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织锦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2018-04-10李冬英
李冬英
(中南民族大学,湖北武汉 430000)
土家织锦中“织锦”,是指有五颜六色花纹的丝、棉、麻等纤维织品。《汉书》称:“锦,金也。作之,用功重,其价如金,故制字帛与金也。”宋戴侗的《六书说》里说:“织素为文曰绮,织彩为文曰锦。”锦是“丝织物的类名。具有彩色大花纹的特点。经、纬在制造前都预先染色,纬丝的颜色在3种以上,用缎纹地组织提花织成[1]。
1 织锦的生产工序
织锦分平纹和上下纹两种,织造技法分对斜、上下斜、抽斜。工艺流程有16道:纺线-染色-倒线-数筘- 牵线-装筘-滚线-上机-捡综-翻篙-装篙筒-捡花-梳理-织布边-织花。其工序繁多,工艺细节还得实践操作才可真正理解其中的奥秘[2]。
上下斜与上下斜加抽斜只要是运用上下斜织造技法织造的斜纹锦面,都可用上下斜加抽斜织造技法,过去传统图案基本上都是用上下斜。由于上下斜加抽斜图案比较精细,所需工时较多,工艺较难,所以现在除了个别爱好、研究者和工厂里销售商特殊要求外,基本上是以上下斜为主,表1列出了上下斜与上下斜加抽斜传统图案。
表1 上下斜与上下斜加抽斜传统图案表
续表1
2 织锦工艺的发展历程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经济不断发展,现代高科技纺织技术提高了纺织产品的产量,冲击着现代市场,使原本岌岌可危的土家织锦受到了严重的压迫,手工纺织工作者迅速减少,手工纺织品的产量也急剧下降。
20世纪70年代,考古学者通过发掘湘西自治州龙山县里耶镇、保靖押马坪、吉首河溪等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陶纺轮、石纺轮、骨针有编织纹的陶片及瓦砾等,说明8 000多年以前湘西已经有了原始纺织活动。
因土家族有语言无汉字,在秦朝以前无统一称呼,且布,锦不分。而关于土家织锦的记载实属不多,《后汉书. 南蛮西南夷列传》载“秦昭襄王使白起伐楚,略取蛮夷,始置黔中裙。汉兴,改为武陵(郡)。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 布”。“兰(阑)干细布,织成文章如绫锦。”又如《说文解字》卷七:“幏,南郡蛮夷 布,从巾家声。”这些都是西兰卡普的源头记载。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美术史学家阮璞在其专著《土家族美术史》中已记录了土家织锦,对其艺术、实用价值等作了充分肯定。
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土家织锦被无端列入“四旧”,大量织锦生产工具受到损坏,只有少量织锦人得以传承。正是由于织锦人的执着和坚守,土家织锦才坚持到今天[3-5]。
3 织锦工艺在当今的运用
近几年,由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和保护,经研究调查,龙山县共有7家织锦纺织厂,每家厂固定员工基本不到10个人,实际维持产业继续操办主要是靠政府的项目基金和少量的生意订单。
4 结论
织锦是我国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的发展中,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和制约。未来,还需要政府引导和扶持、企业加大宣传,多方面合作与努力,促进织锦的发展和传承。
[1]王文章. 西兰卡普的传人:土家织锦大师和传承人口述史[M].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0:6-10.
[2]张登赤,黄立俊.上/土家织锦工艺教程[M]. 海南出版社, 2014:22-23.
[3]左汉中. 湖南民间美术全集[M]. 湖南美术出版社 , 2000:1-4.
[4]田 明, 张心平, 田大年. 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M].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34-35.
[5]宋, 仕平. 土家族传统制度与文化研究[J].2005(0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