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活素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观察

2018-04-13李祥华闫旭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疗效

李祥华 闫旭

【摘要】 目的 分析脑活素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40例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 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脑活素给药组和联合给药组, 各20例。脑活素给药组接受脑活素治疗, 联合给药组在脑活素给药组基础上接受神经生长因子治疗, 观察并比较两组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评分(NBNA)及症状体征改善效果。结果 联合给药组显效14例(70.00%), 有效

5例(25.00%), 无效1例(5.00%), 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脑活素给药组显效10例(50.00%), 有效

4例(20.00%), 无效6例(30.00%), 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联合给药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脑活素给药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0, P=0.0374<0.05)。联合给药组治疗前NBNA评分为(28.8±0.5)分, 脑活素给药组治疗前NBNA评分为(29.0±0.3)分,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39, P=0.1333>0.05);联合给药组治疗后NBNA评分为(39.2±2.7)分, 脑活素给药组新生儿治疗后NBNA评分为(34.1±1.6)分。

治疗后, 两组新生儿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380、14.0108, P=0.0000

<0.05);且联合给药组治疗后NBNA评分显著高于脑活素给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72, P=0.0000<0.05)。结论 在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中联合应用神经生长因子与脑活素的临床效果较为理想, 能够有效促进其神经功能得以修复和改善。

【关键词】 神经生长因子;脑活素;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0.060

本文将2016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 评价神经生长因子、脑活素联合应用对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的临床效果,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4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 男女比例为12∶8, 年龄1~3 d, 平均年龄(1.96±0.21)d。依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脑活素给药组和联合给药组, 各20例。

1. 2 方法 脑活素给药组接受脑活素(武汉华龙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19980084)静脉滴注治療, 每日持续时间为3~4 h, 1次/d, 5 ml/次。联合给药组在脑活素给药组基础上接受神经生长因子(武汉海特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S20060051)肌内注射治疗, 将10 μg神经生长因子与2 ml注射水混合, 1次/d, 持续给药2周。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观察并记录两组的症状体征改善效果及治疗前后NBNA评分。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及好转标准》[1]评估标准,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痉挛、癫痫、共济失调等)消失, 呼吸通畅, 吮吸有力, 哭声洪亮, 心率超过100次/min;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所减少, 呼吸平缓, 原始反射部分存在, 肌张力增强;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未减少, 呼吸不畅, 哭声减弱。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效果比较 联合给药组显效

14例(70.00%), 有效5例(25.00%), 无效1例(5.00%), 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脑活素给药组显效10例(50.00%), 有效4例

(20.00%), 无效6例(30.00%), 治疗总有效率为70.00%。联合给药组患者总有效率显著高于脑活素给药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90, P=0.0374<0.05)。

2. 2 两组治疗前后NBNA评分比较 治疗前, 联合给药组NBNA评分为(28.8±0.5)分, 脑活素给药组NBNA评分为(29.0±0.3)分,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339, P=0.1333>0.05)。治疗后, 联合给药组NBNA评分为(39.2±

2.7)分, 脑活素给药组新生儿NBNA评分为(34.1±1.6)分。治疗后, 两组新生儿NBNA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380、14.0108, P=0.0000、0.0000<0.05);且联合给药组治疗后NBNA评分显著高于脑活素给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672, P=0.0000<0.05)。

3 讨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 主要是由围生儿窒息所致, 发病率约为12.8%, 且造成的脑损伤具有不可逆性, 致残率约为15%[2]。围生期胎儿脑组织供血供氧不足, 导致神经生长因子分泌受到影响出现不足的情况, 对其脑组织生长发育产生抑制性作用, 引发胎儿脑损

伤[3-5]。据有关研究及临床实践显示, 对新生儿给予神经生长因子, 能够促进损伤的脑组织得以修复, 避免健康的脑组织遭受损害[6-8]。外源性的神经生长因子能够修复损伤的神经元细胞, 对神经元细胞的分化及再生产生促进性作用, 从而修复并改善新生儿的神经功能。同时, 脑活素可穿透新生儿的血脑屏障, 对其神经细胞内的核酸代谢及蛋白质合成产生直接影响, 进而有效改善新生儿的脑代谢[9, 10]。

本研究结果显示, 联合给药组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效果及NBNA评分显著优于脑活素给药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神经生长因子与脑活素联合应用有利于症状体征改善及神经功能的修复。

综上所述, 与脑活素单一给药相比, 神经生长因子与脑活素联合应用能够有效改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症状体征, 促进其神经功能得以修复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邓秀睿, 黄育丹, 陈清, 等. 神经生长因子及脑活素联合应用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现代实用医学, 2014, 26(7):861-862.

[2] 崔彦存, 刘翠青, 李洋, 等. 亚低温联合脑活素治疗 HIE 的效果及血清神经、氧化应激因子的变化. 山东医药, 2016, 56(21):

52-53.

[3] 柯有军. 纳络酮联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效果. 中国医药指南, 2015(8):181.

[4] 陈国庆. 鼠神经生长因子對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行为神经的影响. 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10):1610-1612.

[5] 刘充德.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高原地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中国全科医学, 2012, 15(14):1633-1635.

[6] 江志贵, 吴洁, 刘玲, 等. 外源性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及其对NSE和S-100B蛋白的影响. 现代医院, 2012, 12(4):19-22.

[7] 韩传映. 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活素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疗效分析. 当代医学, 2014(35):143-144.

[8] 李慧玲, 杨占双, 李春玉, 等. 神经生长因子联合脑活素应用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效果观察. 健康之路, 2016(11):

55-56.

[9] 李祥华, 李善梅, 闫旭. 联用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动态观察. 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1, 14(4):288.

[10] 吴兴富, 刘金生, 王召安, 等. 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效果观察. 齐鲁医学杂志, 2000, 15(3):181-182.

[收稿日期:2017-12-07]

猜你喜欢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消骨散治疗骨痹128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