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内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2018-04-13陈一艳麻伟炉

新课程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合一竞赛基地

□ 陈一艳 麻伟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高校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培养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同时,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各高校加强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着力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近年来,丽水学院相继推出了针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系列举措。教师教育学院“教学做合一”教师教育创新实践基地是丽水学院首批校内实践创新基地之一,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理念

1.基地的历史沿革。丽水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教师教育实训中心始建于2009年,是丽水学院进一步强化教师教育特色,打造教师教育品牌,加强师范类各专业学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培养,实现“教学做合一”目标而建设的校级教师教育技能实践基地。

2.基地建设的基本理念。依托教师教育实训中心现有的实验室资源、实践基地以及其他二级学院的相关资源,积极建立教师教育创新实践能力实训基地,实现教师教育资源充分共享,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实践活动课程化、课内课外一体化、职前职后一体化为思路,整合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以“教学做合一”为指导,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以开放实验室为平台,以学科竞赛为抓手,以提升教师教育实践能力为目标。落实行知合一理念,强化实践育人功能,依托该基地为大学生尤其是教师教育专业学生第二课堂提供常年开放的平台,不断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二、校内创新实践基地建设成效

“教学做合一”教师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建设以来,在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实验室开放共享程度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学科竞赛立项数量、实验室开放项目立项数量与开放人时数逐年增加。

1.2015年建设成效。2015年基地承担学科竞赛5项目,2项A类竞赛:浙江省第九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二等奖2人,三等奖2人,优胜奖4人,2015年浙江省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中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1项B类竞赛:全国第三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三等奖1人,优胜奖2人。2项C类竞赛,丽水学院第三届行知杯师范生实践技能比赛和校园普通话十佳竞赛。承担实验室开放项目8项,受益面161人,人时数6112课时。支持省新苗人才计划1项、支持创新创业项目1项。培养特色项目2项目,受益学生60人。见表1。

表1 2015年“教学做合一”教师教育创新实践基地承担项目一览表

2.2016年建设成效。2016年基地承担学科竞赛12个项目,2项A类竞赛:浙江省第十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三等奖4人,优胜奖4人,2016年浙江省大学生汉语口语竞赛中一等奖1人,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2项B类竞赛:全国第四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获得一等奖1人,三等奖1人。8项C类竞赛,丽水学院第一届中华经典吟诵竞赛、校园普通话十佳竞赛、教学技能之即席讲演比赛等等,参与面广,达到了以赛促训的目的。承担实验室开放项目14项,受益面300人,人时数9926课时。见表2。

表2 2016年“教学做合一”教师教育创新实践基地承担项目一览表

三、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1.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由于创新实践基地的对外开放时间长,且倾向于基础训练,指导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费时费力却拿不出高精尖的成果,对参与建设的教师个人发展和职称晋升没太大帮助,因而积极性不高。要做好这件事情,需要从学校层面上有一定的激励机制和政策倾向。

2.基地功能过于庞杂。基地承担着支撑学科竞赛、实验室开放项目、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创新创业项目等功能。和其他校内创新基地相比,“‘教学做合一’教师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基础相对薄弱,硬件设施比较落后,实验室分布比较零乱,实践指导队伍实力比较弱,实验室管理方式比较陈旧,师生参与的整体意识比较滞后。要想短时间内在学科竞赛、实验室开放项目、省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创新创业项目四大领域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困难的确很大。结合基地自身优势和当前学生的需要,将基地从多功能向集约型转变,集中精力做好学科竞赛和实验室开放项目建设。

3.创新实践基地的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需进一步发挥。创新实践基地工作若长期坚持,在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必将日益凸显。运行过程中应建设和总结共抓,积累与宣传并行,加强创新基地建设的成果集成和推广,注重示范效应和辐射作用的发挥,为利用好这一平台,发挥更多学生的自主性和创新性打好基础。

四、校内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的策略建议

根据丽水学院基地建设的总体要求和“‘教学做合一’教师教育创新实践基地”建设初衷,结合两年来基地建设过程中所显露出的问题,基地建设的思路总结为:进一步集聚和优化现有教师教育资源,继承和创新悠久的师范教育办学经验,将基地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夯基础、创特色”上,着力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更有效的平台。

1.进一步明确基地建设的目标定位。优化创新实践课程体系,加快实践教学改革进程,提升校内实践基地的硬件水平。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管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做好各项日常管理规范。加强对实验室运行、安全等方面的管理,确保在规定时间学生能自由出入实验室,夯实实验室建设基础。

2.加大对实验室开放项目和学科竞赛的资助力度。项目申报时,重点审核申报项目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教学技能。通过团队合作和集体研讨方式申报实验室开放项目与学科竞赛项目,各子项目应该是提高学生教师教育专业能力的有机分解,对于每个申报成功的项目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争取在浙江省教师教育专业能力竞赛中有重大突破。

3.进一步加强实践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在前两年基地建设的基础上,继续吸收一批长期在教学一线、甘于奉献、富有激情的校内外教师,努力组建并逐步巩固一支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经验丰富的实践指导队伍。

4.发挥优势突出亮点创建特色基地。教师教育学院的“行知杯”系列文化活动、教师口语、手工制作等方面都富有专业特色,基地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并发挥这些特色,做强做特,将这些特色融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创新实践的过程管理。

“教学做合一”教师教育创新实践基地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上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后还需在基地建设的实践中探寻管理机制与运行模式,为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教办[2010]3号[A].2010-5-13.

[2]郑小林,邹成诚,冯斌,等.强化创新实践基地作用,提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5):41-44.

猜你喜欢

合一竞赛基地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人剑合一
由“三线合一”到“两线合一”
我的基地我的连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早期对外汉语中的“语”“学”合一
关于“三规合一”的几点思考
“我爱海洋”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