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AMH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及治疗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8-04-13邓宇傲王玲张德力罗衬银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0期

邓宇傲 王玲 张德力 罗衬银

【摘要】 目的 分析抗苗勒管激素(AMH)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及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96例不孕症患者, 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8例。对照组在未进行治疗情况下直接促排卵, 观察组予以人工治疗周期后促排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激素水平及妊娠情况。结果 治疗前, 对照组的AMH值为(0.83±0.11)ng/ml, 观察组的AMH值为(0.87±0.12)ng/m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对照组的AMH值为(0.95±0.08)ng/ml, 观察组的AMH值为(1.01±0.80)ng/m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周期妊娠率20.00%及临床妊娠率35.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5%、1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腹腔镜检查与检查结果吻合率为92%, 检查通暢者在临床医生及超声监排下顺利怀孕约占78%, 其他未孕者检查或伴输卵管外不孕不育因素。结论 对卵巢储备功能低下患者使用AMH预测, 能尽早发现病变情况, 后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治疗, 能提高妊娠率, 值得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促排卵;抗苗勒管激素;卵巢储备功能;治疗干预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0.048

和以往相比, 我国医学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进展, 临床对于卵巢储备功能的研究也愈加深入。倘若患者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治疗, 则会进展为功能衰竭。由此可看出, 使用有效方式全面预测生育功能与卵巢功能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技术很难实现对卵巢内的卵子质量以及卵泡数量直接检测, 但通过系列性的颗粒细胞生理功能检查也能反映出卵巢衰老情况。有文献指出[1], AMH评价卵巢囊肿腹腔镜术后卵巢储备能力方面有显著效果, 为了分析AMH预测卵巢储备功能及治疗的临床价值, 结合实际情况, 本文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深圳市人民医院、东莞谢岗医院和东莞石碣医院收治的96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 以对上述命题进行探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3月~2017年4月深圳市人民医院、东莞谢岗医院和东莞石碣医院收治的96例不孕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经诊断以及病理实验检查, 患者确诊, 符合我国卫计委最新颁布的关于不孕症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经过血清AMH检查, 证实为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年龄26.14~38.96岁, 平均年龄(31.28±3.25)岁;不孕年限2.15~

6.33年;原发性不孕 50例, 继发性不孕46例。排除标准:子宫因素导致不孕者;男方因素;输卵管阻塞。将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8例。

1. 2 方法

1. 2. 1 检测方法 使用iFlash3000型化学发光仪和AMH测定试剂盒(购自深圳市亚辉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AMH<1.1 ng/ml作为卵巢储备下降的临界值。标本收集时间均为月经周期2~5 d。倘若患者已经发生闭经, 在就诊时抽取清晨空腹血液5 ml, 室温环境下放置1 h, 后使用日本日立公司生产的离心设备, 以3000 r/min的速度离心处理10 min, 择取血清, 放置在-20℃环境下冷冻保存, 检测时取出。

1. 2.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在未进行治疗情况下直接促排卵, 观察组予以人工治疗周期后促排卵。人工治疗周期方法:撤退出血/月经后5 d服用戊酸雌二醇片1 mg/d, 连续服用3周。在使用药物17 d后, 肌内注射黄体酮20 mg/d, 共治疗5 d。停药后会出现撤退性出血, 使用药物治疗3个周期治疗后测量激素情况。

1. 2. 3 促排卵方法 针对患者实际情况, 开展氯米芬(CC)/人绝经期尿促性腺激素(HMG)/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者CC/HCG治疗。在患者月经周期结束后5 d服用CC,

50 mg/d, 连续使用5 d。月经周期8 d后, 开展B超检查, 观察卵泡发育情况。优势卵泡直径为18~20 mm时, 注射HCG 1000 IU, 同时指导患者在排卵期内进行夫妻生活。倘若在使用CC后5 d无优势卵泡, 应在月经周期10 d起肌内注射HMG, 75 IU/d。经B超检查, 观察卵泡发育情况。排卵后16 d, 当血β-HCG>5 mIU以上时视为妊娠。

1. 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及妊娠

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观察组治疗前后激素水平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前, 对照组的AMH值为(0.83±0.11)ng/ml, 观察组的AMH值为(0.87±0.12)ng/ml,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对照组的AMH值为(0.95±0.08)ng/ml, 观察组的AMH值为(1.01±0.80)ng/ml,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8, P<0.05)。

2. 2 两组妊娠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周期妊娠率20.00%及临床妊娠率35.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5%、1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3 输卵管经阴道三维超声输卵管造影的检查结果与临床对比 经阴道输卵管造影发现一侧或双侧不通, 经腹腔镜检查与检查结果吻合率为92%, 余例有输卵管扭曲通畅度欠佳, 或伴输卵管畸形, 或造影过程中因体位或患者紧张等因素造成输卵管痉挛等假阳性。检查通畅者在临床医生及超声监排下顺利怀孕约占78%, 其他未孕者检查或伴输卵管外不孕不育因素。

3 讨论

卵巢储备功能主要指的是卵巢皮质内卵子数量以及质量, 其能全面反映出人体生殖能力。倘若卵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 就会降低生育能力, 进而出现卵巢储备功能下降情况, 卵巢储备功能和年龄存在一定相关性, 其也可能因病理性因素导致。倘若患者没有在第一时间接受治疗, 就会进一步进展为卵巢功能衰竭[2]。

合理评价女性生殖能力, 择取针对性方案开展治疗为关键所在。测定卵巢储备功能的方式有很多, 如基础激素、年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刺激实验、卵泡刺激素(FSH)实验、AMH测定等[3]。

本实验指出, AMH在小窦卵泡以及窦前卵泡內呈现出强表达。随着卵泡直径增加, 该激素表达量呈现出了逐年下降的趋势。当直径达到8 mm后, AMH几乎消失。这种表达方式证明, 其在人类卵泡生长过程内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月经周期内, AMH的波动较小, 相对稳定[4]。证实月经周期任何阶段内, 均能检测AMH情况, 因此可以将AMH应

用在辅助性生殖技术中, 其能全面反映出卵巢储备功能情况。将AMH的临界值定为1.1 ng/ml, 其在预测功能低下的卵巢储备功能中, 敏感性为92.00%[5]。倘若AMH<0.5 ng/ml时, 患者存在重度卵巢功能低下的几率为88.00%[6]。本研究将AMH设定在1.1 ng/ml, 筛查出不孕者, 同时给予针对性治疗, 进而改善患者卵巢功能。卵巢功能降低到衰竭, 时间大约为1~6年。其属于渐进性过程, 早期开展诊断, 并使用合适的激素治疗, 能促进卵巢排卵功能恢复[7]。

经人工周期治疗后, 能降低因高FSH对于卵泡消耗过程中促进作用以及减少调节卵泡FSH自身受体。进而起到保护残存性卵泡的根本目的[8]。与此同时, 适当增加小剂量雌激素使用量, 能经过联合机体中生成的FSH作用, 对粒细胞中的FSH受体与芳香化酶起到诱导作用[9]。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观察组的周期妊娠率20.00%及临床妊娠率35.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5%、12.5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对于卵巢储备功能低下者使用AMH预测, 能尽早发现病变情况, 后对患者开展针对性治疗, 能提升妊娠率, 值得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贾军, 汪满有, 杨爱萍. AMH和FSH联合检测评价卵巢囊肿腹腔镜术后卵巢储备能力的价值研究. 中国妇幼保健, 2015, 30(33):5759-5761.

[2] Pankhurst MW. A putative role for anti-Müllerian hormone (AMH) in optimising ovarian reserve expenditure.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 2017, 233(1):R1.

[3] Valérie B, Justine B, Piet K, et al. The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Sunitinib Affects Ovulation but Not Ovarian Reserve in Mouse: A Preclinical Study:. Plos One, 2016, 11(4):e0152872.

[4] Mumford SL, Legro RS, Diamond MP, et al. Baseline AMH Level Associated With Ovulation Following Ovulation Induction in Women With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 2016, 101(9):3288.

[5] 王瑜, 韩玉芬, 张晨静, 等. 抗苗勒氏管激素早期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研究. 河南医学研究, 2012, 21(4):411-413.

[6] 袁媛. 抗苗勒管激素早期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研究.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6, 9(14):92-93.

[7] 林津, 李萍, 苏志英, 等. 抗苗勒氏管激素联合ABO血型预测卵巢储备功能降低的临床研究.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8):

111-112.

[8] 朱萍华, 叶良德, 朱颖芬, 等. 抗苗勒氏管激素结合性激素检查预测卵巢储备功能的临床分析. 当代医学, 2017, 23(24):91-92.

[9] 李辉. 血清抗苗勒氏管激素、抑制素B与卵巢储备功能及妊娠结局的相关研究. 山东大学, 2014.

[收稿日期: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