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运动疗法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效果研究
2018-04-12庞少婷
庞少婷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广东 佛山 528000)
妊娠期糖尿病(GDM)是指孕产妇发生糖耐量异常的一种妊娠期并发症[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GDM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的趋势,严重地影响母婴健康。孕产妇在妊娠期间若过多地摄入营养物质及缺乏运动就会出现营养过剩的情况,从而导致GDM的发生。为了进一步提高对GDM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笔者对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收治的75例GDM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禅城医院收治的150例GDM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这15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比组和研究组。对比组患者的年龄为22~37岁,平均年龄为(29.94±5.01)岁;其孕周为28~37周,平均孕周为(36.94±1.51)周。研究组患者的年龄为21~38岁,平均年龄为(29.56±4.21)岁;其孕周为27~38周,平均孕周为(36.56±1.88)周。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P>0.05,可进行对比。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具体的方法是:1)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糖药对其进行治疗。2)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饮食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饮食指导。在此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使用运动疗法进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1)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其年龄、孕周、家族病史、血压水平、血糖水平、胎动的情况、宫缩的情况、日常的运动情况等基本资料,再根据这些基本资料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方案(包括运动量和运动时间)。2)让患者在病区内进行快速走路或缓慢步行,以增加其运动量。3)让患者进行上臂活动,以促进其体内葡萄糖的消耗量。此运动方法的效果最佳且安全性最高。4)让患者在餐后1小时后进行适当的运动,每次进行运动的时间为20~30分钟,强度以其身体能够承受为宜。将患者在运动时的耗氧量维持在50%~60%,将其心率维持在80~100次/min。在运动后,患者感觉微微出汗时的效果最佳。进行治疗的时间为14天。5)在进行运动时,医护人员应及时纠正患者不正确的动作,以确保其在进行运动时的安全性。6)告知患者要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时间。7)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告知患者要及时补充水分。8)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患者若出现低血糖反应,需让其立即停止运动并适当休息,待其血糖水平恢复正常后再继续进行运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妊娠结局。妊娠结局包括早产、进行剖宫产、发生伤口感染、发生产后出血、生产巨大儿、发生新生儿呼吸窘迫等[2]。
1.4 统计学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的数据录入到Excel2010中进行校对后,采用SPSS16.0生物学统计软件对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早产率、剖宫产率、伤口感染率、产后出血率、巨大儿的产出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的比较[n(%)]
3 讨论
在运动时人体内的胰岛素会增加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尤其是在进行持续运动时人体肝脏和肌肉中储存的糖分会被分解成葡萄糖,以便为人体提供能量,在这种情况下人体中的血糖水平就会随之下降。在运动结束后,人体肝脏和肌肉又会将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在体内,其体内的血糖水平就会处于持续下降的状态[3]。女性在妊娠后,其胎儿和自身均需要大量的营养,从而促进其体内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进而导致其体内的糖代谢发生紊乱。另外,妊娠期女性在日常饮食中会摄入大量高脂肪、高能量、高甜度的食物,从而导致其发生营养过剩的情况,如其运动量较少,就会增加其罹患GDM的几率。运动疗法是根据人体在运动中的糖原和葡萄糖代谢原理来调节血糖水平的一种治疗方法。让GDM患者多进行运动,可以降低其血糖水平,从而减少其早产、剖宫产、伤口感染、产后出血、巨大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经过运动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早产率、剖宫产率、伤口感染率、产后出血率、巨大儿的产出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患者。这说明,用运动疗法治疗GDM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妊娠结局,确保母婴健康。
[1]杜亚丽.医学营养治疗联合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 20(12):1619-1621.
[2]余蓓蓓,肖冰,金琳,等.不同阶段的运动疗法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长期预后作用[J].临床与病理杂志, 2015, 35(4):667-670.
[3]李玲玲,严婷,刘俊,等.饮食运动干预对妊娠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研究[J].华西医学,2014,12(11):2069-2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