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1例先天性脑发育不良合并脑干脑炎患者进行诊治的报告

2018-04-12苏文浩崔松彪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期
关键词:脑干脑炎先天性

苏文浩,崔松彪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吉林 延吉 133000)

脑干脑炎是发生在脑干的非特异性炎症。目前,此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此病是由于患者发生病毒感染或炎性脱髓鞘病变等所致。自1951年Bickerstaff报道脑干脑炎后,国内外的医学报刊上陆续出现了关于此病的报道。脑干脑炎属于少见病,易被漏诊或误诊[1]。在临床上,先天性脑发育不良合并脑干脑炎鲜有报道。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曾对1例先天性脑发育不良合并脑干脑炎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治,现将相关的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某患者,女性,29岁,因主诉发生间断性头痛、高热、呕吐10天,病情加重且伴有神志不清3天被收入院。在入院10天前,该患者突然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头痛、间断性恶心、呕吐及高热不退的症状,其头痛为持续性全脑胀痛,时轻时重,其呕吐呈喷射样,其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其最高体温达41℃。该患者在就诊于其居住地某医院后,经胸部X线片检查被初步诊断患有“上呼吸道感染”,经对症治疗3天后其症状无好转且出现左侧肢体活动不灵的症状,其患侧的下肢症状较重,需在他人的搀扶下方能行走,在行走时其身体向左偏斜。此后,该患者被转入其居住地的市医院进行治疗4天,其病情无好转,并出现神志模糊、言语不清的症状。在继续治疗3天后,该患者的病情仍未缓解。在该患者来我院就诊时,我们对其进行头部MRI检查,发现其脑干区有异常信号,故怀疑其患有“脑炎”,将其收入我科的NICU病房。在发病后,该患者未进食,仅少量饮水(饮水时有返呛的情况),二便通畅。经询问其病史,该患者于12年前在北京朝阳医院被诊断患有先天性脑发育不良,其韦氏智力评分为40分(智力约等同于6岁儿童),每2~3日发生癫痫小发作数次(每次持续约1分钟),每年发生全身阵挛约2次(每次持续约2分钟)。该患者平素长期口服卡马西平片、复方苯巴比妥片等进行抗癫痫治疗。对该患者进行入院查体的结果为:其血压为100/70 mmHg,神志状态为昏睡,GCS评分为5分,言语不清,对查体不能合作,记忆力、计算力、定向力、判断力、理解力查不清,双侧额纹对称,双侧瞳孔等大同圆(直径约3.0 mm),对光反射灵敏,双侧鼻唇沟对称,伸舌查不清,四肢肌力查不清,肌张力正常,感觉障碍查不清,双侧腱反射对称,左侧Babinski征呈阳性,项强3横指。对该患者进行辅助检查的结果为:经头部MRI检查发现其脑干区有小斑片状异常信号灶,DWI、T2WI呈高信号,T1WI呈低信号,脑室系统显示正常,脑沟增宽,中线结构居中(见图1、图2)。经胸部CT检查发现,其胸部存在斑片状高密度影,考虑其存在肺炎。对其进行颈椎、胸椎、腰椎MRI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对该患者进行入院腰穿检查的结果显示,其脑脊液的压力大于240 mmH20,其脑脊液的外观无色透明,含白细胞26个/ul,蛋白定量指标为716 mg/L,氯化物指标为133mmol/L,葡萄糖水平为2.7mmol/L。经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验发现,其脑脊液脱落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经免疫系统血化验发现,其免疫球蛋白的指标为65.9 mg/L,超敏C反应蛋白的指标为73.76 mg/ml,血沉指标为82.1 mm/h,抗核抗体(核型)呈阳性(胞浆型),抗核抗体的滴度为1:3200,其余风湿系列检查的结果无明显的异常。该患者的血常规指标、凝血功能指标、生物化学指标无明显的异常。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结果,诊断该患者的病情为脑干脑炎、癫痫、肺炎。为该患者使用激素类药物地塞米松进行治疗,用法为:静脉滴注,15 mg/日,用药4日后减量至10 mg/日,再用药3日后减量到5 mg/日,继续用药3日后停药。对该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喷昔洛韦,静脉滴注,0.25 g/次,2次/日)、免疫调节治疗(人血免疫球蛋白,20 g/次,1次/日,用药5天)、营养神经、抗炎、抗癫痫治疗(丙戊酸钠缓释片,口服,0.5 g/次,3次/日;卡马西平片,口服,0.2 g/次,4次/日)。为该患者应用甘露醇(250ml/次,3次/日,用药3天)进行治疗,以降低颅内压。经治疗,该患者的神志逐渐转清,言语能力及肢体肌力逐渐恢复,未再出现癫痫发作。

图1 

图2 

2 讨论

先天性脑发育不良是新生儿脑损伤的常见类型之一。此病多由胚胎因素引起,与基因遗传因素、母体发生孕期感染、中毒、接受放射线照射过量、产程过长致新生儿窒息、受到外伤、发生药物中毒等引起的新生儿脑细胞发育障碍或异常也有密切的关系。先天性脑发育不良可分为大脑皮层发育畸形、脑回发育不良和小脑发育不良等多种类型。此病患儿的神经系统损害以癫痫、精神发育迟滞、脑积水最为多见,较少并发脑干脑炎,其发生癫痫的原因尚不明确。大部分学者认为,此病患儿局灶性发育不良可致其脑组织周围的大脑皮层发生抑制性增强和兴奋性降低等情况。其大脑皮层异常放电的机制可能与变形神经元与邻近皮层之间的连通障碍、兴奋性失衡、突触异常或神经传递系统障碍等有关[2]。在对本研究中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时,我们通过分析其既往病史、临床表现、进行头部MRI检查及病理检查的情况,确诊其患有先天性脑发育不良。该患者的韦氏智力评分为40分(其智力约等同于6岁的小儿),有癫痫病史,在进行头部MRI检查时发现其有脑沟增宽的情况。同时,该患者还存在免疫力下降的情况。对其进行免疫系统的血液化验发现,其免疫球蛋白指标为65.9 mg/L,超敏C反应蛋白指标为73.76mg/ml,血沉指标为82.1mm/h。因此,我们应用人血免疫球蛋白对该患者进行免疫调节治疗,同时对其进行抗癫痫治疗及密切的随访,并考虑在必要时对其进行手术治疗。脑干脑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阐明,其发病与病毒或细菌感染等有关。此病进展为多发性硬化的几率为30%~50%[3]。大多数此病患者有发生流感、感染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空肠弯曲菌、李斯特菌、支原体等前驱感染病史。本研究中的患者在入院10天前出现间断性头痛、高热、呕吐的症状,在入院后经查体发现其神志状态为昏睡、GCS评分为5分、言语不清、左侧Babinski征呈阳性、项强3横指,经头部MRI检查发现其脑干区有小斑片异常信号灶,经脑脊液脱落细胞学检验发现其脑脊液脱落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经脑脊液检验发现其存在病毒性脑炎。因此,我们考虑该患者系因病毒侵犯脑干延髓所致高颅压喷射性呕吐及意识障碍。对该患者进行抗病毒、降低颅内压、减轻脑干炎性水肿(主要使用激素类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在接受治疗期间,该患者出现癫痫小发作2次,调整其所用的抗癫痫药物后其未再次出现抽搐的症状,其神志逐渐转清,其言语能力得到明显的改善,其肢体肌力逐渐恢复,其病理征逐渐消失,其项强的症状减轻(项强1横指),未再出现头痛、呕吐,其病情较稳定。

脑干脑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缺乏特异性。在对此病进行诊断时应注意将其与脑干肿瘤、脑干血管病、脑干型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相鉴别。对疑似脑干脑炎的患者,应及时对其进行头部MRI检查及腰穿检查,以确诊其病情。同时,应仔细询问此病患者的病史,分析其既往病史,若发现其存在并发症应在全面分析其病情的基础上为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1]郭燕,王为珍.Bickerstaff脑干脑炎1例报道[J].中风与神经疾病,2015,32(6):558-559.

[2]刘敬,先天性脑发育不良[J].发育医学电子杂志,2014,2(1):37-42.

[3]贾建平,陈生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3(10):234-237.

猜你喜欢

脑干脑炎先天性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115例急性脑干出血的临床及多层螺旋CT分析
脑炎早期诊断的脑电图与磁共振成像比较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颅内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一起猪乙型脑炎病的诊断与防治
家猪链球菌病和乙型脑炎的防治
原发性脑干出血8例临床观察与护理
以慢性肾功能衰竭为首发表现的高血压脑干脑病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