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论“VB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教学中中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育

2018-04-13莫建芳

新课程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程序开发程序设计程序

□ 莫建芳

“VB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是一门理论以及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技巧,在学习过程中就会产生厌烦心理,从而降低学习效率。职业素养的培养也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只有学生对VB程序设计感兴趣,教师才能更加顺利地开展教学,才能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只要教师用对学习方式,运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学生就能在课程学习中提高职业素养。

一、VB程序设计人员需要具备的职业素养

作为一名程序设计人员,需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教学时,首先要了解程序设计人员的职业素养,根据程序设计人员自身具备的职业素养来对学生进行准确的培训教育。

首先,程序设计人员需要具备团队精神。因为一个软件的开发过程十分复杂,涉及许多环节,并且每个环节中需要进行大量的工作。所以,程序的开发并不是靠一己之力就能完成的。作为一名程序开发人员,首先要具备合作能力。程序开发人员需要在团队中与人合作,在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积极了解整项工作进程,这样才能让整个程序开发工作更加快速合理。团队合作是一切工作的前提基础,一个良好的工作团队才能顺利地完成各项开发工作。

其次,作为一名程序开发人员,还应该具备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程序设计开发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在整个开发设计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在程序开发过程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每个人都处于一种忙碌的状态。所以,要当一名合格的程序员,必须掌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每个程序员都不能独立地解决问题,那么整个程序开发工作就会陷入一个僵局,工作很难继续进行。一名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的程序员会利用各种途径来解决程序开发中的各项问题。因此,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时,需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可以通过查询专业的指导手册、加入职业论坛询问、向专业人员请教问题等途径来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提高工作效率,这也是一名程序开发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

除此之外,作为一名程序开发人员,还应该对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积累总结。程序的设计和开发是一个漫长的工作,开发过程中遇到问题在所难免。问题解决后,程序员应当对这些问题进行积累总结,总结各种问题的类型,总结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还要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总结积累,以便解决今后出现的同样的问题。同样,程序员在写完一个代码或者找到一个好的代码时,也要注意积累。自己开发的软件应该做好标记,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要及时反馈。然后根据用户的反馈来进行程序修改,这样才能保证程序开发的优质性,同时也是对自己工作水平的一种提升。

最后,程序开发人员还必须具有良好的编写代码的习惯。程序开发人员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程序代码的编写,在程序编写时需要养成良好的编写习惯,这样才能保证程序编写的效率性,从而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良好的编写习惯涉及的内容有很多,比如重复代码的编写、特殊代码的编写、代码的标注、各个环节的测试等,这些都是程序编写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虽然这些都是程序开发中的细节问题,但是这些细节问题直接影响了程序开发的效率。如果程序员在编写过程中养成良好的习惯,整个程序开发过程就会减少问题的出现,能更加顺利地进行,从根本上提高程序开发的效率。

二、在“VB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培养职业素养的策略

1.注重趣味教学,培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VB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想要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首先要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只有对“VB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有一定的兴趣,才会主动加入课程学习中。“VB程序设计语言”需要注重趣味性,这样才符合学生学习的心理。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加入一些有趣的程序编写。比如,可以设计一个程序代码,学生输入正确之后会出现有趣的图案或者动画等;还可以设计一些带有音乐的程序,学生编写正确之后会响起胜利的音乐等。这些“小心机”的加入增添了课程的趣味性,学生学习起来也比较感兴趣。

学生在实际演练的过程中,看到别人成功地做出了小动画或者音乐,就会激发自己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比如这样一个小程序:

这个程序运行之后是一朵玫瑰花,这种小程序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进行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在“VB程序设计语言”的教学中,也要注重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加入让学生有了一定的职业指导性,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在普通课程中接受部分职业素养的培养。并且案例教学的加入也减少了理论知识的讲解,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学习相应的理论知识,避免了因为知识理论过多造成的枯燥乏味,案例学习让学习更加具体形象,极大地减少了抽象化的学习内容。案例教学还能让学生掌握大体的程序开发步骤,提前掌握部分职业技能,这也是对学生职业素养的一种提升。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每节课需要导入一个具体的案例。每个案例中的新知识也必须有差异,要保证每个案例都有新知识的加入和新语言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学习新知识。

比如,教师可以以多重窗体的制作为具体案例进行教学。首先,要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案例中学会加载(Load),卸载(Unload)语句,还要学会多重窗体的程序保存以及如何添加窗体。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还要明确学生在本节课中需提升的素质能力。首先,学生要在学习中学会提问,学会解决问题,这两种能力是职业素养中重要的部分。其次,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小组合作,并且能在合作中掌握msdn搜索的能力。

教学的具体过程如下:①提出教学内容,向学生讲解多重窗体的大概情况,然后向学生演示多重窗体的操作步骤。②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操作过程可以小组配合完成,具体操作需要学生独立进行探索。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起到辅助作用,学生是实际操作的主要人员,教师可以适当解答部分疑惑,但是一些基础的问题需要学生讨论或者利用msdn搜索找到自主解决的方法。③学生最后的操作演示。让学生自主进行窗体的加载、切换、显示等一系列操作步骤。在加载、卸载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加载失败、切换失败的情况需要学生继续探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遇到实在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教师给予一定的提示,然后让学生继续探究。这个过程可以让学生掌握Load,Unload,Hide等一些新语句。更重要的是,案例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独立探索的过程,能让学生提前体验程序员的工作,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探究性的案例作业让学生课下讨论研究。可以将学生分为案例研究小组,布置的作业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比如布置一个简单的检测题目正确与否的小程序作业,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程序的编写与开发问题。这样能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让学生树立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小组探究的方式也是对职业素质的一种提升,小组之间的合作是职业素质的首要前提,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为学生以后的职业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总的来说,“VB程序设计语言”教学中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我们的教学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专业职业素质的人才,在教学中强化职业素质的培养能锻炼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样就为学生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帮助,让学生能就有一个更好的起点,积累更多的实际经验。

参考文献:

[1]周晓宏.程序设计课程内容体系改革模式漫议[J].职业教育研究,2015,33(3):125-128.

[2]燕丽.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探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4(5):25-26.

猜你喜欢

程序开发程序设计程序
浅析大学生在兼职小程序开发中遇到的问题
基于Visual Studio Code的C语言程序设计实践教学探索
APP应用程序开发模式探究
从细节入手,谈PLC程序设计技巧
试论我国未决羁押程序的立法完善
“程序猿”的生活什么样
基于嵌入式系统Windows CE的应用程序开发
基于App inventor 2手机程序开发过程的学习与实——以“喵喵定时器”APP开发为例
英国与欧盟正式启动“离婚”程序程序
高职高专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