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标准体不同造型的裤子裆位结构研究

2018-04-10袁丽瑜

纺织报告 2018年2期
关键词:围度裤装臀围

袁丽瑜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佛山 528200)

1 研究思路

研究裤子的思路是:通过在合身的基本裙装样板添加裆部结构及采取剪切旋转的手段,减少裤腿根围的大小,转化成裤板,得到基本裤装。以基本裤装为基础,找出合体类裤装的旋转裤裆的角度范围。同样道理,通过增加基本裙装的臀围松量,找出合体、较合体、较宽松、宽松裤装的旋转裤裆的角度范围。具体研究思路如图1。

2 建立裤子裆位结构数学模型

人体下体的结构形态中包含多个复杂的双曲面,即使是和下体相关的一些测量数据(比如身高、腰围、腹围、臀围、腿围、膝围等)完全相同的人,也存在着体形体态上的不同。然而面对下体不同的体态特征,从生产的角度而言,除了对人体个体体态特征的把握,更重要的是找寻裤装结构设计中存在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所以现对静态数据采集得到的标准体建立裆位结构数学模型。

图1 裤子的研究思路

图2是人体和裤装结构的上裆部的比较对照。其中阴影部分表示的是标准人台的中间裆弯的形状。一般人体的腹臀宽约等于0.24H*(H*为净臀围)[1]。腹臀宽的前后厚度决定裤子裆部的宽度。腰线到裆底的距离是裤装立裆尺寸的依据,所以一般裤装在裙子的基础上增加人体的厚度的部分就形成裙裤。然后,旋转下裆角,形成裤装。也就是经过收大腿根围处(即横裆线的尺寸)就形成各类造型的裤装。

图2 裙裤裆位旋转

裤装的合体,除了臀围处的合体,还要考虑腿根围处的状态,腿根围处的宽松程度决定了裤子的造型。还决定了裤子功能性的解决方式,当腿根围处宽松,围度上就满足人体屈身、正坐、下蹲等的动态需要,因为腿根围是腿部最粗的部位,这里宽松,腿部其他围度就更宽松,人体的纵向拉伸没有受到裤腿的牵制,所以活动自如。腿根围处贴体的话,只能通过增加裤装纵向的长度。通过对臀围线至横裆线的裆弯线进行旋转,可以同时满足两个结果,一是减少腿根围处的围度,二是加长纵向的长度。

上裆纵截面由腹部前中线,臀后中线,臀沟底线连成U型的线条。上裆纵截面的宽度对应裤装的前后裆宽。高度就是上裆长的设计依据。臀凸量的大小决定裤装后裆斜线的倾斜程度。合体裤子,主要考虑设计静态美观性,裤装裆弯的曲线形状要符合人体站立时臀沟底线的形状。相反,宽松裤子,主要考虑裤子的功能性,功能性越强的裤装,裆弯的曲线形状越趋于直线。裤装的前后裆宽越小,垂直伸长量越大。

通过这样思路完全可以用的旋转角度的方式直接画出裤子的结构图,如图3。

图3 贴体裤结构图

3 结论

通过在合身的基本裙装样板中添加裆部结构及采取剪切旋转的手段,减少裤腿根围的大小,转化成裤板,得到基本裤装,并得出新的制图方法——直接旋转法。

参考文献:

[1]张文斌. 服装工艺学: 结构设计分册[M]. 纺织工业出版社, 1990:55-58.

猜你喜欢

围度裤装臀围
臀围松量对男西裤裆部造型的影响
臀围松量对女裤裆部特征的影响分析与模型构建
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的角度和围度
基于人体二维照片的女裙样版自动生成研究
延续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腰围/臀围比的影响
干练裤装
浅析下肢动作对裙子结构设计的影响
打造体量感的裤装2016春夏女裤流行前瞻
基于二维测量下的下肢围度拟合研究
裙装派VS裤装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