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热点素材

2018-04-11

作文周刊·高二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村落高考作文马拉松

传统村落

需要更多保护

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村落蓝皮书:中国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报告(2017)》提出,我国传统村落保护近年虽然取得很大成绩,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由于各种原因而毁坏的村落不胜枚举。提起传统村落,有人称之为“记得住的乡愁”,也有人说它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基因与血脉,“反映一定历史时空的社会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发展状况,承载着珍贵的历史记忆、民族及地域文化信息”。虽然现代城市生活给人们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但倘若任由传统村落“在历史进程中自然消亡”,恐怕后人仅凭“脑补”是无法理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景象。如今越来越多的力量正逐渐加入到传统村落的保护中来。但面对“十几年少了90多万个自然村”这样的严峻形势,保护传统村落更需要国家行动。

(《南方日报》2017年12月12日)

素材解读

城镇化发展趋势不可阻挡,但传统村落的保护也不能忽略,二者并不矛盾。如今,怎样解决保护和开发之间的矛盾,避免出现“建设性破坏”,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保护传统村落,亦是传承民族文化,回归历史原貌。

适用话题

文化 传承 保护 历史

“故宫跑”

为何频频出现

不久前,中国美术馆的一个展览火了。这个名叫“美在新时代”的展览,展出了包括齐白石、傅抱石、李可染等中国名家大师的画作,可谓拿出了中国美术馆压箱底的作品。由于参观人数众多,等候入馆参观的队伍从美术馆门前的五四大街经路口向北,一直排到美术馆东街的三联书店对面。人们惊呼:中国美术馆直追“故宫跑”。从博物馆到美术馆、从一个展览到一种文化现象,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优秀艺术作品的热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渴慕。另一方面,“故宫跑”的频频出现,也反映了文化供应,尤其是优质文化资源供应的不足。从这个角度讲,文化资源也需要“供给侧”改革。减少粗放型、同质化文化产品和展览,推出中高端个性化产品和展览,精心设计和策划,调整内部结构,培育新型文化业态。

(《人民日报》2017年12月7日)

素材解读

“故宫跑”反映的是人们对文化艺术的追随和崇拜,也折射出“高端文化”的吸引力。如今,科技的进步,给博物馆、美术馆的发展带来了新契机,而文博领域也要推出更多优秀作品,来激活人们的视觉神经,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引领审美情趣。

适用话题

艺术 品味 文化 追求

“阅读马拉松”能品出书籍美味吗

不久前,上海图书馆开展了一项非常独特的阅读活动——“上图杯2017上海阅读马拉松秋季赛”。1200名参赛者参加,展开了一场安静的较量。展方要求参加比赛的读者在6个小时之内读完一本约有20万字的书。如何检验阅读是不是完成?他们出了一大批涉及书籍内容的考题,还让写出读后感。

即使将全部的考题都做对了,也不能就得出“全部阅读完了”的结果。喜欢读书的人,都能看出书中的重点是什么。这就犹如驾照考试,老师会给划重点,成绩虽然不错,但是未必就通读了考试书籍,成绩之所以好,是因為掌握了考试的重点。“阅读马拉松”也是如此,知道重点的读者,即使没有读完全书,也能考出好成绩。而对于读后感来说,更不可能检验“是不是阅读了全书”,看了内容简介就能写出200字的读后感。最为关键的是,“阅读马拉松”不是健康的、科学的阅读模式。

(《人民日报》2017年12月8日)

素材解读

读书需要惬意的心情,需要一边阅读一边思考,恰如吃饭一样,要细嚼慢咽才能品出滋味。很显然,“阅读马拉松”存在很多弊端,一是求速度不求深度,二是检验方式也不科学。倡导读书是对的,但倡导阅读不可急功近利,不能火急火燎,要慢下来,真正地读进去。

适用话题

阅读 方法 形式 务实

知识付费欲速则不达

由物质商品到知识商品,由享受网上免费内容到心甘情愿为知识“埋单”,这种发展趋势体现出社会的进步,折射出人们文化消费层次的日益提升。比如,樊登读书会APP付费阅读平台,以文字解读和音视频讲解的形式,帮助读书效率低的人读书,以每年吸收50本书的精华内容为卖点。它们追求的都是“为读者提供最省时间的高效知识服务”。殊不知,如此“高效率”的背后极易助长一些人急功近利的心理,寄希望于少花时间、多走捷径,实现自我知识储备。如果读者只是把精力用于接受这些付费平台传递的“浓缩精华”,一味地跟着主持人的讲解走,那么,一年下来即便“读”了数十本书,终究不过是人云亦云,吃的是别人嚼过的馍,无法全面把握书籍内容,更不用提真正领悟书中神韵。

(《中国艺术报》2017年12月19日)

素材解读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我们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付费使知识变得更直接、更集中,也更省力,但也存在弊端。花钱能够买到学习内容,却买不来深入、系统的认知过程。很多人做事求快,但对知识的学习则急不得,更偷懒不得。

适用话题

知识 捷径 方法 规律

机器人也要写高考作文

据报道,作家张一一报名2018年全国高考,这将是他第八次参加高考。这次,他将遭遇一位“强大”的对手——机器人。四川成都高新区一家企业表示,他们研制的机器人将挑战张一一这位“中国著名考生”。

在“阿尔法围棋”击败李世石、柯洁等围棋高手后,质疑机器计算能力的声音明显减弱了。2017年高考,机器人AI-MATHS在总分150分的数学卷中拿了134分,也没有让人惊讶。机器人能写高考作文却值得我们思考。尽管“文体不限”,但因为长期以来考生与阅卷者的磨合,高考作文演变成一种独特的“文体”。短短千字的篇幅,作者要完成作文的破题、延展、升华,并要在极短时间内获得阅卷者的认可,不啻为“螺蛳壳里做道场”。因此,高考作文在很多人眼里拥有固定的范式,这或许是机器人能够尝试写作出一篇高考作文的原因。

(《光明日报》2017年12月19日)

素材解读

随着时代发展,智能化越来越不可小觑。然而,机器人真的能取代人吗?这次,机器人要挑战写高考作文。大家都知道,高考作文有别于文学创作,它倡导考生写出“真情实感”,而机器难以达到这个要求。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人工智能的发展潜力,它已成为某些领域的领航者。

适用话题

高考 智能 挑战 竞争

猜你喜欢

村落高考作文马拉松
冰上马拉松
被高考作文概括的年轻人
高考作文没有统一标准
学习是一场马拉松
油画《村落》
引发海啸(下)
高考作文常见错别字大全
一起来跑马拉松
高考作文“踮起脚尖”升格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