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修辞学的多元阐释”国际研讨会暨第八届望道修辞学论坛述评
2018-04-11储丹丹
储丹丹 王 心
(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 200433)
2017年11月18、19日由复旦大学中文系和《当代修辞学》编辑部主办的“当代修辞学的多元阐释”国际研讨会暨第八届望道修辞学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会议开幕式由复旦大学中文系祝克懿教授主持。复旦大学中文系系主任陈引驰教授、复旦大学出版社王卫东总编致开幕辞。本次会议以高端论坛模式,邀请了海内外语言学及相关学科的著名学者作专题报告。
出席本次会议并作大会报告的学者包括:陆俭明(北京大学)、蒋严(英国伦敦大学)、刘大为(复旦大学)、杨乃乔(复旦大学)、谭学纯(福建师范大学)、祝克懿(复旦大学)、胡范铸(华东师范大学)、辛斌(南京师范大学)、田海龙(天津外国语大学)、王文斌(北京外国语大学)、霍四通(复旦大学)、曾毅平(暨南大学)、毛履鸣(美国迈阿密大学)、王振华(上海交通大学)、蒋勇(复旦大学)、徐赳赳(中国社会科学院)、张德禄(同济大学)、顾曰国(中国社会科学院)、陈光磊(复旦大学)、宗廷虎(复旦大学)。这些学者研究领域虽各有不同,但在各自的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学术影响和突出的学术贡献。通过本次会议的“集结号”,学者们汇聚一堂,从不同的语言学科背景出发,对当代修辞学所关注的前沿问题表述了精深的见解,对许多新的、富于启迪的修辞现象,进行了多元的理论阐释。会议包括一个主旨报告、六组专题报告和一个纪念专题;内容涉及语言哲学、语篇研究、语体分析、语义分析、信息结构、话语分析、符号分析、多模态研究、修辞学史、比较修辞学等多个领域的前沿论题。学者们报告的宏富内容以及互动环节的精彩点评仅撷取一二,呈现如下:
陆俭明首先作了“再说语言信息结构理论——兼评‘信息包装’”的主旨报告。报告从四个方面阐释了进行“语言信息结构”研究的必要性:第一,它是语法研究与教学的实际需要;第二,是传递信息的需要;第三,是对语言进行再认识的结果;第四,可以为汉语语法研究提供新的视角。最后陆俭明还讨论了句子信息结构理论提出的“信息包装”概念,认为信息结构本身包含句子信息结构和篇章信息结构,“信息包装”的提法容易造成误解。
第一组专题报告的中心议题为语义研究与语体研究。
蒋严的报告“语义待定性及其分析手段:修辞和语法中的语义本体问题探索”围绕是否可以从句子层面得出语义真值这一问题讨论了语义待定性问题。“语义待定性”是指一些语义结构从句子本身无法确定其意义的现象。语义待定性的存在揭示了真值语义学赖以立论的语义真值并非是绝对的。“广义的语义待定性”指语言的内容有待确定;“狭义的语义待定性”不是一种句法的省略,而只是一种语义上的缺省。缺失的语义是一种参照项,从语言事实的角度,可以根据参照项把本来不存在的内容通过语法手段作出补充,从而把这个语言哲学角度的讨论还原成一种语法修辞角度的讨论。互动环节顾曰国提出:待定性的问题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观察讨论的,对于交际双方而言则不存在语义的缺失。蒋严认为待定性问题讨论的主要焦点是:就句子意义本身来说,它是不完整的,虽然我们知道怎样去补充。
刘大为的“作为语体变量的情景现场与现场描述语篇中的视点引导结构”从语体变量的理论设想出发,讨论了现场描述语体的两个显著特征,并认为这两个特征正是作为语体变量的情景现场所要求的言语交互性和当下感知性所造成的。报告借鉴了认知语言学的视点理论,对视点引导结构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对后一特征“依靠指示引入描述对象的机制”则在指示与指称对比的基础上展开了讨论。
第二组专题报告的中心议题为“语言哲学研究、语篇研究”。
杨乃乔的“思、言、字与形而上学的等级序列——论语音中心主义与德里达解构策略的语言学意义”报告分别从拉丁文和希腊文的词源来追溯逻各斯与理性、思、言之间的渊源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西方拼音文字的等级序列。并进一步指出:“言”使意义或思在场,书写则使声音或“言”在场。在西方拼音文字中,文字是声音的记录。而在汉语中汉字是书写,使意义或思在场。汉字介入思维,而拼音文字不介入思维,文字与意义中间还隔着一个声音。讨论环节王文斌提到德里达在《论文字学》中说到“语言保持差异,差异保持语言”,到底是指文字和语言的差异还是别的差异?杨乃乔举例作答:德里达特意改变法语中的“差异”一词“différence”中的第二个“e”生造出一个与“différence”完全同音的单词“différance”来表示“延异”,通过书面改写的操作使书写脱离了语音和意义的控制,这样文字就从西方拼音文字的等级序列中解放了出来。
谭学纯在“学术文本读写转换之二:碎片信息管理及再叙述”中提出以作者身份操作的学术叙述,其实是同一研究主体以读者身份在文献互文性场域读取某一类有关联度的学术信息碎片,是据此完成读写转换的再叙述。读写转换过程中研究主体对学术信息碎片的不同管理,决定了再叙述的不同层次。讨论环节刘大为提出“碎片化信息如何定义”的问题,认为如果没有特定目标,那信息就是信息本身,没有碎片化和不碎片化之分。谭学纯则认为,研究主体获取到的信息之所以称之为“碎片化”的,因其必须重新进入一种大结构,重建一种意义秩序。
祝克懿的报告“语录体语篇生成的互文路径”以典型的语录体语篇“诸子语录”“禅宗语录”“宋儒语录”“毛主席语录”为考察对象梳理了语录体的文体流变过程。报告认为关于语录体的研究比较普遍的是将语录体默认为语篇,而讨论问题的前提是模糊的,关于”语录体语篇”内涵意义的规定性也是不清晰的。报告明确了语录体语篇的界定问题,以此为基础,从文体互文、语体互文、语篇互文的角度分析了古今语录体语篇生成的外部条件和内在理据性。辛斌认为汉语语录在翻译时可对译为三个词:一是Quotations;一是Ana;一是Recorded Utterance。这里讨论的语录当属第三种。祝克懿认为“记录”“摘录”为古今语录体语篇生成最为重要的两种互文路径。
第三组报告的中心议题为“批评话语分析”。
胡范铸的“‘底线性舆情’应对中的‘事件义素分析’:兼论国家话语生态研究的意涵”围绕“舆情管理,如何从化解危机到化危为机”展开讨论,报告认为:平息舆情,化解危机只是处理舆情的第一步,更高目标应是将每一次危机都看作构建社会共识的机会。讨论环节顾曰国认为社会除了“断裂”之外还有“社会有序性和稳定性”,“断裂”应是基于后者的。胡范铸认为有断裂的前提是有常态。研究者应将关注点放在具有影响力的事件上,通过事件不断构建新的常态。
辛斌的“南海仲裁案‘裁决’书的批评性互文分析”从互文性和再语境化的角度分析南海仲裁案“裁决”书在援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中菲政府文件上的一些谬误,并从再表征(re-represent)、言语表征的角度着重分析“裁决”书是如何通过删除、置换和添加等转换方式来再语境化他人话语的。报告认为根据“再语境化”理论,把特定词语、观点或者事实再语境化涉及语义随不同语境的改变,因语境变了解读同一话语的方式和依赖的互文本也会发生变化。
田海龙的“修辞学与批评话语分析的超学科对话”介绍了“超学科”概念,围绕批评话语分析和修辞学之间超学科的关系展开讨论。报告认为,新修辞学有关修辞与认识的论述在理论上对于批评话语分析具有启发性。讨论环节祝克懿提出:报告中“跨学科”“超学科”术语并举,二者是翻译出现的差异还是不同的概念?前者已为学界普遍接受,启用后者,区别意义为何?陆俭明则从其不同的功能作用来予以区分:“跨学科”是要去吸收别的学科的思想,“超学科”则是要把两个学科的东西加以融合,创造出一种新的思想。
第四组的报告围绕“汉语本体研究和应用研究”中心议题展开。
王文斌的“从独语句的存在看汉语的空间性特质”从英汉造词和文字编码上的差异切入,指出英语偏重动词,汉语偏重名词。偏重动词的实质是偏重时间,偏重名词的实质是偏重空间,并进一步说明操汉语的人和操英语的人思维模式有所不同。在此基础上,他详细考察了独语句的句首、句中和句末位置并明确指出独语句不是省略的结果,而是汉语空间性特征的一种句法表达。讨论环节毛履鸣指出,英语中也存在类似汉语的独语句现象。
霍四通的“一本修辞著作的中国传奇——中国现代修辞学史研究的新发现”以“中国现代修辞学到底从何开端”为论题切入点,用详实的历史材料证明了中国现代修辞学史的起点不是1905年问世的汤振常的《修词学教科书》和龙伯纯的《文字发凡·修辞卷》,而是日本泽田诚武1904年在《北洋学报》发表的《演说美辞法》。讨论环节毛履鸣、顾曰国指出,当时的翻译有的是直译,有的有创新,即翻译的再语境化。译者会随手添加和补充自己的理解来丰富译作。
曾毅平的“论领域变体性质的职场汉语教学”中提出“职场汉语”概念。他认为,职场汉语本质上是通用汉语的职业领域变体,其教学以修辞学题旨情境论、语体论、领域语言论为基础理论,属涉华职业教育范畴。教学目的是服务于雇主职场汉语交际需要,教学内容以实用为原则,教学模式具“短平快”的特点。讨论环节,学者们就职场汉语如何具体操作以及如何结合新媒体如手机APP客户端让职场汉语需求者更好地学习和习得汉语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第五组报告的中心议题为“比较修辞研究、语篇语义研究”。
毛履鸣的“比较修辞研究和跨语言主义之间的对话”重新定义了“跨语言主义”和“差异”概念。“跨语言主义”是美国修辞学新兴的理论,主张话语行为的动态性以及用语言表达话语行为二者之间所潜在的矛盾和差异。跨语言主义代表着对言语关系的新认知,这种言语关系强调对差异的开放和对语言产生动态过程中结语的语言化、语境化、再语境化创造。讨论环节王文斌引用德里达的经典论断说明语言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都是本质性的,他提出语言对比往往有第三方的基础。毛履鸣认为传统比较有第三方,这个第三方是可以用A和B比较创造出来的。事实上在比较时可以通过语言的功能作为对比点,这样就不一定要考虑第三方。
王振华的“基于语篇格律系统的判决书纹理分析”首先给“语篇”下了定义:语篇是文本或者话语生产者通过文本话语这种产品以及消费者的互动来实现的社会目的的表意体系。判决书作为一种法律语篇,是一种由竞争、冲突、顺应、合作和同化形成的社会过程。判决书的物理实现过程涉及案件的审理、控诉双方的立场、态度、建议、证据证言、适用的法律、判决的结果等。讨论环节胡范铸认为,判决书语篇作为一种回应性语篇,是一种半独立的语篇或半语篇,区别于独立语篇,如日记。
蒋勇和王志军的“等级含义论对任指词浮现极性特征的解释力” 基于英语、汉语的语言事实和关联论、博弈论,评述等级含义论对任指词浮现极性特征的解释力并做出修正,指出任指词的浮现极性特征主要是由它本身的任选义和梯级蕴涵义决定的。讨论环节,陆俭明和蒋严就任指词的汉语用例、任指词解释理论的适切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六组报告的中心议题为“修辞与语用研究”。
徐赳赳的“新媒体研究——以QQ为例”系统考察了作为新媒体的QQ聊天篇章的特征。报告从词法、句法和篇章不同层次分析聊天话语的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并探究了造成网络聊天话语特点的修辞动因和新媒体篇章的语言特征。讨论环节,陆俭明提到网络语言的时间性是研究新媒体语言的重要参考要素,网络语言发生的时间和其时社会情形对网络语言的使用有影响。
张德禄的报告“论辩、评价与思辨能力培养”认为论辩是发展思辨能力的核心。报告重点剖析了如何在外语专业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并归纳了论辩式思辨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确定实景实践、理论概念、辩论讨论、应用创新是外语教学体裁结构潜势的必要成分。
顾曰国的压轴报告“断言、知心与修辞立其诚”围绕“修辞即做人”,“修辞要存诚”修辞主题论述了“断言”与“诚”的关系。报告指出“断言”就是断言的人跟其言捆绑,“断言行为”就是把自己作为负责任的断言人跟命题捆绑在一起。一旦把这个命题说给别人,断言人就要承担道义责任,即“诚”的问题。“诚”分天之诚、社会之诚和人格之诚。人格之诚分为两种:一种是对自己诚,一种是对他人诚。社会之诚与人格之诚可能存在一定的扭曲关系。修辞立其诚,是一种理想人格之诚,是一种人生目标。讨论环节学者们提到《易经》中的“修辞立其诚”与现在的修辞立其诚中“诚”的内涵外延问题,顾曰国认为,“修辞”就是做人,做一个在社会过程中不断修正自己的人。
会议闭幕式上特设纪念专题,纪念陈望道先生逝世四十周年。陈光磊教授、宗廷虎教授分别致辞,深情缅怀了陈望道先生。陈光磊的“陈望道先生的学术精神与中国修辞学的发展取向”提出:修辞学研究要关注时代要求,认知文化责任;联结相关学科,多元研究修辞;融通古今中外,致力学术创新。宗廷虎的“陈望道先生不断创新的精神:中国修辞学的瑰宝”提出修辞学对象、修辞思想、修辞研究方法的不断拓展与创新是保持修辞学永葆青春的源泉,也是中国现代修辞学一个多世纪以来修辞研究和实践的瑰宝。确实,本次会议也是以其活跃的学术思想、创新的学术精神在向学科传统致敬!在向陈望道先生致敬!
本次会议恰逢复旦中文学科建立一百年庆典。作为“复旦百年讲坛”系列庆典活动之一,学者们以多元的研究范式从不同的维度共同探讨了当代修辞学的创新理论模式和发展路径,而富于前瞻性的理论阐释和精彩纷呈的点评为推动当代修辞学理论方法的“众声喧哗”又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