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苏绅平定宜州安化蛮之策

2018-04-12马贝贝蒋立文

大连大学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宜州朝廷

马贝贝,蒋立文

(长春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吉林 长春 130032)

宋代,南丹蛮莫氏、安化(抚水)蛮蒙氏和环州蛮区氏等族群受宜州羁縻治理。其中安化蛮即为抚水蛮,我国古代边疆少数民族名,居抚水州(今广西宜州以北地区),《读史方舆纪要》云:“(抚水州)控扼蛮荒,为西陲之襟要。”[1]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年),改名为安化州,分上、中、下三州,有抚水、京水、多逢、古劳四县。其首领具蒙姓,居民则有区、廖、潘、吴四姓,居平地者种稻田、捕鱼,山居者以药箭射猎,鸟兽尽即他徙。安化州的生产力水平低,每月仰赖朝廷救济,据《岭外代答·边帅门》云:“宜之府库,月支南丹、安化诸洞钱米盐料有差”。由北宋以前的松散管理至宋初的“羁縻”之策,使得安化蛮族频繁扰边。宋仁宗年间大臣苏绅呈平叛奏疏,定岭南边陲之安虞。苏绅于宋真宗天禧三年 (1019年), 赴京参加朝廷殿试,中进士,走入仕途,时年21岁。天禧三年至乾兴元年(1019-1022)任宜州军事推官,因比较了解宜州,且积累了丰富的经略经验,为他提出平定当地蛮人的方策奠定了基础。

一、北宋以前中原王朝对宜州的治理

宜州,居于桂西西北,秦朝时归桂林郡管辖。最早在该地的行政建制始于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今宜州设定州县。东汉后由于中原王朝政局不稳定,对西南边疆的经略无法照顾到,致使群蛮聚居在宜州地区,故而成为不服王化之地。到唐朝时,政治影响力又重新覆盖宜州地区。唐朝时也在宜州地区设立州县,据《旧唐书·地理志》云:“粤州下。土地与交州同。唐置粤州,失起置年月。天宝元年改为龙水郡。乾元元年,复为粤州。领县四,无户口数,亦无两京道里及四至州府也。龙水,州所治也。崖山、东玺、天河,皆与州同置。”[2]

公元907年,李唐王朝灭亡,中国历史又进入北方中原王朝政权几度更迭的五代十国时期。荆楚马氏和粤汉刘氏都曾将宜州地区占据。在《读史方舆纪要》的记载中,“唐末为马氏所据,五代汉乾祐三年(950年)入于南汉。”[1]南汉政权取得宜州之后,即对宜州进行了裁撤省并建置,到了南汉乾和十年(952年)冬十二月,“省宜州之崖山、东玺二县。”[3]因此,南汉政权时期,宜州所辖有的地区仅剩龙水、天河两县。但是,此时马楚政权和南汉刘氏政权对宜州地区的控制依然松散,土著部落得以“自称刺史”。

二、宋初太祖、太宗、真宗对宜州安化蛮的治理

北宋初掌管岭南地区和征服南汉政权后,西南边陲地区的少数民族才又“始通中国,奉正朔、修职贡。”[4]宋初不断调整政区设置,亦有安抚地方土著势力之举措。

宋初,一方面宋太祖根据当时的行政需要,在岭南地区进行了两次规模比较大的裁撤州县设置,但对宜州的行政建制并没有较大的改动。李昌宪研究认为,至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即宋太宗灭北汉时,宜州仍辖有龙水、天河县二县,以及都感场、富仁监[5]。另一方面,宋朝对于主动臣服的岭南少数民族,采取保持其原有的社会形态的政策,并未实行郡县制度,而是继续实施唐朝的羁縻统治,普遍推行土官制。“树其酋长,使自镇抚,始终蛮夷遇之,斯计之得也。”《宋史》卷四百九十五《蛮夷传》三记载:

“宋兴,始通中国,奉正朔,修职贡。间有桀黠贪利或疆吏失于抚御,往往聚而为寇,抄掠边户。朝廷禽兽畜之,务在羁縻,不深治也。”

由于重要的战略防御地位和诸多少数民族分布其间,宜州被纳入版图后,宋朝为了加强对此地的控制,不仅不断加强对宜州地区军事布防,而且还招安当地的少数民族部落民众,以此采取“以夷制夷”的办法,削弱各个部落的力量,对其进行分而治之。但原则上仍取“务在羁縻,不深治也”的方略。此外,宋初宋朝在岭南地区推行“安边弭兵”政策,也因在西南边陲与交趾战争的失败而产生了边疆危机感。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在宋对交趾的战争中,以失败告终,宋朝开始在岭南地区推行“安边弭兵”的政策,以缓和宋朝与交趾的关系[6]。

宋初,朝廷曾主动派官员去招安数次寇边的抚水蛮部落。据载:“太宗雍熙中,抚水蛮数寇边境,掠取人户、畜产。诏书招安,补其酋蒙令地殿直①殿直:是宋朝武散官名,奉职当是一种荣誉,可以参加官府的一些活动.,蒙令札奉职。”[7]关于“抚水蛮”记载,《宋会要辑稿·蕃夷五》有:

“安化州,旧抚水,天禧中改赐今名,在宜州南。有县四,曰抚水,曰京水,曰多蓬,曰古劳。旧隶黔南。其首皆蒙姓同出,有上、中、下三房。民有区、廖、潘、吴四姓,亦种水田、采鱼,其保据山险者,虽有畲田,收粟甚少,但以药箭射生,取鸟兽尽,即徙它处,无羊、马、桑柘。地曰帚峒,五十里至前村,川原稍平,合五百余家,夹龙江居,种稻似湖湘。中有楼屋、战棚,卫以竹栅,即其首所居。兵器有环刀、标牌、木弩。善为药箭,中人大叫,信宿死,得邕州药解之即活。”[8]

由上可得,原称抚水,天禧年间改称安化,在宜州南,唐属黔南道。首领姓蒙,下分有上、中、下三房。民人有区、廖、潘、吴四姓,以种植水稻和渔猎为生,善制药箭。从“得邕州药解之即活”知,他们与邕州地区也有着一定联系。“抚水蛮”族系分支多,较分散,互相之间无相互统属关系,是按实力的强弱来排位。宋朝虽已基本掌控宜州地区,但“抚水蛮”时而变乱扰边,时而臣服朝贡,宋廷回赐丰厚,往往是入贡物的好几倍,这是宋朝羁縻蛮夷的一种手段,如“保静之州蛮,利于岁贡回赐,颇觉驯服。”[8]甚至亦有因臣服于中原王朝宋而迁徙到桂州地区。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秋七月,抚水蛮至宜州向宋请降。《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十三载“初,抚水蛮诸酋长一岁中凡五诣阙,输器甲,誓不犯边,既而侵轶如故。于是,蒙填诣宜州,自言乞入觐谢前过,宜州以闻,丁未,诏守臣谕蒙填,如尽还所掠民赀畜,乃从其请。”[8]1410宋真宗祥符六年(1013年),抚水蛮部落首领蒙但挈带领族人归附宋廷,徙于桂州;九年(1016年),因宜州知州董元己有安抚不力之失,抚水蛮故而再次寇边。官府派官员去招抚时,“群蛮拒命,侵掠不已”。虽如此情状,宋真宗依然期望以安抚之计来平定叛乱,“上犹蛮夷异类,攻剽常理,不足以剿绝”。大臣俞献可力主派兵武力解决,最终“宜州蛮人纳器甲凡五千数,愿迁处汉地者七百余口”,酋领蒙承贵请求改州县名,以固归顺之意。改抚水州为安化州,抚水县为归仁县,京水县为长宁县”,此后一段时间后便向宋廷朝贡,不再扰边。

根据以上论述,朝廷在安化蛮活动的地区主要是实施羁縻统治,叛乱时也是实行较为软化的安抚政策,赐予归顺的成员官衔或官田。分治也是中央政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手段之一,对叛乱的“蛮族”进行“分而治之”,将部分少数民族部落内迁,使少数民族势力削弱。但是,少数民族频繁袭扰,朝廷对地方官管理的不当也没有过多追究,反而主张进行大兵出击,这样的方法在短时期上有一定的效果,如宋时曾将“抚水蛮”部落迁入汉地者百余人,改州县名以示归顺。针对当地少数民族的去镇压反叛,宋廷也会使用“以夷制夷”的办法。由于部分官员与周边少数民族关系的处理方法失当,使其得不到应有的奖赏,也会反叛朝廷,以致安化蛮等各部数次寇边不止。

虽然宋前期朝廷主要用“安边弭兵”政策来治理岭南地区边陲各族,但若边防形势有所变化,或地方官员因邀功胡为而引发少数民族内乱或叛乱等情形下,朝廷也会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宋朝真宗、仁宗时,西北边疆与南部边境接连发生武力冲突,官员陆续提出出击西夏和交趾的主张[9],宋廷处理边境问题相对较为慎重,如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秋七月,时值南丹州、交州内部发生叛乱,以及宜州“抚水蛮”的内附于宋,鉴于此状缘海安抚使邵华主张开边进取,向宋真宗进呈了邕州与交州水路图及宜州图经,而真宗“示以辅臣曰:‘交州瘴疠,宜州险绝,祖宗开疆广大,当谨守而已,不必劳费兵力,贪无用之土地。如封略之内有叛乱者,则须为民除害尔。’”[9]1413从中看出真宗对拓边之举的慎重,不愿浪费兵力在‘无用’之地上,因此没有批准邵华的请求,而是继续实行前策来管理西南边陲蛮族部落。

三、宋仁宗时苏绅的平定安化蛮之策

苏绅(990-1046),原名庆民,字仪甫,北宋泉州同安人(今厦门同安区),历任宜州推官、大理寺丞,累官至礼部郎中。他博学多才,锐意进取,强邦靖夷,持政廉洁,勤勉之家。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正月,并州、代州发生大地震,又因春天而春雷阵阵,仁宗见灾异屡现,下诏求直言。苏绅上书极言时事,他在奏疏的最后指出朝廷应该考虑:现在朝廷号令,是不是有不一致的地方;普通官员是不是有逾越法度,欺凌上级的;国家刑罚赏赐是不是有随意施加给下面人的,底层人是不是有打算僭越皇上的。如果不考虑这些,虽然祈祷于大小神祇,实在不是上帝意旨。苏绅借此向朝廷发出警示,要求检查政府的社会工作,此建议具有一定的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为此后的仁宗采纳他的平定安化蛮之策做了铺垫。

仁宗时期,由于西南和西北边患不断,有些大臣指出现有安抚政策的弊端,进而主张主动出击、积极拓边,其中以大臣苏绅的奏疏《经制安化叛蛮奏》最具代表性。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安化蛮率众寇宜州,大败官军,杀钤辖②钤辖:宋代武官名,官高资深的称都钤辖,钤辖使和副都钤辖,官低资浅的称钤辖和副钤辖.张怀志等六人。针对安化蛮率众反叛,时任三司盐铁判官的苏绅因曾任宜州推官,对安化蛮的生存环境、文化特点有透彻了解,他上疏《经制安化叛蛮奏》,主张出兵讨伐安化蛮,内容如下:

“国家比以西北二边为意,而鲜复留意南方,故有今日之患,诚不可不虑也。臣顷从事宜州,粗知蛮本末。安化地幅员数百里,持兵之众,不过三四千人。然而敢肆侵扰,非特恃其险绝,亦由往者守将失计,而国家姑息之太过也。向闻宜州吏民言,祥符中,蛮人骚动,朝廷兴兵讨伐。是时,唯安抚都监马玉勒兵深入,多杀所获。知桂州曹克明害其功,累移文止之,故玉志不得逞。蛮人畏服其名,至今言者犹惜之。使当时领兵者皆如玉,则蛮当殄灭,无今日之患矣。至使乘隙蹂边,屠杀将吏,其损国威,无甚于此。朝廷倘不以此时加兵,则无以创艾将来,而震叠荒裔。彼六臣者,虽不善为驭,自致丧败,然衔冤负耻,当有以刷除。

臣观蛮情,所恃者地形险厄,据高临下,大军难以并进。然其壤土硗确,资蓄虚乏,刀耕火种,以为餱粮。其势可以缓图,不可以速取,可以计覆,不可以力争。今广东西教阅忠敢、澄海,湖南北雄武等军,皆贯涉险阻,又所习兵器与蛮人略同,请速发诣宜州策应,而以他兵代之。仍命转运使备数年军食,方秋冬之交,岚气已息,进军据其出路,转粟补卒,为旷日持久之计。伺得便利,即图深入,可以清荡巢穴,杜绝蹊径。纵使奔迸林莽,亦且坏其室庐,焚其积累,使进无钞略之获,退无攻守之备。然后谕以国恩,许以送款,而徙之内郡,收其土地,募民耕种,异时足以拓外为屏蔽也。仍诏旁近诸蛮,谕以朝廷讨叛之意,毋得相为声援;如获首级,即优赏金帛。计若此出,则不越一年,逆寇必就殄灭。况广西溪峒、荆湖、川峡蛮落甚多,大抵好为骚动,因此一役,必皆震詟,可保数十年无俶扰之虞矣。”[9]2883-2884

从以上史料可知,苏绅指明朝廷在“重北轻南”政策的影响下,“鲜复留意南方”,广西地区的军事守备力量严重不足,加上地方官员懦弱无能,守将失计,未能处理好与安化蛮人之间的关系,朝廷一味姑息奉行“羁縻”之策,所以才有“安化蛮”之侵扰频繁发生。苏绅提出以下征讨之策:缓图,计灭,不可力争;“加兵”征调广东西教阅忠敢澄海、湖南北雄武等军队,増加防守力量;储备军粮,做旷日持久之计;扼制其出路;招安边民内迁;分而治之,勿以各蛮族相互支持;对获首级者优赏金帛;此法不仅可平定安化蛮、安定宜州,还有着震慑广西其他溪峒、荆湖和川峡等地区的少数民族的作用。史料中的“上嘉纳之”就能看出,宋仁宗非常满意苏绅的奏议。后派冯绅己守桂州经制之,蛮遂平。可知王朝策略在边疆形势及官员们推动下也需要做出积极调整。

唐宋时期,朝廷在西南民族地区推行羁縻政策,也会采取“以夷制夷”之策。但因数次叛乱侵扰,宋朝对宜州地区的军事控制经历的变化,可以仁宗皇帝为界限,分为仁宗前的薄弱期、仁宗在位的强化期。仁宗继位后,对西南边人的治理由姑息“羁縻”逐渐改为以武力讨伐镇压为主,用以消弭少数民族地区发生的叛乱。苏绅在安化蛮乱时呈奏的《经制安化叛蛮奏》,无疑是符合当时实际要求的有效方策,很好地加强了西南地方州县的治理与军事防御能力,在一段时间内极大地缓解了宋的西南地区边乱固疾。

四、结语

羁縻政策和以夷制夷是有效治理民族地区的可行之策。但是若针对数次寇边的安化蛮乱,苏绅的上疏中所提及的镇压方法更为符合当时的现状,抚平安化蛮乱,不仅保障了西南边陲稳定,也使此次平叛成为北宋对广西边疆军事控制由薄弱至加强的分水岭。

参考文献:

[1][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卷一百零九[M].北京:中华书局,2005:4922.

[2][后晋]刘昫.旧唐书.卷四十一.地理志四[M].北京:中华书局,1975:1751-1752.

[3][清]吴任臣.十国春秋:卷五十九.南汉二·中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 2010:857.

[4][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九十五.蛮夷三[M].北京:中华书局,1975:14204.

[5]周振鹤.李昌宪.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宋西夏卷[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155.

[6]汤佩津.北宋真宗、仁宗时期对交趾的政策[J].中国历史学会集刊,2006(38),75-118.

[7]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蕃夷五之五[M].北京:中华书局,1957:7769.

[8][宋]李焘.续资治通鉴:卷六十三.真宗·景德三年[M].北京:中华书局,2004.

[9]方震华.从和戎到拓边—北宋中期对外政策的转折[J].新史学,2013,24(2),35-69.

猜你喜欢

宜州朝廷
三国鼎立之黄巾大起义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宾阳县召开生源地助学贷款及大学新生资助工作会议河池宜州与浙江大学开展校地合作
广西宜州中药街药用植物调查及资源保护探讨
生态长寿地之印象·宜州(风物篇)
生态长寿地之印象·宜州(人文篇)
高考文言文阅读的应对策略
浅谈宜州彩调的社会作用*
关注的重点
黄庭坚谪贬宜州期间交游研究——以黄庭坚著述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