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麦新品种洛麦23选育及栽培技术

2018-04-14高海涛张灿军段国辉温红霞田文仲张少澜余四平王海洋王育楠牛建斌吴晓军

种业导刊 2018年2期
关键词:成穗率抗寒性淮南

高海涛,张灿军,段国辉,温红霞,田文仲,张少澜,余四平,王海洋,王育楠,郭 兰,牛建斌,吴晓军

(1. 洛阳农林科学院,河南 洛阳 471022;2. 南阳市种子管理站;3. 驻马店市种子管理站;4. 洛阳市种子管理站;5. 洛阳市农业局)

1 育种目标确立

黄淮南片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区,小麦播种面积、产量和商品量都很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水平的提高,黄淮南片麦区的小麦生产出现了新情况,例如大量农民外出务工,农村劳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等,这直接对小麦生产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小麦播种期随麦播期间土壤墒情而变的随意性增大,对小麦的栽培管理出现了相对比较粗放的趋势,春季干旱和冬春冻害等自然灾害频繁出现,小麦生育后期易出现较严重的干热风和青枯逼熟等现象,这些新情况对小麦品种的产量水平、抗寒性、抗倒性和耐病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上述情况,结合育种实践,确立的黄淮南片小麦育种目标为:抗寒、耐病、灌浆速度快、抗干热风、成熟落黄好、高产稳产(大面积平均单产9 000 kg/hm2,百亩连片单产突破10 500 kg/hm2)、适应性广、籽粒商品性优。

2 育种技术路线

参照育种目标,广泛征集资源,严格按照杂交组配原则配制杂交组合,在后代选择鉴定中,采取以“同步开展早代单株选择、混合播种和高代株行鉴定;早代早播增加抗寒性选择压力;中高世代增加密度和肥力水平强化丰产性和抗倒鉴定;开展多病种综合鉴定;稳定品系水、旱平行鉴定和多生态区适应性测试”为主要措施的高产节水多抗综合育种技术,选育出符合育种目标的高产多抗广适小麦新品种,并依据品种特性,研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规程。

3 选育经过

紧扣育种目标,1999年将高产稳产、适应范围广、早熟的弱春性小麦品种豫麦18和江苏省大面积推广的半冬性优良品种淮麦18(淮阴9628)进行杂交,组合号为99221。在对后代的选择上,苗期重点鉴定品系的抗寒性和分蘖力,成株期重点鉴定品系的株高和抗病性,后期重点鉴定品系的灌浆速度和叶功能。

2000年该组合杂交种F1表现了较强的杂种优势,分蘖力强,繁茂度好,成穗率高,株高较低,穗子结实性较好,该组合被确定为重点组合,当年所收种子10月全部种下。

2001年F2代田间精选分蘖成穗率高、大穗、长势壮的单株180株,取单穗混合种植F3群体;2002年收获的F3单株120个,取单穗混合种植F4,并精选30个单株种植株行鉴定。

2003年在收获F4,经田间鉴定和后期考种,精选82株成穗多,株型好,成熟落色好,但穗子偏小,小穗密。提升下年度株系鉴定。按照系谱法种植的30个株行中,第0315和0326株行表现穗多,穗大,但仍有分离、穗层不整齐等特点,将两个穗行定为重点株系,全部收获为单株考种后精选36株在2003-2004年度继续种植株行鉴定定向选择。

2004年收获时选择混合中系谱号为99221-0-180(混)-120(混)-82-27等的5个株行表现成穗多,穗子相对较大,小穗密度适中,同9系选的0315和0326株行后代3个株系共同提升2004-2005年度洛阳农林科学院小区产量鉴定试验,试验结果表现为产量位居试验第2,因此提升99221-0-180(混)-120(混)-82-27系进入2005-2006年度参加小区产量比较试验,次年被推荐参加2006-2007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冬水组预备试验,同时定名为洛麦23。

4 系谱分析

洛麦23以豫麦18和淮麦18进行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高产小麦新品种,其系谱图见图1。

分析其亲本来源:淮麦18是江苏省淮阴农科院利用豫麦13和山东省的鲁麦14杂交选育的半冬性小麦品种,该品种通过国家审定,在黄淮南片麦区具有广范的适应性。其主要优点:分蘖成穗率高,抗寒性好,综合抗性好,尤其抗白粉病,赤霉病轻,穗大,结实性好;主要缺点是成熟期偏晚,株高偏高,抗倒性较差。

图1 洛麦23系谱图

母本豫麦18,是河南省豫西农作物品种展览中心利用郑州761为母本,偃师4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弱春性早熟型小麦品种,该品种1990年通过国家审定。其主要优点是成穗率较高,秆硬抗倒,丰产潜力大,根系活力强、早熟避灾、适应范围广;主要缺点是抗寒性较差,分蘖力偏低,不抗白粉病。

针对俩个品种的优缺点,考虑利用豫麦18的成穗率高、早熟避灾、适应性好的优点来改良淮麦18的冬性偏晚熟、抗倒性差的特性。在后代的选择上,洛麦23继承了豫麦18高产稳产、适应范围广和淮麦18的抗寒性、抗病性等突出优点,产量水平较俩个亲本有显著提高。

5 品种突出优点

5.1 丰产性好、高产潜力大

洛麦23产量数据来源于洛麦23参加国家试验产量(表1),其中2007-2008年国家黄淮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的平均单产为8 628 kg/hm2,比对照新麦18增产5.4%;2008-2009年国家黄淮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平均单产为8 238 kg/hm2,比对照新麦18增产9.42%。综合上述数据,洛麦23参加2007-2009年国家黄淮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的平均单产为8 433 kg/hm2,比对照新麦18增产7.41%,增产达极显著水平。

2008-2009年度参加黄淮麦区南片冬水组生产试验的平均单产为7 666.5 kg/hm2,比对照新麦18增产7.1%。生产上大面积示范一般单产为8 250 ~ 9 750 kg/hm2。

2010年在安徽涡阳高产田,经安徽省小麦高产攻关组实打验收,平均单产达11 085 kg/hm2。2011年6月8日,洛麦23高产攻关田经河南省科技厅专家验收组进行实打验收,平均单产为11 322 kg/hm2。

5.2 稳产性好

洛麦23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共计汇总了20个点次,由表1可知,2007-2008年度平均增产点率为70%,2008-2009年平均增产点率为9.42%。综合上述数据,洛麦23参加2007-2009年度国家黄淮南片冬水组区域试验20个点次的平均增产点率高达77.1%。

2008-2009年度参加国家黄淮南片冬水组生产试验,增产点率100%。

三次试验数据的适应度值也比较大,说明洛麦23稳产性好。

表1 洛麦23参加国家试验的产量及适应度

5.3 矮秆抗倒

洛麦23参加国家区域试验的株高及抗倒性见表2。洛麦23株高半矮,区域试验两个年度的平均株高为75 cm左右,基部节间短,茎秆弹性好,抗倒能力强。生产上大面积种植,单产9 000 kg/hm2以上,推广以来极少出现倒伏现象,近几年来在小麦成熟后期灾害性天气频繁发生的情况下,洛麦23仍表现为高产抗倒。

表2 洛麦23参加国家区域试验的株高及抗倒性

5.4 灌浆快,籽粒外观商品性好

该品种冬季抗寒性好,春季起身拔节早,较耐倒春寒;株型较松散,行间透光性好,后期转色快,灌浆快,成熟较早,籽粒饱满度好,商品性好。

6 特征特性

洛麦23属半冬性多穗型中熟品种,成熟期比对照新麦18略晚,比对照周麦18早1 d。幼苗半匍匐,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植株较矮,平均76 cm,茎秆弹性好,抗倒能力较强。株型紧凑,旗叶深绿色、短宽、上冲,株行间透光性好,穗层整齐,穗多穗匀。

产量三要素比较协调。2008年、2009年区域试验平均成穗数619.5万穗/hm2、639万穗/hm2,穗粒数34.5粒、36.5粒,千粒重40.7 g、37.4 g。2009年生产试验平均成穗数624万穗/hm2,穗粒数35.8粒,千粒重39.1 g。穗纺锤型、长芒、白壳、白粒,籽粒粉质,整齐饱满,容重较高,黑胚率低,商品性好。

7 品质分析和抗性鉴定结果

农业部谷物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北京)在2008年、2009年分别测定混合样:容重808 g/L,蛋白质(干基)含量14.13%,湿面筋含量31.5%,沉降值24.4 mL,吸水率57.4%,稳定时间2.0 min,最大抗延阻力170E.U.,拉伸面积34 cm2,延伸性138 mm,籽粒硬度指数51。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接种鉴定,2008年结果,中抗赤霉病,中感白粉病和纹枯病,慢叶锈病,中感至高感条锈病。2009年结果,中感白粉病和赤霉病,高感条锈病、叶锈病和纹枯病。

8 适宜区域及栽培技术要点

8.1 适宜区域

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省(信阳、南阳除外)、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灌区、山东省菏泽地区高中水肥地早中茬种植。

目前,该品种在安徽、江苏、陕西、山东和河南省大部均有种植,其中在安徽、河南种植面积最广。

8.2 栽培技术

8.2.1适宜播期

洛麦23适宜播期为10月10-20日。

8.2.2精量匀播

精细整地,足墒下种,播量为105~120 kg/hm2,随播种期推迟适当增加播种量,以20 cm等行距种植为宜。

8.2.3施肥方法

施肥要按照稳氮、增磷、补钾的原则,重点增施粗肥和磷钾肥。氮、磷、钾参考使用量分别为尿素300 kg/hm2、磷酸二胺300 kg/hm2、氯化钾150 kg/hm2,拔节期追肥宜早不宜晚,以提高分蘖成穗率。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保证苗全苗壮,尽量提高公顷成穗数。中后期注意防治病虫害,小麦孕穗期和灌浆中期要进行一喷三防,可用氧化乐果、粉锈宁和磷酸二氢钾混合喷施,重点防治蚜虫。

8.2.4适时收获人工收获的小麦要在腊熟期进行,机械收割则应在腊熟末期进行。

参考文献:

[1]金善宝.中国小麦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2]庄巧生.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3]庄巧生.中国小麦育种研究进展(1991~1995)[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

[4]房春兴,沈恩庭.小麦新品种良星66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8):87-88.

[5]赵会杰,端藏禄,毛凤梧.小麦品质形成机理与调优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

[6]雷振生,林作辑.河南小麦品种农艺性状演变及今后育种方向[J].中国农业科学,1995,28(s1):28-33.

[7]李淦,胡铁柱,王新李,等.行距配比和播期对优质强筋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4(4):20-22.

猜你喜欢

成穗率抗寒性淮南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西番莲不同种质资源抗寒性测定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投稿须知
基于EMS诱变的晋麦90号小麦抗寒突变体创制
水稻应用生物碳硅肥效果研究
CRADLE OF TOFU BY DAVID dawson
绿先机复混肥对直播水稻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安徽淮南地区秋冬茬番茄育苗技术探讨
不同品种大花萱草抗寒性比较
华粳6号水稻密度与肥料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