识”就是记忆。记忆具有译码、储存和检索三个过程,而背诵只是记忆的第三部分——检索的一种方式。
背诵是指不看原文凭记忆念出内容的读书方法,它是读书的基本功之一。记忆和背诵的终极目标是接近的,背诵是检索的较高目标。如果以背诵为目标的话,无论是“死记硬背”还是“理解记忆”,只要能背诵就达到了目标,只要能背下来它就是好记忆,只要记得快、记得牢、忘得慢、提取快就是好记性……理解记忆是“记”,死记硬背也是“记”,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方法不同,加之所有的记忆过程从来没有“死记硬背”和“理解记忆”的绝对区别,理解后记忆“好”,难道记忆后再理解就不好了吗?反之,虽然能理解却不能记忆和运用,对一个人又有多大的价值呢?
目前,我的实验遇到了阻碍,我该怎样办呢?经过反复思考,我只能从早读课中寻找出路。我们经常讲“熟能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于是我改“背”的作业为“读”,要求学生每天在家里读一些教师安排的内容,期望能达到背的目的。但是,虽然每天我的教室里书声琅琅,虽然家长每天在学生的作业本上都赫然签着“已读”,但是如果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仍然不甚理想,这是什么原因呢?
思量再三,我决定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做实验。在孩子三岁时,我选择了中国唐代诗人张若虚的作品《春江花月夜》让孩子背诵,这首诗总共三十六句,四句一换韵,节奏感强,生活气息浓,语言清丽,将江南春夜形象再现于诗歌中,整首诗就是一幅画,将游子思归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个三岁的孩子不认识字,甚至连一句话都不能較好地表达清楚,但我还是将诗歌打印出来,每天下午抽出半个小时教她读和背。经过一周的坚持,孩子竟然能够背下这首诗歌了。我非常清楚地知道,孩子是无法理解如此深奥的诗的含义,她只是“鹦鹉学舌”,通过家长的指导背了下来,这就是“死记硬背”。我看孩子没有因一周的背书出现什么不适的情况,于是一口气又让她背了《马》等三百多首唐诗,《岳阳楼记》等几十篇古文,《三字经》《千字文》《中华字经》等蒙学……其间,我和孩子也发生了很多故事。如在背诵了《春江花月夜》不久,由于幼儿园教师知道她能背诵古诗词,就用各种鼓励手段让其表演,于是就给了我“仲永”的感觉,孩子也开始对背书产生了抵触情绪;在背到《唐诗三百首》中第250首的时候,由于听到姐姐不背书也一样成绩优秀,她终止了后面几十首诗的背诵;《中华字经》是我们学校引进的蒙学书,旨在提高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于是,我也让孩子开始背,4000字被分成50个部分,我们每天一个部分,很快四个部分的字经就要背完了,由于内容多、复习量大,孩子不好理解,加之与其他伙伴都终止了这种“无价值的学习”,于是到了“四个部分”的背诵和复习,我们又产生了冲突……
将自己的孩子作为实验对象,一晃就是15年,其间酸甜苦辣应有尽有,直到其高三毕业,她以594分的高考成绩上了一所优异的大学。这里有“死记硬背”的功劳,也证明了读书和背书的区别,恰如其分的背诵是能够提高孩子的学业成绩的。也就是说,在背书的过程中,学生应根据自身的特点处理好理解和记忆的关系,处理好记忆和背诵的关系……
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明白真理与谬误的区别,不要迷信专家,不能人云亦云。当然,教师也不能片面地强调背诵的价值,记忆和背诵都是学习“知识”的好方法,教师应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参考文献:
[1]王利军.对于机械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在高中英语词汇记忆中的比较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13.
[2]黄爱玉.小学教育应该重视机械记忆[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9,(11).
[3]杨冰.把“机械记忆”转化为“理解记忆”的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S1).
[4]谭立重.基于机械记忆的词汇学习研究[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
(作者单位:阿坝州外国语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