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手段实现高质量数学课堂的构建
2018-04-10黄艳艳
摘 要:伴随新课改进程的不断加快,在当前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一线高中数学教师也开始积极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高质量数学课堂的构建。基于此,笔者从自身数学课程的教学实践出发,提出应用媒体、借助合作,以及利用微课等形式,浅谈如何实现高质量数学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高中数学;媒体;合作;微课
一 应用媒体,促进讲解结构多元化
多媒体是较早的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进行融合的现代教育形式,具有操作简便、形式多样的特点,在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讲解中,多媒体技术能够将原本单一、抽象的数学知识,以多样变化的形式进行展示,从而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教学形式中,维持对数学课堂的关注,提高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效果。
例如,在《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促进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先利用其中的框架图展示形式,向学生介绍本节课中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等的概念,让学生从整体上了解本节课主要教学的知识,从而把握课堂教学的节奏。紧接着,教师利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向学生详细讲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稳定性,让学生能够进一步地认识到生活中的随机现象,更加明确概率的含义和意义。随后,教师以word文档的形式,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这些习题的解答,从而提高学生对本节课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显而易见,在开展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课堂讲解结构的多样化展示,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高质量数学课堂的构建。
二 借助合作,实现学生之间互助化
从社会对人才提出合作能力的要求后,教师就将合作学习活动引入课堂之中,用于满足当前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但是,从目前数学课程中应用合作学习活动的教学反馈中,我们可以看到,存在部分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活动,却没有取得预期效果的情况,究其根本是教师没有按照学生的实际数学素养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安排造成的。为此,为了实现高质量数学课堂的构建,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教师应当对学生的数学实际素养进了解,从而优化合作学习活动的开展形式。
例如,在《直线的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进行合作学习活动中组员的优化分配。具体而言,首先,教师对学生讲解本节课的“直线的斜截式方程”等知识,观察学生的学习反应;其次,教师基于学生的课堂反应,以及日常教学经验,将学生按照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层级的划分。紧接着,教师按照优势互补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安排,使得每个小组当中学生之间的数学知识学习能力呈现差异化的分层。之后,教师让学生以安排好的小组形式,共同开展本节课的学习活动,并让小组中对数学知识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对组内的其他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助,促进学生在差异化水平的小组成员之间能够进行有效互助。
不难看出,在高中数学课堂中应用合作学习活动,教师基于学生的实况进行教学活动的优化,能够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实现有效的交流,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三 利用微课,数学思想滲透有效化
数学思想是高中数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中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在传统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由于课堂教学时长有限,教师在对学生讲解了教材当中的基础数学知识外,很少有充足的时间向学生讲述有关数学思想的内容,制约了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发展。而微课技术的出现,则能有效帮助教师缓解这一问题。
例如,在《不等关系与不等式》这节课的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对“构造函数”思想的认识,教师就可以借助微课技术,实现对学生数学思想的渗透。“构造函数”思想不仅是数学思想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学生进行习题解答的工具,在课下,教师基于构造函数思想的内容,进行微课视频的制作,并按照当前高中生的数学知识认知结构,将该视频的时长控制在20分钟左右。随后,教师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发送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下时间对该视频进行自主观看,从而提高学生对构造函数思想的认识,发展学生的综合数学素养。
总而言之,教师应用媒体技术,借助合作活动以及利用微课技术等,都能够促进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但是,这些却不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因此,在之后开展高中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弱化自身在课堂中的存在,强化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不断创新数学课程的教学方法,并应用在实践教学中,促进课堂教学经验的积累,从而构建完整地开展数学知识讲解的体系,促进高质量数学课堂的生成。
参考文献:
[1]刘明霞.巧借多媒体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2017(52):147.
[2]王荣.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漫谈[J].科技经济导刊,2017(36):101+99.
作者简介:黄艳艳(1990.1-),女,汉,广东湛江人,本科,中学二级,研究方向: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