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汇涵术泰护创液联合苯扎溴铵溶液治疗小面积浅Ⅱ度烧伤的效果研究

2018-04-12林文韬杨天荣

当代医药论丛 2018年2期
关键词:溴铵换药创面

林文韬,杨天荣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重庆 400016)

烧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性疾病。目前,临床上在对烧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预防其创面发生感染是治疗的重点与难点[1]。该病患者的创面一旦发生感染,就会延长其治疗的时间,增加其治疗费用。过去,临床上主要采用银离子抑菌剂(如磺胺嘧啶银霜与磺胺嘧啶银混悬液等)对烧伤患者的创面进行保护,预防其创面发生感染。但此类药物药效的穿透力较弱、起效较慢,且不适用于对磺胺嘧啶过敏的患者[2]。近年来,临床上用汇涵术泰护创液和苯扎溴铵溶液对烧伤患者进行治疗,显现出良好的效果。在本文中,笔者主要研究用汇涵术泰护创液联合苯扎溴铵溶液治疗小面积浅Ⅱ度烧伤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期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80例小面积浅Ⅱ度烧伤患者。这80例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关于小面积浅Ⅱ度烧伤的诊断标准,其烧伤面积均在5%~15%之间,且其均自愿参与本研究。其中,排除患有皮肤病及对汇涵术泰护创液、苯扎溴铵溶液等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排除患有糖尿病或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排除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患者,排除在入选本研究前存在肝肾功能异常的患者。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在对照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有18例(占45%),男性患者有22例(占55%);其年龄为18~65岁,平均年龄为(44.32±13.07)岁;其中,被火焰烧伤的患者有26例(占65%),被电弧烧伤的患者有14例(占35%)。在观察组患者中,女性患者有17例(占42.5%),男性患者有23例(占57.50%);其年龄为16~67岁,平均年龄为(41.02±14.74)岁;其中,被火焰烧伤的患者有28例(占70%),被电弧烧伤的患者有12例(占30%)。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在两组患者入院后,用生理盐水对其创面进行冲洗。采用低位开孔引流法将其创面上较完整、较大水疱内的液体排净,清除其坏死的水疱皮,并用无菌纱布将其创面的渗出液吸除干净。用远红外线烤灯对患者的创面进行照射治疗(1次/d,连续治疗3 d),用抗生素对其进行抗感染治疗(连续治疗3~5 d)。将患者的创面暴露,不进行包扎。在此基础上,用苯扎溴铵溶液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方法是:用浓度为0.1%的苯扎溴铵溶液对患者的创面进行清洁,2次/d,连续治疗10 d。用汇涵术泰护创液联合苯扎溴铵溶液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苯扎溴铵溶液的用法同上。汇涵术泰护创液的用法是:每隔4 h将此药喷洒在患者的创面上,连续治疗10 d。

1.3 观察指标

采用自制的疼痛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换药时的疼痛情况,此量表的分值为0~1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换药时发生的疼痛越严重。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感染的发生率及创面愈合的时间。创面感染是指对患者创面的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的结果呈阳性。创面愈合的时间是指从患者受伤当日至其创面全部被新生表皮覆盖所用的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19.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表示,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换药时的疼痛评分、创面感染的发生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创面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创面愈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换药时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换药时的疼痛评分、创面感染的发生率及创面愈合时间的比较

2.2 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发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出现过敏、皮疹、创面渗血及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烧伤是指热力对皮肤或皮下软组织造成的损伤。浅Ⅱ度烧伤是指只伤及患者表皮生发层和真皮乳头层的烧伤。浅Ⅱ度烧伤患者经对症治疗后,其创面通常可在2周内愈合。但若其创面发生感染,就会延长其创面愈合的时间。目前,临床上对小面积浅Ⅱ度烧伤患者进行治疗的原则主要是保护其创面、避免其创面发生感染、促进其创面愈合及尽量恢复其创面的美观度。苯扎溴铵溶液是临床上治疗烧伤的常用药。汇涵术泰护创液是一种新型的复方银离子创面敷料。该药所含的银离子可干扰病原体DNA的复制,从而起到抑制细菌繁殖的作用[3-4]。该药能在烧伤患者的创面上形成一层保护膜,从而可对其创面起到保护的作用。另外,该药还具有促进表皮细胞生长的作用,可促进烧伤患者创面的愈合[5]。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创面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创面愈合的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换药时的疼痛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均未出现过敏、皮疹、创面渗血及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可见,用汇涵术泰护创液联合苯扎溴铵溶液治疗小面积浅Ⅱ度烧伤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创面感染的发生率,缩短其创面愈合的时间,且用药较为安全。

[1]Fan X,Ma B,Zeng D,et al.Burns in a major burns center in East China from 2005 to 2014:Incidence and outcome[J].Burns,2017,43(7):1586-1595.

[2]崔雪华,李平,王玲,等.203例烧伤创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2010,20(17):2599-2600.

[3]黄念,林清,苏永华.纳米银敷料治疗烧伤创面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进展 [J].2015,34(4):427-431.

[4]沈强.载银抗菌敷料抗菌效果鉴定[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0,12(1):23.

[5]Albaugh VL,Mukherjee K,Barbul A.Proline Precursors and Collage n Synthesis:Biochemical Challenges of Nutrient Supplementati on and Wound Healing[J].J Nutr,2017,147(11):2011-2017.

猜你喜欢

溴铵换药创面
Safety and feasibility of modified duct-to-mucosa pancreaticojejunostomy during pancreatoduodenectomy: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贴膜固定法换药在压疮治疗中的应用
哮喘-慢阻肺重叠综合征应用噻托溴铵联合吸入激素的效果
NIPPV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对慢阻肺合并慢性呼衰患者肺功能以及动脉血气的临床效果分析
rn-bFGH(盖扶)对创面修复的影响
创面治疗新技术的研发与转化应用系列丛书
换药处置架在行负压引流术糖尿病足换药中的应用
加强党建 换汤又换药
罗库溴铵与维库溴铵在全麻诱导期抑制咳嗽反应的效果比较
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噻托溴铵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