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女服饰文化的衰微与保护初探
——以小岞惠安女服饰为例
2018-04-10陈丽恋
陈丽恋
(黎明职业大学 图书馆,福建 泉州 362000)
惠安女,(又称“惠女”)主要是指聚居在福建泉州地区惠安县东部沿海的惠安女性群体,主要分布在小岞、净峰、崇武、山霞等地。惠安女因其勤劳、穿着奇特的地域服饰以及独特民俗文化而扬名世界,是“奇特服饰和勤劳勇敢”的代名词。惠安女服饰于2006年第一批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华民族文化几千年来不断的交汇融合和发展,积累了丰富多样的民俗资源,形成厚实文化底蕴[1]。服饰除了是平时人们日常防寒保暖和装饰用品,更是一个民族的表象,区域文化内涵丰富而浓厚。惠女服饰及相关的民俗文化是惠安东部渔民们世代相承的结果,也是当地居民生活习惯、传统习俗以及文化气息的表现。然而,随着全球一体化变革的深入,现代文明和传统文化既矛盾又融合,惠女服饰文化已经面临工艺失传和穿着断层的危机。试想,如果田间街头出现的惠安女不再穿着惠女服饰,传统服饰只剩下物质性,那它的活态生命也不复存在[2],这对服饰文化将是一种怎样的遗憾和损失。
笔者家乡就在惠安小岞,从小耳闻目睹惠女服饰的变迁,凭借自己的亲身体会和地域之便整理些有价值且有事实依据的相关资料,希望对研究惠女服饰及民俗有所帮助,同时,借此契机呼吁各界共同关注,助力惠女服饰和惠女精神能得以长久保护和传承。
一、惠女服饰文化演变的特点
惠女服饰可以分小岞、净峰为一类,崇武、山霞为一类,她们的服饰从黄斗笠、花头巾、衣服到银腰带、裤子都有很大的不同。小岞、净峥妇女服饰与崇武、山霞的服饰相比,全身都散发出浓郁的民族气息,虽艳丽而不失古朴和原味,细微处夹杂着惠安女的智慧与芬芳,让人爱不释手、趋之若鹜。小岞文人历来少,记载少,这让崇武文人专家学者始终占据话语权,研究一直重视崇武而忽视小岞,导致某些研究有些失衡失真。笔者下面着重介绍下小岞一带的服饰。
小岞镇位于惠安县东部,三面临海。东临台湾海峡是泉州的东极;南部与崇武半岛形成大港湾;北面与湄洲岛遥相呼应,形成湄洲湾;西面与净峰镇七里湖狭长地带相接壤,成半岛地形。原先如鼓浪屿一样是个小岛,于上世纪60年代在小岞惠女们齐心协力下,建立了通往外界的惠岞公路。早年由于交通不便,呈岛屿与外界隔绝,独特而又灿烂艳丽的服饰文化才得以完整保存至今。
小岞惠女注重传统,坚持穿着本族群的服饰,又善于根据生活的习惯和特点对服饰进行改造创新,从而形成如今亮丽、独具一格的服饰特点。百余年来,为适应生产、生活需要,服饰不断在发展变化,衣服由长逐渐变短,袖口慢慢缩紧,阔腿裤更加实用,服饰装饰品更加繁杂且色彩艳丽。而现今,随着全球变革的脚步越迈越大,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在相互交汇融合中有了矛盾,除了老年人固守的繁杂和艳丽,头饰、服饰、材质都趋向简单化,现代化。而许多外出工作和打工的惠安女已溶入现代的打份,不再穿着惠女服饰。
(一)发型与头饰
小岞惠女的发饰,比起崇武半岛的惠女头饰更为原始、淳朴,当少女的发辫改为“梳髻”时,就是已婚的标志。
1.清末到20世纪20年代时期——“大头髻”和“贝只髻”
大头髻(见图1)——盛装发型,因其形状似“埔缀”(闽南语,一种竹制蒸具,下面引号的词语都为闽南话的音译),所以也称“埔缀髻”。这种发型梳理非常繁琐,直径2尺左右,周围装饰有银、白铜片、铜质镀金、铜银合金等材料做成的步摇、花垂、杖针、关刀等等,中央遍缀琳琅满目的各种“碎插”,佩带饰物约100多件,重量可达20斤左右,头髻梳毕,再披上一条从额顶垂到下额的黑色纱巾。这种头饰是结婚、逢年过节、喜庆隆重日子时的妆扮。(据老人回忆,结婚时还插有龙凤钗。比较富有人家小姐饰物都是以银器或银镀金为主,普通人家多用铜质或其它便宜材质。)
贝只髻(见图2)——轻便发型,也叫八只髻,其梳理过程和大头髻略同,仍是将头发分作前后两半,编成八只,盘于头上。主要饰物是插在头顶中央的近藤架的两根“白骨”(牛骨制成,上宽下尖便于插装饰,上面有银链装饰至发棒末端),周围和中间装饰髻边牌、银质做成多种图形小“碎插”,两边有刺绣“巾仔头”搭配,“巾仔头”上面又披着五条五色“羽带”。年龄越大“贝只”的长度会越缩短些。
图1 大头髻Figure 1 Big hair decoration
图2 贝只髻Figure 2 Beizhihair decoration
2.20 世纪 30-40 年代—— — “圆头髻”(见图3)
这时期流行的“圆头髻”是由大头髻改进。“圆头髻”头饰梳理过程比大头髻简单很多,也减少繁重饰物。先用主要饰物把头鬓固定着,使之不会倾斜、不坠,最后再插上各种“碎插”装饰。小饰物数量跟大头髻相差不多,但去除了那种繁重的骨架。逢年过节依然罩上黑纱巾,“巾仔”的长度变长,上面装饰变得更加艳丽,大幅“巾仔头”绣有船只、鱼虾图形。
图3 圆头髻Figure 3 Round hair decoration
3.1958 年以后—— — “螺棕头”和黄斗笠(盛装)(见图4)
图4 螺棕头和黄斗笠Figure 4 Luozong hair decoration and yellow bamboo rain hat
1958年后,因为知青进行风俗改良,头饰有了很大的改变。大部分妇女怕头发被剪掉,自动改为圆头和双髻头。1960年妇女进夜校,进步的女青年都自动剪发或编成双长辫,着花头巾,外出加上黄斗笠。婚后的青年妇女改梳“螺棕头”,刺绣“巾仔”依然沿用,但整体已经去掉繁琐,变得简单朴素了。中老年妇女依旧梳“圆头”和“双髻头”。年老的,则用黑色网罩加上简易“碎插”梳“假头”。
改革开放后,外出参加学习、工作的人数剧增,现在35岁以下的女性几乎不再着惠女服饰。中青年则着花头巾和黄斗笠,发饰发型比较简单,额前留刘海,上面头发简单分成一大一小“两撮”,用发卡或绒线固定,下面再中分成侧双辫,比头部微有展出(方便戴头巾,也让头巾有棱角之感),头顶有塑料梳子等饰物,然后戴上花头巾。斗笠是黄色平面尖顶笠,戴的头巾是暖色系,以红、粉红、金黄为主的艳丽色调,家里有丧事则着底色为绿色花头巾。五六十年代时,没有结婚的青年留有刘海,编的发尾展开。而结婚妇女没有刘海,编织发辫的发尾折叠,都用红毛线绒装饰。(而现在相对没有这些讲究)老年妇女发饰依然保留“螺棕髻”。
小岞的“红花球巾”新娘服饰(见图5)别具一格,它是50年代起一直盛行至今的小岞女子结婚装扮。结婚前一天洗发后,像非洲人那样编若干多小辫,松开辫发蓬松弯曲容易梳发型。发型不留刘海,以玫红色丝绸球花为主要装饰,红绸巾两边戴有成串的饰物。(当地说法是修建惠女水库的光荣花演变而来)
(二)上衣
清末到20世纪20年代时期,上衣带领右斜开裾,衣长过膝,胸和腰部很宽,袖长及腕,宽袖口,缝铜质纽扣(后改为布纽扣)。衣料为“土产”粗纱布,或自织的染布,用青黛等颜料染成暗黑透蓝,质地坚硬。
20世纪30-40年代,由大衭衫演变而来,上衣长度逐渐缩短,一直缩到臀部,宽度改变一些,跟长度比较协调,袖长及腕,袖口稍缩。最大改变是,延续的衣襟“滚三行”,逐渐扩大滚和镶的面积,除衣襟上,还有开裾、袖口滚,滚条行数和样式,逐渐增多且繁杂,有线滚、花滚、万字滚,几乎占衣料四分之一。没有滚边的还要另备一副加滚袖套。(见新娘装图5)这时期有繁琐滚边的上衣和贴背(背心)是属节日盛装打扮。平时只有大衭加滚,滚条也很简单。衣料和颜色改变不少,有锦地料,磨葛等质量,颜色有绿、蓝或黑色。
图5 新娘服饰Figure 5 Bridal clothes
贴背,即无袖对襟夹衣,(也可以称是背心夹)一般用于秋冬两季,作保暖用。20世纪30年代起不用里布,仅用面布,长度也逐渐缩短,镶边和滚边也跟上衣滚一样,从简单到繁缛,70年代前后,冬天则有红色缀绿镶边的羊毛背心。
1958年后中老年人盛装依然滚边的蓝、绿、黑色和贴背为主的大衭衫;而中青年妇女变化最大,从淡底色印花布,到现在用专色白灰布,外衣也有夹克等,有点变样。
(三)阔筒裤
清末至20世纪20年代的下装“笼裤”,由两片上腊的黑布合成,每片50褶,上端接一段白纱布作裙头,两边系带,下端边沿有红色花瓣曲线密集的刺绣。裙系在外衣里面,比外衣稍长,这是盛装的礼节性服饰。简装就没有刺绣,褶也比较没有要求。
20世纪20年代以后,惠女的宽档裤都是裤管极大,裤脚和臀部极宽,裤头为白粗布,后裤头装饰一块10厘米左右的蓝绿、青莲等色的布[3]。
20世纪70年代起裤头用绿标准布,其次是大蓝布,料子一般选用黑色绸料,后来有尼龙等质量。特点是好洗、易干,这些都是跟下海滩作业有极大关系。宽裆裤方便惠安女海边劳作,腿上还有条类似橡皮筋的带子,可以上下调节,方便卷起裤管,预防海水和滩涂。
(四)饰物
绣记:惠女服饰的又一特点是盛装的上衣或贴背的后片靠肩处,裤筒右膝盖外侧处,都用五色彩线绣上2寸方型的“绣记”(见图5)。据老人回忆说由来盛装就这样了,笔者曾猜测是否因为衣服破了,某位心灵手巧的惠安女用五彩丝线绣上以掩饰,后因漂亮成为效仿,最后就成了特有的装饰了?因为没有记载,很多习惯和风俗都成了谜。
腰带:腰带主要有绸巾、银裤链或塑料编织带。银裤链带是结婚后才有的,家境比较富裕的人流行起。小岞“行船”渔民从厦门、台湾引进,以之代替绸巾裤带。银裤链带出现于20世纪30年代,40年代风行一直沿用至今,依旧手工制作,重量和股数有所增加。50年代起,因上衣短了,腰间的装饰就十分突出,因此裤头一般戴上两条,自己精心用红、黄、绿、白塑料线编织而成的“裤带”(绸巾已被淘汰),或其中一条是银裤链,这样来做“腰带”又装饰“裤头”。现在银裤链从单股发展到8股,一般比较正式隆重的场合使用,平时只戴塑料腰带。
手上饰品:有银镯和戒指两种。银镯,青年用圆镯,老年人用扁镯,据说以往隆重场合戴有三对银镯。戒指,早期都是银质或镀金银质戒指,至20世纪30年代以后,部分较富裕家庭的妇女才有真金戒指。现在妇女几乎都有佩戴耳坠子,20世纪20年代形如帐钩的大耳环(银或铜银合金),后慢慢变小,材质也有铜银合金、银、金和五色塑料珠子编织各种形状耳坠。(妇女都有穿耳洞,耳坠上端都是一个大或小的钩钩在耳洞上)
鞋子:隆重场合(结婚或节日)用红色呢布制成的凤冠鞋(也叫鸡公鞋),上面绣精致花鸟图案,鞋头往上翘;建国初期改为绣花拖鞋,后来改为黑水鞋配红袜。平时是木屐和拖鞋,日常都是赤足,现在都是各种颜色塑料拖鞋,冬天用皮鞋等。
褡裢和竹蓝:褡裢是20世纪30年代随身的实用物品,俗称“插尾”,用于装东西,长3尺,上面有装饰滚边和花须等;建国以后,则用涂黄漆的竹花蓝,其作用与褡裢一样,较轻便美观。
二、惠女服饰文化的衰微及原因
(一)着装人群在萎缩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惠安女外出学习或工作,如今35岁以下的惠安女已经不再穿着本地特有的服饰。原因主要有二个方面:一是现在的惠安女与外面接触比较多,追求时尚,穿着上与时代俱进,与外界融合;另一个原因是为了去繁就简。曾有报道多处指出现代惠女不穿惠女服饰是自身觉得落后,其实这是一种误解,惠安女都喜爱家乡的服饰,也觉得艳丽无比,但不得不承认惠女服饰穿戴比较繁琐。随着外出打工、学习的机会增多,惠安女不再需要竹笠头巾来防御风沙,特别为适应城市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她们无暇于繁杂的梳洗打扮,更倾向于简便着装。因此,越来越多惠安女不再穿戴传统惠女服饰,只有中老年妇女还保持着传统的服饰风格。
(二)传统服饰工艺面临流失
惠女服饰裁剪制作颇为讲究,衣服上的镶拼、滚边、褶裥、刺绣(如“巾仔头”上面的刺绣以及衣服上面的方块“绣记”)以及编织腰带、银腰带等全是纯手工制作。手工艺传承人青黄不接,随着老工艺人的老去逝去,传统工艺也在慢慢失传,惠女服饰的功能性开始弱化,这无疑是民俗文化的一大损失。
(三)文化认知有所偏颇
惠安女因传统服饰和独特的民俗风情而闻名中外,外界把她们身上特有的头饰、短上衣、大筒裤戏述为“封建头,民主肚,节约衫,浪费裤”,对惠女的服饰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写实性,但却歪曲了惠女服饰浓厚的地域劳作特色和厚实的服饰文化内在,影响了惠安女亮丽形象,也误导了旅游者,使他们欣赏点产生误盲区,未能真正认识惠女服饰的美学内涵。从功能上来看,包头巾、戴斗笠是为了生活和劳作的需要,有遮风避雨、防沙防寒、保暖和保护发型的作用,更能美化脸部;而短上衣和宽裆裤跟海边劳作有极大关系,方便惠安女劳作,所用布料材质具有好洗、易干等特点,预防被海水打湿和被滩土弄脏。
(四)相关史料缺失
笔者一直想查阅有关惠女服饰的历史源流和传承演变情况的资料,但因惠安地处偏隅,史料中有关惠女服饰的记载极为匮乏。现存资料中,仅查到一些县史资料里关于明代时期惠女服饰布料的零星记载,具体什么地方什么形态特点没有明确说明。真正对外宣传惠女服饰应该是弘一法师,1935年他居住在惠安净峰寺,与友人通信中曾经提到“男四十岁以上多有辫发者,女子装束更古,岂惟清初?或是千数百年之遗风?”“净峰居半岛之中……民风古朴,犹存千年来之装饰,有如世外桃源。”[4]这些叙述也只是说明惠女服饰古朴奇特,亦无详细描述。目前,尚无史料可以证明某些学者提出的“惠安女服饰定型于唐朝,至宋代渐趋成熟”。现有关于惠女服饰文化的研究论述,几乎都是从当地老人的追忆以及她们保存的服饰整理而来的。在这种史料记载严重缺乏,惠女服饰文化底蕴就显得单薄,后代的保护与传承就无史可鉴,传而至今,逐渐衰微。
三、保护与传承惠女服饰文化的对策建议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中国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是国家和民族在服饰发展历史中创造出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时代在发展,很多珍贵遗产慢慢地消失,这让我们不得不重视和考虑,如何运用先进信息技术,抢救、留住、保护和发展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资源。
惠女服饰作为闽南文化传承发展载体,它在民族服饰文化中独特存在,是研究闽越文化传承变迁及中华民族多元文化交融的珍贵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对研究闽南地区人文、艺术、民俗有学术价值,具有较高的实用艺术价值和民俗文化研究传承价值,同时也是旅游名片,经济创收不容小觑。保护、传承和发展惠女文化是我国的文化事业,衰退和消失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虽然现今各阶层对惠女服饰有一定的认识,但惠女服饰文化衰微不可逆转还是应该引起重视,针对惠女服饰生态整体和文化整体保护,笔者提出以下的对策措施,希望能推动惠女服饰的创新发展,使其独有的精神内涵与海洋文化底蕴得到传承。
(一)加强惠女服饰的保护
携手各方力量加大对惠安女服饰文化保护力度,成立“惠安女服饰文化博物馆或生态保护区”。结合民间习俗进行地方性行政立法保护,设立传统保护节日,举办“惠安女服饰文化节”。政府做好扶持和引导,提升当地人文化自觉、自信,以穿着惠安女服饰为荣,引领惠安女作为惠女服饰文化保护和传承人。
(二)加强惠女服饰的宣传
惠女服饰的穿着保留或遗弃并不能取决于服饰本身,而取决于服饰穿着的主体——惠安女。由此,要加强宣传和推广,让新生代惠安女了解惠女服饰所承载的文化内涵;请惠女服饰传承人走进校园进行工艺演示,让学生全面了解惠女服饰历史演变过程,领悟中华非遗的精湛艺术和文化魅力。
(三)加强惠女服饰的创新
创新是中国传统民族服饰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创造适合新一代惠女劳作的服饰,要注意服饰质地舒适,穿着相对简易,秉承“实用与美观”,保留其民族内涵的审美格调,保住自身的特点。工艺方面保留精髓,适当改良。同时,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资源,吸取服饰美的元素从而创设出自己新的乡土服饰,使惠女服装焕发出新的生机[5]。在保留传统服饰精髓的基础上,加入外界流行元素,根据年轻一代惠东女的劳动需要,大胆改革创新出区别于传统又与现代社会相融合简便、时尚的现代惠女新服饰。
(四)加强惠女服饰数字化建设
数字化建设,将各种惠女服饰相关资料系统的梳理整合,改变资料零散状态;改变惠女服饰资源不易保存、穿着面临消失和断层危机,以及惠女服饰工艺面临流失等局限性;与时俱进跟上现代人接收传递信息的习惯,让惠安女服饰文化更便捷更广泛地得到保护传承共建共享。数据库还能为海丝申遗提供文化信息支撑,图文影像展现惠女服饰的文化,对保护、研究、传承提供恒久的资源,为推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文化支撑,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保护和传承是个长久的目标,要改变困局,应从观念上着手,不但要从娃娃抓起,学校教育参与,培育乡土乡情等传统文化的土壤,提高对服饰文化资源的认识,加强服饰保护传承观念,还应创新形成新的传统服饰,更需政府扶持参与服饰民俗文化保护。也可以借鉴国内外其他民族对于服饰文化保护和传承的一些成功案例,吸取经验,运用到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保护上来[6]。真正从意义上保护惠安女服饰文化最真的东西,最根本的源,从而传承延续它。
参考文献:
[1]张爱红.岭南音乐特色资源数据库建设探讨[J].图书馆研究,2013(1):23-26.
[2]牛犁.汉族特殊族群(惠安女和高山汉)女性服饰研究[D].江苏:江南大学,2015.
[3]黄灿艺.惠安女传统服饰文化的危机与保护[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5):42-45.
[4]陈江红.论李叔同的女性关怀意识[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7):80-85.
[5]牛犁,崔荣荣,高卫东.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94-99.
[6]韩敏.土家族民族服饰资源开发的思索[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3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