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扶贫思想在农村脱贫攻坚中的实践研究
2018-04-11邹娅婕高金龙
邹娅婕, 高金龙
(东华理工大学,江西 南昌 330013)
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奋斗目标和根本原则,也是共产党人的初心。习近平同志在4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心怀人民,不忘贫困群众,对中国的贫困和扶贫问题进行着长期的关注,并提出了解决贫困的一系列措施,形成了自己的扶贫思想。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同志的扶贫思想,对于打好新时代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1 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1 习近平扶贫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习近平扶贫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在当代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治理贫困的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明确把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回望我党9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一直坚守着为民服务、为民谋利的初心,人民利益这一主线始终贯穿于党的全部工作和奋斗之中。
民主革命时期,为了谋求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28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使中国人民翻身做主人。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百废待兴的艰难局面,为了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我党开始了坚持不懈地发展生产、消除贫困工作。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实现共同富裕,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1994年,在全国农村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的基础上,国家颁布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2000)》,该计划除了明确提出了扶贫目标即力争用7年时间基本解决8 000万贫困人口的基本温饱之外,还提出了在扶贫方式上必须实现由救济式转向开发式。1996年成立了专门的扶贫机构——国务院贫困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后改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在全国范围内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扶贫开发工作,使扶贫走上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道路。客观地说,经过前期不懈努力,我国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成为全球首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贫困人口减半的国家。
然而,我们在看到扶贫工作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当前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贫困人口规模依然较大。据有关数据显示,按照中国扶贫标准,到2013年底我国还有8 249万农村贫困人口,这也就是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一个突出短板,要确保这些贫困人口如期脱贫,任务依然非常艰巨;另一方面,在扶贫模式和具体措施上,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共同参与的扶贫开发模式,扶贫手段主要是采用开发式扶贫,主要通过以项目扶持、资源开发,辅之以以工代赈、减免农业税等手段来带动当地经济发展。毫无疑问,这种大水漫灌式的扶贫模式和手段,对于贫困地区的脱贫摘帽起到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但是,这种以政府为主体通过资金、资源、技术、项目和培训等方面给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提供帮助的开发式扶贫,也在所难免地存在着一些缺陷。一是容易使一些贫困地区滋生“等、靠、要”的惰性心理,使贫困地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欠缺,一旦停止政府的扶持,返贫现象立刻出现;二是由于对贫困居民底数不清、情况不明等,从而导致扶贫过程中,针对性不强,在扶贫资金和项目上,容易出现“精英俘获”现象,即原本应由贫困人口所获得的扶贫资金、资源和扶贫项目被精英群体获得,而贫困人口依然贫困。正是基于对这种形势的科学判断,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指出“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自此之后,习近平总书记到各地进行了一系列深入的调查研究,在调研时多次强调这一理念,并就如何实施精准扶贫提出了一系列新论断,将我党的扶贫理论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实践出真知,大实践出大思想。纵览习近平同志跨越40年的工作历程,可以说,变迁的只是工作职位,但不变的是一种执政为民的理念,一种以人民为中心的情怀,一种求真务实的实践。在40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习近平同志心中始终牵挂着贫困人口,也一直将消除贫困作为自己工作的重点。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多年来,我一直在跟扶贫打交道,其实我就是从贫困窝子里走出来的”。这40多年的扶贫工作实践,是习近平扶贫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
1.2 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形成过程
习近平扶贫思想是在我国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中,在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党几代领导人的脱贫经验和理论,并立足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和贫困治理的现实需要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在梁家河插队落户期间,面对农村的贫困,习近平同志主动融入到群众之中,进行调查研究,了解群众所需,查找贫穷的根源,并亲力亲为,通过打水坠坝造良田,建成沼气池,创办铁业社、代销店、缝纫社、磨房、菜园,打甜水井,办扫盲班等一些具体措施,解决群众的实际所需。在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他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对贫困的切身体会激发了他强烈的扶贫情怀,孕育了他对贫困群众产生的深厚感情,标志着习近平扶贫思想的萌芽。
自20世纪80年代始,习近平同志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先后在河北、福建、浙江等地担任县委书记、地委书记、省长及省委书记等职。在这些地方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不仅亲力亲为,通过实践带领群众向贫穷宣战,而且对如何治理贫困进行了理性思考,先后撰写了《知之深、爱之切》《摆脱贫困》《展山海宏图创世纪辉煌——福建山海联动发展研究》《中国农村市场化研究》等论文论著,提出了诸如“经济大合唱”、“弱鸟先飞”[1]、“滴水穿石”和“摆脱意识贫困思路贫困”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一系列扶贫理念,并大刀阔斧改革经济发展模式,探索创新扶贫开发和脱贫致富的有效路径,形成了扶贫思想的基本框架,标志着习近平扶贫思想的初步形成。
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举全党全国全社会之力,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围绕这一底线任务,习近平同志个人在多个重要会议、重要场合和关键时点上,就扶贫开发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科学地阐述了扶贫开发工作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明确了贫困地区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精辟地论证了新时代扶贫开发的理念和路径,深刻地揭示了我国扶贫开发的基本特征和规律,这标志着习近平扶贫思想走向成熟,为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
2 习近平扶贫思想的主要内容
习近平扶贫思想紧紧地围绕着为什么要扶贫和如何扶贫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构成了一个思想深邃、逻辑严密的科学思想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
为什么要扶贫?习近平同志一方面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党的性质、宗旨及其历史使命的深刻理解,明确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2]强调“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贫困问题较突出地区的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认真履行领导职责,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领导同志的工作要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另一方面,基于对我国扶贫开发的实践及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准确判断,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全国范围有计划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我国贫困人口大量减少,贫困地区面貌显著变化,但扶贫开发工作依然面临十分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形势逼人,形势不等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2]“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生活在扶贫标准线以下。如果是那样,就既影响人民群众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满意度,也影响国际社会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认可度。所以,‘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关键在于补齐‘短板’,其中必须补好扶贫开发这块‘短板’。”[3]
如何扶贫?扶贫是一庞大的系统工程,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着多种关系需要我们去认识、去理顺,这就决定着要做好扶贫工作,必须认识和自觉遵循扶贫规律。对此,习近平同志围绕着“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等关键性的问题,对其中内含的一些具有全局性的根本性问题进行了深刻的阐述,揭示了新时代我国的扶贫规律。
首先,扶持谁?我国地域幅员辽阔,贫困人口数量较多且分布分散,从而给扶贫工作带来了挑战。曾经一度时期,有两个现象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是一些地方政府及领导在要政绩的时候争戴“富帽”、而要利益的时候又争戴“穷帽”。二是由于缺乏相应的识别标准,致使在贫困村、贫困户的认定上存在一些弄虚作假的现象,使真正需要扶持的贫困村和贫困户得不到应有的扶持。基于这一现象,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思想,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4]之后,中办、国办等有关部门印发了一系列文件,并组织人员深入农村开展贫困识别和建档立卡工作,共识别12.8万个贫困村、8 962万贫困人口,建立起全国扶贫开发信息系统,从而较好地解决了扶贫过程中的盲目性的问题,增强了扶贫的针对性。
其次,谁来扶?扶贫是社会发展问题,是国家的责任与义务。但是,谁来履行这一职责?即谁来扶贫?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认识不清,从而导致在扶贫过程中曾出现一味地依赖政府的现象。针对此,习近平同志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加快形成中央统筹、省(自治区、直辖市)负总责、市(地)县抓落实的扶贫开发工作机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清晰、任务到人、考核到位。”[3]这些论述,也就意味着扶贫作为一个复杂而巨大的系统工程,任何零敲碎打、单兵突进都难以奏效,而必须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好中央和地方、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坚持扶贫主体的多元化,要通过多种途径鼓励社会公众积极参与,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做到以群众为主体、以政府为主导,实现政府、市场、社会间的互动。
再次,怎么扶?这是扶贫工作的重点所在。习近平总书记在总结数十年扶贫工作经验、教训基础之上,并根据目前中国贫困群体状况,对我国扶贫工作的基本方略、扶贫体制机制、工作格局做出了明确的决策部署。第一,在扶贫的基本方略上,总书记强调“精准”。围绕着精准扶贫这一核心,指出必须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做到“六个精准”(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实施“五个一批”[2](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第二,在扶贫体制机制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指出必须加强“四梁八柱”的顶层设计,建立起中国特色的脱贫攻坚的责任体系、政策体系、投入体系、工作体系、监督体系、考核体系等系列制度体系。第三,在扶贫工作格局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充分发挥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作用,通过进一步市场化改革调动社会创造力,通过政府不断加大扶贫力度创造脱贫环境,通过研究完善相关政策,建立社会扶贫服务平台,鼓励和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扶贫开发,形成由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开发格局。
3 习近平扶贫思想在农村脱贫攻坚中的运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过不懈努力,脱贫攻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据此,我们有理由坚信,到2020年,全国如期完成脱贫攻坚这一目标任务完全可以实现。但是,一些贫困农村地区由于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事业欠账较多,产业发展水平较低,脱贫致富难度仍然不小,特别是一些偏远山区和多民族地区,由于深度贫困与自然条件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当前仍然有3 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需要脱贫。因此,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未来的3年里,农村脱贫任务依然十分艰巨。而要完成这一艰巨任务,最根本的就是需要我们深入学习并灵活运用习近平的扶贫思想,将这一思想作为我们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首先,各级党员干部要牢记初心,不忘使命,增强脱贫攻坚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在这么一个“强起来”的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随之发生变化,已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5]这种“不平衡不充分”的最大短板就是贫富差距。因此,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消除这种贫富差距,消除贫困,让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既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我们的历史使命。在未来的三年中,各级领导干部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增强脱贫攻坚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其次,要立足高远,放眼全局,以习近平总书记的扶贫理念来引领工作。“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一定的发展实践都是由一定的发展理念来引领的。”[2]习近平同志就任总书记以来,先后多次在不同场合论及扶贫,形成了一系列关于扶贫工作的新理念。一是扶贫价值理念,强调扶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重要任务”、“底线目标”;二是广义扶贫理念,提出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以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承;三是精准扶贫理念,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要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重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4];“扶贫开发成败系于精准,要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四是大扶贫格局理念,强调“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要坚持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健全东西部协作、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机制,广泛调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积极性。”[3]五是内外结合、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理念。“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如果凭空救济出一个新村,简单改变村容村貌,内在活力不行,劳动力不能回流,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3]“要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坚持民族和区域相统筹,重在培育自我发展能力,重在促进贫困区域内各民族共同发展。”这些理念都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以及从宏观与微观的结合上而做出的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重大成果,是贯穿“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的思想主线和实践主线,同样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行动纲领。因此,要打好脱贫攻坚战,必须以这些科学理念为引领,以宽广的眼界进行全面谋划,扎实推动,唯有如此,才能走出一条扶贫新路。
再次,要以问题为导向,对症下药医治穷根,这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也是我们打好脱贫攻坚战方法论的根本要求。在脱贫攻坚中,要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3,6]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深入群众中进行调查研究,在调研中发现问题,挖掘病因,找出穷根,做到靶向治疗、精准滴灌、对症下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