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平台双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以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为例

2018-04-13王正云张军燕展跃平战旭梅

新课程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实训食品专业

□ 王正云 刘 靖 张军燕 展跃平 战旭梅

食品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过去24年中,一直以比较高的速度在增长。2015年,全国快速消费品销售金额同比增幅放缓至3%,其中食品类增幅明显慢于非食品类,面临全国经济放缓的新常态和消费者购买力下降的困境。食品工业发展模式将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升转变,食品企业必须快速提升应变能力,不断进行产品创新,开发安全、营养健康的产品,引领消费。因此,食品企业急需大量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如何培养创新创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为食品工业服务,是高职院校食品营养与检测相关专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思路

依据创新能力的三层结构理论,即表层的知识、中层的技能和深层的品格,把内容联系紧密、内在逻辑性强、属同一层培养能力范畴的一类课程作为一个模块进行建设,打破课程间的壁垒,使项目内容有机融合、互相促进,并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全过程,以专业实训平台和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依托,构建一套完善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并实施。

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内容

1.实践平台体系的构建。从教学内容、形式、手段改革入手,打造以专业技能实训为基础,综合实训为提高,创新实践求发展,融“生产、教学、创业”为一体的专业实训平台和创新创业双平台。

(1)专业实训平台。模拟企业生产与检验过程,与食品检测中心等行业企业共同组建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模拟企业的实训环境,通过“做中学、做中教”,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学生经过2~3个学期的专业实训,能够掌握扎实的食品检验、食品质量管理和食品加工实践技能。

(2)创新创业平台。联合行业企业组建食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校企合作研究开发等搭建优质平台。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中心,满足学生从事实践创新训练、科学研究与发明以及各类技能大赛等项目的需求。在专业实训基地中嵌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为大学生的创业活动提供实际的训练演习场所,引导创业活动向长期化、社会化、实战化发展,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就业核心竞争力和经营管理经验,为实现今后的就业创业打下坚实基础。建立多家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建“厂中校”,满足学生专业实践和顶岗实习的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图1 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通过专业实训和创新创业实践双平台的建设,既培养学生专业岗位能力,又培养学生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实现 “产、教、创”深度融合的教育目标。

2.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为目标,按照能力培养体系设定相应的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及综合应用教学环节,将实践教学内容重新整合为专业实训模块(食品质量管理实训、食品检验实训、食品加工实训)、综合实训模块(肉品生产与质量管理生产实训、乳品生产与质量管理生产实训、焙烤生产质量管理生产实训、农产品生产与质量管理实训)和创新创业实践模块(科研创新训练、社会实践、各类技能大赛、创业计划),促进知识内容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和研究性等多种形式的校内校外实践实习项目。立足专业实训和创新创业实践双平台,构建互动互融的“三模块双平台”的实践教学体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框架见图1。

3.“双平台双融合”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行业企业培养适应岗位能力需要的具有一定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如何将专业知识技能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有机融合在一起,成为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依据能力层次理论,大一年级学生通过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校内外认知实习,了解食品产品研发、生产和经营管理的过程,并为每个班级配备一名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的教师作为学业导师,培养学生的专业情感和创新实践理念,激发学生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习的兴趣、创新创业的激情,规划职业人生。大二年级学生开始进行专业实训和综合实训,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技术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社团活动,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能力。大三时,在学院创业孵化中心,学生可申请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大学生科研立项、顶岗实习、加入企业创新团队或自主创业等,经评审获资助后,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并纳入统一考核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学生实践创新和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合作和爱岗敬业精神,逐步强化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双融合教学模式见图2(P26)。

4.师资队伍建设。采取强化内部培养、“引进来、走出去”等举措促进专业实践指导教师、校内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和行业兼职教师“三类型”师资力量的融合,全面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培养人才能力。首先,学院通过选派优秀专业教师到国外知名大学学习先进教学理念和实践技艺,增强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通过组织教师参加专业技能比武、微课教学大赛、信息化教学设计大赛等多种比赛形式,促使专业教师不断学习相关理念 不断创新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通过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行业、企业的一线兼职和实践活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融入行业创新创业元素,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专业实践指导。其次,学院通过引导创业教育教师、辅导员、党团工作人员刻苦钻研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指导业务,开设创新创业指导培训班,邀请知名成功创业人士、资深创业教育专家进行强化训练等途径专门培养一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另外,学院还邀请食品行业企业中优秀人才或者杰出校友担任行业兼职教师,定期开展食品行业最新动态讲座,生动展现食品行业中最新创新创业案例。

图2 创新创业培养和专业能力培养双融合的教学模式

三、保障措施

1.建立合理的组织机构。学院牵头组建学生创业实践基地管理组织机构。管理机构包括校企合作建设与管理委员会及其下设的办公室两个层次,前者是决策机构,定期召开会议,对有关基地建设、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与管理的重大事项做出决定。委员会由学院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担任主任、主要合作企业委派领导担任副主任,其主要成员包括教务处、教育教学督导处、就业与创业教育指导处等学院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以及基地所属二级院系的负责人、合作企业的负责人等相关人员。

2.实施科学的管理机制。为促进学生创新创业基地与专业实训基地之间的无缝对接、有机融合,学院制订“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等文件,实施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准入与退出、创新创业项目规范运行、激励与考核等科学的管理机制,强化过程管理。基地对所有创新创业项目进行规范的过程管理与定期考核,对于运行效果、考核结果较好的项目,学院对创新创业学生或团队以及指导教师予以表彰,对创新创业学生在项目资金扶持、学分替换、评奖评先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对指导教师在年度考核、评奖评先、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

四、实践教学实施效果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院构建了较为完善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基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在实践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效果。近三年来,毕业生年底就业率均保持在98%以上,双证书获取率每年均达98%以上;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抽检合格率为100%,获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学生农产品质量检测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江苏省高职院校农产品质量检测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省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优秀团队设计3项、省本专科毕业设计(论文)评优二等奖2项,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12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研、科研论文近100篇,其中核心论文3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科普书籍20多本;承担国家自然资金项目1项,省、市级科研课题10多项,有5项教研、科研成果获奖,获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1项,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全国农业职业院校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泰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获得全国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江苏省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1项、江苏省微课教学大赛二等奖2项。

通过对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构建“双平台双融合”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增强了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为学生从事食品研究与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并对周边地区院校的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及其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起到了示范和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冯梅琳,等.基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检测与仪表课程群实践教学体系[J].2016,35(4):205-208.

[2]汪开拓,申连长.地方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双能力双平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探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3):172-174.

[3]朱国奉.搭建学生专业实训、创业实践“双融合”平台初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2):61-63.

猜你喜欢

实训食品专业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