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的研究

2018-04-14卢俊村

消费导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

卢俊村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如何培养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首先要正确理解什么是创新?了解什么样的人具有创新能力?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学校要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激励学生搞创新活动,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创新人才 培养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有赖于该国家民族是否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从中国目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如果和美国相比是有不足的。比如,中国SCI(指国际科学索引)数相当于美国的45%,中国居民申请专利数不足美国的8%,R&D;支出仅占美国支出总数的13.1%,中国高技术出口额为美国的3.5%(胡鞍钢:中国如何追赶美国)。中国《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2015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既可以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又有利于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如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摆在我国所有高校面前的重大课题。那么,高等职院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笔者对此做了一些思考和研究。

一、正确理解什么是创新(innovation)

“创新”一词最早出现在《南史·后妃传·宋世祖殷淑仪》中,原意是创立或创造新东西。《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对“创新”的解释是:(1)抛开旧的,创造新的;(2)指创造性,新意。英国《LongmanDictionary of Contemporary English》的解.释是:(1)导(引)入或采用某种新东西;(2)新的思想、方法或发明。美国经济学家熊彼特(J.A.Schumpeter)讲的“创新”主要是从经济学或经济活动的角度上来说的,他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指出,创新是“企业家实行对生产要素新的集合”,它包括五种情况:(1)引入一种新产品;(2)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一个新的市场;(4)获得一种原料的新来源;(5)实行一种新的企业组织形式。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创新主要包涵二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创立或创造新东西,具有原创性的东西,指过去完全没有的东西,包括知识、思想、观点、方法、技术、材料、产品、市场、制度等等;二是将已有的事物,进行重新排列组合,从而带来新的社会或经济效益,即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过程和结果。创新主要包括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高等院校的重要使命是,通过对学生的直接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他们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人才,从而领(引)导和推动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二、正确了解什么样的人具有创新能力

人的创新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意志能力和实践能力等要素。我们认为,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本质上取决于一个人综合素质的高低,包括一个人的知识、才能、理想、信念、情操、人格、眼光、思维、禀赋、气质等等,也基本上是中国先贤所说的德、才、学、识等四个方面的高低。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越高,境界越高,其创新能力越强。古今中外,那些大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政治家、军事家、企业家等无一不是具有很高综合素质和境界的人。

在《孔子家语·五仪解》中,孔子把人分为五种:“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即五种境界和档次的人。笔者认为,人的境界和档次越高,就越具有创新能力。在人类历史上,孔子、老子、孙武、释迦牟尼、马克思、毛泽东等人,他们对人类思想文化有极大的创新,他们对世界的贡献,可以说是超越时空、无远弗届的。

所以,从内因看,一个人创新能力的高低取决于他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一个优秀的创新人才,一定是一个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高尚的人格,高洁的人性,渊博的知识,高强的能力,开阔的心胸,广阔的视野,敏锐的眼光,敏捷的思维,求实的态度,批判的精神,拓新的气质的人。当然,并不是说具有创新精神的人个个都是全才(严格意义上的全才其实没有),也有一些专才、偏才、怪才具有相当的创新能力。他们由于具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禀赋、特长,也能在某些方面具有创新,具有发明创造,为人类的知识、理论、技术、制度的宝库中增添新的东西。但可以肯定地说,一个人的综合素质越高,智慧越高,境界越高,这个人的创新能力就越强。

当然,一个综合素质很高的人是否就能做到有很大的创新能力,还与外因有关,比如政治环境、社会环境、科研条件、生活境遇等因素,如果外因条件不具备,也会埋没甚至扼杀创新人才。

三、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途径和对策

1.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别要首先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使每个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有两点是很重要的。

(1)学校的领导和教师首先要做出表率。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首先要使自己成为有道德的人,甚至是道德高尚的人。这样才能教育和影响学生,在教育中就会有说服力有效果,所谓“身教胜于言传”。

(2)改进德育课的教学内容。目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的教学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原理,包括马列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以共产主义道德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我们认为是不够的。根据笔者许多年的高校学习和工作经历发现,共产主义道德难于理解,甚至可以说要求太高,缺乏操作性。德育课往往流于形式,走走过场。学生们上课大多只是为了拿学分,没有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所以,建议改革我國高校德育课的教学内容。除了保留共产主义道德教育外,可以考虑加上儒家孔孟学说等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比如选择《四书》作为德育课的教学内容。让每个人头脑里多点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如仁、义、礼、智、信、廉耻等等。近年来,笔者所任教的广州华夏学院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和工作,收效甚大。

2.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区分核心主干课程和普通课程,加大选修课的比重。核心主干课程是指各专业的保证学生达到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或是指能使学生终生受用的基本知识、理论、技能、素质和形成专业方向的专业课程的组合。高等职业院校的核心主干课程大约可定为15门课左右,每学期约3门,主干核心主干课均为必修课和考试课。核心主干课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数和考试标准考试方式等各方面学校必须高度重视,使学生通过学习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核心主干课以外的课程均为普通课程,在普通课程中要增加选修课的门数和学分,使学生有更大的选修余地。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方便地选择他们喜欢的课程,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从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3.改变评价优秀学生的评价标准和观念。长期以来,我们评价优秀学生的标准往往是:一是“听话”;二是平时每门课的考试成绩特别好。但如果仔细考察一下,我们就会发现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往往不是这些人。而是一些有自己的主见,在老师和领导的眼里不太“听话”,而平时的考试成绩也不是每门课都冒尖的学生。创新能力强的学生一般是脑子灵活,知识面较宽,遇事有主见,有自己独特的兴趣爱好和执着追求,有些人有时在常人看来性格有些孤僻不合群等。这样的学生在学校里往往评不上“优秀学生”或“三好学生”,但恰恰是他们常取得新的发明创造和创新成果。这是笔者经过对古今中外许多各领域的杰出人物的研究和在平时教学实践中对许多学生进行长期观察得出的结论。因此,要改变评价优秀学生的评价标准,对有新思想新观念新创造发明,但平时考试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同样给予积极的肯定。

4.学校应制定鼓励学生创新的政策。可以设立一些学生创新奖项,对有发明创造的学生进行奖励。比如对有取得社会或专家认可的发明、革新、新型实用专利、完成科研课题、发表学术论文和重大知识或技能竞赛优胜的学生进行奖励,给予其较高的荣誉,从而激励和推动学生的创新活动。这方面,许多高等职业院校做得不够,不利于培养与加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5.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提高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多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机会,平时可以开设一定的社会实践课程,可以安排一些时间到工厂、公司、农村或有关部门机构参观实习,或者直接安排到企业公司工作,真正做到“校企结合”、“工学结合”。还可以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对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突出表现和成绩的学生进行奖励。这对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大有好处。

6.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鼓励学生独立进行创业。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实行真正的学分制。学生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不论时间长短,均可毕业。学生在学习期间可以休学去工作或创业,保留学籍。甚至可以边工作边学习,只要修满规定的学分就可以毕业。当然,这也会给学校的管理上带来难处,但另一方面也促使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如果能这样,将给学生相当大的自由空间,让学生尽情地发展和施展自己的才能,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7.学校领导和教师要起创新的表率作用。

首先,学校的领导要起创新的表率作用。作为学校的主要领导或院系部的主要领导,自己要有创新的东西,或是知识理论创新或是技术管理创新或其他的发明创造。否则只要求其他老师或学生有创新就很难有说服力和效果。其次是教师要有创新,如果教师没有创新,怎样要求和带动学生搞创新呢?学校要鼓励和支持教师的创新活动,要制定一些激励措施,对有创新的教师进行奖励。比如对有新思想新观念的教师不能视为“异类”,要给予宽容和鼓励;对有技术发明有学术成果的教师给与相应的奖励等等。从而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影响和带动学生的创新。

总之,高等职业院校要想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其次是学校要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激励学生搞创新活动。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形成一个“谁有创新则光荣,谁没创新则羞愧”的局面。从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人才,进一步推动学校的建设发展,推动国家民族的发展进步。

猜你喜欢

高等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
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浅谈高等职业院校“双能型”教师概念及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