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炎年轻患者临床心理特点及护理对策

2018-04-11成秀华

当代临床医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心理特点肝炎心理

成秀华

(建湖县人民医院护理部 江苏 盐城 224700)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较为常见的临床传染病,具有传播途径复杂、传染性强、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所以肝炎患者通常是一类较为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年轻患者,常表现出多种负面心理,使患者不能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从而导致病情恶化。而随着以患者为中心医学模式的发展,护理工作已从单纯对患者疾病和生活的护理,扩展为全面照顾和满足护理对象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需要[1]。本文就本院收治的肝炎年轻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进行总结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本院感染科收治的确诊为肝炎的年轻患者124例,年龄19岁~36岁,平均年龄28岁,男性86例,女性38例,其中甲型肝炎27例,乙型肝炎97例。

1.2 患者临床特点分型 通过临床观察、分析,对124例年轻肝炎患者的心理状态分为3种类型(1)焦虑、担忧型63例,占51.8%;(2)孤独、自卑型32例,占25.8%;(3)苦闷、悲观型29例,占23.4%。

2 临床心理特点分析

2.1 焦虑、担忧型 年轻患者通常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了解一些医疗常识,比较容易对疾病的性质和预后产生期待性焦虑,再加上既往身体相对健康,精力较为旺盛,思想也很活跃,有的患者甚至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一旦体检或被告之患有肝炎,会产生明显的焦虑与担忧。

2.2 孤独、自卑型 肝炎治疗病程相对较长,住院治疗又会导致患者会产生一种孤独、寂寞的感受,反复多次的住院以及担心亲属、同事等都怕因接触传染而与之疏远,特别容易产生孤独与自卑。

2.3 苦闷、悲观型 部分年轻肝炎患者认为自己得的病不好治,容易心灰意冷,消极对待。一些家庭经济相对拮据的患者更容易思想负担比较沉重,感到悲观、失望。

3 护理对策

3.1 心理干预要注重分型 应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特点,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对于焦虑、担忧型的患者,责任护士要选择非治疗时间与患者进行交谈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用通俗易懂地语言向患者介绍有关肝炎的发生、发展及其自然转归的过程,讲解焦虑对疾病的危害性,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治疗的帮助等,劝说患者克服自己对疾病的焦虑或担忧心理[2]。对于孤独、自卑型的患者,要经常安慰病人并维护病人的自尊心,向患者讲解肝炎的发病原因,治疗及患病后的注意事项,与患者讲明了肝炎并不可怕,只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正规治疗是能够好转的。对于苦闷、悲观型的患者,尽量了解其苦闷源泉,这类患者大多数为农民或工人,护理上不能以貌取人,更要表现高尚的医疗道德和高度诚恳热情的服务态度。对患者更要体贴入微,动员一切可利用的人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到病床前问寒问暖,基础护理应超过一般患者的热情与周到。

3.2 语言干预要注重技巧 住院期间肝炎患者会与护士有较多的接触机会,通过恰当的语言沟通,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疾病,避免不必要的负面心理,所以语言干预要充分运用技巧与方法,在交流的内容上注意寻找愉快的话题,在从早上看到患者问一声好或者在技术操作时向患者解释交流,积极询问患者感觉,操作结束后的交待等,采取开放式谈话,对那些依赖性较强患者,开导其提高战胜疾病的主观能性,指导患者做力所能及的活动,消除紧张情绪,必要时护士要充当听众帮助患者排解心中的苦闷[3]。同时要重视患者的反馈信息,第一时间反馈患者的需求,建立信赖度,让患者愿意多与护士交流。

3.3 行为干预要注重细节 护理上还可以主动实施行为干预,主动给与患者生活上的帮助,简单的如帮其打饭、打水、整理用物、督促护工洗脚剪指甲等,输液换药时经常主动对患者抱以微笑,同时注意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动员家属多给患者关爱,在保证患者充分休息的前提下,适当为患者提供其感兴趣的文化娱乐活动,如下棋、打扑克、看电视等,让病人感受到轻松

愉快,减轻压抑感。对于患者的疑问心理,除了积极讲解肝炎治愈的经验,在同病房的病友出院时可以请其介绍病愈出院事例,采取行为暗示疗法,消除疑虑,增强信心[4]。此外定期邀请资深肝病专家开展肝炎相关知识讲座,向患者及家属发放健康教育宣传单,设置咨询提问环节,为患者解答各类疑惑问题。总之利用细节上的行为干预护理将肝炎患者的负面心理转化为积极战胜疾病的行为。

4 讨论

总之,年轻患者相对自尊心较强,担负着学习、工作、家庭的重任,患者的心理状态对肝病的恢复有着一定的影响。护理人员要针对不同心理状态做耐心可信的解释和护理工作,同时要注意语言干预的技巧,注重行为干预的细节,积极消除临床上常见的有碍于健康,不利于治疗的负面心理因素,使患者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下接受住院治疗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可使肝病的病程缩短,早日康复。

[1]徐桂兰. 新型护理管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做法与体会[J],《中国卫生产业》,2016,22(60):178-180.

[2] 陈丽慧,周美芳,吴桂香,等. 个体化心理干预对重型肝炎患者疗效的研究[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5,42(4):99-102.

[3] 刘红,甘文艳.心理护理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焦虑与抑郁情绪的影响研究[J],《中国社区医生》,2016,32(32):137-138.

[4] 刘结玲. 心理行为干预对再次住院肝炎患者不良心理影响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6):2531-2532.

猜你喜欢

心理特点肝炎心理
看见具体的自己
《世界肝炎日》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世界肝炎日
掌握学生心理特点 有效开展写字教学
心理感受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战胜肝炎,沿需努力
关注肝炎 认识肝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