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由勤俭破由奢
2018-04-10李晓巧
李晓巧
一
中国历史上有过大吃大喝的情况。成语“酒池肉林”,说的是商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其结局如何?了解点历史的人都知道—商朝因纣王奢靡的生活最终被周武王所灭。后来人们就用“酒池肉林”这个成语形容生活荒淫腐化。
再说三国时期的吴主孙皓,在历史上之所以被定性为暴虐之君,除了他残暴的执政方式外,还与其无节制的狂吃海喝,常常在酒席上找大臣们的茬儿有相关。《资治通鉴》卷八十记载:“吴主每宴群臣,咸令沈(同“沉”)醉。”醉就醉了吧,他还借酒做文章,“置黄门郎十人为司過,宴罢之后,各奏其阙失”。于是,无论是酒醉吐真言,还是酒醉说胡话,只要有说孙皓坏话的,便一律治罪,“大者即加刑戮,小者记录为罪,或剥人面,或凿人眼”,手段相当残忍。于是,“上下离心,莫为尽力”,吴国迅速灭亡。
晋代,无论官府还是民间,常有聚会,很多人一喝酒就烂醉,借酒撒泼,行为放诞,还自相标榜。文学史上著名的“竹林七贤”,每个人其实都挺能喝的,尤其是刘伶,他说“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经常喝得酩酊大醉。晋室南渡以后,吃喝风依然如故,只是换了一批玩家酒客而已。所以,整个晋代在政治上并无太大建树,东晋更是偏安一隅,社会也不安定,民怨颇多。
唐朝初期,统治者吸取隋朝灭亡为教训,尚能励精图治,勤俭节约。但唐代中期以后,社会风气有所改变。唐玄宗天宝年间,奢靡之风盛行。据《明皇杂录》记载,天宝中期,公主们为了讨唐玄宗的欢心,争着做好吃的送给皇帝,“水陆珍馐数千,一盘之贵,盖中人十家之产”。且不说数千道名贵菜肴唐玄宗一人能否吃得完,就是那一盘菜都要花费十个中产之家的财产。统治者在吃喝上如此奢侈,上行下效,唐朝怎能不迅速走向衰败?
《南部新书》记载,早在唐朝开元年间,宫廷和皇亲国戚流行吃黄鱼,为满足权贵们的口腹之欲,“故打河阳作池养之”,即在河阳地区组织民夫专门挖了个大水塘来养黄鱼,所以这个池塘就叫“黄鱼池”。后来,这个“黄鱼池”竟与唐代一次政治事变扯上了关系。说是在唐文宗开成末年的冬天,“黄鱼池”的水结成的冰好像带有花纹的丝绸一样,被当时人认为是不好的征兆,果然没多久就发生了“甘露之变”,导致唐文宗被宦官幽禁至死,亲信大臣多被夺权的宦官诛杀。应该说,人们把“黄鱼池”的冰纹与政治事件牵扯在一起,是有迷信色彩的,但是,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出晚唐时期权贵奢靡享乐的生活是受到人们唾
弃的。
到了宋代,《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中记载了一个例子:宋宁宗嘉泰年间“成都三司(三个衙门)互送,则一饭之费计三千四百余缗”,“建康六司乃倍之”。嘉泰三年(1203),“上(皇帝)御笔严监司互送之禁”,就是禁止官员借公务之机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然而各衙门之间迎来送往、豪吃海喝的现象依然如故,尤其是远离京城的地方,更是如此。这也成为南宋时期的弊政之一。有史学家评论说,宋代是士大夫们的乐园,可惜的是官员们把帝国当成“享乐”之园后,形势也就岌岌可危了。的确,沉迷于吃喝享乐中的官员,丧失了居安思危的意识,偏安的南宋最终亡于元朝人之手。
明代的吃喝情形在《万历野获编》中可窥其一斑。书中说万历皇帝一天的饮食开销,价值北京城里的一套大房,“常见一中贵卖一大第,止供上(万历皇帝)饔飧一日之需”,这让负责办理皇帝御膳的太监们愁眉不展。怎么办呢?于是太监们便伙同权力机构—吏部、兵部卖官鬻爵,“居间所入,半充牙盘进献”,太监们将灰色收入的一半用来打理皇帝的吃喝,如果有正直的官员出面阻拦,肯定就得挪位子,甚至有性命之忧。所以,当时人说:“真可慨也夫!”皇帝如此,官员们也竞相效仿,从官场到民间,吃喝之风盛行不止。明朝自开创以来积攒的家业,被一群蠹虫侵蚀殆尽。有史学家认为明朝实亡于万历,不是没有
道理的。
清乾隆时期被认为是盛世,但讲究吃喝的风气在此时尤显突出。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名义上是视察河工,实际目的却是游山玩水。其队伍声势浩大,每次都在万人以上,所到之处极尽奢侈糜费,地方供给极尽华丽。据统计,总的花费超过了当年康熙皇帝南巡的十倍,这不仅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更造成了奢靡的社会风气。此外,乾隆皇帝举办的几次千叟宴,虽然含有尊老崇礼的因素,但更多的却是满足他的虚荣心。办“千叟宴”确切的开销笔者没有查到,揣想之下,定然不是个小数目。乾隆一朝,整个社会都沉浸在一片歌舞升平、浮华奢靡之中,但社会危机也由此而生。有学者指出,乾隆中后期,清朝已经走向下坡路。
晚清时期,国家千疮百孔,但官场上的吃喝风反而更甚。据晚清重臣翁同龢的侄儿翁曾翰的日记显示,他在京城为官时,几乎日日要赴宴,招饮、作陪、接场、预祝、补祝、公请、团拜等等,名目繁多,应接不暇,往往一天喝几场,甚至熬夜喝酒,终酿成头痛、体虚等病。他常常想戒酒,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最后身体不堪重负,四十一岁便积疾而亡。翁曾翰还只是一个没有太大实权的文学侍从京官,那些身居要职、手握大权的晚清官员耗费在吃喝上的金钱和精力更是可想而知了。
二
历史上出现过吃喝风,但也有很多不讲究吃喝、反对奢侈、提倡节俭的事例。
唐朝初期有一个宰相叫李勣,他不仅功勋卓著,而且为人低调,生活节俭。一次,一个老家的乡亲到京城去拜访他,到了饭点,李勣便留乡亲吃饭。唐朝人爱吃胡饼,乡亲吃饼时嫌桌上的胡饼边缘不干净,就顺手撕下扔在一边,“裂却饼缘”,李勣见了很生气,着实训斥了他一番:“年轻人啊,你应该知道,这块饼包含了农人的多少汗水,田地要犁两遍,土壤肥沃后才能下种,还要灌溉、锄草,精心呵护,年景好才能丰收;辛苦收割,脱粒扬清后,才得到麦粒,还要碾磨成粉,然后才能做成一块饼。你这样随意扔掉,太不应该了。在我这里,问题还不大,如果当今皇帝看见你这样做,非砍了你的头不可!”可见,唐朝初期,那些积极进取的统治者是率先垂范提倡节俭的,这为唐帝国的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北宋名臣范仲淹,不仅政绩卓著,而且“以清苦俭约著于世”,言传身教,范家子孙都严格遵守节俭的家风。《曲洧旧闻》中记载了个小故事,说范仲淹的儿子范纯仁做官后,一次请晁姓朋友吃饭,饭局过后,晁姓朋友感慨道:“啊!范丞相家的家风终于有所改变了!”别人甚有兴致地追问他何出此言。他回答:“盐豉棋子,而上有肉两簇,岂非变家风乎?”原来,以前范丞相家吃饭,就是以发酵的豆豉佐餐,这次他家吃饭,豆豉上居然加了两撮肉,这难道不是改变家风了吗?此言一出,众人哈哈大笑,然而,这笑声中却充满了深深的敬意。
另一个北宋名臣王安石同样节俭,他“饮食粗恶,一无所择”,即便身居高位,依然是家厨做什么他就吃什么,而且有意思的是,他吃饭时只夹最靠近自己的菜肴。虽然这种吃法令众人惊异,但却表明他不讲究吃喝,正应了那句话: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只是为了吃饭。
据《元史》记载,元文宗年间有个清官叫秦起宗,他担任抚州路总管(相当于省级长官)时,抚州路衙门大摆宴席欢迎新长官。秦起宗问办事人员,这办酒席的钱是哪儿来的?办事人员不敢欺瞒,回答说是跟民间商人赊借的。秦起宗立即让办事人员将钱物归还商人,自己只吃了工作餐。因为长官带头廉洁奉公,严禁大吃大喝,所以,秦起宗领导下的抚州路“官府僚佐有宴集,成礼即止”,他本人也深得百姓称赞。
众所周知,明太祖朱元璋是个“草根”出身的开国皇帝,他和马皇后一贯厉行节俭,到了灾年,据说常吃“麦饭野菜”。所以明代初年的官场,乃至于民间,很少在吃喝上铺张浪费。
清朝初期的康熙皇帝也是倡行节俭的好模范。他在颁发全国的《圣谕十六条》中有五条都涉及到要求各级各地官员“尚节俭,惜财用”,禁止奢侈浪费、大吃大喝。他是这样要求官员们的,自己也是这么做的。康熙皇帝平时都是“粗食软蔬”,“不喜厚味”,吃东西清清爽爽,适可而止,而且,不是重要庆典,他的餐桌上绝不放酒具。由此,宫中的饮食开销大大减少,“先是光禄寺(掌管皇宫饮食的机构)供应宫中用度,每年用银七十万两有余;朕渐次节省,不使滥溢,一年止需七万两余”。数据是最有发言权的,皇宫全年吃喝开销一下子减少了百分之九十。这也说明了此前的吃喝浪费是何等触目惊心。康熙皇帝推崇节俭,不仅营造了康熙朝励精图治、欣欣向荣的社会氛围,奠定了“康乾盛世”的根基,同时,他自己也因饮食得法,养生有方,在位61年,安享
尊荣。
三
历史需要常常回看。必须承认,中国历史上的大吃大喝之风给每个时代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有的国破,有的家亡,有的殒身,更重要的是形成了不良的社會风气,贻害深远。而那些反对奢侈的例子则足以证明,崇尚节俭、生活恬淡不仅会赢得人们的尊重,更能促进吏治的清明、社会的和谐以及国家的强盛。古人云:“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可见,破、败与生活奢侈是大有关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