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效果及安全性探究

2018-04-12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期
关键词:甘草酸紫癜过敏性

南 艳

(甘肃省陇西县中医医院儿科,甘肃 陇西 748199)

过敏性紫癜属于儿科临床上的常见病,是由于感染、进行预防接种、接触花粉、某些药物或食物等所引发的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1]。该病主要的临床症状包括关节肿痛、腹痛、消化道黏膜出血、肾炎及皮肤紫癜等。该病患儿若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其病情可不断加重,进而使其出现肾功能衰竭及休克等不良后果[2]。因此,寻找一种治疗过敏性紫癜的有效方法十分重要。在本次研究中,笔者以甘肃省陇西县中医医院儿科近年来收治的10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用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12月期间在甘肃省陇西县中医医院儿科就诊的100例过敏性紫癜患儿为研究对象。将这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组)。观察组患儿中有男28例、女22例;其中,年龄最小的为2岁,年龄最大的为12岁,平均年龄为(5.96±3.01)岁。对照组患儿中有男30例、女20例;其中,年龄最小的为1岁,年龄最大的为10岁,平均年龄为(4.96±2.64)岁。两组患儿的基线资料相比,P>0.05,存在可比性。

1.2 研究对象的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其病情符合《实用临床儿科学》中关于过敏性紫癜的诊断标准:四肢及臀部存在大小不等、颜色深浅不一、呈对称分布的皮肤瘀点,同时存在踝关节及膝关节等关节肿痛的症状。2)对其进行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的结果呈阳性。3)其家属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患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或由其他原因所致的血管炎。2)存在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障碍。3)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或严重的感染性疾病。4)进行血常规检查及凝血功能检查的结果异常。

1.3 方法

在两组患儿入院后,均使用葡萄糖酸钙、维生素C、抗组胺药物、抗生素及抗血小板凝聚药物对其进行治疗[3]。在此基础上,用西咪替丁注射液(生产厂家: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4199)对对照组患儿进行治疗。西咪替丁注射液的用法为:将200 mg的西咪替丁注射液与25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匀后为患儿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治疗2次。用西咪替丁注射液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生产厂家:日本米诺发源制药株式会社,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30071)对观察组患儿进行治疗。西咪替丁注射液的用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的用法为:按1~2 mg/kg的剂量取适量的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将其与250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注射液混匀后为患儿进行静脉滴注。每天治疗1次。两组患儿均治疗2周[4]。

1.4 观察指标

在接受为期2周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肾损伤恢复的时间、关节肿痛及消化道症状消失的时间、皮肤紫癜消退的时间,同时比较接受治疗期间其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瘙痒、乏力困倦及红疹)的发生情况。

1.5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治疗,患儿皮肤紫癜等症状消退,对其进行大便潜血检查的结果呈阴性,对其进行尿常规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且其病情未复发。有效:经治疗,患儿皮肤紫癜等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对其进行大便潜血检查的结果为(±),对其进行尿常规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尿液中存在少量的红细胞及尿蛋白,但其病情未复发。经治疗,患儿皮肤紫癜等症状未改善,进行大便潜血检查及尿常规检查的结果显示其相关指标均未发生改变,其病情甚至趋于恶化。

1.6 统计学处理

对本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患儿的平均年龄、其肾损伤恢复的时间、关节肿痛及消化道症状消失的时间、皮肤紫癜消退的时间均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对比

在接受2周的治疗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对比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的对比

与对照组患儿相比,观察组患儿皮肤紫癜消退的时间、消化道症状消失的时间、关节肿痛消失的时间及肾损伤恢复的时间均较短,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的对比(d,±s )

表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的对比(d,±s )

注:*与对照组患儿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肾损伤恢复的时间皮肤紫癜消退的时间观察组 50 5.35±1.20* 2.65±1.46* 2.99±1.5* 3.96±1.98*对照组 50 8.93±1.69 6.21±0.96 7.02±2.31 8.20±1.96关节肿痛消失的时间消化道症状消失的时间

2.3 接受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在接受治疗期间,两组患儿皮肤瘙痒、乏力困倦及红疹等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相比,P>0.05。详见表3。

表3 接受治疗期间两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对比

3 讨论

过敏性紫癜是儿童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尚未明确该病的发病机制。有研究认为,该病是由花粉、食物及药物等引起的过敏性变态反应。该病不仅可增加患者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导致其黏膜及皮肤发生出血,还可影响其微动脉和微静脉的正常功能,威胁其生命安全。因此,对该病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治疗十分重要。

近年来,临床上使用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西咪替丁为组胺H2受体的拮抗剂,可抑制组胺的产生,从而减轻由组胺释放所致的水肿及出血的症状。该药还增加T淋巴细胞的转化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通过抑制胃酸的产生,达到保护胃黏膜、促进溃疡面愈合的目的。复方甘草酸苷是由L-半胱氨酸、甘氨酸及甘草酸组成的抗变态反应药物。甘草酸及其代谢产物甘草次酸可有效抑制抗原细胞对T细胞的过度激活,同时抑制肥大细胞的产生,从而发挥抗炎的功效。将这两种药物联用治疗过敏性紫癜可迅速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有效地减轻其痛苦,并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综上所述,用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过敏性紫癜安全有效,且可明显缩短患儿皮肤紫癜等临床症状消退的时间,加快其康复的速度。

[1]努尔古丽·依米尔.西咪替丁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效果[J].包头医学院学报,2015,32(8):58-59.

[2]康靖.复方甘草酸苷注射剂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临床疗效研究[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1):73-74.

[3]黄应波,唐雪梅,张宇,等.复方甘草酸苷佐治儿童过敏性紫癜免疫机制探讨[C].中华医学会第十八次全国儿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13:1106-1107.

[4]王纯斌,徐晓岚,单学赟,等.西咪替丁联合潘生丁治疗过敏性紫癜73例疗效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35):6943-6945.

猜你喜欢

甘草酸紫癜过敏性
过敏性鼻炎别再吃冰了
说说过敏性紫癜
不可小觑过敏性哮喘
谨防过敏性休克
蒙药治疗干燥综合征伴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例
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慢性湿疹56例临床分析
甘草酸二铵对大鼠背部超长随意皮瓣成活的影响
激素在过敏性紫癜的应用
异甘草酸镁对酒精性肝炎患者TNF和IL-6的影响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甘草酸铵注射液中甘草酸铵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