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2018-04-12刘同锋
刘同锋,吕 杰,刘 松
(1.青岛大学,山东 青岛 266034;2.莱芜市人民医院保健科,山东 莱芜 271100;3.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南院区,山东 青岛 266034)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进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疾病。近年来,该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该病患者的年龄呈年轻化的趋势。有学者指出,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患者血清胆红素的水平降低密切相关[1]。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冠心病患者与50例非冠心病患者。将10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冠心病组,将50例非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在冠心病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58例,女性患者42例;其年龄为53~78岁,平均年龄为(63.15±9.53)岁;其中,有单支冠脉病变患者50例,有多支冠脉病变患者50例。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23例;其年龄为51~77岁,平均年龄为(62.86±9.47)岁;其中,有骨折患者19例,有白内障患者15例,有慢阻肺患者11例,有哮喘患者5例。在两组患者中,排除患有肝胆疾病、恶性肿瘤、急性重症感染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及风湿性疾病的患者,排除存在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同时比较单支冠脉病变患者与多支冠脉病变患者上述各项生化指标的水平,然后总结血清胆红素的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
1.3 统计学处理
用SPSS21.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FBG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患者TBIL、DBIL、IBIL和HDL-C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TG、TC和LDL-C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水平的比较(±s )
表1 两组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水平的比较(±s )
指标 对照组(n=50) 冠心病组(n=100) P值TBIL(μmol/L) 17.15±4.55 12.55±3.35 <0.05 DBIL(μmo/L) 4.87±1.63 4.16±1.49 <0.05 IBIL(μmo /L) 16.24±7.71 12.43±6.17 <0.05 FBG(mmol/L) 5.38±0.74 5.43±1.12 >0.05 TC(mmol/L) 4.29±0.94 5.33±1.23 <0.05 LDL-C(mmol/L) 2.25±0.71 2.98±0.77 <0.05 HDL-C(mmol/L) 1.27±0.53 1.02±0.45 <0.05 TG(mmol/L) 1.49±0.76 2.24±0.97 <0.05
2.2 本研究中单支冠脉病变患者与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水平的比较
本研究中多支冠脉病变患者TBIL、DBIL和IBIL的水平均低于单支冠脉病变患者(P<0.05)。本研究中多支冠脉病变患者与单支冠脉病变患者FBG、TG、TC、HDL-C及LDL-C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本研究中单支冠脉病变患者与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水平的比较(±s )
表2 本研究中单支冠脉病变患者与多支冠脉病变患者各项生化指标水平的比较(±s )
指标 单支冠脉病变患者(n=50)多支冠脉病变患者(n=50) P 值TBIL(μmol/L) 13.97±4.15 10.26±3.17 <0.05 DBIL(μmo/L) 4.41±1.86 3.87±1.05 <0.05 IBIL(μmo /L) 13.87±6.25 11.69±5.39 <0.05 FBG(mmol/L) 5.36±1.15 5.45±1.17 >0.05 TC(mmol/L) 5.30±1.21 5.38±1.25 >0.05 LDL-C(mmol/L) 2.95±0.76 3.01±0.81 >0.05 HDL-C(mmol/L) 1.03±0.41 1.01±0.38 >0.05 TG(mmol/L) 2.22±0.88 2.27±0.92 >0.05
3 讨论
胆红素是胆色素的一种,是人体胆汁中的主要色素。胆红素在人体内的产生与消耗保持着动态平衡[2]。胆红素水平的升高或降低是评价人体肝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3]。近年来的临床研究表明,胆红素具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减轻脂质与脂蛋白的氧化修饰作用[4]。郭晓菲等[5]指出,胆红素水平的降低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关联。Akboga MK等[6]认为,人体内胆红素水平的降低是导致其罹患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笔者认为,胆红素对人体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胆红素能与血清中的白蛋白相结合,抑制LDL-C的生成,从而可减轻LDL-C对血管平滑肌的损害。2)胆红素可抑制蛋白激酶C的活性,减轻补体介导的炎症反应,从而可减轻机体的氧化应激反应,保护血管内皮细胞。3)胆红素可通过抑制血小板内ox-LDL致密颗粒的形成而起到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从而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4)胆红素可提高血红素加氧酶的活性,促进铁离子和胆绿素代谢产物的释放,从而可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5)胆红素能抑制有丝分裂过程中原蛋白激酶信号的转导通路,从而可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生[7]。Kang等[8]对心血管疾病患者进行研究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及冠脉狭窄≥50%的患者其血清胆红素的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Song等[9]研究表明,血清总胆红素的水平≤0.32 mg/dl是诱发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本研究的结果证实,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的水平越低,其冠状动脉病变就越严重。
[1]廉银珠,张聘聘,秦秀娇,等.胆红素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6,44(1):76-79.
[2]李妍妍,周传伟,王向明,等.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冠脉病变程度关系的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5):670-672.
[3]张亚男.血清胆红素测定与黄疸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16):190.
[4]刘灿,黄雨晴,余雪菊.高龄老年患者血清胆红素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7,19(3):277-279.
[5]郭晓菲,李保.血清胆红素与冠心病关系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实践 ,2017,26(4):297-300.
[6]Akboga MK,Canpolat U,Sahinarslan A,et al.Association of serum total bilirubin level with severity of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 is linked to systemic inflammation[J].Atherosclerosis,2015,240(1):110-114.
[7]Lian YZ,Zhang PP,Qin XJ.Research progress of relationship betw een serum bilirubi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J].Zhonghua Xi n Xue Guan Bing Za Zhi,2016,44(1):76-79.
[8]Kang SJ,Kim D,Park HE,et al.Elevated serum bilirubin levels are inversely associated with coronary artery atherosclerosis[J].At herosclerosis,2013,230(2):242-248.
[9]Song YS,Koo BK,Cho NH,et al.Effect of low serum total bilirubin levels(≤0.32 mg/dl)on risk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in pat ients with metabolic syndrome[J].Am J Cardiol,2014,114(11):1695-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