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针对初中学生的特殊音乐教育策略
2018-04-10单云珠
单云珠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初中学生的特殊音乐教育策略受到广泛关注。学生通过教师的有效引导提升对音乐的热爱程度,感知乐曲的内容与旋律是未来教育的重点。因此,通过开发校本教材、应用多样教学模式、开展音乐实践活动等教学方式更有助于塑造愉悦学习氛围,提升学生音樂学习自信,进而彰显初中音乐课堂的时代性。
关键词:初中音乐;特殊教育;教学策略
特殊音乐教育旨在利用音乐帮助在身体机能方面具有先天性的缺陷的学生沉浸在艺术化且充满情趣的氛围中,获得心灵上的慰藉与安然,进而克服受挫的不良情绪,恢复生活和求学的自信心,建立起进行正常情绪表达和人际交往的健康意识;并利用音乐的体验,帮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形成积极向上、达观潇洒的人生态度。基于此,初中音乐教师应当充分了解特殊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对音乐学科的认知规律,通过对音乐优美旋律的理解、对其中节拍的感知和对歌词中精神内涵的深入挖掘,使学生真正走入音乐的美妙世界,使其能够运用身体上的不同器官的感觉能力,发现美、欣赏美、拥抱美。
一 针对学生特殊学情,开发校本教材
虽然我国政府自从80年代其便开始重视各年级特殊学生的教育问题,并组织相关专家针对特殊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和学习能力编写适合其学习的音乐教材,但由于时代日新月异的变化发展,加之不同学校、不同年龄层次特殊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不同教师的不同的专业素质和音乐教学能力,导致现行的音乐教材已然不能满足所有特殊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为了提升初中特殊音乐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初中音乐教师可针对学生特殊学情,开发校本教材。其一,要将中华民族传统音乐作品融入进校本教材中,让学生们从教材收录的音乐作品中感受到源远流长的文化发展。其二,要将本地方特色音乐文化融入进校本教材之中,使音乐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其三,校本教材中还可收录其他国家的代表性民族音乐作品,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让特殊学生通过音乐畅游在各个民族的文化海洋之中,使其感受到大千世界的美好。
例如,针对视力上有障碍的学生,教师在编写校本教材时,可将“认识不同种类的音乐教材”作为教材内容的重点环节。由于视力上有障碍的学生往往听觉十分敏锐,因此,教师可通过为其演奏或播放不同乐器弹奏出来的声音,组织其对对乐器的音色进行辨认和记忆。中国古代与西方近现代的乐器种类十分丰富,教师便可以选取其中具有代表性和实用性的乐曲,如二胡、琵琶、古琴等中国古典乐器和小提琴、架子鼓、小号等西洋乐器,融入进校本教材之中,使学生学会听声辨乐,并了解不同乐器的起源、演奏方式和艺术特征等。通过这部分教材内容,充分发挥视力障碍学生在听觉上的优势,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认知体系,拓宽学生知识面。
二 应用多样教学模式,调动学习热情
面对特殊学生的生理特征,音乐教师在课堂上教学重点不能仅仅放在专业音乐知识的普及上,还应当注重发掘和创新特殊学生音乐课堂教学模式,使课堂充满知识型、趣味性和探索性。如教师可在课堂上创设生动化教学情境,或是将音乐与语言、舞蹈形式等进行结合,增强特殊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喜爱。
例如,《大中国》这首歌是一首打击乐曲,教师可以此为切入点带领听障学生感受其中强烈的节奏变化。首先,教师为学生介绍打击乐总谱的不同特点,以形象的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对打击乐的好奇心;再次,教师还可运用手势教学法进行辅助,使学生能够通过不同手势代表的含义辨识音与音之间的高低。通过这种形式,发展了听障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敏感性,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音乐学习氛围和审美体验。提升了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层次。
三 开展音乐实践活动,丰富课外生活
在利用新编制的校本教材和课堂上的多样化教学形式扩充特殊学生的音乐知识体系后,教师便需要给予学生将音乐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活动中的机会。同时,也只有开展了音乐实践教学活动,教师才可在丰富学生课外生活的基础上发掘学生的特殊才能和专长,并对特殊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正确指引。因此,初中音乐教师可面向学校、面向社会,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展演活动,使特殊学生勇敢地站在众人面前展示自身音乐素养,提升其自信心和音乐表达能力。
例如,初中音乐教师可组织学校内的身体上患有残疾的学生进行一次露天综合文艺演出活动,残疾学生虽然身体机能上有所缺陷,但其对有音乐作品的审美感知能力和演唱能力并不逊色于常人,因此,教师可为他们创造更多机会展示自身在音乐上的天赋与才能。
综上所述,音乐是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和快乐的学科,对于特殊学生来说也并不例外。音乐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了解音乐基本知识、体会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跨越式发展。
参考文献:
[1]许增.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培养聋生音乐素养[J].科学大众,2007(12).
[2]黄葶.聋哑学生艺术教育中的情感引导与多元智能开发[J].当代教育论坛,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