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升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鉴赏能力的策略
2018-04-10高多利
高多利
摘 要: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美术课中最重要的就是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美术作品具有直观性,所以,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就成了美术课中最基本的教学之一。仅仅教会学生了解美术作品的艺术特点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从美术作品的创作时代、文化背景以及作家本人的性格特点等多方面进行教学,让学生对作品及作者有全方位、多方面的了解,才能使学生的鉴赏能力在美术课堂中得到提升
关键词:小学美术;鉴赏能力;美术知识;文化积累;绘画用意
美术课作为艺术类学科,长久以来不受重视,以致于排课很少,但是学生对美术课一直保持有较高的喜爱。得益于学生对美术课的喜爱,美术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活动开展还是顺畅的,所以,教师更要在课堂中教给学生更多受益终生的知识和技能,不辜负学生的喜爱。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美术课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也成为教学中的重点。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夯实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切入,为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创造先决条件,还要在日常的教学中注重丰富学生文化的积累,以方便学生理解美术作品的包含的深层意义,从多方面着手才能有效提升小学美术课堂中学生的鉴赏能力。
一 深入了解美术知识
一般学生在评价一幅美术作品的时候都会从主观视角出发,主观上认为好看那它就是好作品,不好看就不是佳作。但是在美术课上,在鉴赏一幅美术作品之前,首先需要学生有一定的美术知识作为基础,利用这些知识从专业的角度去评价美术作品,而不是单靠主观印象。因此,美术教师在教学时要帮助学生积累美术知识,为提升学生的鉴赏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例如,在学习《色彩的应用》时,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美术基础知识。不同的色彩代表了不同的含义,也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在了解色彩代表的具体含义之后对学生鉴赏美术作品有很大的帮助。在课堂开始,我对学生说:“同学们,大家生活在色彩缤纷的世界中,每样物品都有自己的颜色,而在美术作品中色彩除了体现物品的美之外,还被赋予了更多含义,今天我们就来通过学习详细了解一下吧。”我开始引导学生结合教材感受色彩在美术作品中应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一个学生说:“不同的色彩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比如红色一般代表的就是热情。”另一个学生说:“还可以通过多种色彩搭配表达更深层次的效果,比如蓝白两种顏色搭配可以营造出浪漫、素雅的意境。”
二 丰富学生文化积累
文化是美术作品的灵魂,换言之,优秀的美术作品是某种文化的具体表现。美术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有意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让学生在精美的构图之下,了解每一幅作品中包含的文化内涵,在拥有深厚文化的基础上,美术作品对学生来说不再是不会动的画作,而是作为某种文化的凝固,可以跨越空间的限制震撼学生的心灵,帮助学生发现发现美术作品与文化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例如,在学习《民族服饰》时,教师应提前为学生讲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并以此为基础来引导学生鉴赏美术作品。在课堂开始,我先给学生讲解了部分少数民族的文化背景,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我们对几个少数民族的文化已经有了初步了解,那么不同的文化有什么具体表现呢?我们来欣赏一下吧。”说完我给学生展示了不同民族服饰和生活场景的美术作品,学生在了解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可以很好的分辨出对应民族的服饰和生活场景。这样,通过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让学生在文化基础之上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学生可以快速建立起文化和美术作品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三 理解作者绘画用意
作者创作美术作品不是随意的,而是为了表达某种意图,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之后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的对美术作品进行鉴赏。美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的生平和主要思想,让学生换位思考了解作者的绘画用意,在清楚美术作品的创作立意之后,可以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例如,在学习《向往和平》时,理解作者绘画用意可以加深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在课堂开始,我以毕加索的作品《和平鸽》为例进行授课,我对学生说:“毕加索处在二战时期,一天毕加索的画室门被敲开,是邻居老人捧着一只鲜血淋漓的鸽子,老人的孙子在招引鸽子回笼时被纳粹发现被杀害,饲养的鸽子也被杀掉,老人想请毕加索画一只鸽子来纪念他的孙子。在此基础之上,毕加索后又画了一只衔着橄榄枝的鸽子,从此鸽子就被认为是和平的象征。”学生在听我讲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被故事激发出内心的情感,对美术作品有了更多理解。
总之,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地提升要按部就班的进行,教师在科学的教学计划之下逐步培养学生的美术基础知识,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多方面进行教学才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陈永斌.传承经典文化 提升小学生美术鉴赏力[J].当代教研论丛,2018(10):127.
[2]王芳.提高农村小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策略研究[J].艺术评鉴,2018(08):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