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2018-04-11
(建湖县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 盐城 224700)
高危药品通常是指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并易危害人体的药品,包括高浓度电解质、肌肉松弛剂及细胞毒化药品等[1]。目前各医疗单位对高危药品尚无统一的管理体系与模式,在管理与使用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临床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总结医院药剂科高危药品管理工作中的探索与实践,汇报如下。
1 高危药品管理方法
1.1 确定制度与管理流程 药剂科首先确定医院的高危药物目录,制定相应管理制度,规范详细防范措施,明确药剂科、临床、护理等各科室责任人,进行全方位管理。在科室醒目位置上张贴流程图,时刻提醒、警示。在医院用药软件系统中输入高危药品标识和级别,医师开具处方、药师调配发药、护士执行医嘱时发挥警示作用。同时药剂科应积极参与医院的高危药品管理小组,负责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的制定,并协助医院相关职能部门定期对全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医疗质量管理考核,促进安全合理用药。
1.2 标识管理 药剂科统一做好全院高危药品标识管理,药房各部门对高危药品实行专人负责,设置专门的存放药架和药柜来摆放高危药品,比如本院高危药品固定采用黄色为底色,边框用红色,非高危药品标识采用绿色字和边框,标签内容包括药品中英文规范名称和药品规格[2]。对于发往病区的高危药品同样贴上明显标识,使用中的高危药品确保标识清楚明显、醒目,药品种类、名称、剂量、配制方法、加药时间、加药人及双人核对签名等内容齐全,便于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同时督促临床各科室与护理部做好高危药品的标识管理工作。警示性提示牌的设置,不仅能够促进药品分类管理规范化,避免了混放、乱放,还有助于增强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规避风险的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确保用药安全。
1.3 实施分级管理模式 将高危药品实行分级管理可以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益。通常分为ABC三级,A级是高危药品管理的最高级别,常是用药频次高、起效快、安全值范围较窄的注射剂,必须重点管理和监护。对于药剂科来说,除了专用药柜或专区贮存,药品储存处有明显专用标识外,还应设置A级高危药品专用发药和取药窗口。选择经验丰富,专业水平高,责任心强的药师负责窗口,取药、发药及用药交代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执行,防止调配差错和不合理用药事件发生[3]。这样才能真正在实际工作中突出管理重点,管理好高危药品。
1.4 不断维护与持续改进 药剂科调配发放高危药品除了双人复核外,对其适应症也需作充分安全性论证,当有确切适应症时才能使用。为此,药剂科临床药师需与临床医护人员及时沟通,加强高危险药品的不良反应监测,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此外,按照制度对高危药品目录定期检查,对新引进的高危药品,要求使用的临床科室申报时必须填写使用安全范围和剂量,防范不良事件发生,同时对于医院新购置的高危药品,必须加强信息警示与沟通,及时准确的将药品信息通过信息系统等告知临床,提高高危药品的知晓率,做好药品维护与持续改进工作,为安全用药提供必要的保障。
1.5 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沟通 高危药品相关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当高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具备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除了定期组织培训外,药剂科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比如编写高危药品相关知识手册,发放给管理人员,让其熟记管理和使用高危药品的要点;不定时的开展交流会,加强与临床科室的沟通,让医务人员总结近期高危药品的管理工作和分享个人经验,从而全而提高医疗机构内相关人员,特别是临床医师的高危药品管理意识[4]。
2 总结
药剂科作为医疗机构中药品供给、调制、处方审核的重要工作部门,其参与到高危药品的相关工作项
目繁多,是高危药品监管的主要部门。所以,确定高危药品相关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做好标识管理工作,实施分级管理模式,加强临床沟通并做好持续改进,同时注重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与沟通,避免因高危药品引起临床不良事件发生,以提高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水平,把用药风险降到最低,为临床治疗提供安全药品。
[1]葛慷艳,蒋鸽. 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全分析[J].《医院管理论坛》,2016,33(2):59-61.
[2] 李桂香. 探讨药师在医疗机构内高危药品管理的作用和具体方法[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8):161-163.
[3] 阮奕娟,徐飞翠.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制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J].《海峡药学》,2016,28(10):290-291.
[4] 江亮,杨杰,林小小. 医院高危药品管理模式探讨[J].《药品评价》,2014,11(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