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就业市场需求的“三层次”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以东华理工大学《城乡规划图件制作与处理》课程为例
2018-06-19叶长盛李志文
曹 幸, 叶长盛, 李志文, 孙 丽, 昌 毅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城乡规划学是以城乡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居环境为研究对象,以城乡土地利用和物质空间规划为学科核心,以培养适应城乡规划专业的技术和管理人才为目标的一门学科。根据《城乡规划一级学科设置说明》中所述:本科生的培养目标是为政府管理部门、规划设计机构、建设与开发企业培养从事城乡规划与设计的专业技术人才。但由于受专业基础、学时、依托平台等因素的影响,在具体课程教学内容方面并未随时代和就业市场的需求进行变化和更新,这也是导致城乡规划本科生就业受阻的原因之一,故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是城乡规划专业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本文结合就业市场需求,提出由浅至深的课程体系,由低年级贯穿至高年级的课程体系和由课外返补至课内的教学形式的“三层次”实践教学改革思路[1]。
1 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就业情况分析
近几年城市化进程迅速,我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关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问题,从城市到乡村都在经历大规模的开发建设,这为城乡规划专业学生提供了相对较广的就业机会。这两年城乡规划专业本科生就业率相对前几年有所增长,但其增长的就业率背后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多高校只是片面追求就业率,而欠考虑就业去向是否符合专业培养目标。据相关数据显示,由于近年我国研究生大幅扩招,使得该专业本科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的人数逐年增长;由于本科生就业大环境欠佳,选择考公务员的人数也有所增加;就业去向主要是企事业单位、中小学教学单位、私营规划设计公司、科研设计单位等。由此可见,本科生毕业后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的比例相对较低,这反映的是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的泛而不精和培养目标的不明确性[2,3]。
城乡规划专业目前传统的“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造成了该专业的课程“看上去很全”。该专业主体课程细而全,但交叉性课程、分流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机制并不成熟,这样的课程设置压制了学生的创造性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由于多数院校该专业的课程设置理论课课时居多且受到总学时的限制,实践教学环节显得尤为不足,存在课程泛而不精、认知性实践课程多于生产性实践课程的现象。这导致大部分本科生毕业后实践动手能力较弱,不能适应就业市场对该专业人才的要求。因此,增加实践课程课时量,并且注重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4-6]。
2 《城乡规划图件制作与处理》实践课程教学问题分析
2.1 教学软件的选择问题
当传统手工制图被计算机辅助绘图软件所取代后,功能多样效果各异的制图软件层出不穷,并且软件更迭换代速度迅速。十几年前AutoCAD软件也许就能满足设计工作者的大部分工作需求,但随着软件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于图件效果精美度和速度的追求提高,比AutoCAD软件更便捷且效果更佳的软件越来越多。比如在三维制图效果方面更逼真的3Dmax软件;专门针对城乡规划图纸特性开发的湘源城规系列软件;在图件处理方面功能强大的Photoshop等。目前市面上由国内外不同软件公司开发的相关软件多达几十种之多,因此在该课程教学软件的选择上就略显复杂。
以东华理工大学城乡规划系为例,在本科二年级开设的《城乡规划图件制作与处理》课程需要学生掌握的软件主要是:AutoCAD、Photoshop和3Dmax,但不论是适应日后学习还是工作的软件远不止这三种。但在课时量的限制和教学任务的双重矛盾下,在课程安排时就会牺牲掉一些软件的学习或是造成学习的深度不够。因此,课堂中只能选择相对典型和重要的软件进行教学,其余软件只能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补充学习。
2.2 教材选择问题
目前市面上针对某一设计软件教程的教材繁多,但专门针对城乡规划制图特点的教材较少,即便有也在内容上不够全面。完成一套完整的城乡规划方面图件制作需要运用到的软件是多方面的。最基础的步骤是最开始需要运用AutoCAD软件进行二维平面线稿的绘制,然后再进行Photoshop二维图件的渲染制作,随后通过3Dmax这样的三维软件进行建模渲染出图,最后需要运用专业矢量图软件把图件排版成册或制作成展板形式。教学中教材一般选择一本,而目前市面上能涵盖上述最基本步骤的教材几乎没有,造成了该门课程教学教材选择较为困难的状况,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缺乏的部分进行额外的知识补充。
2.3 课程设置问题
城乡规划的教学计划中安排给《城乡规划图件制作与处理》实践课程的课时量相较所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而言是不够的,有些高校甚至没有开设这门课程,这就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以东华理工大学城乡规划系为例,该课程总课时量为46个学时,其中理论课学时22个,实践课学时24个,而该课程较前几年课时量有所减少。从学生掌握情况和教学任务的情况看,目前的课时量是不够的。学生需要学习的软件种类多,这就造成分给每个软件的讲授课时十分有限,仅仅够讲授每个软件的“皮毛”,学生只能掌握每个软件的基本方法。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各有不同,这也造成有些学生在课堂上并未真正掌握每个软件的操作方法,因此,导致其在日后学习和工作中真正进入实操阶段就相对艰难,也就制约其今后发展[7]。
3 课程教学反馈及学生主观就业意愿调查分析
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对该课程的看法及其掌握程度是十分值得分析研究的。因此,笔者于2016年6月对选修过这门课程的东华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二年级及三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城乡规划图件制作与处理》的课程教学和学生主观就业意愿的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114份问卷,回收112份有效问卷。
3.1 课程教学反馈情况分析
该课程对其它课程的影响程度的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学生均认为这门课程对于日后学习其它课程有帮助,其中有63%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于其他课程的学习帮助非常大。这个调查结果也从侧面反映出该门课程开设的必要性,以及其对于城乡规划其它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性意义和关联紧密性。
3.2 学生主观就业意愿分析
本次专门针对学生主观视角进行了调查,目的是试图从学生的主观接受角度和其主观就业意愿探寻该课程的改革思路。对该课程对日后就业影响度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参与调查的学生均认为该课程对日后就业有所帮助,其中有超过半数的学生认为该课程对日后就业非常有帮助。这从侧面反映了该课程在学生主观心理占有的地位,说明该课程开设和改革的意义。
学生的主观就业意愿在其面临择业时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此方面应与当前就业趋势结合进行分析。对学生的未来职业规划的调查结果显示:城乡规划专业学生主观层面的就业方向主要集中在继续深造、规划设计院、相关设计公司和公务员这四个方面。其中,35%的学生最理想就业出路是进入相关设计公司。另有29%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还有25%的学生选择进入相关规划设计院。该调查结果与当前城乡规划本科生就业去向基本吻合,可成为本课程教学内容安排的根据之一。
4 “三层次”实践教学改革
结合就业市场需求和上述课程问题、特色、目标以及学生的课程反馈,提出《城乡规划图件制作与处理》 “三层次”实践教学改革方案。此“三层次”实践教学改革方案由浅至深、由低年级贯穿至高年级、由课外返补至课内,使学生深入而广泛掌握这门课程,从而达到灵活应用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4.1 第一层次:由浅至深的课程体系改革
《城乡规划图件制作与处理》这门课程要求掌握的三个制图软件分别是:AutoCAD、Photoshop和3Dmax。AutoCAD是二维编辑软件;Photoshop是图像编辑软件;3Dmax是三维编辑软件。完成一套城乡规划图件需要综合运用这三个软件,它们各有长处,并能互通作业。该课程目前的实践教学中没有一个由浅至深、由易至难的课程体系。加之,该课程教材选择有一定困难,市面上没有一本是涵盖这几个软件的综合应用的教材。因此,该课程实践课程体系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起到指导实践课程实施的重要作用。
基于前期对学生的教学反馈调查,学生均认为Auto CAD软件最易掌握,3Dmax软件掌握最难。因此,首先在实践课程体系安排中应将此条意见考虑其中;其次,结合城乡规划专业学生近年就业方向,应对该课程相关环节进行适当调整;另外,三大软件的实践课程内容应是由浅至深,由易至难的。
综上所述,该课程的实践课程体系应将AutoCAD、Photoshop和3Dmax三个软件教学课时分配比为:20%、35%和45%。每一个软件教学背后的实践内容应经历从最浅显的了解软件各工具功能到制作相对简单的图件,再到制作相对专业的图件这样的由浅至深的过程。根据上述原则重新制定了课程体系框架(图1)。如图所示,每个计算机软件实践课程均相应安排简单、中等难度和较难的实践练习,使学生更好地由浅至深地掌握相关图件制作的方法。
图1 《城市规划图件制作与处理》实践课程体系框架
4.2 第二层次:由低年级贯穿至高年级的课程体系改革
《城乡规划图件制作与处理》课程一般在本科二年级作为基础课程开设。本科二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对城乡规划专业认识不够,这个时候开设该门课程具有帮助学生构建专业意识的意义,使其能更快地进入今后的专业课程学习。就此角度而言,该门课程应该贯穿低年级至高年级,这不是简单地把课程拆解分散至各年级,而是使低年级和高年级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课程方面能够相互呼应。
近年,该课程在很多城乡规划优势学科院校教学中已不再仅仅是讲授图件制作的软件操作方法,而是结合城市规划专业教学需求,增加了RasterDesign、天正建筑(天正日照)、Ecotect Analysis等分析软件的课程[8]。这对于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掌握城乡规划专业相关知识有益,对于学生日后工作就业也有很大帮助。
因此,可在城乡规划专业本科高年级(三年级以上)开设与《城乡规划图件制作与处理》相类似的专门针对城乡规划分析软件教学的课程。它是《城市规划图件制作与处理》课程的延续和提升,使学生在专业软件的学习方面有更系统和广泛的理解,对于其它专业课程学习有更深刻的促进作用。
4.3 第三层次:由课外返补至课内的教学形式改革
《城乡规划图件制作和处理》课程常因教学课时有限,不能完全深入、系统和全面地讲解有关知识,这时就需要学生课外自主进行补充。如若教师能将补充的教学参考材料与学生实现网络实时共享,并在线上指导其完成课后自学,这从某种角度而言,既是利用课外时间来弥补课堂课时的不够,又能使学生不再盲目自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更高效地补充知识。
另外,城乡规划专业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实践能力对日后学生就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可组织学生参与相关专业竞赛或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分组进入实际项目中去进行学习等。例如,东华理工大学城乡规划系每年会举办校级的城乡规划大赛,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的课程设置不同组别,本科二年级的学生在《城乡规划图件制作与处理》课程结束后可以参加图件制作组的比赛。这些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具体方案中更有目的性地了解和掌握相关图件的制作流程,并且对城乡规划专业有更高效的认识和理解,从而真正达到由课外返补至课内的目的。
5 结语
《城乡规划图件制作与处理》实践课程改革结合了近几年就业市场需求、课程目标和问题以及学生教学反馈结果,从而由浅至深、由低年级贯穿至高年级和由课外返补至课内的三个层次进行教学改革的探索。根据本科生培养目标,锻炼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使其更加适应当今就业市场需求[9]。
[1] 孙京新,王世清,李鹏,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对工科类本科生就业适应性的影响[J].中国轻工教育,2012(1):11-13.
[2] 张相胜.工科本科生的培养与就业的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24(3):22-24.
[3] 梁媛,杨定鹏,石昌远,等. 工科院校本科生就业状况分析———以东北大学信息学院为例[J].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290-293.
[4] 关中美,许传阳,李成杰.基于就业视角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15(2):77-80.
[5]张守忠,王兰霞.基于就业视角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课程体系优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10):101-102.
[6] 陈兴鹏,焦文婷,张晓森. 从就业看高校课程体系的改革与优化——以兰州大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为例[J]. 高等理科教育,2009(3):83-86.
[7] 程娟,景涛. 计算机辅助设计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改革探析[J]. 柳州师专学报,2013,28(5):118-145.
[8] 庞 磊,杨贵庆. c+A+d:城市规划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教学探索[J]. 城市规划,2010,34(9):32-48.
[9] 吴光文,朱兆优,胡文龙,等.基于RIOS平台的嵌入式系统课程群教学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1):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