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遣唐使:中日交流史上绚丽的“唐花”

2018-04-10盛斯才

月读 2018年4期
关键词:鉴真东渡日本

盛斯才

中日交流最早可追溯至周秦时期,东汉王充《论衡》中就有多次关于“倭人”的记载,例如“周时天下太平,越裳献白雉,倭人贡鬯草。食白雉,服鬯草,不能除凶……”此处的“越裳”为南海古国,“倭人”即日本人。

《汉书·地理志》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这是中国正史中首次记载倭国(即日本)事。《后汉书》相关记载则更多,如《后汉书·东夷列传》:“建武中元二年,倭奴国奉贡朝贺……光武赐以印绶。”时为日本垂仁天皇八十六年。

1784年春天,在日本九州博多湾口的志贺岛上,有农民在田里挖水渠时挖到一枚赤金方印。经专家考证,这是一枚很有价值的中国汉印,为东汉光武帝所赐。它的出土,被看作是中日文化交流的有力证据,现陈列在日本福冈市美术馆的一个特制玻璃柜中。日本政府将金印发现地辟为公园,称“金印公园”,公园入口处立有一碑,上刻“汉倭奴国王金印发现之处”十一个字,公园内还建有一巨大金印印文

模型。

在整个周、秦、汉、晋及南朝时期,中日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日本对中国的朝贡关系,中国的文化、习俗以及农耕技术对日本产生了一定影响,但由于当时日本尚处于分裂涣散状态,中日之间的交流是有限的。唐朝时,日本通过派遣遣唐使,以及遣唐使促成中国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使中日交流达到了一个历史高峰。此时的中日交流,主要是中国文化向日本的大规模流动和移植,究其原因,是当时中国在典章制度和思想文化等方面,相对于日本具有巨大

优势。

由遣隋使转变为遣唐使

公元581年,隋朝建立,中国基本结束了南北朝时期的分裂状态,归于统一。此时日本处于推古天皇和圣德太子摄政时期。隋文帝杨坚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中国的封建制度日趋完善。公元600年,日本向中国派出了第一批遣隋使。公元607年、608年、610年和614年,日本又派使者

来华。

公元607年遣隋使的首领叫小野妹子,被称为来中国的第一位日本外交官。此时隋文帝已经去世,隋炀帝杨广在位。次年,隋炀帝命文林郎裴世清等13人组团回访,并陪送日使回国。据《隋书·东夷传》记载,日本天皇为此新建了宾馆,并派出彩船30艘热烈欢迎。隋使进入日本京城时,日本方面派遣数百人“设仪仗,鸣鼓角来迎”,给予了隆重的接待。裴世清等人也带回了关于日本的比较完整

的信息。

小野妹子又作为护送隋使回国的使节再度来到中国。这次遣隋使中有高向玄理等四名留学生,有僧旻、南渊请安等四名学问僧。翌年,只有小野妹子回国,而八名留学生和学问僧则留在中国,学习儒学与佛教。这些人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为日本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正如日本历史学家井上清所言,通过这种交往,日本“恰如婴儿追求母乳般贪婪地吸收了中国的先进文明,于是从野蛮阶段,不久即进入了文明阶段”。

小野妹子访隋十年后的公元618年,隋朝灭亡,唐朝建立,遣隋使也就转变成了遣唐史。

遣唐使与中日白村江之战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高峰,既实现了民族大融合,又实现了文化大整合,成为当时东亚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文化中心。而日本历经飞鸟时代、大化革新,进入了封建社会的奈良时代。由于唐朝文化、经济的兴盛而激起的东亚风云,推动了中日友好交流进入高潮。从公元630年日本舒明天皇派遣第一批遣唐使,到公元895年的二百多年间,日本共向唐朝派遣14批遣唐使,唐朝也遣使赴日4次。

根据日本政局的变动、具体目的的不同和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派遣遣唐使,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公元630年至659年。这个阶段日本正向封建社会迈进,遣唐使最感兴趣的是唐朝先进的政治制度,通过学习唐朝,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式的天皇体制。著名的大化改新就是学习唐朝的结果。随着改革的成功和国力的上升,日本便开始染指朝鲜,甚至想取代唐朝获得对朝鲜半岛的主导地位。

随之即有中日在朝鲜半岛的白村江之战。公元655年,朝鲜半岛上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混战。高句丽联合百济进攻新罗,新罗向唐朝求援。公元660年,唐高宗派兵水陆并进救援新罗,百济大败,遂向日本求援。白村江是入海河流,为日本支援百济的要道。中日双方深知此为要地,都志在必得。公元663年,中日海軍在此激战。

当时,唐军有13000名士兵,战船170艘;日本有42000名士兵,战船1000艘。唐军在刘仁轨的指挥下,灵活变换阵形。日军见此阵脚大乱,唐军用火箭形成的火雨迅速覆盖整个被围的日军,唐军所向皆捷,日军战船毁灭,士兵被杀或淹死者

数万人。

此战是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唐军胜在造船技术大大高于日军,唐军船壁高且坚固,设计精良,而日本战船粗糙简陋,不堪一击;同时,唐军的军事思想也大大优于日军,阵法变化,水上火攻,全面覆盖,都体现了当时先进的战术。

第二个阶段是公元665年至669年。白村江之战给日本的扩张野心以当头棒喝,也使日本认识到自身实力与唐朝之间的巨大差距。为了缓和与唐朝的矛盾,也为了进一步学习唐朝的技术与制度,在此期间,日本向唐朝派出了两批遣唐使。这在整个遣唐使派遣期间,频度是最高的。

第三阶段是公元702年至752年。此时正值盛唐,唐朝的繁荣让日本倾慕不已,派遣了大量遣唐使来全面学习盛唐文化。公元752年的遣唐使中就有吉备真备,他学成回国后,对日本的文化变革和政治改革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四个阶段是公元777年至838年。在此期间发生了“安史之乱”,唐朝开始走向衰落。而日本觉得对唐朝的学习基本已经达到目的,于是召回了留在唐朝的留学生和学问僧,并决定停派

遣唐使。

日本对派遣遣唐使的工作非常重视。其人员选拔极为严格,不仅要在某个领域有突出技能,汉文化水平较高,甚至相貌气质也要考察。人员数量从开始时的一两艘船十余人,到后来的五六艘船七八百人,包括官员、商人、巫师、医师、画师等各行各业的人。他们之中有人学习一段时间就回国了,而留学生和学问僧一般会在中国长期学习,有的长达20年。从中可见日本人向中国学习的决心与毅力。

遣唐使学成回国后,日本政府会举行盛大的欢迎仪式。使臣奉还节刀,表示完成使命。天皇则为使臣晋级加官,赏赐褒奖;对于渡海途中或者学习过程中不幸死亡者,日本政府还给予优厚的抚恤。

唐朝对于日本政府派遣的遣唐使,表现出了海纳百川的恢弘气度。唐朝有关州府得到使团抵达的报告后,马上将其迎进馆舍,安排食宿,随即奏报朝廷。地方政府派专差护送获准进京的使团主要成员去长安,路途一切费用均由唐朝政府承担。遣唐使抵达长安后,住进四方馆,由专职人员负责接待。接着,遣唐使呈上贡物,唐朝皇帝下诏嘉奖,接见日本使臣,并在内殿赐宴,给使臣授爵赏赐。

遣唐使促成鉴真东渡

遣唐使学成回国后,担任国家要职,对日本的制度改革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日本的大化改新和律令制改革,就是学习唐朝的重要成果。

公元645年,日本孝德天皇即位后,学习中国的朝制,在日本第一次建立年号——大化。大化二年(646),《改新之诏》颁布,其中学习唐朝的革新政策包括:实行均田制,废除土地的贵族私有;实行土地租庸制,受田农民向国家交纳谷物;实行兵役制,京师设五卫府,地方设军团,公民服兵役。这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

文武天皇即位后,又对日本的行政划分、身份等级、军事制度等作了规定,日本由此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时代。

元明天皇于公元710年迁都平城京,开创了日本封建社会繁荣鼎盛的奈良时代。奈良时代既是日本唐化的标志,也是日本古代文化的兴盛时期,不仅社会繁荣,而且文化鼎盛。与此同时,佛教在日本文化中地位显赫,唐朝的音乐和乐器也大量传入,整个日本社会弥漫着浓厚的唐风唐韵。

因为佛教在日本的崇高地位,邀请大唐高僧赴日弘法成为日本佛教界的夙愿。日本遣唐学问僧通过十年的寻找,决定邀请鉴真东渡日本。但鉴真的东渡并不顺利。第一次东渡被人诬告与海盗勾结而被官府扣押,未能成行。第二次东渡先后两次遭遇风暴,只得放弃。第三次东渡时,被越人强留,没有成功。第四次东渡时,其弟子灵佑担心师傅安危,苦求扬州官府将鉴真从海上截回。第五次东渡时,遭遇强大风暴,在海上漂流十多天后抵达海南岛。此时鉴真感染眼疾双目失明,被迫放弃。公元753年,鉴真第六次东渡,在遣唐使吉备真备、晁衡等人的邀请和帮助下,他登上了遣唐使的回程船,终于东渡成功。

鉴真大师到达日本后受到隆重接待,他不仅传道弘法,而且对日本的医学、艺术、文化、雕塑、建筑等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公元756年,鉴真被封为“大僧都”,统领日本所有僧尼,成为日本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

后来,淳仁天皇将原皇太子道祖王的官邸赐给他。鉴真及其弟子在官邸内建立寺庙,淳仁天皇赐名“唐招提寺”。由于天皇下令日本僧人在受戒前必须前往唐招提寺学习,于是此处成了日本最具权威的佛教道场。公元763年,鉴真在唐招提寺圆寂。

遣唐使与唐朝诗人的“诗交”

在鉴真东渡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吉备真备和晁衡,都是遣唐使中的杰出代表,也是见证中日友好交往的重要当事人。晁衡的日本名叫阿倍仲麻吕,生于公元698年(日本文武天皇二年),他天资聪敏,自幼勤奋好学,尤其酷爱中国文学。公元716年,日本政府派遣第八批遣唐使,十九岁的阿倍仲麻吕被选为遣唐留学生。翌年九月底,阿倍仲麻吕、吉备真备等人到达了他们日夜向往的文化古都长安。吉备真备比阿倍仲麻吕长三岁,渴望学习先进大唐文明的共同理想,使两个青年人结为好友。

在唐朝,外国留学生和本国学生一样,要学习《诗经》《尚书》《易经》《礼记》等典籍,结业后,要通过科举才能取得做官的资格。阿倍仲麻吕很快被安排到国子监学习。他非常用功,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被授予左春坊司经局校书的官职,负责校订图书典籍。这恰好符合他爱读书的习惯,他在这里如饥似渴地吸收知识。

公元731年,由于表现出色,阿倍仲麻吕得到唐玄宗的赏识,擢为门下省左补阙,管理皇帝的随行人员和车马等。虽品级不高,但可与皇帝经常接触。玄宗深爱阿倍仲麻吕,赐他汉名为“朝衡”(又称为“晁衡”)。晁衡一路高升至从三品秘书监兼卫尉卿。

晁衡不仅学识渊博,才华过人,而且感情丰富,性格豪爽,是一位天才诗人。他和唐代著名诗人如李白、王维、包佶等都有密切交往。

在中国居住17年后,公元734年,晁衡思乡心切,于是向玄宗申请回国,但未被准许。由此他作了一首诗:

慕义名空在,输忠孝不全。报恩无有日,归国定何年?

无奈之情跃然纸上。

公元751年,晁衡回国探亲的申请终于得到玄宗的准许。临行前,长安友人纷纷为他送行。王维、包佶等还作诗赠别。

王维写了《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一诗相赠,诗曰: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九州岛何处,万里若乘空。向国惟看日,归帆但信风。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别离方异域,音信若

为通?

包佶写了《送日本国聘贺使晁巨卿东归》,诗曰:

上才生下国,东海是西邻。九译蕃君使,千年圣主臣。野情偏得礼,木性本含仁。锦帆乘风转,金装照地新。孤城开蜃阁,晓日上朱轮。早识来朝岁,涂山玉帛均。

晁衡先由陆路从长安到苏州,然后在苏州乘船出发回日本。临别中国,他百感交集,作诗《望月》,诗曰:

翘首望长天,神驰奈良边。三笠山顶上,想又皎月圆。

不幸船至琉球忽遇风暴恶浪,晁衡漂流到了越南。公元753年,晁衡所乘舟船倾覆遇难的假消息在长安传播开来。李白等人听到这一噩耗,十分悲痛。李白写了一首《哭晁卿衡》,诗云: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晁衡后来活着回到长安,朋友们惊喜交加,破涕为笑。晁衡看到李白为他写的诗,当即写下了著名诗篇《望乡》:

卅年长安住,归不到蓬壶。一片望乡情,尽付水天处。魂兮归来了,感君痛苦吾。我更为君哭,不得长安住。

公元770年,七十三岁的晁衡卒于长安。唐代宗特追封他为从二品潞州大都督。在他去世大约十年后,日本发布诏书表彰他的功绩,给其亲属以赏赐。六十多年后,日本仁明天皇又赠予他正二位官衔,表彰他为中日两国交流做出的贡献。

另一位遣唐使吉备真备,作为遣唐留学生和遣唐副使两次渡海来到长安,留居长达二十余年,同样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是公元734年,他携带中国政治、军事、数学、天文历法、礼仪等典籍1700多部回到日本;二是他利用汉字的偏旁部首创造了片假名,片假名作为日本文字沿用至今;三是他引进了中国的行政制度,都道府县等区划在日本沿用至今。另外,吉备真备还将中国的围棋首次带至东瀛,从而开拓出日本围棋文化的源流。

奈良与唐招提寺:千古回荡的天籁之音

日本古都奈良,這座深受唐文华侵染的城市,有一座古寺—唐招提寺。它是鉴真大师及其弟子们用一砖一瓦,按照唐朝的建筑风格建造的。鉴真东渡不仅将中国的佛教文化带到了日本,而且将中国当时最新的也是世界最先进的建筑、农业、医药等科学技术带到了日本,日本人至今仍对鉴真大师非常敬爱。

2015年,学者徐静波到唐招提寺访问,他在《日本人的活法》中写道:“唐招提寺的金堂,完整地保留了1200多年前中国唐朝的建筑风格。……80岁的第87代方丈石田智圆扶着金堂的大柱子对我说:‘你看这根柱子,它有三截,最上面的一截是唐朝的原物,后来柱子烂了,在江户时代修补时又接了一段。最下面的一截是前几年再度修补时接上去的。一根柱子,记载了唐招提寺1200多年的风雨沧桑,更刻录了中国佛教文化在日本弘扬的历史。……还有唐招提寺莲池里的荷花。10多年前,在整理寺院莲池的时候,发现了残旧的莲子,经过检测分析,确认是1000多年前鉴真大师从大唐带来的莲子。经过科学培植后,残旧的莲子重新开出了红艳的莲花,人们将它称为‘唐花。如今,每到夏季,唐花开满了寺院,给予这座古老的寺院一种大唐生命的

涌动。”

猜你喜欢

鉴真东渡日本
探寻日本
明末清初浙东东渡海洋文学的文本形塑
用文字墨香展现生命芳华
人在气头请闭嘴
在气头上不说话
唐朝风 东渡情
日本神社
脚印
泥泞留痕
日本混乱中迎接希拉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