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18-04-14谢虹

知识窗·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理解能力教师应交际

谢虹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新编小学英语教材在取材和编写上都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由于课堂是英语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既教给学生知识,又提高学生的能力呢?笔者认为,一方面,英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英语教师要重视开展主题活动,在实际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为了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笔者采取了直观教学法和愉快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

笔者运用实物、挂图、卡片、简笔画等进行直观教学,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趣味,不仅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觉调动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的协作运动,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助于学生形成创新意识。

2.愉快教学法

在组织教学中,笔者力求做到张弛有度,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心境,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正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笔者会利用2~3分钟的时间与学生同唱一首英文歌曲,或者朗诵一首英文小诗。这样既沟通了师生的情感,使学生拥有一份愉快、轻松的心境,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笔者还利用下课前的几分钟,组织学生开展小游戏,帮助学生从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解脱出来,调整学生的紧张心理。这样,学生就会产生学习动力,由“乐学”转变为“好学”,为发展创新能力提供了条件。

二、重视主体参与,全面培养能力

语言贵在言语,课堂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在参与中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1.创设情景,指导参与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同时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征,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情景法和交际法。首先,笔者创设情景,通过新旧知识的自然迁移,引出新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一种积极接受语言信息的状态。然后,笔者启发和引导学生,让他们较为直观和感性地获得交际用语和语言知识。为了更直观、形象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扩大课堂容量,笔者创设了交际情境,采用对话的形式,力求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动多练,促使学生在参与中掌握和运用知识,提高英语学习能力。

2.整体教学,全面培养

有些教师认为,小学生的听说、阅读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教学较为复杂的对话时,多采用翻译法。然而,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笔者认为,采用整体教学法,通过听—回答问题—学生质疑—表演对话这一教学方式,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可以在开发学生智力的基础上,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应让学生完整地听两到三遍对话录音,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

其次,教师应围绕对话的内容,紧扣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基本句型的运用,巧妙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指导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理解对话内容。教师应注意,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问题要具有典范性和趣味性,这样才有助于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全班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问题设计得好,可使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对于开发学生智力、培养英语思维、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会起到积极作用。

再次,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在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生往往會积极地提出问题。这时,教师应组织学生讨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质疑的过程是知识反馈的过程,学生通过自我反馈,培养和形成了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有效启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他们提高创新能力奠定了基础。

最后,对话的朗读和表演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满足学生强烈的表现欲望,使对话教学达到一个完美的境界,升华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第二小学)

猜你喜欢

理解能力教师应交际
“双减”政策下教师应做好高效课堂的践行者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三部曲”
浅谈如何运用阅读技巧与策略提高小学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认知风格与大班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关系研究
阅读理解差,美国损失大
两块磁的交际
高中文言文教学刍议
教师应如“水”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