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材料类专业实施“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2018-04-14耿树东刘冠辰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课程体系基础

张 钰,耿树东,王 辰,刘冠辰

(吉林化工学院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吉林 吉林 132022)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日益明显,专业界线逐渐淡化。近年来我国很多高校相继实施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的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按照“宽口径、厚基础、重个性、强能力、高素质”的理念来设置课程体系并组织教学。高校实施“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既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多元化对人才的要求,也符合“整体优化,增强适应”的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大方向。实施大类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扭转我国高校长期以来专业划分细、专业范围窄、学生适应性较差、知识融通与迁移能力弱的问题,增强了高等教育的市场适应性,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更好地适应了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1,2]。

吉林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13年正式成立。学院由原化工与材料工程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和材料化学专业、理学院的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和材料物理专业所组成。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发展,材料学科已经成为吉林化工学院特色学科,材料化学专业成长为校“十三五”特色高水平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成为校品牌专业,拥有了省特种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然而,我校采用按高考志愿分专业招生培养的传统模式,强调专业区分,专业口径偏窄,各专业课程体系缺乏联系和整合。面对材料学院各专业在师资队伍、教学资源、科研平台、历史积淀等方面很不平衡的现实,这种课程体系模式明显不利于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更不适应交叉学科的快速发展,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拓宽就业口径的现实需求。因此,探索开展材料类专业的大类人才培养,开展基于大类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高效利用教学资源、促进材料学院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实施大类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一) 招生方面

在招生环节,地方性普通高等学校部分冷门专业面临生存困境。采用按专业招生、培养的模式,同一学科下不同专业之间在招生时可能面临冰火两重天的局面,冷门专业存在报到率低、一志愿录取率低、转专业呼声高的尴尬。专业没有招生规模,就没有办学效益,难以为继。而采用按大类招生、培养的模式,一方面可缓解冷门、热门专业之间的尖锐矛盾;一方面可以通过科学设置课程体系、灵活调整专业方向、提供学生充分选择空间等多种措施来缩小冷热专业之间的差距;还有利于保持高校在向社会输送人才方面的前瞻性,能够在忽冷忽热的需求面前,既适应市场经济、社会需求的发展变化,又能够前瞻性地进行专业人才储备。

(二) 就业方面

在按专业招生、按专业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地方高校往往存在专业划分细、知识体系适应性差、就业面窄的问题。在有限的学时下,突出专业特色的同时,不能够充分地体现“大专业”的知识系统性、完整性,往往造成学生面临就业市场时,专业口径过窄,适应性较差,就业面偏窄。而采用按学科大类培养的模式,通过设置学科大类基础课程和实践课程,在彰显特色的同时,保证学生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适应性,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增加就业机会。

(三) 教学资源

地方性普通高等院校教学资源不均衡,资源共享困难,存在专业壁垒。地方院校普遍存在新建专业在发展的初期师资力量不足、实验室空间不足、实验仪器设备不足等问题。而同一学科下其他专业却可能存在教师工作量不饱和、实验室空置、仪器设备闲置的现象。急需通过采用按学科大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打破固有壁垒,实现人、财、物的合理配置、共享共建。

(四) 人才培养质量

以专业招生、培养的模式下,各专业之间界限分明,课程建设推进缓慢。在课程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往往存在相近课程、相似内容在不同专业重复设置,而课程建设却力量薄弱、各自为政,难以形成真正的课程组,在课程网站建设、教考分离、题库建设、精品课建设等方面难以形成合力,推进缓慢。在一些重要的大类基础课程方面,难于实现“学生选老师”的竞争机制,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而采用大类培养模式,对于学科大类基础课程的建设力度将得到明显提升。

(五) 个性化培养

在按专业培养的模式下,各专业课程体系相对固化,多数选修课程仍然是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框架下设立,学科交叉、专业融和体现的不够。专业选修课设置零散,课程之间缺乏系统性和衔接,不能够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个性化的、形成体系的选修课课程群,学生实际可选的选修课数量和学时也比较有限。通过基于大类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课程体系构建,可以在学科大类的层面上,为学生设置多个跨专业甚至学科的选修课课程群,课程群内的子课程有衔接、有关联、有方向,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和就业意向进行个性化的选择。

总之,通过实施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构建基于大类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可以使高校专业调整、布局更加规范、科学;有利于高校实现师资、科研、仪器设备等资源统筹配置,充分实现资源共享,特别是提高教学资源利用率;能够改进高校教学管理方式,实行自主、灵活的弹性教学管理,增强学生选择专业、课程、教师的个性化和自主性;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使教师提高专业素养,提高教育能力;能够培育学生系统学习的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接受完整的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再学习能力。

二、我校材料类专业实施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紧迫性与可行性

吉林化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四个本科专业构成,专业发展的不平衡性比较突出。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和材料化学专业具有近二十年的成长积淀,师资队伍力量较强,课程体系成熟稳定,专业特色方向比较鲜明,但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更新率不够,课程体系过于强调专业性,学生知识面偏窄,不能很好的体现“厚基础、宽口径”的教学理念。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成立于2011年,专业建设成效比较明显,但存在专业特色方向凝练不足、课程优化整合不够和师资队伍人员阶段性缺乏的问题。而材料物理专业(金属材料方向)作为成立最晚的专业,师资队伍不足的问题比较突出,在课程设置上材料物理专业内涵与金属材料特色之间难于协调统一,实践教学资源相对薄弱。在招生、就业等方面也都体现出了专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弊端。

通过对我校现有的四个材料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的分析发现,各材料类专业在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环节等各个教学环节存在相互交叉融合、借鉴整合之处,在教师队伍、实验室、实习基地等教学资源方面也存在优势互补、共享共建的基础条件,具有较好的进行大类人才培养的学科基础。因此,从平衡专业发展,促进教学资源合理配置和充分共享、提高课程体系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建立“大材料”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角度,探索材料类专业的大类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紧迫性和可行性。

三、我校材料类专业实施大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路

(一) 建立材料类专业大类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

基于材料类专业大类人才培养模式,调整课程体系,按照“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模块+选修课程群”的思路建立理论课程体系。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中应遵循的主要原则包括[3-5]:

(1) 坚持夯实学科基础,通过设立学科大类基础课程模块,突破专业的局限,培养学生树立“大材料”的视野和比较完善知识体系;通过优化整合现有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科学凝练形成材料大类学科基础课程模块,坚持学科基础课程的一致性;保持学科大类基础课程的稳定性,保证学科基础课程教学应具有一定的深度,保证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

(2) 加强专业课程模块的弹性、前瞻性和多样性,扩宽专业口径,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注意打破课程界限,结构优化、有机整合。强调不同模块课程之间的衔接与配合,注意模块内部不同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整合,避免相互重叠。

(3) 加强选修课程模块的广泛性,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具有社会适应性的选修课程。注意选修课程的系统性,避免选修课程设置过于分散,为学生提供系列化的选修课程群,课程群内的子课程有方向、有关联、有递进,可以为有明确个人兴趣和就业意向的学生提供足够深度的选修课程。

(二) 开展基于材料类专业大类人才培养的实践课程体系

基于材料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研究,按照“学科、专业、工程教育”贯穿大学四年不断线的思路设计实践课程体系,按照”模块化、开放式、个性化”的思路构建实践课程内容[6-9]。使材料类学生掌握高分子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复合材料四个方面的基本实验技能和工程素质,涉及“材料合成与制备、材料表征与测试、材料性能与应用、材料模拟与设计、材料生产与运营、创新实验训练”多层次的实践能力训练,给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选择空间,彰显特色与个性。基于学科,整合出更丰富更系统化的实验项目模块,根据学生个性爱好和就业意向,设置学科基础实验项目、专业必修实验项目、专业选修实验项目和跨专业选修实验项目,实现学生在“大学科”实验平台上为自己量身定做实验课程内容。

(三) 开展基于大类人才培养的教学管理制度和资源共享制度化建设

建立与材料类专业大类培养相适应的教学计划和管理制度,改变刚性的教学管理模式,以学生为本,打破专业、班级的界限,实行灵活开放的教学管理模式[10]。针对基于材料学科大类人才培养的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建立较完善的教学资源共享制度。通过岗位职责、激励机制、分配机制等政策的制定,保障和推进师资队伍、实验平台、仪器设备资源的整合、共享,将材料类专业大类人才培养模式落到实处。

四、结 语

开展材料类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按照“学科大类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模块+选修课程群”的思路建立理论课程体系,按照“学科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和跨专业选修”的层次设置实践教学体系,践行“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教育理念,即顺应了人才需求多元化、学科发展综合化的趋势,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提高了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促进了教学资源的高效利用,为解决我院目前在招生、就业、教学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课程体系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