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羊腹泻病的防治与体会
2018-04-12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459000
苗 培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 459000
1 发病原因
(1)饲养管理因素。由于饲养管理不当,羔羊接触被污染粪便的几率较多;圈舍阴暗潮湿,寄生虫和细菌容易滋生繁殖;管理粗放,饲养水平较低,特别是羔羊吃了变质或不洁的饲草容易发病;另外,产羔舍和育羔舍的温度过低,相对湿度过高,导致羔羊发病率及死亡率显著升高。
(2)生物性因素。由于大量病原微生物的侵入,如产气荚膜梭菌(其中以B型魏氏梭菌危害严重);非厌氧性的主要有K88、K99埃希氏大肠杆菌和沙门氏杆菌等病源微生物侵入羔羊体内而引起腹泻。
(3)寄生虫性因素。羔羊体内有寄生虫侵入或寄生,如隐孢子虫和球虫等引起的虫源性腹泻。几乎所有的羊体内都或多或少地感染寄生虫,但是如果寄生虫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诱发羔羊腹泻。
2 临床特征
羔羊病初精神沉郁,垂头弓背,不吃奶,随即腹泻。腹泻物有的呈粥状,有的呈水样,颜色呈绿色、黄绿或灰白色等,并有恶臭味。病羔体温升高到39.5℃,排粪呈里急后重,后期肛门失禁、努责、腹痛、尿短赤和摇尾不定。病程长者食欲减少或废绝,眼窝下陷,被毛粗乱,身体震颤,哀叫,心跳加快,脉象虚弱,衰竭而死亡。大肠杆菌引起的病程稍长,因脱水死亡;应激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粪便色泽常与草料颜色相近,呈灰白色或黄褐色,带有未消化的饲料;粪便呈黑褐色或带血多为感染魏氏梭菌,感染者多在1~2天内死亡,有时无明显症状而死亡;病毒性腹泻多为水样腹泻,感染迅速,死亡率较高。
3 防治措施
(1)肠炎腹泻用庆大霉素注射液20万IU、维生素B1注射液适量分别肌注,2次/天;粪便带血者在上述基础药方中加入维生素K3液4.0mL;拉稀重者同时口服烟酸诺氟沙星和杨树花糊剂;脱水时可静注5%糖盐溶液100mL、维生素 C1g,2次/天;胃肠卡他性腹泻用磺胺嘧啶、食母生、维生素B1、秦皮、姜酊和碳酸氢钠,按常规用量加水投服,2次/天;传染性腹泻按照说明书剂量选用硫酸新霉素灌服,同时肌注乙酰甲喹2次/天。
(2)羔羊腹泻综合征必须及早治疗,治疗延误很容易引起羔羊脱水死亡。治疗时首先停止羔羊哺乳,给予大量葡萄糖和口服补液盐饮水,同时饮水中加入复合维生素预混剂。对于单纯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可以适当采用益生素调整胃肠道菌群;对于中毒性腹泻,应首先清理胃肠道,先灌服6%硫酸镁溶液20mL,经过6~8小时后灌服0.5%高锰酸钾溶液20mL,同时肌肉注射庆大霉素8~16万单位;对于病情严重者,在抗菌消炎的同时应配合补液,以强心并纠正酸中毒;对于细菌性腹泻应首先选择高敏药物;对于感染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病羔,可以选择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氟苯尼考进行肌肉注射;对于严重脱水者要补充液体,调节机体酸碱平衡,防止酸中毒。主要采用生理盐水、5%葡萄糖和5%碳酸氢钠各20~25mL,氢化可的松10mg,维生素C1mL,混溶后给羔羊1次静脉注射,轻症每日1次,重症每日2次,补液速度以2~3mL/分钟为宜。特别危重的羔羊可以输全血,以该病羔的母亲血液为好。输血方法是5%柠檬酸钠5mL与全血45mL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
(3)对一般症状的羔羊也可采用中药治疗。石榴皮30g,山奈 15g,荜拔、白胡椒、肉豆寇、桂皮各 6g,当归子(或小香)3g,草豆蔻适量,共研细末,每次内服3~7g,1~2次/天。对粪便中带有白色黏膜或带血者,可用乌梅3g,郁金、姜黄、诃子、干柿各2g,共研末后口服或煎服,2 次/天。
(4)预防保健措施。羔羊腹泻重在预防,所以抓好产羔母羊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首先要做到饲草料供应充足。母羊体况是影响羔羊生长发育的直接因素,母羊在配种、妊娠和泌乳各环节都应科学搭配日粮,确保营养全面。其次,母羊应有相应的运动场所、冬暖夏凉的棚圈和科学卫生的饲喂及饮水设施。只有如此,才能保障母羊生长良好,保障羔羊体质健壮,充足哺乳,提高抵御外界致病微生物侵害的能力。建立健全卫生防疫措施,做好产前、产中和产后圈舍及母羊体表和乳房的卫生消毒工作。优化羔羊管理方式,一方面要改善羔羊的生长环境,做到既有利于进行饲养各环节的工作,又有利于羔羊生长发育。同时,科学安排各项工作环节,尽量减少对羔羊的应激。饲喂方面要保证哺乳羔羊及早开食,以补饲全价代乳颗粒料为好,断奶后育成羔羊宜分阶段、分体重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