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铜梁区农业气候资源分析

2018-04-10陈建美刘晓冉刘思梦

安徽农业科学 2018年10期
关键词:阴雨铜梁气候

陈建美,刘 飞,刘晓冉,张 琦,刘思梦

(重庆市铜梁区气象局,重庆 402560)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报告指出,全球气候变化将对农业产生重大影响,对于那些适应性和调节能力差、生产异常脆弱的地区,这一影响往往是不利的。气候生产力是衡量农业气候资源的一项重要指标[1-2]。目前对于农作物丰富的西南地区,气候生产力的研究还很少,尤其是农业气候这一领域,而农业生产对气候因子有着较强的依赖性。铜梁区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市西北近郊(105°46′~106°16′E、29°31′~30°05′N),南北长60 km,东西宽40 km,地属川东南平等褶皱区,华莹山脉延伸低山丘陵体系。区境地势相差较大,小安溪流域浅丘地区海拔为250~310 m,琼江流域中丘地区海拔220~320 m,东西山槽谷地区海拔300~802 m。河谷、丘陵、山地等各具特色的局地气候在铜梁区都广泛分布,丰富的气候资源为充分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发展农业生产和多种经营提供了良好的气候条件。铜梁区农业生产的种植作物有粮食、油料和经济作物,其中粮食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和玉米;油料作物主要有油菜,经济作物主要有柑橘、梨、蔬菜等。笔者利用铜梁区1987—2017年逐日平均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资料,统计了铜梁区农业气候生产潜力,分析了该区光能、热能、水资源以及气象灾害情况,为指导该区工农业生产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气象决策依据。

1 气候概况

铜梁区属于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是: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暖春早,夏长秋短,旱涝明显,霜雪极少,初夏秋季多绵雨,冬季多云雾,日照少而季节分配悬殊。光、热、水是植物生长发育的三大重要因子,其历年统计平均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1987—2017年铜梁区降雨量、温度、日照时数月变化Fig.1 Monthly change of rainfall, temperature and sunshine hours in Tongliang district from 1987 to 2017

由于地形地貌的综合影响,地域间气候差异显著。其中热量条件表现出较大的地区差异,是铜梁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子。根据该区实际,采用近31年国家站记录资料,以热量、雨量和地域地貌,可将该区分为3个气候区(表1)。

2 农业气候资源评价

2.1光能资源1987—2017年铜梁区日照时数为1 192.9 h,年平均日照率为27%,平均每天只有3.3 h,处于全国低值区。日照时数最多的年份是1966年,达1 527.2 h;最少年是1996年,仅为803.3 h。4—9月日照时数为902.0 h,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76%,能满足大季作物的光照要求。重庆是有名的“雾都”,阴天也较多,铜梁区年平均雾日为25.1 d,这对光照是有一定影响的。

从光照的季节分配上看,夏季优于秋冬季,8月日照率可达77%,最低是12月,极个别年份中出现全月无日照的情况。在秋冬季节,受盆地天气影响,多云雾,阴雨绵绵,日照偏少,12、1、2月的日照百分率不到10%。在铜梁区的东、西山之间地区,受山脉仰角日出日影响,每日还将减少2 h的光照。

2.2热量资源1987—2017年铜梁区平均温度为18.1 ℃,主要由于盆地四周高山阻挡,冬季寒潮不易侵入,冷空气影响较小,冬季平均气温高且夜间多云雾,辐射降温受阻。铜梁最热月是8月,平均气温为27.8 ℃,最冷月是1月,平均气温为7.1 ℃,气温月较差20.7 ℃。多年极端最高温度44.1 ℃,极端最低温度-2.5 ℃;总积温在6 546 ℃·d左右,>10 ℃的生长期天数为267 d,其间的活动积温为5 192~6 510 ℃·d。

表1 1987—2017年铜梁区3个气候区各要素值

近31年铜梁区无霜期为292~365 d,平均无霜期为324 d,最短的292 d,地势较高地区稍短,河谷低洼地区较长,相差最多的达90 d左右。冬季温度高,霜雪极少,四季宜耕,对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林木的安全越冬极为有利。冬暖促春早,春温回升快,稳定通过10 ℃的初日为3月1日,终日为11月22日,有利大春适时播种。夏季由于西太平副热带高压环流控制[3-5],造成连晴高温,从5月下旬入夏到9月25日秋分,夏季持续128 d。夏长促成秋短,秋季气温下降快。铜梁区无霜期最长与最短期相差2个多月,这在农业生产安排上需要认真考虑,尤其在安排晚秋及早春作物时,更应考虑避免冻害的必要。

2.3水资源近31年铜梁区年降水量为680.8~1 487.1 mm,其分布大致是小安溪和琼江流域的河谷地区略偏多,山区槽地略偏少。年降水量最多的是1993年,为1 646.5 mm,最少的是2003年,为824.7 mm,变率相差821.8 mm,这种不稳定性造成了铜梁区洪灾和旱灾相间的局面,对合理安排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铜梁区降水主要集中在5—9月,为7 675.0 mm,占全年降水量的71%,而8月相对略少,是受伏旱的影响。初夏期间常产生连阴雨过程,6月下旬—7月上旬常有暴雨,引发山洪,河水猛涨,造成洪涝灾害。>10 ℃期间(3—11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95%左右,雨热同季,对农业生产有利,这是一个基本优势。从雨日上看,年均雨日为174 d,占全年的48%;具有灌溉效果的雨日(雨量>1.0 mm)为102 d,占全年的28%。“三晴两雨”的分布对植物生产特别有利。

3 主要气象灾害分析

除台风外的所有气象灾害,铜梁区均有发生。其中,干旱、冰雹、寒潮、洪涝等发生频率较高,给该区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只有掌握和运用好气象科学,认识灾害性天气发生发展的规律,才能有效地趋利避害[6],减少损失。

3.1干旱干旱是铜梁区普遍而较严重的气象灾害,造成农作物各生育期自然降水不均匀,土壤墒情差,使农作物受害,严重时还给人畜饮水带来困难。根据铜梁区近31年资料记载,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干旱发生。

3.1.1春旱。春季气温逐步回升,蒸发量加大,在3、4月份降水偏少,低于历年均值的50%,即为春旱。春旱造成大量的“黄浑田”,水资源较差的地区,平整秧田用水也有困难,给水稻种植面积带来很大的影响。从资料上看,春旱的发生频率为20%。

3.1.2夏旱。5、6月正是铜梁区大春作物的生长发育阶段,以5、6月连续20 d以上降水量少于30 mm定义为气象意义上的夏旱。近31年资料显示,铜梁区夏旱的发生频率为23%。

3.1.3伏旱。6月下旬—9月上旬降水量偏少,为伏旱[7]。铜梁区出现伏旱的概率高达70%,其中,轻度伏旱占21%,中度占33%,重度占16%;伏旱的平均开始期为7月19日,浅丘宽谷区从西至东由轻加重,造成大春作物严重减产。

3.2洪涝从历史资料统计来看,铜梁区平均30年左右出现一次较大的洪灾,主要出现在夏季。造成该区洪涝的主要原因有2个:一是由于铜梁区境内普降暴雨,河水猛涨。淹没沿河两岸和地势低洼地带,两山山口河谷地带遭遇暴雨引起山洪暴发。如1989年7月10日和2007年7月17日的这2次洪灾,造成城区被淹,财物损失惨重。二是地势地理位置的原因,有涪江、琼江2条大河从外地注入境内,当上游有暴雨天气所致的洪峰下泄过境时,就会酿成洪灾[8]。

3.3低温阴雨铜梁区春季、初夏、秋季冷空气入川受云贵高原阻挡,形成静止锋,此时南方又有较强暖空气北上,冷暖锋面较长时间停留在盆地上空,造成低温阴雨天气。

3.3.1春季的低温阴雨。3月上旬—4月上旬持续3 d以上的低温伴阴雨天气。此时正值春播,将造成烂种烂秧死苗。铜梁区3月1—5日的低温阴雨发生频率为52%,春分节前后为39%,4月5日后基本结束。

3.3.2初夏的低温阴雨。发生频率为50%,危害夏收和早稻的扬花进而影响丰产。

3.3.3秋季的低温阴雨。发生频率为83%。9月正是铜梁区再生稻抽穗扬花的关键期。

3.4寒潮主要出现在冬春季节,集中在3、4月份。由于强冷空气南下造成剧烈降温,对工农业生产有较大危害。

3.5冰雹春季的4、5月份和夏季的7、8月份是多雹时节。降雹路径有2条:一是从六赢山伸向斑竹、侣俸、文曲,是铜梁区的浅丘多雹区;二是由东山岚峰岚槽山区出发,沿向庆隆、天锡、正义、石鱼侵袭。1998年4月6日22:00左右,铜

梁区西河、永嘉、安溪、华兴、大庙、围龙等6个乡镇遭受了历史上最大的风雹灾害袭击。

4 结论

铜梁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1 ℃;无霜期324 d,>10 ℃的生产期天数年均267 d,平均年活动积温为5 808.9 ℃·d;年均降水量1 045.2 mm;年均相对湿度80%;年平均日照时数1 192.9 h。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雨热同季,无霜期长,区域性气候有所差异,便于发展立体农业。区境内海拔低于400 m的地区适宜发展一些对光温条件要求较低的热带作物、果品、林木等,其余地区可发展喜温作物。

[1] 胡毅,李萍,杨建功,等.应用气象学[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5.

[2] 黄嘉佑.气象统计分析与预报方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3] 郭小芹,刘明春.河西走廊近40 a气候生产潜力特征研究[J].中国沙漠,2011,31(5):1323-1329.

[4] 杨凯,林而达,高清竹,等.气候变化对藏北地区草地生产力的影响模拟[J].生态学杂志,2010,29(7):1469-1476.

[5] 张谋草,赵玮,王宁珍,等.气候变化对西部绿洲地区年气候生产力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3):431-435.

[6] 张锐,刘普幸,张克新.新疆草地气候生产潜力变化特征及对气候响应的预测研究[J].中国沙漠,2012,32(1):181-187.

[7] 李京校,李家启,肖稳安,等.重庆市雷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J].热带地理,2011,31(2):171-177.

[8] 秦大河.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 综合卷 中国西部环境演变评估综合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56-66.

猜你喜欢

阴雨铜梁气候
扶绥县春耕春播期低温阴雨的变化规律和发展趋势
持续阴雨期间鳜鱼养殖池常见问题及管理措施
垦荒
重庆市铜梁区中医院“六项举措”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对标对表 务实重行 扎扎实实把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在铜梁大地上
瞧,气候大不同
铜梁农村综合广播信息工程方案与实施
气候的未来掌握在我们手中