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早稻高产栽培技术
2018-04-13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413100李翠英
湖南省沅江市农业局 (413100) 李翠英
当前,杂交早稻的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根据各地杂交早稻高产经验分析,要实现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500千克以上的产量指标,必须建立一个高光效、高积累的群体,使穗、粒、重三者得到协调发展,形成最佳的穗粒结构。在高产栽培上要切实抓好以下措施。
1.选准组合,适当增加用种量
一个好的早杂组合应是高产、稳产,株叶型形态好,米质较优,适应性广,抗性强、耐肥,生育期适中,有利于双季夺高产。由于早稻生育期偏短,前期温度低,要多蘖、低节位分蘖成大穗有一定困难。因此,亩用种量要适当增加到3千克。栽插密度5寸×6寸(约17厘米×20厘米),每蔸栽2~3粒谷,每亩插足13万~15万基本苗,要既靠插又靠发,使禾苗一轰而起,力争每亩有效穗20万~25万,每穗90~110粒,千粒重 27~29克,单产超500千克。现在有些早杂品种虽然有穗大粒多的优势,但有效穗偏少,结实率偏低,限制了高产目标的实现。因此,在品种选择时应全面考量。
2.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适时播种是培育壮秧的基础,既可提早成熟,又有利于双季夺高产。在南方稻区,一般安排在3月15—20日播种,育秧方式采用旱育秧或尼龙水育秧,采用地膜低拱架,盖膜时间一般15~20天。力争秧苗素质达到三叉秧,移栽时每株秧苗带2个分蘖,秧龄以30~35天左右为宜。
3.前期促早发,争取低节位分蘖,提高成穗率
从移栽至有效分蘖期,主要是以发根、长叶和分蘖为中心的营养生长期,是穂数的决定时期,同时也是为大穗打基础的时期。因此,在肥水管理上要立足于早追肥、促早发。早施返青肥和促蘖壮蘖肥。移栽后3~4天,每亩施尿素4~5千克,促早返青;分蘖肥要早施、重施,栽后8~10天施促蘖壮蘖肥,及时追施速效性肥料,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一定量的磷钾肥作为攻蘖肥。所谓重施,就是这次分蘖肥要比常规品种施得多,一般每亩施尿素8~10千克,或碳铵15~20千克,磷酸钙8~10千克,氯化钾8千克左右。争取在有效分蘖期内发足苗,使每亩总苗数达到20万左右,叶色深绿,叶片弯而不垂,株型矮壮。
4.浅水分蘖争多穗
早杂插秧期气温仍不高,一般不会出现蒸腾失水。插后灌薄皮水,水不过寸,苗不淹心,田不现泥,以利泥温上升,增加氧气,提早返青。对杂交早稻田,一般来说,除在返青期灌上3厘米深左右的水层,促进早发根、早返青外,在返青发蔸后应以浅水勤灌为主,保持1~1.5厘米的浅水层,以利提高土温和水温,加速有效养分的释放,为杂交早稻早生快发创造有利条件。
5.中期促壮秆、争大穗,为穗大粒多打基础
这个阶段是巩固穂数、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应以控分蘖、促壮秆、争大穗为主攻目标。一是适时适度露田晒田,控制无效分蘖发生,促进有效分蘖成穗和干物质积累。最高苗峰控制在30万以下。对总苗数不足者,晒田时注意防止土裂断根,影响分蘖成穗。二是及时复水,看苗追施穗肥。穗肥的施用要看品种特性和主攻方向、天气条件等灵活运用,同时要以农家肥和磷钾肥为主,切忌偏施重施化学氮肥。对一些早杂品种如汕优组合还要施用保花肥,在余叶1.5片左右,根据苗情每亩施尿素2.5~3千克。这一阶段的长势长相应是秆壮、叶色清秀、剑叶挺直、手拍叶片嚓嚓响,株型呈宝塔型。
6.后期促结实防早衰
早杂生产后期要争粒重,齐穗后水稻生长中心转移到灌浆结实阶段,要主攻结实率,特别是促进二次灌浆中的弱势花结实。措施上一是以间隙灌溉为主、改善土壤通透条件,增强根系活力,延长叶片光合作用时间,切莫断水过早,做到成熟前7~8天断水;二是在齐穗后每亩喷施磷酸二氢钾150克,丰产素一支,对水50~60千克喷施叶面,有促进茎秆储存物质向籽粒输送,提高粒重的作用。早杂生产后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对那些有机肥用量少,前期施肥量不足,后期又没有及时补肥,以及没有做好晒田,长期处于灌水状态,土壤缺氧严重,稻根发育不良,后期很有可能出现早衰的杂交早稻,具有较好的防止早衰的作用。
7.防治病虫
杂交早稻对稻瘟病、纹枯病、白叶枯病有较强的抗性,但由于叶色浓绿,长势繁茂,生长后期易遭致纵卷叶螟、稻飞虱、叶蝉等害虫的危害。在生育后期必须多加检查,如发现纵卷叶螟危害,可用晶体敌百虫、杀虫丹、氯虫苯甲酰胺、多杀霉素等喷雾。发现稻飞虱、叶蝉等虫害,可用叶蝉散、吡蚜酮、烯啶虫胺、氯噻啉等等喷雾防治。杂交早稻前期主要病害有叶稻瘟病,可在分蘖期用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100克,对水50千克进行喷雾。
8.防割青
有的年份由于多种原因,早杂生育期会推迟,有的农户为了抢插晚稻,忍痛割青,造成到手的产量受到损失。因此,防止割青是杂交早稻增产的一条重要措施,一般杂交稻应掌握在85%~90%谷粒呈现金黄色时收割为好,做到熟一丘割一丘,既及时收获,又不影响双季晚稻的抢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