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施沼液改良甘肃盐碱地的效果研究
2018-04-13孙兆军焦炳忠
王 旭,孙兆军,2,3,,何 俊,焦炳忠
(1.宁夏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银川 750021;2.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银川 750021;3.宁夏(中阿)旱区资源评价与环境调控重点实验室,银川 750021;4.宁夏大学环境工程研究院,银川 750021)
0 引 言
盐碱化土壤是制约我国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已成为全球性问题[1]。据调查,甘肃境内现有盐碱地近1.04×106hm2,占甘肃总面积的2.29%,占甘肃耕地面积的19.22%[2]。甘肃白银市靖远县分布着大面积盐碱撂荒地,土壤理化性状不良,制约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但该地区地势平坦,毗邻黄河,开发潜力巨大。
随着沼气工程的推广和普及,沼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沼液,其是否合理处置显得尤为重要。沼液是禽畜粪便等有机物经过厌氧发酵后的残留液体,沼液会对水体污染产生威胁,而目前绝大多数沼液都采用就近农田消纳[3]。沼气发酵池中的发酵物长期浸泡于水中,发酵池中的可溶性养分由固相转为液相[4,5],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有效矿质养分、氨基酸和维生素等活性物质,在农业种植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6]。将沼液施用到土壤中,因其有丰富的营养成分(有机质、腐殖酸等),能有效降低土壤容重,有利于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促进作物对各种养分的吸收[7]。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沼液改良盐碱土,能有效降低土壤碱化度和pH,有利于提高作物产量[8,9]。滴灌具有高频率、小流量点源扩散的特点[10],能精确控制土壤水分和养分的供应,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盐碱土壤改良中[11]。
前人利用沼液在盐碱土壤改良中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关于滴灌施沼液改良盐碱地方面的研究依然有待充实。沼液改良盐碱地对土壤养分、pH、碱化度的影响,以及对油葵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鲜有报道。因此,本研究利用沼液进行盐碱地改良试验,沼液通过滴灌兑水稀释后滴入土壤,研究该措施对土壤改良效果及对油葵产量的影响,以期探明沼液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为甘肃白银地区盐碱地的改良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试验区位于甘肃白银市靖远县五合乡(104°78′E,36°44′N),该地区属于典型的干旱半荒漠气候,年平均降水量217 mm,主要集中在7-9月,年蒸发量1 986 mm。试验区土壤黏粒(<0.01 mm)占8.2%,粉粒(0.01~0.05 mm)占68.6%,砂粒(0.05~2.0 mm)占23.2%,土壤质地为粉砂质壤土[12]。0~20 cm土层,土壤容重为1.48 g/cm3,土壤有机质为4.87 g/kg;碱解氮为27.47 mg/kg;速效磷为4.48 mg/kg;速效钾为185.59 mg/kg,其他理化性质如表1所示。
表1 供试土壤理化性质Tab.1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tested soils
1.2 试验材料
沼液为厌氧发酵沉淀池内的上清液,分别于2016年5月、6月、7月采集沼液进行检测,沼液特性如表2所示。
表2 沼液特性Tab.2 Characteristics of biogas slurry
由表2可知,沼液有机质平均含量为45.2%、碱解氮平均含量为590 mg/L、速效钾平均含量为985 mg/L、速效磷平均含量为283 mg/L、腐殖酸平均含量为12.8%。
1.3 试验设计及过程
试验于2015-2016年进行,设置不同梯度的沼液施用量:T0(0 t/hm2)、T1(1.2 t/hm2)、T2(1.3 t/hm2)、T3(1.4 t/hm2)、T4(1.5 t/hm2),每个处理重复3次。
2015年秋季,试验前对未开垦的盐碱荒地深翻、深松后激光平地,然后按试验设计规划试验小区,每个小区面积80 m2(10 m×8 m),埂高0.5 m,小区间隔1 m,以防侧渗。在每个小区内将农家肥30 t/hm2、过磷酸钙磷肥600 kg/hm2、二铵225 kg/hm2和尿素225 kg/hm2[13]。2016年4月15日播种油葵(品种T562),进行穴播,每穴播种2~3 粒,行距50 cm,株距35 cm。试验区采用滴灌系统进行灌溉,每行油葵铺设一条滴灌带,滴头间距和株距一致(35 cm),每个滴头控制一棵油葵,滴头流量0.92 L/h。滴灌施肥系统包括沼液沉淀池、三级分离式沼液过滤系统和滴灌装置,沼液经过沉淀、过滤后进入滴灌施肥系统。油葵长势稳定后进行间苗,在油葵苗期和花蕾期将沼液兑水稀释后随滴灌施入,每次灌水施肥时间为2 h,灌水定额为60 m3/hm2,油葵生育期灌水7次,灌溉定额为420 m3/hm2。花蕾期追施尿素,尿素随水施入,施用量为150 kg/hm2。
1.4 测试项目及方法
为分析改良效果,在种植前1d和油葵生长季末,用土钻取土样。取土位置为每个重复小区的滴灌带一侧距滴头5 cm处,以植株下垄顶为基准向下间隔20 cm进行分层取土,分别为0~20、20~40、40~60 cm。剔除土壤样品中的石砾和植物残根等杂物,经风干、磨碎、过筛(孔径为1 mm)后,采用m(土)∶V(水)=1∶5与去离子水混合后,充分震荡摇匀并过滤,取上清液,采用S220多参数测试仪测定pH、采用S230电导率仪测定电导率。土壤全盐含量利用电导率与全盐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14]:
SCC=3.51×EC1∶5+0.38
(1)
式中:SCC为全盐量,g/kg;EC1∶5为上清液的电导率,mS/cm。
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质;采用碱解扩散法测定土壤碱解氮;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速效磷;采用乙酸铵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土壤速效钾;采用乙酸铵-氢氧化铵-火焰光度法测定交换性Na+;利用交换性Na+与可交换性阳离子交换量的百分比计算碱化度;具体测定方法参考文献[15,16]。
2016年5月5日统计油葵出苗率,2016年6月20日统计油葵成活率。待油葵成熟后,通过收获的花盘来测其产量,其中:
出苗率(G)=(实际出苗数/种子数)×100%
(2)
成活率(E)=(实际成活数/出苗数)×100%
(3)
1.5 数据处理
用Excel 2010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包括差异显著性检验和双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不同处理土层0~60 cm土壤养分的影响如表3所示。
表3 不同处理对0~60 cm土层养分的影响Tab.3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soil nutrient of 0~60 cm soil layers
注:不同英文小写字母表示各处理在0.05水平差异显著。
由表3可知,0~2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高于改良前,且T1、T2、T3、T4处理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均高于T0(P<0.05)。0~20 cm土层,各处理有机质含量分别比改良前提高1.64%、9.86%、12.32%、16.02%、20.94%,T1、T2、T3、T4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0~20 cm土层,各处理碱解氮含量分别比改良前提高16.38%、28.69%、40.30%、50.20%、61.74%,T1、T2、T3、T4与T0差异显著(P<0.05)。0~20 cm土层,各处理速效磷含量分别比改良前提高14.29%、48.44%、59.38%、64.73%、70.09%,T4、T3、T2差异不显著(P>0.05),T1、T2、T3、T4与T0差异显著(P<0.05)。0~20 cm土层,各处理速效钾含量分别比改良前提高4.18%、17.36%、23.21%、26.45%、30.92%,T1、T2、T3、T4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T1、T2、T3、T4与T0差异显著(P<0.05)。以上分析表明添加沼液能显著增加土壤养分,且随沼液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也增加。
2.2 不同处理对土壤pH的影响
各处理对0~60 cm土层pH的影响如图1所示。
图1 各处理对0~60 cm土层pH的影响Fig.1 Effects of all treatments on pH of soil depth 0~60 cm注:不同英文小写字母表示各处理在0.05水平差异显著,下同
由图1可知,T1、T2、T3、T4处理的pH均低于T0,0~20 cm土层,T4处理的pH降低幅度最大,比改良前降低5.92%。T0、T1、T2、T3、T4比改良前分别降低0.44%、3.07%、4.06%、5.26%、5.92%,表明添加沼液有利于降低土壤pH,且随沼液施用量的增加pH降低幅度变大。T1、T2、T3、T4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沼液施用量对降低土壤pH无显著性差异。
2.3 不同处理对土壤碱化度的影响
碱化度是反映盐碱土壤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处理对0~60 cm土层碱化度的影响如图2所示。
图2 各处理对0~60 cm土层碱化度的影响Fig.2 Effects of all treatments on ESP of soil depth 0~60 cm
由图2可知,T1、T2、T3、T4处理的碱化度均低于T0,第1年T4处理的碱化度降低幅度最大,比改良前降低30.58%。T0、T1、T2、T3、T4比改良前分别降低7.47%、20.23%、24.40%、27.82%、30.58%,表明添加沼液有利于降低土壤碱化度,且随沼液施用量的增加碱化度降低幅度变大。T1、T2、T3、T4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不同沼液施用量对降低土壤碱化度无显著性差异。
2.4 不同处理对土壤全盐的影响
各处理对0~60 cm土层全盐的影响如图3所示。
图3 各处理对0~60 cm土层全盐的影响Fig.3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salinity of 0~60 cm soil layers
由图3可知,各处理0~20 cm土层脱盐效果显著(P<0.05),得益于滴灌高频率供水的特点,能有效降低表层土壤盐分,但在20 cm以下的土层盐分出现了累积现象(全盐高于初始值)。T1、T2、T3、T4处理积盐现象显著高于T0处理(P<0.05),这是由于沼液本身含有盐分,随滴灌施入土壤会增加土壤全盐量。T1、T2、T3、T4处理在0~20、20~40、40~60 cm土层全盐量差异不显著(P>0.05)。
2.5 不同处理对油葵出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不同处理对油葵出苗率、生长及产量如表4所示。
表4 不同处理油葵出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Tab.4 Effect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on seedling emergence, growth and yield of oil sunflower
由表4可知,T1、T2、T3、T4处理的出苗率、成活率和产量都显著高于T0(P<0.01),表明沼液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利于油葵生长。T1、T2、T3、T4油葵产量分别为T0的2.16、2.29、2.49、2.36倍,表明施用沼液并不是越多越好,T4处理的出苗率和产量反而低于T3,由于沼液本身含有盐分,过量施入不利于作物萌芽和生长发育。
3 讨论与结论
本研究以沼液施用量为控制因素,研究了不同沼液施用量对甘肃盐碱地的改良效果,主要得出以下结论:
(1)盐碱土壤养分贫瘠,施入沼液能显著提高土壤肥力,为作物生长提供养分。
(2)施入沼液能降低盐碱土壤pH、碱化度,但沼液本身含有盐分,过量施入土壤给带来额外盐分,不利于作物出苗、生长及产量的提高。因此,沼液施用要适量,结合本试验结果,沼液最佳施用量为1.4 t/hm2。
□
参考文献:
[1]Jia Q M, Chen Y Y, Liu B R, et al.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bial quantities in different pastures in arid area of saline-alkali soil[J].Pratacultural Science, 2014,31(7):1 218-1 225.
[2]杨真, 王宝山.中国盐渍土资源现状及改良利用对策[J].山东农业科学, 2015,(4):125-130.
[3]乔小珊, 张馨蔚, 陈玉成,等.沼液灌溉对稻田水环境影响分析[J].中国沼气, 2013,31(4):21-26.
[4]赵凤莲.不同来源沼肥对蔬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环境效应研究[D].山东泰安:山东农业大学, 2011.
[5]武立叶, 郑佩佩, 赵吉祥,等.沼液灌溉对大白菜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沼气, 2014,32(3):90-93.
[6]沈仕洲,王风,薛长亮,等.沼液灌溉对冬麦田CO2、N2O排放及土壤因子的影响[J].节水灌溉,2015,(7):25-31.
[7]Garg R N, Pathak H, Das D K, et al.Use of flyash and biogas slurry for improving wheat yield and physical properties of soil.[J].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 Assessment, 2005,107(1-3):1-9.
[8]蔡阿兴, 常运诚.沼气肥改良碱土及其增产效果研究[J].土壤通报, 1999,(1):4-6.
[9]张翠丽, 卜东升, 曹琦.沼液沼渣改良盐碱土试验初报[J].塔里木大学学报, 2014,(1):114-118.
[10]王心阳,王文娥,胡笑涛.滴灌施肥对滴头抗堵塞性能及系统均匀度影响试验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5,(11):1-5,10.
[11]王振华,郑旭荣,李朝阳.不同滴灌年限土壤盐分分布及对棉花的影响初步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6):63-66,69.
[12]王遵亲,祝寿泉.中国盐渍土[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
[13]肖国举,秦萍,罗成科,等.犁翻与旋耕施用脱硫石膏对改良碱化土壤的效果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2):433-437.
[14]王海江, 石建初, 张花玲,等.不同改良措施下新疆重度盐渍土壤盐分变化与脱盐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 2014,30(22):102-111.
[15]南京农学院.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农业出版社, 1980.
[16]杨军, 孙兆军, 刘吉利,等.脱硫石膏糠醛渣对新垦龟裂碱土的改良洗盐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 2015,31(17):128-135.
[17]杨鑫,王文娥,胡笑涛,等.沼液对水培生菜生长、养分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节水灌溉,2016,(8):82-85.
[18]杨军, 孙兆军, 罗成科,等.水盐调控措施改良龟裂碱土提高油葵产量[J].农业工程学报, 2015,31(18):121-128.
[19]孙钦平, 李吉进, 刘本生,等.沼液滴灌技术的工艺探索与研究[J].中国沼气, 2011, 29(3):2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