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全域低碳生态规划示范浅析
——以广州市增城区为例
2018-04-11巫昊燕
巫昊燕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重庆 401331)
在新常态经济转型背景下,建设低碳现代生态城市已经成为我国众多城市积极追求的发展目标之一。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增城地处珠三角东岸经济带黄金走廊,是广州—东莞—深圳—香港发达城市群和产业带的重要节点,作为广州三大城市副中心之一,总体定位是:国家低碳发展示范区、广东省城乡统筹发展示范区、珠三角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及职业教育基地、珠三角东岸地区交通枢纽和广州东部生态宜居宜业新城。为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推动增城生态环境优化,低碳高效、循环再生的生态城市转型,本次研究以增城区生态发展需求为契机,探寻低碳生态规划的研究路径和实践方向。
1 生态空间本源特征分析与评价
增城处于珠江三角洲平原的东北角,地处九连山脉边缘,是九连山脉的延长部分,中南部多为台地,南部是三角洲平原,属于珠三角三大水系中东江流域,气候温和、土地肥沃风调雨顺适宜于热带、亚热带作物生长。市区众山环抱一江穿城,全市森林覆盖率达53.3 %,既是珠三角“绿洲”、广州市“绿肺”,也是珠江三角洲大经济圈中的绿洲。
1.1 增城的历史生态空间本原探寻
(1)环城大山水格局:两脉多丘、两江一河、三面环山、三水绕城。
增城区域整体处于岭南地区丘陵和平原的交界地带,多为丘陵、谷地,总的地形走向为东西两侧高,中间低。北部九连山脉南昆山南缘和东部罗浮山西麓山脉,中部分布众多丘峰,如白水山、南香山等,两脉多丘峰分割出增江与西福河两大流域,增江、西福河经由北部中山区、中部丘陵河谷区、南部河口平原区,最终汇入东江北干流。增城故城始建于东汉建安六年(201年),选址地处丰富的山水格局中,北靠九连山脉的牛牯嶂,东临罗浮山,西接九连山脉;境内丘峰众多。西有西福河(绥福水),东贯增江,南出东江。
(2)古城池内山水格局:一水护城,三山镇城。
根据清《增城县志》中记录可见,古城外围有一条环绕城市的护城河(名为百花林水)起到护城的作用。古城内分别在东北面、东南面、南面有鹤峰、龟峰、凤皇山。城市内部格局也是山水相依。从古至今,增城都保持了城市发展与生态关系的有机平衡。
1.2 现状开发空间发展态势
纵观增城整个生态空间的发展态势:北部中山区在两脉和中部多丘峰中呈圈层式发展,自然景观丰富,生态基底良好、中部丘区沿增江和西福河两大水系呈点轴模式向南拓展。南部河口平原依托交通网和生态水网以东江东拓西进。
2 已有生态建设成绩及存在问题梳理
为提升增城的生态环境,增城先后实施了多项生态战略和措施:例如2003年,规划三大主体功能区,规划建设限制开发的生态产业区、优化开发的文化生活区和重点开发的新兴工业区等三大主体功能区。2007年,进行公园化战略,坚持政府与市民互动、城市与乡村互动,整治路边、山边和水边,促进家园、校园、田园、果园和工业园变公园。2008年,建设市民休闲健身之道、游客观光消费之道以及农民增收致富之道,共建成自行车休闲绿道367 km、驿站23个,连接20多个生态公园和51个村庄,整合100多个景点和景区。2012年,建设美丽乡村,通过编制村庄规划、城乡安居整治工程、城乡清洁美工程、规范农村建房、绿道网建设、农村污水治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扶贫开发(名镇名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等一系列活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城乡面貌。
这些已有的实践措施获得了良好的反响,近年来增城先后荣获“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联合国和谐城市提名奖”“全国绿色小康(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市)”等称号。但已有的战略和规划主要针对环境基底的保护,重在景观效果防洪工程和环境整治目标,并不能满足增城生态资源整合和产业共同发展的需求,主要梳理出了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2.1 有主体功能区划,无山水田园空间细划
现有战略规划虽已将增城分为北部限制开发的生态产业区、中部优先开发的文化生活区、南部重点开发的新型工业区,并实施管控。但并未明确“山、水、田、园”不同要素的生态空间的生态、文化、景观意义,进而对其空间的保护和利用进行细划。
2.2 有丰富生态资源,无生态资产利用
增城内部不仅有丰富的山、水、田、林资源,还有众多的景观资源以及文化资源,这些复合生态资源为增城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基础。虽然这些生态资源保存良好,但由于未得到充分的利用,未能将生态资源转为生态资产而不能实现供给自然资源、提供各种生态服务、实现其经济价值的目标。
2.3 有绿道建设,无多廊道体系
增城现有、在建及规划的绿道都是以沿增江展开的传统形式的绿道,即对主要景观点的串接关系,但现有廊道的生态功能、对于再燃环境的自主适应性相对较弱。因此仅仅依靠绿道还不够,必须依据增城自身的发展特点及生态保护开发利用的要求,构建相应的生物迁徙廊道、蓝道、园道等,形成功能复合的廊道体系。
2.4 有美丽乡村集群,无生态美丽群落
在美丽乡村集群建设中根据单一生态要素划分了乡村集群,在万家旅舍建设中规划仅以旅游目标制定一轴两翼三核心六示范节后体系,未充分挖掘增城生态要素潜质(自然廊道、生态斑块和节点,基础设施合适廊道等),以建构美丽村庄群落。在流域自然等级划分后根据各流域生态特质和生态服务功能联系村落自身禀赋,构建多目标生态村落体系。
3 规划生态格局构建
为了统筹考虑城市生态格局的整体性、历史性、协调性、安全性和综合性,保障城市生态安全,改善城市生态,优化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功能,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本次规划通过对增城生态区位、生态本原、发展态势以及现状建设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以“山、水、田、园”为核心生态要素,通过河流、湿地、山体三大生态格局的共同构建,实现增城“从主体区划到要素细划”的规划策略(图1)。
图1 增城区生态格局构建
3.1 水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在前期分析梳理基础上,本次规划确定增城水自然、水安全和水文化三大生态格局共同构建的目标,其中水自然生态格局包括河流和湿地两类。在明确现状各河流的灌溉、防洪排涝及饮用水源等功能基础上,结合GIS的水系模拟分析,找出具有生态功能的河流。明晰各水系的生态功能,奠定水生态基本格局,明确 “两保一防一治一凸显”(保水、保景、防洪、治污、凸显文化)的规划目标。建设与自然契合、规避雨洪风险的河流安全格局和防涝治污、与自然融合的湿地生态格局。
3.1.1 河流安全格局构建
增城的自然河流生态格局可总结为“两江、七河”,两江分别是增城南部的东江北干流,贯穿增城东部的增江;七河分别是西福河、派潭河、官湖河、雅瑶河、兰溪水、二龙河、银场水,他们共同组成了最宏观的水系生态格局。通过洪水灾害规避、截洪沟整治以及水系模拟,在集水区及次集水区层面,保留截洪冲沟和潜在水通道,构建规避雨洪风险的河流安全格局。
在水自然生态格局的基础上,保留具有防洪排涝功能的溪流,保护冲沟泄洪通道,形成“三十八溪(包括截洪沟在内的众多山间溪流)、二十九沟(以模拟的潜在水系为主的潜在冲沟)”的溪流安全格局(图2)。
(a)三江、八河的河流生态格局
(b)三十八溪、二十九沟的溪流安全格局图2 河流安全格局构建
3.1.2 湿地安全格局构建
湿地是城市水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具有提供水体、净化水质、改善小气候环境、消解农业面源污染等重要功能,本次规划拟通过防涝湿地的重建和农业污染防治湿地的重建等措施,结合湿地选址等,构建排洪防涝湿地安全格局。运用理想流域的水系湿地景观格局原理,构建出八大防涝治污湿地(表1)。
表1 防涝治污湿地
在构建生态结构基础上,挖掘出增城与河流息息相关的水车文化、瀑布文化、漂流文化、岭南水乡文化和渡口文化等六大水文化,发挥古城特色、传统村落等资源的观光旅游价值。
3.1.3 雨洪风险规避
通过洪水灾害规避、截洪沟整治以及水系模拟,在集水区及次集水区层面,保留截洪冲沟和潜在水通道,构建规避雨洪风险的河流安全格局和防涝治污的湿地安全格局
3.2 山体生态格局构建
增城市总体的地势是从北向南逐渐降低,中低山地和丘陵地形占到全域面积的2/3,不但很好的保留了大量品质较高的自然山体自然旅游资源,并建立了各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同时依托这些资源还形成了包含摩崖石刻等在内的一些人文旅游资源。根据现状条件总结出增城山地生态格局主要包括山体安全和山体文化两大生态格局。同时确定山体生态格局的目标为:循水理山、看山品山、风光眺望。
3.2.1 山系保护策略
通过GIS的数字高程模型的构建山体结构,确定水系高程为基准高程,根据 “循水理山,避灾保林”的规划理念厘清水系脉络,划分四级水系结构形成山水相融、山城交融的山系保护体系。以期达到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境维育、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功能目标。
在增江四级流域范围内,通过循水理山,找出九连山脉和罗浮山脉两大山脉。在三级流域即小流域尺度上,结合西福河、派潭河、官湖河、雅瑶河、兰溪水、二龙河、和银场水七大河流,通过循水理山,结合山体生态功能, 寻找出白云山、南香山、花山、邓山、大鹧鸪山、凤凰山、牛牯嶂、尖峰山、马鼻岭、四方山、和蕉石岭十大中山。在二级流域即集水区尺度上,结合44条二级水系,找出丘体,并结合四级和三级流域循水理山的山脉和山体,结合山体生态功能,综合构建出“两脉十中山四十九丘”的山体生态格局图(图3)。
图3 山体生态格局
3.2.2 山体生态安全格局深化
在避灾保林的生态安全要求下,在山体生态安全格局的基础上明确地灾规避点、林地保护区、退耕还林区。在林地保护区通过对增城内部的林种进行相关的破碎度的分析,以辨析增城的林地密集程度,指导增城的生态建设。在退耕还林区通过GIS分析,找出增城坡度大于25°的区域作为退耕换林区。在基本农田保护的基础上,利用原有的机耕道、滨河步道,构建城乡农田林网系统。同时结合 “公园化策略”“千园计划”,保留广大农村地区的田园风光及划定生态保护区,并增设部分园林,改善增城的生态环境及村民的生活条件。
4 增城生态空间的生态化利用
基于生态格局,明晰各生态要素功能,确定增城的“廊道—斑块—基质”。通过分析生态格局,明晰各生态要素功能,对增城生态空间进行区划。
4.1 增城生态空间功能区化
基于增城生态格局,在山与水的基础上,识别城乡空间的“廊道、斑块、基质”,对增城的生态空间进行区划。其中基质主要包含各类基本农田、斑块主要为各类山体、水库、湿地保护区;而廊道体系主要由七大水系廊道构成。
4.2 增城生态空间网络化
基于生态格局,因循生态系统空间网络特质,修复生态断裂,通过复原生态廊道,修复生态断裂点与生态斑块,以保证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因循生态系统空间网络特质,通过修复生态断裂,修复生态断裂点,修复生态斑块复原生态廊道,生态系统完整性,基于功能细划,构建生态网络化,形成“一主、六次、多支”的网络化廊道系统(表2、图4)。
4.3 增城复合廊道构建
传统已建绿道是生态功能相对单一,本次规划拟在规划选线的基础上,构建包含生态复合廊道,划分为景观廊道、蓝道、园道和郊野绿道的生态复合廊道,形成集“三态合一”的蓝道,“融山融水”的园道,景点串连的郊野绿道的多交通体系的绿道网络。
表2 网络化廊道系统
图4 增城生态网络
将增城的生态特征点按照重要性给予分类,在进行GIS进行分析时,设置不同的影响半径,并以广东省省立绿道为基础,沿袭广东省绿道建设概念,并加以创新,构建具有增城特色的生态复合廊道(图5)。
图5 增城复合廊道规划
4.3.1 蓝道建设
在保证生物结构的完整性的前提下,在观景效果较好的水面,设置相关的娱乐休闲项目,并开放近水河岸,以供居民的休闲娱乐之需。
4.3.2 园道建设
在城市的道路与建筑之间留出合适的空间来进行绿道的网络建设,尽可能的利用所构建的园道来连接城市的各个节点空间如集中商业区、公园、住区等。
4.3.3 园道建设
将城市中具有生态意义、文化意义和景观意义的特征点进行合理的串接与规划,并利用登山步道以及山体的观景效果构建及登山、休闲、观景为一体的城市郊野绿道。
同时依托广东省省立绿道选线、增城生态网络、城市交通,在城市中构建具有增城特色的生态复合廊道,并在廊道主线的基础上增设登山绿道、自行车绿道、休闲园道及城市大型驿站。
5 结束语
配合广州市正在积极开展的新型城市化发展创新实践,本次规划在坚持“保护优先、永续利用”的方针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合理开发、合理发展的前提下,针对增城山形水系的特色,从城市安全、生态、景观、产业多个功能发展,规划了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的水空间结构和规划布局。有效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相关产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循环经济建设,实现良性互动。
贯彻生态文明理念,改善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生态建设对策,促进人与环境关系持续协调发展。强化低碳生态规划的地位,结合各专项规划要求,加强所属单元规划的控制和引导,将低碳生态规划逐步纳入规划管理过程之中,实现“全过程式”的规划控制管理,并不断探索“全过程”规划控制与线以后规划管理流程相对接的手段与方式,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持续创新与实践寻求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