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焦裕禄精神对兰考脱贫的影响

2018-04-14张海珍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18年35期
关键词:兰考焦裕禄弘扬

◎张海珍

焦裕禄同志是县委书记的榜样,也是全党的榜样。习近平总书记对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高度重视,曾先后三次赴兰考,多次对焦裕禄精神作出新的概括。新时期,如何更好地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兰考脱贫摘帽正是全体党员干部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的生动实践。

一、兰考打赢脱贫攻坚战,恪守公仆情怀是本质

焦裕禄同志"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精神是焦裕禄精神的本质。他常说:"我们每一个党员必须认识到,革命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勤勤恳恳地为人民服务。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

焦裕禄全身心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当时治理"三害",解决人民群众的吃饭问题成为头等大事。他横下一条心,一定要治理好"三害"。他以顽强的毅力,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病魔,创造性地制定了一套简便、易行、实用而又符合规律的治理"三害"方法,舍命为36万兰考人民找到了一条活路。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落实到行动上。当前,脱贫攻坚是人民群众的头等大事,在脱贫攻坚中,我们兰考加快发展的同时,始终恪守焦裕禄同志的公仆情怀,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围绕群众反映的焦点问题,分出轻重缓急,逐一挂账解决,增进了人民福祉。(一)围绕群众关心的出行不畅、违章建筑等问题,在2015年,集中开展了省、县、乡道沿线违法占地、违法建设专项整治,同步跟进规划建设,修复加宽路肩,配套安装路灯,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二)围绕群众反映的办事难问题,健全了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提高了服务质量,提升了服务效率,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办成事。一件一件的实事好事,提升了群众的满意度、幸福感,赢得了群众的普遍认可和点赞。

二、兰考打赢脱贫攻坚战,弘扬求实作风是核心

实事求是是党的生命线,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灵魂。在焦裕禄看来,求实既是一种科学精神,也是一种工作作风。他凡事探求就里,笃信"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不愿坐在办公室听汇报,不搞"闭塞眼睛捉麻雀"那一套。在兰考的470多天中,他靠着一辆自行车和一双铁脚板,走访了全县149个生产大队中的120多个,抓住了改变兰考落后面貌的"牛鼻子"。在焦裕禄同志身上,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脚踏实地干事业的求实精神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兰考在脱贫攻坚中,针对2014年识别不精准问题,从2015年开始,我们先后开展4次精准再识别,对全县的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进行逐户摸底排查,为因村因户因人施策提供了依据。2015年3月,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严格按照国家、省建档立卡动态管理相关要求,对全县贫困人口进行了再识别。6月,为了让到户增收项目资金更好地发挥效益,我们再次开展入户调查,重点排查2015年预脱贫户,为贫困户制定后期脱贫规划,帮助贫困户定措施、上项目。10月,针对国家审计署对河南省建档立卡贫困户审计工作中发现的问题,我们本着精益求精、认真负责、实事求是、有错必纠的态度,依照"应进则进、应出尽出"的原则,对全县所有行政村排查一遍,并将最新因病因灾致贫的纳入贫困户范围。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兰考始终弘扬焦裕禄同志的求实作风,同群众心在一起,苦在一起、干在一起,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主动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自觉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决好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真正让人民群众受益、满意。

三、兰考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扬奋斗精神是关键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的立业之本、取胜之道、传家之宝,也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焦裕禄同志把奋斗精神展现得淋漓尽致。

焦裕禄因藐视困难为名,他对困难做了形象而又生动的比喻,"困难其实像一个鸡蛋-样,从表面看是一层硬壳,敲开它,里面细软。"徐俊雅在一篇回忆焦裕禄的文章中写道:"我同焦裕禄同志生活在一起已有十多年,他好像永远不知道啥叫'难'"。

焦裕禄善于利用机遇战胜困难。1963年5月18到26日,兰考连降倾盆大雨,全县降雨量240毫米,低洼地区严重积水,全县倒塌房屋4800多间,群众吃、烧、住面临很大困难。面对严重的涝灾,有一个干部编了个十愁歌:吃也愁,穿也愁……。焦裕禄却充满信心地说:"我看有利条件很多,只要挺起腰杆,能够战胜灾荒。"随后,他即兴编了几句顺口溜:"夏季丢了秋季捞,洼地丢了高地捞,地下丢了树上捞,农业丢了副业捞。"在焦书记的启发和指挥下,兰考人民依靠自己的劳动,渡过了灾荒。在脱贫攻坚中,兰考始终发扬焦裕禄同志的奋斗精神,制定了《2014-2016年扶贫攻坚规划》,向全县115个贫困村派驻345名工作队员,严格遵守"5天4夜"工作制,县里的会议都是晚上开,白天闷头"干活儿"。县领导包乡、县直部门包村、工作队驻村、党员干部包贫困户,层层落实帮扶责任……兰考脱贫的实践,不仅激发了各级干部的工作干劲,也锤炼了队伍,肃正了作风;更唤起了群众骨子里的自觉,领导领着干、干部抢着干、群众跟着干,在全县蔚然成风,这正是兰考脱贫的关键原因。

四、兰考打赢脱贫攻坚战,坚守道德情操是底线

清正廉洁、无私奉献是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体现,是焦裕禄品格的鲜明特征。

在焦裕禄的遗物中,最心痛的是,一床被子上有42个补钉。爱人徐俊雅要给他换件新的,他说:"兰考遭灾,群众生活苦。跟群众相比,咱穿的就不错了。比我要饭时披麻包片,住房檐下避雪强多啦!"

廉洁奉公是党员干部的从政底线,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在脱贫攻坚中,兰考党员干部始终坚守道德情操,如:退出时,坚持就宽不就严,就高不就低。兰考干部心中始终装着群众,群众满意是最大追求,群众理解和信任是最大鞭策。但我们工作中还有一些不足,我们传承弘扬焦裕禄精神,得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和点赞。

"兰考人民多奇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是什么让一个多年的国家级贫困县脱贫了?是焦裕禄精神的引领,是兰考党员干部战胜困难的决心。脱贫只是开始,兰考还要继续发展经济、保障民生,探索县域治理的长治久安,挖掘更多具有时代价值的焦裕禄精神,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同奔小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兰考焦裕禄弘扬
弘扬爱国精神
弘扬爱国精神
又访兰考
“三清一改”靓兰考 人大代表作示范
人大代表要学习、弘扬焦裕禄的“三股劲”
“互联网+履职”:兰考人大代表的新行动
焦裕禄墓前(外二首)
兰考交卷
弘扬焦裕禄精神,做“四讲四有”党员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