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文学审美形态与审美范式的新景观*
2018-04-13张勇
张 勇
(广东理工学院 基础课教学研究部,广东 肇庆 526100)
“‘文化语境’(Culture Context)是文学文本生成的本源”,“指的是在特定的时空中由特定的文化积累与文化现状构成的‘文化场’(The Field of Culture)”[1]。近二十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市场化的日益深入和电子媒介的强势崛起,人们生产生活中的行为方式、思维模式、价值体系、心理图式等已不同于以往,文化语境发生了重大改变,呈现出大众化、多元化、虚拟化、娱乐化和市场化等特点。文学生活化已成事实,文学艺术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逐步缩短,文学审美与日常生活几乎融为一体。于此,当前文学的审美形态与审美范式呈现出新的特征。
一、开放互融的多文化语境
新世纪以来,全球文化出现持续而深度的大融合。新媒体技术在文学中广泛而深入的应用,合力冲击着传统的文化语境,进而催生出多元的文化语境,并不断解构着传统的文学审美系统。在多元文化语境中当以大众文化、网络文化和消费文化三大语境影响最为强势。
大众文化日益繁荣,大有取代精英、经典文化之势。社会生活与文学艺术的界域交融,文学变得越来越生活化,泛化的文学混杂在大众文化中。同时,人们的生活也呈现出艺术化和审美化的倾向。大众文化呈现出平民化、媒介化、商业化等特点,其影响不断拓宽,随之而来的是文学的场域不断扩大,审美视野不断延伸,草根写作迅速站稳文学市场。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虚拟、丰富的文化活动语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今互联网的媒介杠杆效用达到了人类前所未有的极致,互联网为个性释放提供一个自由的场域,给虚假文学臆想创造了客观条件,并最大化地满足了个人情绪体验。在网络语境中,人们思维表现更为活跃,更愿意抒发、宣泄自己的情绪,充分享用话语权,扮演“他人”角色,从而得到自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网络文化语境下的文学,文本文字符号的意义被弱化,而图像符号的语义却被放大,人们在网络空间里获得的文学体验孕育着一种新的审美形态和审美范式。
长期以来,作为一种特殊消费品的文学,其倡导的是审美价值和社会效益,但商品经济和传媒技术的充分发展使得文学的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愈发被重视,作家为了博悦消费大众和赢取市场喝彩而写作的现象尤其突出。在消费主义文化语境的影响下,大众可以深度参与文学的创作和消费。消费市场制约着文学生产的方式和体量,制约着文学作品的最终实现。在商业机制生产导向下,浅俗化、娱乐化的文学作品层出不穷,看似繁华,实则浮华,只是满足了人们畸变的精神需要。当然,我们不能一概否定,消费文学至少满足了大众多元的精神需要,且部分作品也并不是俗不可耐,也体现着时代的精神诉求,也有成为精品、经典的潜质。但可以肯定的是,“以消费为标志的这种文化转变导致了文化的内部变革,并进而波及文学的当代形态的重构”[2]。消费文化的泛滥改变了文化土壤,使文学的内外部要素和文化生态系统发生变化,使稳定而神圣的经典文学的地位不再稳固,经典文学不可侵犯的权威趋向消融,传统审美系统的生存面临巨大威胁而走向解构。
二、审美形态的演变
文学的审美形态是指作品引发生成的内在艺术世界形态,是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的重要体现,是反映文化特征的典型代表。因为文学本身就是一种审美表达和审美形态,所以文学的审美形态常常泛指在语言文字审美化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叙事类型、思想内涵、形象范式、文本层次等。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审美形态受文化语境的影响一直在不断演变和拓展。
(一)文学性的弥散
从当前文学的现实窘况来看,“精英文学”或“严肃文学”的确面临很大的冲击,呈现出向边缘滑行的迹象。在商业机制和移动互联网新媒体浪潮的冲击下,作为特殊精神生产的文学已不再隐秘,文学创作时的创作动机、发现准备、构思方式、心理机制、物化形式和价值追求等都已发生了较大位移。网络技术的大量应用使文学创作变得容易,素材搜集、信息查阅更为便捷,作者更方便杂取各家,但才情自然流露的作品已然稀缺。对于大众来说,“文学”二字似乎已不再高雅而神秘,文学写作似乎已经不是专业人员的事。目前,许多文学作品仅仅是作者碎片式生活体验的结果,呈现的是以一种“现代”学理知识通过“现代”的思维方式表现出的一种“现代观念”,丝毫未见系统化的文学理论和文本意识,文本“故事化”已日趋成为当下文学的主导形态,难怪有学者说,如今“文学变得越来越不像‘文学’了”,“某种程度上已成为故事的代称”[3]。但是,“文学是对文字等符号的一种特殊使用,在任何一个时代的任一人类文化中,它以各种形式普遍存在着”[4]。现代网络技术的确冲击着文学的创作、消费和接受,带来了审美范式的改变,甚至也可能孕育新的文学形态或审美形态。
随着审美生活化带来的文学泛化,文学艺术世界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那些具有新潮语言、片段化思想、不完整情节、意识流式叙事、没有特定内容和没有固定体裁的散文体式短文(又称“轻”文学作品)蔚然成风,且充斥于我们生活的每一空间里。如时下流行的网络段子、广告文案、网络社区评论、微博、微信、QQ空间等随处散落的“文本”,处处可见“文学性”的痕迹。譬如:
山水相逢的是一段往事;蝶恋春天的是一种情怀;而我们相遇的,是一个故事。
有些人在我们的生命里,不期而遇,又在寂静的时光里,渐行渐远;有些人一旦入心,便再也不会忘记。时光易老,不忘来路,不改初心……
岁月无痕,我心已飞过,当人生的熟季,收获了沉甸甸的质感,那安静与简约,何尝不是生命里一份欣欣然的感悟。*转引自http:∥www.sohu.com/a/167879078_661130,2017-08-28,该段文字被微信朋友圈广为转发。
这段文字表现的是人在生活历练后变得成熟,对世事过往选择沉默,从而坚守最真实的自己,情感细腻,饱含着人生体验和生活感悟。其中诗化的语言、理化的思想、骈散式的结构、细腻幽微的情感,也体现出文学作品的表征。如果说不是“文学”或就是“文学”,都显得有些武断和激进,但说其“像文学”则是可以的。此类文字的流行说明“文学性”已经弥散于各种文本或文字中,走向生活化,只是我们不以为意而已。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这种“文学性的弥散”对于文学发展是有益的,至少说明全民文化水准的提高,更多的人在有意识地参与创作,而且泛化的作品客观上使文学的主题和叙述得以延展和丰富,个人内心经验和隐秘精神世界被充分挖掘,各种情感、情绪得到充分表达。
(二)文学性的破坏
过往的文学传统追求的是与社会现实和“历史理性”发生关联,常基于一定的社会背景进行宏大叙事,表现更多的是“天、地、人”思想,充满着真切生活体验和人文精神的现实主义,“强调文学的思想性,在作品中思考社会问题、探索人生道路一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传统”[5]。“随着社会意识形态范式的调整,市场逻辑与消费优先的理念呈现出巨大影响力和渗透性,消费时代的文学经典逐渐从单一性的、精英掌控的标准走向多元性的、动态选择的趣味。”[6]而当前文学典型形象泛化、灵魂的深度不够、文学语言的异化束缚着高雅文学(或称“纯文学”)的发展。高雅文学的衰减与自身对社会现实反映的“迟滞”,与“时代性想象力”的缺乏有着直接关系,也与大众文学(或称“俗文学”)、网络文学的强势有关,正所谓此消彼长。同时传统的纸质文学作品也都依托网络进行传播,致使纸面文学网络化,且似有不可逆的趋势。众多的“80后”“90后”作者是在网络空间里成长起来的,受经典文学和审美传统影响较少,生活经验较为碎片化,基本抛弃了纯文学、传统类型写作,常常喜欢以虚假臆造的文学想象去表现悬浮、玄幻的现实生活。作品对意境美、典型观照较少,映照时代主题、反映大时代和大社会的也不多,但是面对情境和情节的观照却很多,故事情节更为跳跃,文学人物形象追求异类化,“小时代”思想表现尤为明显。
网络文学快速崛起,并在文学市场中肆意扩张,赢得了文学技术的话语权,正日渐改变着整个文坛格局和文学生态,人们对它的关注度、认知度也急剧蹿升。可以说,网络文学正代表着当下这个时代相当一部分人的审美趣向和生活方式,其受众主要集中在3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年轻网民中智能手机、iPad、电子书等便携式设备普及率更高,他们喜欢在碎片化时间里阅读网络文学,加之年轻网民并没形成纸质化书籍的阅读习惯,故网络文学能以独有的文本形态和接受范式为人所接受,并以此为休闲方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文学体现了大众文化语境平民化和娱乐化的典型特征,并以有别于传统文学的技术性、快捷传播性、内容奇特性和语言口语化给文坛带来了生机活力,客观上也让沉静许久的中国当代文学产生了一定的轰动效应,直接促进了中国文学的繁荣。
文学消费反作用于文学生产。纸媒到网媒的蜕变最终影响到文学的内在生成机制和审美形态的改变。当文学作品不需要纸质出版的时候,受众并不是被动地接受既定文本,创作者与读者(或写作和阅读)之间有着很强的交互性,网络空间使得受众能够参与到写作的环节中,“超文本能使欣赏者与文本之间物理上的互动成为可能,并同时为读者向作者转化创造了空前的便利”[7]。新媒体的实时交互逻辑和共享性让受众能够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和个性选择及时反馈给创作者,影响到未完成文本的走向和文学的再生产。当然,作品边创作边发表,也往往使得细节线索凌乱不堪,叙事性和文学性大受影响。
(三)文本内在审美结构简化
文学形象三种高级形态的审美意象、文学典型和意境共同构成作品的艺术世界形态(或内在审美形态),其中的审美意象被认为“最能体现作家、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作品的审美品质”[8]225。因为意象具有主观性、喻象性、开放性和独创性,所以随着文学语境、生活方式和审美心理的演化,文学意象的内涵、形式不断得到更迭。汉字意象本身就具有极强的图像性特征,作者的情绪、文本的意蕴通过与读者心理体验互动,能制造一种独特、抽象、隐喻的景观,营造画面感和审美氛围。当前文学的审美意象符号化倾向尤为明显,表现为“字+图像”互文的形态,图像能够恰如其分地提供某种情境,给文字意义以补充和拓展,使文字意象具有可视化和动态性,文本生发出更多元的审美意蕴。但图像往往以逼真、清晰的姿态出现,既定感和确定性大为增强,致使象征、隐喻意义不足,难以带来多维、多层次的审美体验,从而消解了文学含蓄的审美体验,禁锢了文学想象空间。
随着审美的泛化,部分文艺作品的审美形态由原来的直指人心、立足意蕴的文本转换为为满足个人世俗欲望、虚幻诉求的超“接触性”文本。传统的审美意象被肆意而又无情地肢解,文学意象系统面临消解和重构,崇高而严肃的审美意象以伪崇高的姿态变得世俗化。譬如时下兴盛的古风流行歌曲,电视剧《思美人》的主题曲《思美人兮》,《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的片尾曲《凉凉》,《古剑奇谭》的片头曲《剑心》,歌词中大量运用古典意象,表面上丰富了歌曲的意境和意识层次,显得“高大上”,但与白话文任意组合和转换,且显生硬,又消解了本应存在的意象世界,让文本变得零散而琐碎。
文学的意蕴层包括审美意蕴、历史(社会生活)意蕴和哲理意蕴。“一般来说,文本首先呈现的是审美意蕴层面,其次才是历史意蕴层或哲学意味层,从而使文本的意蕴显得层层深入,美不胜收。”[8]208大量观照日常生活和“小时代”的通俗文学或网络文学显然不会具备历史内容和哲学意味。如果说历史层、哲理层因远离生活、过于单调而被迫放弃,那其中更加多维的审美意蕴层呢?数字媒介技术的发展使文学文本多种表意符号大量运用,“在图像挤压语言使单语言文学发展受限的今天,复合符号文学实现了传统语言艺术与视听艺术的兼容,为文学拓宽了发展道路”[9]。图像文学似乎使文本意义更加多维,但得到的却是“超明确”理解。形象层的更加直观、确定和固化,反而弱化了形象群落,不利于高级形象层(意象)的生发,导致意蕴层平面化、平庸化,审美接受中的“余味”层面更无从谈起。
三、审美范式的新变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时刻被碎片化信息包围、淹没,被各种数字终端占据大量时间。网络文学兴起,消费文化崛起,图像文学大受欢迎,审美领域迅速扩大,生活审美泛化,这一切都给当下的文学接受方式和审美范式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改变,表现出一些新特征。
(一)审美趣向:从崇高到新奇
观念的世俗化是当前文学接受的重要特征。过往人们的文学阅读类型基本停留在纸质形式的纯文学和通俗文学上。纯文学读者小众化,属于精英式阅读,而通俗文学虽然受众多,基本上代表的也是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的价值思想。曾经受到景仰和拥戴的纯审美的文学接受方式,如今却滑向边缘,沉入寂寞,文学经典渐渐被人们疏远,一方面是因为文学的“崇高”让人望而却步、难以靠近;另一方面,“崇高”的滥用致使文学艺术变质,使人产生本能反感。大众层次是多元的,期求是多变的,需要是多样的。以年轻一代文学消费者为例,他们大多成长在网络文化语境中,思维较为活跃,容易接受新鲜的阅读方式,喜欢快捷的阅读路径,受经典文学、文化影响较小,其美学思想倾向比较激进,崇尚跨界融合,文学接受动机趋向娱乐化。网络文学的出现则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年轻一代的阅读需要,网络文学题材类型繁多,能广泛地满足多元受众的需要。网络文学对读者的分层意识把握非常明确,会充分迎合读者的阅读兴趣和心理要求。禹建湘曾指出,网络文学有24种形态,分别是“类型小说、完结小说、太监小说、超长篇小说、网络恶搞、接龙小说、催更、玄幻小说、穿越小说、修真小说、言情小说、都市小说、仙侠小说、灵异小说、架空历史小说、网游小说、校园小说、青春小说、YY小说、种马小说、小白文、耽美文学、同人小说、美文”[10]。网络文学题材类型如此之多,涉及领域之广,大有“任君选择”之状。可以说,网络文学正逐渐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到3.53亿,占网民总体的46.9%,其中手机网络文学用户规模为3.27亿,占手机网民的45.1%。”[11]这些数据表明了网络文学和“移动”阅读之风行程度。网络文学网站中的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红袖添香、纵横中文网等原创文学平台活跃着数百万的文学用户,点击量数以亿计。据统计,“中国各大文学网站签约的作者有数百万人,每天上传文字量约1.5亿”[12]。通过对热门网络文学网站的查询不难发现,以盗墓、探险和玄幻为题材的作品点击量排名靠前,盖因这些作品与年轻人偏好猎奇、寻求刺激的心理特征契合。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委员会公布了“2016年中国十大完结网络小说排行榜”[13],《男儿行》(穿越类)、《云胡不喜》(古风言情类)、《雪中悍刀行》(仙侠类)、《不朽剑神》(修真类)、《青帝》(玄幻类)、《君九龄》(穿越类)、《打火机与公主裙》(都市言情类)、《大宝鉴》(异能类)、《十州风云志》(玄幻类)、《你好消防员》(言情类)十部小说和未完结的《乱世宏图》《血歌行》等十部小说无一例外地体现了网络小说的“新”“奇”特点。网络小说一般采用单线或线性的叙事方式,基本上不会表现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和人性探索,大多通过想象式叙述谈情说爱或升级打怪,或奇遇变异,呈现的是一种轻松、幽默的戏剧性氛围或玄幻奇特的画面感。虽说网络文学不乏表现正面、积极向上的人文价值观的作品,但价值倾向有问题、格调低下的作品也比比皆是。
自媒体文学平台能提供多品类、多层次的文学体验,能很好地锁定“二次元”用户群体。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二次元行业报告》显示:“预计2016年我国的‘泛二次元’用户规模将超2亿。”[14]网络文学消费市场主体已由“70后”“80后”向“90后”“00后”全面倾斜。显然,网络文学受众里很多是“二次元”用户,曾经一度被视为“非主流”“另类”的“90后”“00后”是“二次元”群体的主体。对于在网络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而言,传统的文学套路已没多大的吸引力,他们对“动漫风”“网游风”的文章兴趣更浓厚,热衷于“幻想”“青春”“穿越”“奇幻”“悬疑”“仙侠”等非写实题材。“二次元”文学*关于“二次元”文学定义,学界迄今并未形成共识,比较混乱。从各文学网站的征文活动介绍中,大概可判定“二次元”小说为以空想、梦幻的故事去表现唯美的理想世界,行文轻松愉快、人物特点鲜明、画面感极强的网络轻小说。“二次元”文学分为五大主题:原生幻想、变身入替、衍生同人、搞笑吐槽、青春日常,作者往往是热爱动漫和“宅文化”的年轻人。充满“画风”,便于“打开”,叙述平淡,情节简单,人物形象鲜明。郭敬明的《幻城》可视为“二次元”小说的代表。阿里文学、17K小说网、起点中文网、创世中文网等主流文学网站都开设了“二次元”频道或栏目,里面活跃着大量的青少年网络文学用户,相关论坛区也是热闹非常,可以说是当今网络文学领域最具有活力的生长点。为了拓展市场的边际效应,“二次元”作品大量地被改编为电视剧、电影,通过影像呈现出“仿真实”世界;其被改编为影视剧后,再依据改编后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出版成纸面小说。网络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和电影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以电影为例,文艺片、故事片、纪实片的接受人群规模和市场表现不如类型片,类型片的表现又不如概念片。究其原因,最主要的是概念片更能迎合当下观众的审美习惯和心理需要,主题更时尚,美学思想凸显更加激进。2013年,由郭敬明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小时代》获得了近5亿的票房收入,该片采用了“高概念轻电影”的制作模式,凭借作者的青春偶像效应,炙热的青春题材,新生代明星的市场人气,制造全方位的营销话题,高仿好莱坞风格,剪辑干脆利落,都市感气息浓郁,俘获了相当一部分年轻观众的心。
(二)审美方式:从沉思到狂欢
市场消费观念下,市场表现往往是衡量作品的重要标准。几乎任何一部文学艺术作品在出版发行前都会进行宣传,大都倾向于借道网络全方位炒作而深度发酵,即使“传统”文学作品也不例外。如此一来,当受众在真正全面接受作品时,会产生一种“熟悉的陌生感”,之前强烈的阅读、欣赏愿望很大程度上得到一定的消解。当受众接触文本时,并不会深耕细读、沉浸品味,而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传统意义上的审美接受活动是“创作者→作品→欣赏者”的单向模式,新媒体下的审美接受活动就变为了“创作者←→中介←→作品←→中介←→欣赏者”的双向交互模式。两者区别在于审美“中介”环节——传媒、信息技术传播等的出现。作为审美活动中的审美主体(具有审美能力的人),双向模式的审美感受显然没有前者深刻,中间会受到许多“中介”因素的影响,所获得的感受早已通过“道听途说”而获知,欣赏的过程只不过是“验明正身”,少了些心灵顿悟。另外,新的审美活动模式可以让受众参与作品的创作,通过评论和意见使作者修改、完成作品,导致有些文学创作就会投其所好。为迎合受众之实时需要,创作者势必会在创作过程中有所妥协,这就是为什么“剑走偏锋”“开一代之风尚”的作品越来越少的缘故。
纸面阅读需要的是个人独处和静谧的空间,需要的是自我内心的投射,构建一个可能的世界,从而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自我认知。新型的阅读方式给审美体验带来了重大的改变,接受文本以文字为主、图像为辅突变为以图像为主、文字为辅。就审美对象而言,传统意义上的审美活动中,文本表现出较强的距离感、主观性和隐喻性,潜移默化地浸润读者的心灵,需要读者持续地沉思和反刍。而新型的文本是虚拟、虚幻的,通过光影、图像呈现出来,审美对象可视可感,直观具体。虽然图像有着很强的中介性,能弥补语言意义的局限,能增强文本内容的层次,但从字斟句酌到走马观花,图像文本中的接触消解了文学接受中本应有的沉潜,图像文学获得的知识、经验更为直观具体,无需沉思,阅读和理解之间变得瞬时,想象的空间被阻断,视听的感官刺激取代内心的独处和对话。文本文字与图像文字之间的区别不在于一块屏幕,而在于思想情感、心灵对话交互方式的改变,从心领神会到貌合神离。伴随着碎片式的阅读,原有文学想象时的滞留、延迟变成了“即时感”,收获了瞬时的快感,却难以持续。
当前文学已“沦为了影视的脚本”,“影视艺术已经取代文学成为这个时代的主导艺术类型”[15]。文艺作品(文本)的阅读欣赏并不是从“脚本”开始的,“脚本”本不太为人所熟知,但通过传媒、传播的演绎和发酵,似乎一下子变得非读不可。如古装玄幻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收视可谓火爆,于是采用电视人物形象作为插画的同名小说开始热销,相对于原著来说,情节也有所不同。试问对于只看原著或观“影”后再去接触文本的两个人来说,作品的审美形态是不是会大相径庭?郭敬明的小说《幻城》与同名电视剧,受众只看其一或两者都看;或先小说后电视,先电视后小说,审美体验必有不同。
(三)审美思维:从理性到感性
现代隐喻学认为,从隐喻到明喻意味着人类对事物认知思维走向理性,更有逻辑性。“隐喻和明喻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们分别代表了人类认识世界的两个基本维度——事物间的相似性和相异性,以及两种基本认知方式——感性直觉的求同认识和综合同异的理性认识。”[16]现代阶段的文学作品以“明喻性”为主,有着强有力的对社会、人生的理性思考。而“后现代”阶段的许多文学作品却有着“隐喻性”的倾向,作品里凡事都可以被牵强附会地整合在一起,事件缺乏有机联系和逻辑性,超脱性的情节和形象显得哗众取宠。可是受众并不会去考量文学情节的合理性和人物形象的现实性,大多只凭已有的感性认知去解读文学作品。“隐喻性”的文学作品实质是文学性的简化,文学艺术趋于简化的同时,受众瞬时惊讶又立马平静下去,丝毫没有任何精神负担。大众个性的解放使其在文学接受时少了许多自律,对能满足个人欲望的文学充满兴趣,对作品的解读也是感性十足,不愿从道德理性角度去沉思作品。
文化语境的转变使文学接受时的期待视界发生改变。“期待视界”指的是大众接受文学作品前潜在的审美期待,是由阅读经验、人生与社会经验的积累而产生的先验心理结构。大众在接受作品时并不是完全被动地做出反应,更多地是一个自我构建、映射自我经验的过程。受今天文学作品表现的“小时代”背景和接受者的浅阅读经验、审美异趣化倾向、激进的美学理想、碎片化的知识结构等方面的影响,受众的期待视野变得简单而狭窄,预备情绪不高,喜欢个性化地去解读和填空文学作品的“第一文本”。因当下的审美标准变得日趋模糊,彰显出强烈的主体性,所以读者的“第二文本”也难以趋同。
2017年4月,《2017亚马逊中国全民阅读报告》显示:“90后、00后成电子阅读主力军,年龄越小,使用电子书阅读器进行电子阅读的占比也就越高,00后电子书完成率高于其他年龄段,移动互联网的‘原生代居民’对于电子书比其他年龄段更加接受。”[17]文本以非“接触性”链接的电子书形式出现,“屏幕”下的文字是流动的,很难定格,“鲜活”的文字往往是扫视而过,加之人们倾向于一次性文学消费(阅读),使读者的审美更具有“活性”和娱乐性,审美心理图式变得简约,审美意志力摇摆不定,审美心理稳定性变得脆弱,不愿或不能理性地接受文学作品。
四、结 语
“阅读和写作本身不会死亡,它只是不断地变换方式,而对文学的理解和认知也需要新的路径和方法。”[18]现代文学观念体系下建立的“书写文学”具有的细腻、缜密和深度是无法被取代的,永远会有其存在空间并占据重要位置。当前时代环境和文化语境变化速度极快,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逐渐呈现“去经典化”状态,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带来的是文学艺术的多元化,文学边界已大为拓展,精英文学想象和单一图景式叙述变得不再强势。新时代语境给文学生产和接受带来了格局性的影响,文学形态与审美形态(范式)产生了巨大嬗变。中国文学是否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或早已开始?文学的标准“会因不同时代不同民族而不同,同一社会共同体之内存在不同的文学创作,也存在不同的评价标准”[19]117,“文学的标准的制定和更新是一个动态的过程”[19]119,文学作品的评价标准应多元化,需要适时更新。因此,我们需要依循新的视角和认知体系,去厘清文学的边界,建立新的评判标准,探寻“新文学”的价值。
参考文献:
[2]赵学勇.消费文化语境中文学经典的处境和命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5.
[3]徐勇.新媒体时代的文学创作新倾向与传统诉求[J].文艺评论,2017(4):35.
[4]米勒.文学死了吗[M].秦立彦,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21.
[5]李松睿.思想出场的空间与可能:读刘继明的长篇小说《人境》[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1):104.
[6]应小敏,傅守祥.消费时代的经典文化危机与审美范式转换[J].艺术百家,2009(3):54.
[7]欧阳友权.网络艺术的后审美范式[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1):27.
[8]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9]单小曦.复合符号文学文本及其存在层次[J].文艺理论研究,2014(4):92.
[10]禹建湘.网络文学关键词100[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5.
[1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7-08-04)[2017-11-15].http:∥www.cac.gov.cn/2017-08/04/c_1121427728.htm.
[12]周志雄.商业机制下生长的中国网络小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12-01.
[13]2016年中国十大完结网络小说排行榜[EB/OL].(2017-03-16)[2017-11-15].http:∥www.chinawriter.com.cn/n1/2017/0316/c403993-29149948.html.
[14]中国二次元行业报告[EB/OL].(2015-07-16)[2017-11-15].http:∥www.techweb.com.cn/shoujiyouxi/2015-07-16/2176477.shtml.
[15]胡友峰.电子媒介时代文学审美形态的变迁[J].浙江社会科学,2015(10):109.
[16]赵维森.从隐喻到明喻:人类思维发展进程中的一座里程碑[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6.
[17]2017亚马逊中国全民阅读报告[EB/OL].(2017-04-22)[2017-11-15].http:∥news.youth.cn/gn/201704/t20170422_9549366.htm.
[18]张颐武.“平行”发展之后: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状况[J].文艺评论,2017(4):19.
[19]刘继明.文学的标准[J].文艺理论与批评,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