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研究
2018-04-14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 611731]
廉政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的集散地,成为实施廉政教育和传播廉政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增强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工具。2012年中共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提出,“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发挥互联网等新兴媒体在促进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1]。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在《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中指出,“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完善反腐倡廉网络舆情信息工作机制”[2]。当今世界已经进入网络信息时代,党的建设与国家社会现代治理体系正紧紧抓住信息革命的浪潮和机遇,努力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对高校而言,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如何运用互联网积极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如何把廉政文化转化为高校领导干部和党员师生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创造健康有序、崇尚法治的廉政文化氛围,成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一个新课题。
一、“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一)“互联网+”与廉政文化相契合是网络信息化时代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客观需要
“互联网+”是指“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将互联网优势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实现工具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运用“互联网+”,党风廉政建设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开设“网络举报监督专区”,畅通举报渠道和充分发挥网络举报的监督,又能够把网络作为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平台,面向社会公众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曝光典型案例,达到传播廉政文化的功效。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洁从政的思想、信仰、知识、行为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评价,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行为在文化和观念上的客观认识和行为规范。在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廉政文化相结合成为一种不可回避的趋势,也成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互联网能够更多地揭露腐败行为,利用法律与科学技术的融合,来减少腐败的重要反腐途径[3]。”因此,当前,“互联网+”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成为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新方式,其契合主要呈现为三方面:
第一,在廉政文化与网络传播的融合方式上,在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是以网络文化为载体,将理想信念、社会道德、传统美德与法制意识教育融合在一起,通过多种教育方式与手段,使高校形成一个巨大的多维度、宽厚度的廉政文化网络。第二,廉政文化教育路径上,通过网络开展“廉洁文化进校园”是反腐倡廉工作和加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是构建和谐教育、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需要,是实现学校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师廉洁从教和学生廉洁诚信的重要途径,是廉政教育从网下到网上,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的共通与融合,使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根植“敬廉崇洁”理念的重要举措。第三,在廉政文化氛围营造上,在如今的网络碎片化阅读时代,高校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设专门的廉政文化建设板块,结合社会热点与典型案例,开辟网络讨论区等网络论坛,运用互动式沟通方式,传播廉政规范和文化,让党员干部和师生能够感受到廉政文化氛围和环境的熏陶。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机遇
第一,在内容和载体上,廉政文化教育内容和载体得以扩展和丰富。传统的高校廉政文化学习大多受制于固定时间和地点,方式单一,其效果不甚理想。但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在线学习、网络视频、影视等方式和微博微信等多种媒介,丰富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载体和形式,如对于反腐倡廉的题材,可以结合国家的方针、政策以电影、小说、戏剧等形式在网络上表现出来,塑造一些深刻的艺术形象,使廉政文化建设的作品拥有较强的文化吸引力。第二,在教育路径上,要以充分互动、及时、共享的互联网优势实现廉政文化的多路径传播,提升廉政文化育人和治理的实效性。高校在进行廉政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及生理特点,要调动其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如在国家的两会召开期间,可以在校园网上开设“学子议题”“师生热评”等板块,还可以开通手机短信,使党员干部和广大师生的愿望、要求、意见能够在网络平台上聚集与交流,激发大家关注公共事务的热情,提升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第三,在教育对象上,充分运用大数据提升廉政文化教育效果,通过大数据下精准化的管理服务、数据化分析,差异化地实施个性化思想教育引导以及定向信息推送服务都能更加强有力地推动高校廉政文化的开展,以学生群体为例,通过他们网络行为轨迹的大数据分析,能够准确界定和分析他们的思想需求和特点,进而实施个性化廉政文化推送服务和思想引导。
(三)“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挑战
当前新形势下,运用网络进行党风廉政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关于网络反腐、网络监督和网络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一些已经通过的法律法规仍然存在滞后性和难操作性,网络法律法规的建设难以满足网络和网络反腐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4]。”在“互联网+”时代,高校作为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反腐倡廉和廉政文化建设同样面临着诸多问题,面临着诸多新的现实挑战:首先,廉政文化在网络空间管理制度方面不健全。在廉政文化沟通机制上,传统自上而下的单向度信息沟通模式亟需变革,互联网的双向互动模式更符合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网络传播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方式于一体,无论哪种传播方式都具有双向互动的特征。高校在以往的廉政文化建设中,师生参与性不高,效果甚微,运用互联网的互动特性与模式来进行廉政文化建设迫在眉睫。其次,廉政文化在网络空间的教育方式较为单一。传统廉政文化教育多采取说教方式,廉政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与师生的互动交流不够,对于反腐倡廉中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也难以及时解答。在突发事件面前,往往不能立刻给予恰当回应,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传统方式已然不适应网络信息时代双向互动和影像传播为主的需要。再次,廉政文化传播方式沿袭传统的单向度方式,缺乏双向互动和沟通。传统廉政文化注重点到面,但在“互联网+”背景下,需要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方式。在传统的廉政文化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或媒体垄断话语权,只存在“一种声音”,廉政文化的网络传播则打破了这种局面,使整个廉政文化建设中出现了多元互动模式,使参与者能自由、平等地进行对话和交流。因此,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发展的冲击,传统廉政文化建设需要不断充分利用网络,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
二、“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新转型
互联网的普遍应用特别是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等技术的发展,正深刻地影响着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并推动其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在党和政府主导下,以相关法律和政策规范下,党和政府的防腐机构与广大人民群众以网络技术为手段,进行反腐倡廉宣传教育、举报腐败官员的腐败行为,以达到有效预防、遏制、惩戒腐败行为的反腐方式[5]。”用“互联网+”的思维来开展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平等”“互动”和“共享”的互联网理念将对高校廉政教育教学、组织结构的变革及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理念带来深层次影响。
(一)高校廉政信息获取—从不对称到扁平化
传统模式下,高校信息的透明与开放程度不够,某些特定部门和基础单位存在一定的廉政风险。而互联网拥有强大的信息储存和信息交互能力,能够在短时间吸收海量的知识与信息,形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信息库”,人们还能利用互联网终端不断上传、发布新的信息,使其不断扩充。借助互联网的新思维,发挥网络使人们信息获取方式扁平化的特点,实现高校经济活动信息的平等公开,消除信息获取不平等,使高校中的所有师生拥有平等公开的信息获取渠道,起到日常监督的作用。对此,一是将高校经济活动的所有数据信息进行量化、图示化,把高校廉政的潜在风险所表现出的行为以网络信息数据的方式进行汇聚,通过整合不同领域的数据,根据高校廉政评估体系对个人或群体进行可视化的精确图示。二是即时精准判断的角度看,根据高校不同个体或群体的即时动态数据分析和评估,对其行为的发展趋势能够做出准确的预判;三是对数据结果进行平等公开,接受广泛的社会监督,并充分利用大数据与资源流向的匹配分析,以及网络信息反馈进行个性化的廉政文化信息服务和开展廉政教育。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机制—从自上而下到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一直以来,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是确保高校各项工作健康有效开展的思想保障,同时高校廉政文化氛围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在以往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实践中,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建设机制,例如举办廉政文化讲座,发放廉政学习资料等,其实际效果往往差强人意。运用网络能够改变廉政文化建设自上而下的单向性,使高校师生共同参与到廉政文化建设中,就要积极发挥互联网互动性的优势。一方面,在“互联网+”的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激发大家的主观能动性,参与到“互联网+”的高校廉政建设互动中,形成一种“自下而上”双向互动模式;另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的优势,提供“互联网+”的廉政文化工作平台、技术和制度的“自上而下”的保障。挖掘在高校各职能部门与一线教师、大学生的网络互动中的数据信息资源,从而把握高校各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一线教师与大学生的重要信息与思想变化,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工作提供准确依据,最终形成一种“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新机制。
(三)高校廉政文化内容与传播—从单一渠道到多元共享
“互联网+”不仅改变了传统的廉政信息获取渠道和“自上而下”式的单向建设机制,同时也促使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内容和传播方式进行着新的转型。在过去,廉政文化建设通常以党的思想理论为学理支撑,并且其传播方式也受制于固定的时间和场所。而今,互联网的“共享”理念使得高校廉政文化的内容和传播实现从单一向“多元共享”的方向不断转型,需要多学科支撑。一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除了继承和发扬传统的廉政文化内涵,还要不断吸纳和接受不同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技术,如传统文化、管理学、社会学、传播学、艺术学以及计算机科学等,来面对“互联网+”背景下实际工作中的种种挑战,并实现廉政文化理论支撑的“跨界融合”。二是随着微博、QQ、微信等网络新媒体传播工具的不断更新,不断拓宽了人们从互联网中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提供着丰富多元的传播载体。三是网络文学、影视、音乐的繁荣,也丰富着高校廉政文化内容的艺术表现形式,增加了廉政文化的艺术性和趣味性,不断增强着高校廉政文化的吸引力。
由此可见,“互联网+”的“平等”“互动”“共享”的理念,深刻地影响着当前高校廉政文化的方方面面,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廉政文化在互联网时代的转型提供了支撑。
三、“互联网+”背景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创新路径
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人际传播方式发生了新的变革,特别是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其接受教育的方式、理念等发生了重大变革。互联网为我们开展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开辟了新的路径。在互联网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可以使廉政文化建设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师生,成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不断创新的源泉。
(一)在廉政文化建设平台上,创新廉政文化信息汇聚和教育平台
互联网以其开放性、便利性、互动性等特质,激发了师生对廉政文化建设表达自己意见的诉求和愿望。对此,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平台上,一是要注重校园廉政文化信息平台的创建和维护。借助微信,微博等信息平台的互动传播性,在廉政建设上我们不仅可以积极引导正确舆论,传播正能量,传递党的导向和声音,而且还可以更好地收集广大师生对廉政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了解大家的思想动态,激发大家参与学校管理的主人翁精神。二是要注重信息平台的高度透明所带来的影响,及时纠正信息偏差。信息扁平化传播带来了信息的即时性和高度透明。我们一方面可以借此实现对廉政和反腐败等信息的快速普及,另一方面可以根据受众对相关信息的反应来做出及时反馈, 实施精准化教育和舆论引导,建立多元、立体式的网络互动系统。
(二)在教育对象上,创新廉政文化教育方式
一是对学生群体来说,要结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方式要体现差异化,基于“以人为本”的要求,运用大规模在线教育等方式,使廉政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积极培育和提升大学生廉洁诚信意识,吸引更多的高校师生参与到廉政文化的建设中来。二是对于高校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群体来说,通过网络平台及时公布学校的重大决策事项等,利用网络便捷性及时通报学校重大决策,增强高校政治透明度和信任度,从而通过规范性制度实践培育和体现了廉政文化的正能量。
(三)在网络廉政文化培育和传播上,要充分利用网络创造有温度有正气有地气的廉政文化
在高校加强网络文化的大背景下,一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模范带头作用,通过网络弘扬和传播体现廉政文化的网络形象、网络视频和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活动,实现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成长。二是要充分发挥高校专家学者聚集的优势,以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大力宣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高立意、高质量、高水准的网络影视艺术精品等形式充分展示廉政勤政的思想导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引领社会风尚,培育广大高校师生的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总之,在当前“互联网+”时代,运用网络加强反腐廉政建设,是一项面向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建设,也是一项培育和提升社会公民素质的教育工程。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抓住机遇,构建新媒体网络阵地,弘扬廉政文化主旋律;面对诸多挑战,要建好廉政文化信息平台,准确把握教育对象特点,从而推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高校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要充分利用网络创新廉政文化新作品和教育新路径,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提供思想保证和制度支撑。
[1] 中共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公报(全文)[EB/OL]. [2016-12-25].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2/01-10/3594925.shtml.
[2] 新华网. 中共中央印发《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13-2017年工作规划》[EB/OL]. [2016-12-25].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2/25/c_118708522.htm.
[3] SCHROTH P W, SHARMA P. Transnational law and technology as potential forces against corruption in Africa[J].Management Decision, 2013, 41(3): 296-303.
[4] 胡鞍钢. 中国: 挑战腐败[M]. 杭州: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42.
[5] 彭晓薇. 论网络反腐[J]. 求实, 2011(3): 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