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三黄糖敏汤辅助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效果观察

2018-04-12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期
关键词:抵抗胰岛素糖尿病

韩 茹

(石家庄市第一医院药学部,河北 石家庄 050000)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指由多种因素所引起的胰岛素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率降低的现象。此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尿频、口渴、身体逐渐消瘦等[1]。中医认为,糖尿病属于“消渴症”的范畴。气阴两虚、热盛伤津是引起消渴症的主要病机。张涛等的研究表明,气阴两虚型消渴症患者最易发生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2]。因此,中医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原则是益气养阴、清火生津[3]。为了进一步提高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笔者对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42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在使用二甲双胍的基础上加用三黄糖敏汤进行辅助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石家庄市第一医院收治的84例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这84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42例患者中,有男性22例,女性20例;其年龄为37~64岁,平均年龄为(50.52±11.67)岁。在观察组的42例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8例;其年龄为38~65岁,平均年龄为(51.37±12.1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可进行对比。

1.2 研究方法

为两组患者均使用二甲双胍(由哈尔滨同一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060226)进行治疗。用法是:0.5g/次,2次/d,早晚各服1次。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加用三黄糖敏汤进行辅助治疗。三黄糖敏汤的药物组成和用法是:黄连6 g、黄芪15 g、黄精15 g、知母6 g、枸杞子10 g、麦门冬10 g、桑叶10 g、水蛭3 g、荔枝核9 g,将上述药物用水煎煮去渣取汁,1剂/d,分早晚2次服用。为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胰岛素抵抗的各项检测指标及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1)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其中医证候积分与进行治疗前相比下降>2/3,其血糖水平与进行治疗前相比下降的幅度≥30%,即可判定其治疗效果为显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医证候积分与进行治疗前相比下降1/3~2/3,其血糖水平与进行治疗前相比下降的幅度≥10%但<30%,即可判定其治疗效果为有效。经过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症候积分、血糖水平均未达到上述评价标准或其病情在恶化,即可判定其治疗效果为无效[4]。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胰岛素抵抗的检测指标包括FPG(空腹血糖)的水平、2hPG(餐后2h血糖)的水平、C肽的水平、FINS(血浆胰岛素)的水平和ISI(胰岛素敏感指数)。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中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者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各项检测指标的比较

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FPG的水平、2 hPG的水平、FINS的水平和C肽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ISI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各项检测指标的比较(±s )

表2 两组患者胰岛素抵抗各项检测指标的比较(±s )

注:*与进行治疗前相比,P<0.05。

组别 FPG(mmol/L) 2 hPG(mmol/L) C肽(ng/L) FINS(mU/L) ISI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n=42)11.32±3.19 9.07±2.46* 12.06±1.41 11.03±1.51* 3.67±1.58 3.67±1.23 21.11±6.62 16.35±6.60*-4.89±0.17 -4.67±0.18*观察组 (n=42)11.61±3.20 7.81±2.42* 12.24±1.83 9.82±0.77* 3.73±1.34 2.51±1.37* 21.64±6.58 12.90±6.41*-4.87±0.11 -4.19±0.15*t值 0.416 2.366 0.505 4.626 0.188 4.083 0.368 2.430 0.640 13.276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在对照组的4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腹泻的症状,有1例患者出现腹胀的症状,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4.76%。在观察组的42例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8%。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0.000,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对患者的肺、肾、胃等脏器均可产生明显的影响,尤其对其肾脏的影响最为明显。在中医证候中将糖尿病划分在“消渴症”的范畴内,主要包括气阴两虚型消渴症、阴虚燥热型消渴症和阴阳两虚型消渴症,其中以气阴两虚型消渴症较为常见[5]。因此,中医临床上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主要以益气养阴、化瘀通络为原则。有研究表明,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患者在使用西药的基础上加用三黄糖敏汤进行治疗,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效果,降低其血糖水平和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二甲双胍是临床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此药可有效地减少肝脏对葡萄糖的输出,帮助肝脏及细胞吸收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从而达到降糖的目的。白建乐等[6]的研究表明,用二甲双胍联合三黄糖敏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很好的效果,且可减少其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三黄糖敏汤方中的黄芪具有益气之功效,枸杞子、黄精、麦门冬具有养肺、养胃、补肾、清燥热之功效,知母、黄连、桑叶具有清热保津之功效,水蛭、荔枝核具有化瘀行津、理气通络之功效,诸药合用可起到生津化气、补气、气阴双补的作用。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FPG的水平、2 hPG的水平、C肽的水平和FINS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ISI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用三黄糖敏汤辅治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其血糖的水平及其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且安全性高。

[1]王丽芹,李振南,隋博文.2型糖尿病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中医药信息,2017,34(3):121-124.

[2]张涛,杨芳.抗2型糖尿病药物研究进展[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6):833-834.

[3]朱友文,宋灿,霍海如,等.中药在2型糖尿病中的治疗和胰岛素抵抗中的研究进展[J].世界中医药,2015,10(1):135-137.

[4]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5]向芬,郑承红.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改善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Meta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37(7):757-761.

[6]白建乐,张书金,刘恒亮,等.清热活血化痰方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6,38(17):2651-2653.

猜你喜欢

抵抗胰岛素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糖尿病知识问答
做好防护 抵抗新冠病毒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iNOS调节Rab8参与肥胖诱导的胰岛素抵抗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