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韦昭《吴书》原有“使臣列传”

2018-04-14曲柄睿

江海学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使臣吴王三国志

曲柄睿

《三国志·吴志·胡综是仪传》于胡综、是仪二人间插叙徐详:“徐详者,字子明,吴郡乌程人也,先综死。”陈寿评曰:“是仪、徐详、胡综,皆孙权之时干兴事业者也。仪清恪贞素,详数通使命,综文采才用,各见信任……”(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419页)陈景云推测本有《徐详传》:“《志》中凡不立传而附见他传者,虽有事迹可称,评中皆不及之。《综传》次《是仪传》,详事又附《综传》后,而陈氏评详乃与是仪、胡综同目,为孙权时干兴事业者,而尤称详之数通使命,无传有评,疑乖史例”, “意详当自有传。”(《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1112页)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上海书店出版社2011年版,第116~117页)、潘眉《三国志考证》(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501页)同此论。依三人意,陈寿《吴志》而非韦昭《吴书》有《徐详传》。若陈寿本以三人为一传,为何删去徐详事?

考诸徐详本事,应系《吴书》而非《吴志》设《徐详传》。从《徐详传》废立推知《吴书》中原有“使臣列传”。徐详事迹隐没,与“使臣列传”消失有关。其事略辑出如下:

(赵咨)使魏。魏文帝善之,嘲咨曰:“吴王颇知学乎?”咨曰:“吴王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闲,博览书传历史,藉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帝曰:“吴可征不?”咨对曰:“大国有征伐之兵,小国有备御之固。”又曰:“吴难魏不?”咨曰:“带甲百万,江、汉为池,何难之有?”(《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注,第1123~1124页)

(沈珩)使至魏。魏文帝问曰:“吴嫌魏东向乎?”珩曰:“不嫌。”曰:“何以?”曰:“信恃旧盟,言归于好,是以不嫌。若魏渝盟,自有豫备。”(《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注,第1124页)

(郑泉)使蜀,刘备问曰:“吴王何以不答吾书,得无以吾正名不宜乎?”泉曰:“曹操父子陵轹汉室,终夺其位。殿下既为宗室……而于是自名,未合天下之议,是以寡君未复书耳。”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注,第1129页)

(冯熙)使于魏,文帝问曰:“吴王若欲修宿好,宜当厉兵江关,悬旍巴蜀,而闻复遣修好,必有变故。”……又曰:“闻吴国比年灾旱,人物凋损,以大夫之明,观之何如?”熙对曰:“吴王体量聪明,善于任使……以臣观之,轻重之分,未可量也。”(《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注,第1130~1131页)

(陈化)使魏,魏文帝因酒酣,嘲问曰:“吴、魏峙立,谁将平一海内者乎?”化对曰:“《易》称帝出乎震,加闻先哲知命,旧说紫盖黄旗,运在东南。”帝曰:“昔文王以西伯王天下,岂复在东乎?”化曰:“周之初基,太伯在东,是以文王能兴于西。”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注,第1132页)

恐怕是使臣们与魏文帝针锋相对的口吻,与陈寿《三国志》尊魏正统相扞格,使这些记录自然无法保留。徐详作为“数通使命”之臣,事迹被删,恐亦与此同理。由《徐详传》废立推知韦昭《吴书》原有“使臣列传”,可作为探求《三国志》形成过程的一种尝试。

猜你喜欢

使臣吴王三国志
灵渠胡人俑与贡道的外国使臣
吴王光鉴铭文复原考释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介绍
——明清朝鲜使臣汉诗整理与研究(20BWW023)
孙武为何敢于斩杀吴王宠妃?
大话三国志
欲善其事,必利其器
——以《螳螂捕蝉》为例,谈劝说的技巧
《三国志演义》的“知遇”之感
浅论越南使臣与花山岩画
唯一的要求……
英雄要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