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德育质量提升策略
2018-04-10刘禄琴
刘禄琴
摘 要: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是中职学校的主要德育课程之一。德育课程要想取得效果,就必须引发学生来自心底的认同,促使学生把知识内容转化为自己行为规范的一部分。但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法较为陈旧,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需要做的仅是死记硬背以应付考试,很难产生对该课程的好感。看似记住了知识内容,实际上考试过后转眼就忘,更不会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也就完全达不到德育效果。为此,本文特从更新教学理念、开展实践活动和运用信息技术三个方面,浅谈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德育质量提升策略。
关键词: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德育质量
认真审视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教材可以发现,其中有大量理论内容,揭示了很多事物的一般原理,是对社会经济的一种深层透视。中职学生在社会中生活、互动,毕业后会更加深入地参与到社会生产中去,这些内容与他们是紧密相关的。但在身心尚不成熟的中职学生自己看来,该课程知识内容似乎有着一种“不必要”的深奥,认为生活中不需要了解得如此深入,导致缺乏学习兴趣。没有兴趣,其他都无从谈起。所以,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都应该紧密围绕激发学生兴趣这一方面,让学生能在高涨的情绪中得到德育的熏陶。
一 更新教学理念
更新教学理念最主要的就是要认清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自我国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蓬勃开展以来,学生在课堂教学上的主体性已经得到了普遍认可,是学生身心成长的关键性因素,教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位引导者。而且教师的引导行为,也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配合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教师应该在平时注意观察和总结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和真正的学习需求,将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跟以上因素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喜闻乐见的方式将知识顺利传达到学生心中。
例如,在学习有关责任义务的内容时,教师可以留下一个预习作业:请大家询问一下父母在工作中要履行什么样的责任。回到课堂后,教师可以挑几个同学进行阐述,然后进行总结:基层工作人员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做好本职工作,服从上级安排;而管理人员除此之外还要包括团队的管理等。其实班级也一样,每个同学在学校的责任和义务就是好好学习,做好自我管理;而班干部还要配合班主任,参与班级管理。从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加深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潜移默化中完成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二 开展实践活动
德育内容不是停留在脑海中的大道理,而应变成实际的行动。只有通过实际行动,学生才能明白德育内容到底意味着什么,对个人发展和社会经济良好运行究竟有着什么样的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切身体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积极促成与校外单位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寻找更加广阔的实践平台,邀请专业人士从专业角度为学生进行讲解分析,促使学生明白该课程知识内容背后所蕴含的深厚道理。
例如,在学到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带出环境保护的内容,说明要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然后带领学生前往当地绿化工作的前沿,组织学生参与植树造林活动。活动过程中,可以通过前期联系好的专业人员为学生讲解植树造林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让学生能够真正学到一些技能。活动结束后,则再次由专业人士讲解,总结学生此次活动的成果,如植树多少棵,占地多少亩,能够在当地绿化工作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等,让学生产生成就感,通过实践活动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三 运用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上的应用不是个新话题,已经有了很多相关研究与实践,受到了普遍重视,产生了很多成果。但部分教师在该课程的信息技术教学水平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时只是把文字搬到了PPT里,简单换了下形式,与真正的信息化教学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教师要明白,现在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学生日常接触的各种信息和新鲜事物是异常丰富的,这种简单的形式根本无法起到有效调动学生兴趣、提升学习效率的作用。教师应该努力增强自身学习,开创出更加丰富的信息技术教学场景。
例如,目前网上有很多在线学习平台如中国大学MOOC等,上面有大量与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相关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起来。另外还有很多专门的学习社区,教师可以让学生加入到社区中,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在随时在社区里请教。还可以带领学生们一起根据已经学过的内容制作多媒体教学资料上传到社区和平台上,一方面作为对已学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另一方面让学生更深地参与到信息化教学的情境中,使他们明白自己身上蕴含的潜力,增强其学习信心。
总而言之,經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乍看起来理论性内容很多,不容易获得学生的欢迎。但学生内心深处对这些内容是有强烈需求的,是学生自我成长的本能所决定的。教师应通过灵活有效的教学方式,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通过该课程的教学努力做好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冯靖,顾长贵.中职德育课教学质量的提升:内涵、挑战与路径——《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48):335-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