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肝吸虫病继发肝实质炎症的CT表现

2018-04-11郝金华孙小影赵小华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8年2期
关键词:低密度实质延时

郝金华,孙小影,王 涛,凌 岳,赵小华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广东 顺德 528318)

肝吸虫病常继发急慢性胆管炎,重者可合并急慢性肝实质炎症或肝脓肿[1],反复发病者肝内胆管因长期理化刺激可诱发胆管细胞癌[2-3]。肝吸虫病继发肝实质炎症相对少见,相关影像特征的系统研究较少,易误诊,其影像表现需与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癌相鉴别[4]。本文回顾性分析肝吸虫病继发肝实质炎症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影像诊断能力。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10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肝吸虫病继发肝实质炎症83例,最终纳入样本48例,男45例,女3例;年龄43~67岁,平均52岁;均行CT平扫及3期增强扫描。15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33例经随访证实。48例均接受住院系统保守治疗。各项理化指标正常或明显好转,且患者阳性体征和症状消失后出院。33例随访患者以发病时首诊CT检查时间为基准,随访时间为4~6周和12~16周[5],其中 8例随访至6~12个月。纳入标准:①肝吸虫特异性抗体阳性;②CT检查肝实质出现片状异常低密度影,增强扫描呈异常强化;③穿刺活检病理证实或治疗后CT复诊病灶消失。排除标准:①初复诊CT扫描资料不完整;②病灶直径小于0.5 cm,强化不明显,无法确定是否继发肝实质炎症;③影像质量未达到诊断要求;④肝吸虫病合并肝脓肿(相关研究证实肝吸虫病继发肝脓肿,与其他病菌所致脓肿影像表现无明显差异,易诊断,故未纳入研究)[1,6]。

1.2仪器与方法使用Toshiba 4排螺旋CT机,扫描参数:120 kV,180 mAs,层厚 3 mm,螺距 1,重建间距1 mm。增强扫描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静脉注射对比剂碘海醇(300 mgI/L),剂量 90 mL,流率 3 mL/s,动脉期、门脉期、肝实质期分别延时25、60、120 s。其中5例“轻度延迟型”,根据诊断需延时3~5 min。

1.3图像分析扫描数据传至影像工作站,行轴位、冠状位、矢状位MPR多角度观察。观察内容包括:肝内病灶和肝门区淋巴结形态、密度、强化特征(判断肝门区淋巴结大小采用传统纵隔淋巴结诊断标准,淋巴结短径≥1 cm为增大)。由3名医师进行独立观察,若意见不统一,经协商达成一致。强化程度的判定:以病灶密度与增强扫描同期正常肝实质对比,低于实质为轻度,相近为中度,高于实质为明显。强化类型:①“快进慢出型”强化,动脉期开始强化,峰值位于门脉期,肝实质期强化稍减弱;②“轻度延迟型”强化,动脉期开始强化,峰值位于门脉期,肝实质期病灶强化仍有轻度上升趋势,延时3~5 min强化减弱。

2 结果

2.1直接征象病灶位于肝脏边缘区42例(87.5%),深部 6 例(12.5%);右叶 41 例(85.4%),左叶 7 例(14.6%)。CT平扫病灶均呈低或稍低密度影(与脾脏相比),面积较大者密度可略不均匀;病灶多呈“楔形”或“条片状”46例(95.8%),结合MPR观察病灶沿胆管走行方向分布特征较明显,长轴指向肝门,平扫和增强扫描病灶边缘均模糊不清(图1a);“假瘤样”改变2例(4.2%),直径>5 cm,病灶边缘较清晰,但无包膜。强化呈“快进慢出型”43例(89.6%),“轻度延迟型”5例(10.4%);病灶整体呈轻度强化39例(81.2%),中度强化 9例(18.8%);动脉期部分病灶内部可出现“斑片状”或“雪花状”局灶性中度以上强化;增强扫描后病灶面积较平扫时明显缩小37例(77.1%)(图1)。

2.2间接征象病灶邻近血管推压征2例(4.2%);邻近病灶区肝包膜轻度凹陷2例(4.2%);病灶内可见动脉和门脉分支穿行3例(6.2%),增强扫描血管壁厚而毛糙,有轻中度强化,管腔变细,但无移位与扭曲改变;病灶内可见胆管影穿行5例(10.4%),管壁厚而毛糙,有轻中度强化,但管腔内无强化;灶周出现一过性强化19例(39.6);肝门区淋巴结肿大7例(14.6%),48例肝门区淋巴结强化类型及强化程度均属“快进慢出型”均匀明显强化。

3 讨论

肝吸虫感染各期均可继发肝实质炎症,病情迁延不愈者可继发肝硬化和胆管细胞癌[6-8]。本组48例病灶多位于肝脏边缘区,与肝吸虫发病机制相吻合。此类肝实质炎症与肝吸虫病所致胆管炎有关,因此病灶多沿胆管走行分布[9],较大病灶多呈楔形或条片状。增强扫描病灶较平扫时面积明显缩小,考虑与灶周肝实质炎性反应及水肿有关。

3.1CT表现①增强扫描强化区面积明显小于平扫时低密度区。②较小病灶多呈条或片状,病灶分布与胆管走行关系密切,较大病灶多呈楔形,且尖部指向肝门。③多数病灶呈“快进慢出型”轻至中度强化,强化峰值位于门脉期;少数呈“轻度延迟型”强化。④肝门区淋巴结肿大常见,但不融合,增强扫描呈“快进慢出型”均匀明显强化,平扫及增强扫描密度均匀。本组7例(14.6%)肝门区淋巴结肿大者,在4~6周和12~16周随访中发现。48例中38例(79.2%)随病情好转淋巴结明显缩小且强化较前减弱,10例(20.8%)淋巴结缩小不明显者,其强化程度也随病情好转而减弱,此征象对肝内病灶定性诊断有一定帮助,值得注意[11]。

3.2鉴别诊断①与肝细胞癌相鉴别。肝实质炎症多数病灶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强化程度明显低于肝细胞癌[10-11]。 本组 2 例(4.2%)病灶直径 >5 cm,呈“假瘤样”改变,病灶邻近血管及胆管有轻度受压改变,但增强扫描病灶均无“假包膜征”。病灶内偶有血管及胆管显影,但无走行异常及扭曲征象。以上影像特征有助与肝细胞癌鉴别。且本组AFP值均正常。②与胆管细胞癌鉴别。本组5例(10.4%)病灶呈“轻度延迟型”强化,其中2例邻近病灶肝包膜有轻度凹陷,肝实质期病灶强化减弱不明显或强化略有上升趋势,延时3~5 min强化减弱,也未见局灶性延迟强化,以上2例均有肝吸虫病反复发作病史,考虑为局部肝实质反复慢性炎症刺激使肝实质纤维化所致[8]。此类炎症延迟强化特征有别与胆管细胞癌,胆管细胞癌延时5~8 min病灶内仍可见明显强化区域[10]。另外,本组 9例(18.8%)CA19-9升高,其中 2例(4.2%)高达500 U/mL以上,但在4~6周和12~16周的复诊过程中,随病情好转CA19-9值随之明显下降或恢复至正常值内,此点也有别于肝内胆管细胞癌。少数病例与胆管细胞癌影像难以鉴别,如驱虫治疗后3个月复诊,病灶体积仍无缩小趋势,CA19-9无下降趋势,甚至逐渐升高者,建议穿刺活检,以免延误诊治。

2例肝内胆管细胞癌,初诊时曾误诊为炎症未纳入此样本。经治疗后3、6个月复诊,病灶体积和强化方式无明显变化,其中1例6个月时经穿刺活检证实为胆管细胞癌;另1例16个月复诊时病灶体积倍增,延时强化特征明显,后经穿刺活检证实为胆管细胞癌(图2)。回顾性分析发现,初诊时2例影像表现有别于炎症:①增强扫描病灶强化面积与平扫时低密度区相比无明显缩小征象;②增强扫描延时5 min,病灶内仍可见斑片状高于肝实质强化区;③随访3个月以上病灶体积均无缩小趋势;④CA19-9无下降趋势。

图1 男,42岁,右上腹及背部胀痛3 d,体温37.2℃,多年生食淡水鱼史,巩膜轻度黄染,肝吸虫特异性抗体阳性,无病毒性肝炎,经随访证实,为肝吸虫病继发肝实质炎症 图1a CT平扫病灶呈条片状稍低密度影(箭头) 图1b~1d 分别为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和实质期图像。增强扫描后病灶强化区域明显小于平扫时低密度区,动脉期病灶内见斑片状明显强化区(箭头)。肝实质期病灶密度仍高于肝脏,属“轻度延迟型”强化(箭头) 图2 男,72岁,肝吸虫病史20余年,反复发病,经病理证实,为胆管细胞癌 图2a CT平扫,病灶程稍低密度影,边缘模糊,增强扫描后强化区域比平扫时低密度面积缩小不明显(箭头) 图2b~2d 分别为增强扫描动脉期、门脉期和延时3 min图像。动脉期中度不均匀强化,延时3 min时病灶内仍可见斑片状延迟强化区(箭头)

综上所述,熟悉以上肝吸虫病所继发的肝实质炎症的影像特征,对此类病变的诊断与鉴别有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白雪巍,刘杰,武林枫,等.肝吸虫致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的诊治[J]. 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13,19(2):151-152.

[2]周华邦,徐勤蓉,汪慧,等.肝内胆管细胞癌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17(12):935-939.

[3]梁骁,黎乐群.广西地区711例肝脏肿瘤临床病理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25(3):375-377.

[4]李莉,黎健樟,向之明,等.MRI动态增强结合MRCP技术在肝吸虫性胆管癌中的诊断价值[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6(1):27-30.

[5]邵佳琳,孙海军,鲁柏涛,等.35例肝吸虫病诊治分析[J].医学研究杂志,2016,45(4):72-76.

[6]纪祥,罗军,徐翠芳,等.肝华支睾吸虫病多层螺旋CT表现的研究[J]. 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4(6):977-979.

[7]张伟坚.2015年佛山市顺德区人群肝吸虫感染状况及其流行因素[J]. 职业与健康,2016,36(12):1162-1164.

[8]陈庭金,黄艳,余新炳.肝吸虫病:严峻挑战与防治对策的思考[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6,20(1):1-4,12.

[9]孙小影,郝金华,揭育添,等.肝吸虫病不同临床时期的超声表现[J].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4,11(4):103-105.

[10]彭昌勇,李俊峰,刘一江,等.周围型肝内胆管细胞癌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7,15(1):81-83.

[11]徐世昌,温志波.华支睾吸虫病合并胆管癌的影像学分析[J].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16,34(3):239-244.

猜你喜欢

低密度实质延时
低密度隔热炭/炭复合材料高效制备及性能研究
透过实质行动支持盘臂头阵营 Naim Audio推出NAIT XS 3/SUPERNAIT 3合并功放
基于低密度网格覆盖分析的重访星座优化设计
破产程序中关联企业的实质合并
不给他人“提篮子”——“提篮子”的实质是“谋私利”
日光灯断电关闭及自动延时开关设计
低密度超音速减速器
基于CD4060 的室内换气系统延时关机电路设计
低密度脂蛋白
宋湘延时答妙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