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关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实践研究

2018-04-14张中明

神州·下旬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张中明

摘要:对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教学障碍和策略建议进行探究。分析了当前小学数学应用题存在的呈现形式单一化、忽视逻辑思维培养,以及题目设置类型化、封闭化等相关问题,提出了从设置多元化、开放化的数学应用题,以及培养引导学生的基本能力等方式进行解决,希望对小学数学的应用题教学有所稗益。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提高应用题的教学效果,更是我们教学研讨的主要问题。笔者通过近几年的亲身实践和总结,认为要真正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真正使学生学以致用,在具体教学中应做到以下三点。

1.结合实际情景,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许多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差是因为他们的文字理解能力差,准确地说是他们对应用题文字叙述的理解力差,就是读不懂题,导致读完应用题学生根木不知道各个数量的确切含义,或者对题目中关键句子的含义把握不准。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把应用题的情景思维注入到实践中去思考。例如,在教用钱买东西这一类应用题时,学生往往会被题目中的数字所迷惑,脱离实际去想,把题目理解得—塌糊涂。其实用钱买东西,是最常见的事情,但当把这—幕买东西的情景叙述成应用题时,学生往往会完全脱离买东西这一现实情景,只是题目中的数字在脑海里打圈圈。如果能把实际情景与应用题叙述的情景联系起来,学生就会比较容易地把应用题解答出来。例如,第四册数学中有这样一类题目:小诗拿5元去1支钢笔和5木练习木,钢笔2元一支,练习木3角一木,售货应找回多少钱?此题对于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一看题目就感到难做。我讲课前,布置学生用5元把题目中的文具买回学校用,在讲课时结合实践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会把实际情景与题目叙述的情景联系起来想,他们会知道”1”支钢笔的“1”字不需要列入算式计算,这时学生就比较容易地把题目解答出来:3×5=15角月元5角(买练习木用的钱),2元十1元5角二3元5角(买钢笔和买练习木总共用的钱)5元-3元5角月元5角(售货员应找回的钱)。

2.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应用题之所以难学,问题本身比较复杂是一个原因,但从教学法来说,更重要的是缺乏应有的训练,许多学生面对问题无从h手,不知道怎样去想。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要把它同计算题作一比较,就清楚了。如做计算题时,学生对运算法则、运算J顿序和步骤,都是清清楚楚的,学生的思维过程同运算顺序是一致的,计算的每一步都在式子里反映出来,看得见、摸得着,计算得对与错一目了然。而解应用题就不同了,学生要了解题意,分析条件与条件之问,条件与问题之问的各种数量关系,要通过分析、综合,找到解题的途径和方法。从审题到列出式子,都是以内部言语的形式进行的。这种用内部言语进行的思维过程,教师既难以知道学生的思维是否合理、正确,更难以进行有针对性地训练。对于这样的问题,可以根据学生智力活动的形成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的特点,在应用题教学中设计一套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化,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

2.1读题

通过读题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情节和事理,知道题中讲的是什么事,已知条件中,哪个是直接条件,哪个是问接条件,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是什么关系。读题的过程,就是了解题意的过程。

2.2画批

就是把题中的重点词、句和思维分析、判断的结果,用文字、符号(箭头、着重点、圆圈、横直线、曲线)划出来,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每个数量的意义及数量问的内在关系。

2.3画图

就是画线段图,用线段把题中所讲的各个数量及其相互关系表示出来,直观、形象地反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3.将数学问题生活化

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教育就是生活的教育。尤其是数学应用题,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紧联系在—起,大至天文、地理、环保问题、生态平衡问题,小至利率计算、商品买卖。一均可在数学中找到其应用的踪影。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而数学中的应用题则是生活在数学中的体现,它是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综合应用。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研究。比如,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寻找教材中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熟悉的生活的切入点,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或者在表述方式上实现生活化,如改过去应用题“纯文字化”的表述模式,有机地将表格、漫画、情境图、数据单等引进应用题教学。

3.1注重题口结构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对题口结构的分析是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也是解题的核心。牛卫华等人的研究表明,学习困难学生解应用题的困难并不主要表现在解题比例上,而在于分析假设认知活动的差别。与优秀生相比,学习困难的学生缺乏对題口中隐含条件和中间状态的分析。解决应用题关键在于发现解法,就是在“问题一条件”之间找出某种联系和关系,通过分析题意,明确题口的已知条件,挖掘题口的隐含条件,通过分析隐含条件实现由已知到未知的过渡,最终解决问题。

3.2提供解应用题的时间

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跟学生独立解题密是不可分的。学生通过消化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思维方法,自主探索和应用知识去解答—个相类似的应用题,来检查和巩固自己所学知识,这个过程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完成这个过程。教师要完全摒弃滔滔不绝地讲,而要把精力用于启发、诱导、设训一阶梯性问题上,使学生在教师启发指导下,以尽可能大的兴趣和热情自己去操作,自己去探讨推论,自己去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途径,始终以积极的思维状态全身心参与知识获得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才能。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小学数学策略
等待·自主·探究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