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发展的思考

2018-04-14王鑫舜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35期
关键词:质量保证污染源环境监测

◎ 王鑫舜

一、我国的大气监测系统工程

首先,建设一个有较高自动化程度的监测系统,对高空的大气环境进行科学的监测,对高空的情况,做到每隔一个小时进行一次取样分析,因为城市中的污染气体随时都可能上升到高空中,对周围环境会带来污染,这样通过及时的监控,对检测超标的气体要进行及时治理,以免对人类造成伤害。此外,时刻关注城市内部大气浓度变化情况,利用传感器获取空气中污染物变化数据,为相关机构制定护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建立卫星遥感系统,利用卫星获取污染源信息,及时找到污染源,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其次,对污染气体要进行细致分析,研制相应的治理方案,大气的主要污染物是: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还有臭氧及颗粒污染物PM10和PM2.5,这些气体伤害严重,要进行有效的控制,一是要建立对这些污染物的监测系统,监测浓度,把污染的具体指数下发到大气环保部门,通过信息及时的传递给城市居民,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保证人类健康。

再次、尽力切断主要污染来源。城市大气环境主要污染源包括两方面,一是大型重工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出的废气,二是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的废气和居民生活排放物,因此针对这些情况进行各个击破,对一些污染较重的污染源进行监测,根据我国对环境质量的具体评定标准,如果超出了规定的标准就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此外,在城市的主要交通路口设立专门的监测系统,主要设在车流量比较大的地区,或者是居民密集的地区,主要是监测汽车的尾气排放情况,如果排放物超标,要及时控制汽车出行量,对居民的生活排放,要时刻进行城市环保思想宣传。

二、我国大气环境监测的问题

1.监测网络不够完善。

当前我国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面存在着不完善的情况,这样就使得很多的监测数据出现了重叠和浪费的情况,国家环保部门对监测网络建设在逐渐的重视,但是即使这样也不能在很快的时间内进行解决出现的问题。为了更好的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的提高,一定要重视环境监测网络平台建设的重要性。

2.数据科研目的性不强。

近年来,民间要求整合一个大气质量监测系统的呼声逐渐增强,不少高校的专家学者也发表论文及著作,提出统一的具有科研价值的数据大气数据监测系统的工作已经刻不容缓。但是,目前来说形成该大数据整合的投资来源无从获得,且项目为纯公益项目,无法为投资人提供足够的投资回报率。所以,目前的大气污染数据来自不同的部门,在气象部门汇总,然后通过气象信息发布通道面向全国发布。这些数据对于大气治理科研工作的指导价值不强。这一状态值制约我国大气治理研究的一个主要瓶颈。

3.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手段不完善。

目前,大气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手段还不完善。大气环境监测包括有很多环节,主要有采集和分析样品、处理监测数据、制作监测报告、审核报告结果。为了确保监测质量,需要将上述各个环节工作做好。现阶段,有很多监测部门并没有将质量控制手段落到实处,对现场采集工作监督不到位,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实验室资质认可机制,很难有效控制监测工作中的每个环节。

三、加强我国大气环境监测发展对策

1.建立、健全的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

建立健全的大气环境监测质量保证体系能够有效保障所有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大气监测数据具有全面完整性、注重分析监测数据的精确性和正确性、综合分析评价监测数据的对比和观察,经过研究分析,得出监测结论。研究证实,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质量保证工作发挥推动作用和导向作用,大气环境监测中各级监测站都应该以质量保证体系作为工作规范守则,监测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

2.加大大气环境监测的资金投入。

资金是大气环境监测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要想真正提高我国大气环境监测质量国家管理部门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做好大气环境监测的预算决算工作,在预算决算中明确加入大气环境监测支出,为大气环境监测工作提供资金支持。其次是完善大气环境监测网络系统和采购先进的设备仪器以保证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对监测出的结果及时分析,找出针对性解决措施。最后要不断进行产业优化,淘汰落后的产业以实现行业的高速发展。

3.强化现场采样的质量监督力度。

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对环境质量状况的评估具有直接性的作用。由此可见。必须高度重视环境监测工作方面环境样品的时间性和空间性,即采集样品的代表性和真实性。针对如何提高现场采样的质量监督力度,文章主要从如下方面予以阐述:以现场调查为基础,对有关资料予以核实,并根据具体情况明确采样点位、采样断面、采样频次、采样周期,以此制定符合客观实际的采样方案,进而确保样品的完整性和代表性。针对工业污染源,务必要根据某一标准把污染源划分为一般污染源、次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源三大类。其中重点污染地区、重点污染源、重点污染行业,其对应的采样频次应更高,而次重点污染源次之。与此同时,对样品盛放容器、采样设备、保存条件、现场加标样品的频率和数目、样品容器的标识等的控制力度应到位。进一步加强手工比对监测来监督在线设备实施监测。

4.推动实验室认可制度。

所谓实验室认可是指"权威机构对实验室有能力进行规定类型的检测或校准所给予的一种正式承认"。研究证实,基于实验室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能够为质量保证提供体系认证。基于实验室认可的质量监督网要求就存在质量问题的科室安排一定数量的质量监督员。其主要对该部门有关监测工作予以监督,其中各质量监督员必须对质量负责人负责。针对质量监督员的任务,其主要负责查找出该科室监测工作方面存在的不合理处,并根据权限范围予以适当纠正。如果存在的问题不在自身权限范围内,其必须及时告知质量负责人。此时由质量负责人带头开展纠错工作,以此规范大气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工作。

结束语:环境破坏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也是有很大的影响,在情况比较严重的情况下也是会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一定的影响。对环境进行监测,能够更好的对环境情况进行掌握。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也是会遇到一定的问题的,因此一定要找到解决的措施,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工作,加快我国大气监测系统发展。

猜你喜欢

质量保证污染源环境监测
田湾核电站运行阶段质量保证分级管理
焊接技能评定过程中的质量保证要求
关于如何做好水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研究
持续推进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管理全覆盖
环境监测系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
基于污染源解析的空气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大气污染问题的环境监测
十二五”期间佳木斯市污染源排放状况分析
看不见的污染源——臭氧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必须零容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