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蒙古包头地区足月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临床分析

2018-04-13王敏肖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生儿

王敏肖

【摘要】 目的 分析内蒙古包头地区足月新生儿眼底出血相关的临床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眼科应用Retcam3进行眼底检查的4016例足月新生儿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 接受眼底筛查的4016例新生儿中, 检出眼底病变1438例(35.81%), 视网膜出血1317例(32.79%), 其中单眼视网膜出血833例

(20.74%), 双眼视网膜出血484例(12.05%)。单眼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双眼, 而且随着出血级别升高发病率逐渐降低。顺产者发病率为36.24%(868/2395), 明显高于剖宫产者的8.64%(140/162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蒙古族视网膜出血阳性率为27.03%(90/333), 低于汉族的33.11%(1173/35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蒙古族Ⅰ级、Ⅱ级视网膜出血占出血总数的77.78%(70/90)[单眼48.89%(44/90), 双眼28.89%(26/90)], 略低于汉族的84.23%(988/1173);Ⅲ级、Ⅳ级视网膜出血占出血总数的22.22%(20/90)[单眼11.11%(10/90), 双眼11.11%(10/90)], 略高于汉族的15.77%(185/1173);蒙古族剖宫产率45.05%(150/333)略高于汉族的40.30%(1428/35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般新生儿视网膜出血都能较快的吸收, 不会产生太大影响。但对于黄斑区出血和视乳头周围的大量出血应高度重视, 黄斑区出血长期存在, 可以导致弱视、斜视等长远不利影响;而视乳头周围的大量出血极可能合并有颅内出血等严重并发症。

【关键词】 足月;新生儿;视网膜出血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0.045

近年来, 随着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视以及Retcam3等先进眼科检查设备的逐步普及, 新生儿视网膜疾病越来越受到广泛地重视与关注[1]。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检出率在眼筛中占绝大多数, 为了解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发生, 转归, 以及相关因素, 现将本院产科出生的4016例足月新生儿眼筛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5年9月~2017年2月产科足月出生接受检查的新生儿4016例, 检查前详细记录孕妇年龄、出生体重、孕周、生产方式、产程、民族、家族疾病史等。孕妇年龄22~44岁, 孕周37~41周。新生儿出生体重2400~5100 g, 男2018例, 女1998例;汉族3543例, 蒙古族333例, 满族100例, 回族32例, 其他少数民族8例;单胎4000例, 双胎16例;顺产2395例, 剖宫产1621例;年龄1~3 d, 平均年龄(1.5±0.6)d。筛查标准:①提前告知新生儿家属, 充分沟通, 签署知情同意书。②出生1~3 d健康新生儿。

1. 2 方法 检查前1 h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美多丽)点眼3次, 1滴/次, 间隔15 min。查看瞳孔是否足够大(要求≥6 mm), 护士固定患儿, 检查时点爱尔凯因滴眼液1滴/眼, 安放小儿开睑器, 先查看新生儿外眼及屈光间质, 瞳孔区红光反射, 然后在角膜上涂抹氧氟沙星眼膏, 对新生儿进行眼底检查。先右眼再左眼, 眼底检查顺序依次为后极部视乳头和黄斑区、颞上、颞下、鼻上、鼻下5个方位。

1. 3 视网膜出血分级标准 Ⅰ级:出血量少, 仅限于视盘周围, 出血呈散在的点状或线状;Ⅱ级:出血范围较广, 单个出血斑直径小于视盘直径;Ⅲ级:出血范围广, 单个出血斑直径大于视盘直径, 有时可见视网膜前出血;Ⅳ级:出血涉及黄斑区, 或玻璃体积血。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接受眼底筛查的4016例新生儿中, 检出眼底病变

1438例(35.81%), 视网膜出血1317例(32.79%), 其中单眼视网膜出血833例(20.74%), 双眼视网膜出血484例(12.05%)。Ⅰ级视网膜出血单眼412例(10.26%), 双眼148例(3.69%);Ⅱ级视网膜出血单眼304例(7.57%), 双眼239例(5.95%);Ⅲ级视网膜出血单眼101例(2.51%), 双眼84例(2.09%);

Ⅳ级视网膜出血单眼16例(0.40%), 双眼13例(0.32%)。本研究中, Ⅰ级、Ⅱ级视网膜出血占出血总数的83.75%(单眼54.37%, 双眼29.38%), Ⅲ级、Ⅳ级视网膜出血占出血总数的16.25%(单眼8.88%, 双眼7.37%), 单眼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双眼, 而且随着出血级别升高发病率逐渐降低。顺产者发病率为36.24%(868/2395), 明显高于剖宫产者的8.64%(140/1621),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蒙古族视网膜出血阳性率为27.03%(90/333), 低于汉族的33.11%(1173/35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蒙古族Ⅰ级、Ⅱ级视网膜出血占出血总数的77.78%(70/90)[单眼48.89%(44/90), 双眼28.89%(26/90)], 略低于汉族的84.23%(988/1173);Ⅲ级、Ⅳ级视网膜出血占出血总数的22.22%(20/90)[单眼11.11%(10/90), 雙眼11.11%(10/90)], 略高于汉族的15.77%(185/1173), 蒙古族剖宫产率45.05%

(150/333)略高于汉族的40.30%(1428/354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Ⅰ级视网膜出血患儿在1个月复查时, 可全部吸收。Ⅱ级

视网膜出血患儿1个月后复查时绝大多数已吸收, 有少数病例局部点片状未完全吸收, 留有痕迹。Ⅲ级视网膜出血患儿42 d~2个月后复查绝大多数已吸收, 有少数病例局部点片状未完全吸收, 留有痕迹。Ⅳ级视网膜出血在2~3个月后能完全吸收。

3 讨论

在本研究中Ⅰ级、Ⅱ级视网膜出血为浅层点片状出血, 均能较快的吸收, 一般1个月左右绝大多数均能能吸收, 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与既往研究结果一致[2, 3]。Ⅲ级、Ⅳ级

视网膜出血多为深层点片状或深浅层点片状混合型, 而且有些出血部位的颜色可为黑红色, 吸收时间就较长, 可达

2~3个月。尤其对于黄斑区的出血应高度重视, 如果长期存在, 可能导致弱视、斜视等长远不利影响。

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发生率各家报道17.53%~37.3%[4],

本研究中视网膜出血发生率32.79%, 与之相符。本研究中顺产者发病率36.24%(868/2395)明显高于剖宫产者的8.64%

(140/1621)(P<0.05), 表明视网膜出血与分娩方式相关。出血原因可能为足月新生儿在出生时视网膜血管已发育成熟, 但由于其凝血功能尚不健全, 出生1周内凝血功能不全, 肝脏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低下, 加之血管壁弹力纤维发育不全, 血管壁脆弱, 在外界压力的作用下, 易引起视网膜出血 [5]。

而且新生儿视网膜血管壁发育不完善, 在分娩过程中胎头受产道挤压, 颅内压急剧增高, 导致静脉回流受阻, 毛细血管破裂, 故易造成视网膜出血。分娩过程中胎儿由于胸部受到挤压, 呼吸不畅等原因, 可能引起缺血、缺氧引起毛细血管内皮细胞间隙增大, 通透性增加, 脑组织水肿, 脑脊液压力增高, 脑脊液渗入视神经鞘, 引起视网膜静脉受压, 视神经鞘肿胀, 还可压迫视网膜脉络膜吻合支, 妨碍眼部静脉回流, 从而导致视网膜静脉高压与出血。此处由于缺氧, 视网膜静脉扩张, 血容量增加, 血液粘滞度增高, 可导致视网膜血管扩张出血[6-8]。再加上阴道分娩前或分娩时使用了缩宫素或羊膜穿刺术治疗后, 其内生性前列腺素的释放可一过性破坏血-视网膜屏障, 从而导致了视网膜出血[9]。

有研究显示[10, 11], 视网膜出血范围一般在视网膜后极部多见, 也有少部分位于周边部, 这可能是由于新生儿视网膜大血管扭曲, 管径粗细不均, 急速连续的转弯与分支血管壁发育不全, 视乳头周围有密集的毛细血管网, 这些结构特点都容易产生视网膜出血。新生儿视网膜血管的发育与解剖特点可能形成了视网膜出血的形态和特征基础。视网膜出血单眼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双眼, 而且随着出血级别升高发病率逐渐降低, 可能是由于分娩过程中, 阴道挤压头部两侧力量不均衡, 或者助产方式、方法、方向的不同, 使得两眼是否发生视网膜出血有所区别。

综上所述, 加强围生期的护理, 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 对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发生有积极的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1] 张清生, 李勤英, 张淑玲. 56例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及其预后的追踪观察. 眼科新进展, 1997, 17(2):103-105.

[2] Emerson MV, Pieramici DJ, Stoessel KM, et al. Incidence and rate of disappearance of retinal hemorrhage in newborns. Ophthalmology, 2001, 108(1):36.

[3] Hughes LA, May K, Talbot JF, et al. Incidence, distribution, and duration of birth-related retinal hemorrhages: a prospective study. Journal of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Pediatric Ophthalmology and Strabismus, 2006, 10(2):102-106.

[4] 金汉珍.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9:774.

[5] 刘彩霞. 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的观察. 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01, 9(2):67-68.

[6] 刘攀, 田彧, 吴云兆. 高危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相关因素分析. 国际眼科杂志, 2013, 13(4):754-755.

[7] 阎洪禄, 高建鲁.小儿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

70.

[8] 耿韶辉, 王雅从, 张静, 等. 足月新生儿视网膜出血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6, 16(4):255-257.

[9] 张艳莉, 王小云, 赵岐, 等. 影响健康足月新生儿视网膜出血程度的临床因素分析.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7, 35(7):640-644.

[10] 罗俊, 张金梅, 田密, 等. 高危新生儿视网膜出血1463例临床分析. 国际眼科杂志, 2014, 14(11):2077-2078.

[11] 陳丽娜, 何晓平, 黄立平, 等. 影响足月新生儿眼底出血的临床因素探讨. 中国医学创新, 2012, 9(21):97-98.

[收稿日期:2017-12-12]

猜你喜欢

新生儿
非新生儿破伤风的治疗进展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防城港市2016—2021年新生儿死亡原因分析
新生儿需要睡枕头吗?
新生儿抚触的临床意义
这几招教你有效预防新生儿吐奶
新生儿出生后该怎样进行护理?
新生儿早期保健
新生儿窒息分为哪几种
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的相关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