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专业会计硕士(MPAcc)培养模式的探讨
——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

2018-04-11陈宏斐邱卫林

关键词:东华会计学理工大学

陈宏斐, 邱卫林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财政部于2010年9月制定了《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到2020年,我国会计人才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培养和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富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会计人才队伍,确立我国会计人才竞争优势,建设国际一流的会计人才队伍,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会计人才基础[1]。 为了加强高层次、复合型和应用型的高端会计的培养计划,专业会计硕士应运而生。

目前,全国共有4批176个单位获准开展MPAcc教育,招生类型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形式。自2004年开展会计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以来,各培养单位累计招生3万余人[2]。东华理工大学是2014年新增培养的单位,2015年开始招收专业会计硕士,虽然起步相比其他高校晚,但是招生规模增长比较快,短短三年,在校学生达200余人。东华理工大学专业会计硕士近几年招生规模增长比较快,但是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主要结合东华理工大学实际,联系学校的专业会计硕士教育环境,分析在专业会计硕士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相关解决对策,以进一步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保障教育质量。

1 专业会计硕士教育的特点

专业会计硕士教育和会计学硕士教育相比较,存在着一些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是确定培养模式的主要影响因素。

(1)入学考试课程不同,难度不同。专业会计硕士考试课程主要是英语、管理学联考综合能力。主要以录取具备职业化素质的人才为主,初试要求偏低,复试重点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考察,尤其重点对职业背景进行考察。而会计学硕士考试课程主要是政治、英语、数学、会计学或管理学,要以录取优秀的具备科研能力的人才为主,初试要求很高,复试重点对专业课知识及理论进行考察。从考试课程来看,专业会计硕士相对容易点。

(2)课程设置不同。会计学硕士以理论为主,专业会计硕士以实践为主。会计学硕士作为学历教育,重点是基础教育、素质教育和专业教育,偏重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如财务理论、会计理论、审计理论、国际会计等会计相关知识。专业会计硕士作为职业教育,会计理论课程少,教学更多偏重于会计实务,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

(3)培养模式和方式不同。MPAcc教育,招生类型包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两种培养模式,但是会计学硕士目前只有全日制一种培养模式,学制三年。在培养方式上面,MPAcc教育以案例教学为主,研讨式教学,注重实践,而会计学硕士以理论教学为主。

2 东华理工大学MPAcc教育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2.1 优势方面分析

(1)MPAcc教育相对较长,行业优势明显。东华理工大学是2014年新增培养的单位,江西省高校MPAcc教育时间比东华理工大学长的只有江西财经大学。另外学校在地质行业、核工行业、测绘行业具备较强的学科竞争优势,在相关行业就业率比较高,来自其他高校的竞争压力较小。

(2)学生生源广。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在学校算是比较大的学院,再加上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经管系,在校学生规模4 000余人,学生报考会计专硕意愿比较强烈,从而保证了招生规模。另外,从近三年录取生源来看,省外人数逐年增多,说明学校MPAcc教育认同比较高。

(3)师资力量比较强。目前参与东华理工大学MPAcc教育培养的专业老师有29人,全部具有高级职称,其中具有博士学位17人,教师科研教学水平比较高,且教师整体年轻,富有活力。

2.2 劣势方面分析

(1)课程设置不合理。目前设置课程时没有考虑到专业会计硕士的特点,基本上照搬会计学硕士的课程[3]。专业会计硕士还有许多跨专业报考的学生,现在课程设置未能考虑这部分学生,另外课程中理论太多,且大部分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学生忙于应付课程学习,根本没有时间和机会去企业实践,没有体现出MPAcc教育的特点。

(2)教材缺乏,教学案例少。因为我国开设专业会计硕士比较晚,经验不足,相关的教材比较少,没有专门用于专业会计硕士教育的教材[4]。目前专业会计硕士教学基本上使用高级财务会计教材内容,重点仍然是讲解会计准则及相关理论,侧重于理论知识学习。另外,在教学方面使用案例教学少,教师参与案例编写少。

(3)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少,达不到预期目标。一般来说,去企业的财务部门实习是提高学生会计实践能力的最佳方式之一,但是,因为财务部门是一个单位的核心部门之一,财务数据及账务处理具有一定保密性要求,导致企业不愿意给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4)任课教师缺乏会计实践工作,水平达不到实践教学的要求。大多数教师长期从事理论教学,没有真正从事过财务管理、财务会计方面的实践工作,自身缺乏实践,从理论到理论,特别是涉及到复杂的会计业务时,只能空谈理论,不能满足对会计实务型师资和培养模式的需求。

3 会计实务导向下专业会计硕士的培养模式变革

(1)重新设置课程,开设行业特色课程。一般来说,教学课程不能自行设置,要按照全国教育指导委员会的规定设置,但是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学科优势,开设不同方向的专业选修课和特色课程[5]。如东华理工大学这所核、地行业特色鲜明的学校可以增开矿产资源经济评价、核资源经济学、核地企业投融资管理等特色课程。另外,由于社会经济环境不断在发展和变化,那么所设置课程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特别是国际财务准则及我国会计准则如果发生了变化,要相应修订教材等。

(2)增加实践教学,特别是案例教学。专业会计硕士主要培养学生如何解决复杂的会计业务问题,具有强烈的实战性。要求在教学上必须以现实的会计业务为主要讲解内容,特别是涉及到上市公司并购、合并、重组、长期投资等复杂的会计业务。这样有必要增加案例教学分量,教师在讲解企业合并、长期投资时,要以上市公司真实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基础,布置相关案例。案例教学可以采用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课前准备、查找相关资料等,然后分组讨论。

(3)聘请企业导师,实行双导师培养机制,建立校外实习机制。为真实展现会计实务操作,为增加学生实践能力,适应社会的需要,有必要在培养环节聘请企业的财务人员作为学生的副导师,聘请的副导师一般要具有高级职称,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目前学生的校内导师偏重于理论,为了增加实践机会,可以在培养环节中聘请企业导师,实行双导师培养机制。另外在教学环节上,也可以聘请大中型企业的财务人员现场为学生讲解会计业务。

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并掌握会计具体工作,可以建立校外实习机制,在理论课程学习结束之后,让学生去企业实习,作为实习生,真正融合到企业的财务工作中去。这样,一来可以通过学生实践,提高解决复杂的会计业务能力;二来可以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写作产生促进作用。

(4)注重学生课堂外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教学案例大赛,设立研究生创新基金,并予以资助。另外可以举办实务专题讲座,邀请会计事务所、大型企业、政府等单位专业人士为学生讲座。

(5)提高任课教师的会计实践能力,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目前,高校的专业会计硕士任课教师实践能力偏弱,相当一部分教师从未有过真正的会计及财务等工作经验,导致上课时,着重于理论教学。笔者建议,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学校可以派出部分任课教师去企业实习一段时间,真实掌握复杂的会计业务处理方法和技巧。

另外,教学方法和手段目前也比较缺乏,可以适当引进情景教学,把真实的会计业务搬到课堂,将相关理论知识融合案例,提高学生分析能力,掌握复杂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

高校培养的专业会计硕士要注重会计实务处理的培养,以企业的会计实务需求为基础,改革专业会计硕士的培养模式,增加学生实践能力,引进企业导师制,提高任课教师的实践能力,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会计实践能力,达到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会计人才的目的。

[1] 熊玮,赖敏.财会类大学生首次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及提升路径——以东华理工大学财会专业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4):410-413.

[2] 宋建波,王化成. 开展会计硕士(MPAcc)教育质量认证的研究 [J].会计研究,2012(10):11-20.

[3] 毛敏,吴楠 .会计专业硕士MPAcc的创新性研究——基于南京财经大学的案例思考[J].研究与探讨,2015(12):141-143.

[4] 丁红燕,刘广生. 全日制会计硕士(MPAcc)实践教学研究. [J]. 中国成人教育工作,2015(18):178-180.

[5] 涂娟 .三峡大学会计专业硕士(MPAcc)培养模式的探讨[J].三峡大学学报,2015(12):62-64.

猜你喜欢

东华会计学理工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相同的“手” 不同的义
昆明理工大学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昆明理工大学
浙江理工大学
2016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湖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李东华,亲手打造幸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